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辅助生殖技术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nmlation syndrome,OHSS)是由于各种助孕技术,特别是多种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引起的一种并发症。近几年,随着治疗不孕症的发展,致OHSS病人也相应增加。有文献报道,OHSS的发生率为1%~14%,重度为0.5%~2%。其病理特点是全身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这种现象多见于卵巢组织。临床典型的表现有双侧卵巢增大,高雌激素血症、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浓缩和少尿等。严重者可出现肾衰竭、血管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死亡。我院收治的医源性OHSS病人22例,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均已康复出院。现将医源性OHSS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群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567-156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促超排卵引起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排卵(或胚胎植入)后7~10d,其发生率与所选择药物途径等有关。作者对60例OHSS的治疗和护理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控制性卵巢刺激(COS)过程中最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4%-23.0%,其中重度OHSS发生率为0.1%~2.0%。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胸水、腹水、低蛋白血症、少尿、水肿等,同时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导致血栓形成,而脑血栓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导致“植物人”乃至死亡。目前,此类病例在国内罕有报道。2013年12月17日我科收治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并发OHSS致脑梗死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主要护理过程和措施。方法:回顾本科室2007年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108例患者,术后并发OHSS共4例,全部收住院治疗,对治疗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例OHSS患者3例为中度,1例为重度,其中2例妊娠。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OHSS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对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护理途径。方法:将整体护理的理论系统性地应用到2006/2008年收治的26例OHSS中,对症治疗、精心护理,防患于未然。结果:26例OHSS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我们对OHSS采取的整体护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干预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80例在我院生殖助孕中心进行超促排卵治疗的护理干预中。结果:发生OHSS轻度5例,占6.2%;中度4例,占5%;重度未有发生,同时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OHSS并发症未有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干预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134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医源性并发症。临床典型的表现有双侧卵巢增大、高雌激素血症、腹水、腹胀、胸水、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浓缩和少尿等,严重者可出现肝肾衰竭、血管栓塞、低血容量性休克、电解质紊乱和死亡。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生殖中心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周期(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中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134例,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敏  谢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537-7537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见于以促排卵为目的而进行的卵巢刺激的治疗过程中,自然妊娠并发OHSS在国内外的报道中均为罕见。本文对所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辅助生殖技术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保华  罗亚宁  王晓红  文明霞  刘琼 《护理研究》2005,19(14):1267-126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由于各种助孕技术,特别是多种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引起的一种并发症.近几年,随着治疗不孕症的发展,致OHSS病人也相应增加.有文献[1]报道,OHSS的发生率为1%~14%,重度为0.5%~2%.其病理特点是全身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这种现象多见于卵巢组织.临床典型的表现有双侧卵巢增大,高雌激素血症、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浓缩和少尿等.严重者可出现肾衰竭、血管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死亡.我院收治的医源性OHSS病人22例,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均已康复出院.现将医源性OHSS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晓琴  徐蕾  王玉  吴鹰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567-156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y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发生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药物应用后的严重并发症,其特征性表现为卵巢囊性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从血管向第三体腔转移,胸腹水形成,继而造成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受损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辅助生育技术控制性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医源性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4%~23.0%,重度OHSS发生率为0.8%~3.0%。据国内文献报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宫内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的发生率为1%~3%,提示IVF-ET术中将胚胎直接放入宫腔内,但并不能避免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并发症的发生。国外文献报道行IVF-ET后合并EP的发生率为3.7%。  相似文献   

1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俗称试管婴儿,是一项重要的辅助生殖技术.但由于术前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以及妊娠等原因,术后常会伴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在临床以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最为常见.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8.4%~23.0%[1].患者合并OHSS后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继而引起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并发血栓形成.2012年1月16日我科收治1例IVF-ET术后并发OHSS和脑梗死最终放弃妊娠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稳定,于2012年1月30日转院行进一步康复治疗.该类病例尚无国内外文献报道,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24例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对124例临床病例采取适当的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细致的专科护理。结果:有助于OHSS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利于疾病的恢复,有效的降低重度OHSS的发生。结论:预见性护理在OHSS患者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发生于排卵后黄体阶段或妊娠早期的医源性并发症,通常是在辅助生育技术控制性超排卵治疗过程中出现,其原因与多个卵泡发育、血清雌二醇过高有关。轻度仅表现为腹部胀满、卵巢稍增大;重度表现为腹部膨胀、大量腹水、胸腔积液,导致血液浓缩、重要脏器血栓形成、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5.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指卵巢在过度的促性腺激素刺激下,因卵巢形态改变及产生过多的卵巢激素所致的一种综合性病症。它是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中的主要并发症,可引起血液浓缩,胸水,腹水,肝、肾功能损害,血栓形成,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这类患者在临床护理时要给以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治疗和护理,避免发生OHSS危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2例OHSS患者加强病情观察,给予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积极治疗并发症。结果:本组86例治愈,可继续正常妊娠,6例终止妊娠,其中2例合并异位妊娠。结论:对OHSS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可控制OHSS进展,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种促排卵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效果分析。方法:110例患者共195个周期随机分成4组,用不同促排卵方法,观察内膜发育、卯泡发生率、妊娠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第2、3、4组内膜平均厚度和卵泡发生率明显高于第1组(P〈O.01和P〈O.05),而妊娠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OHSS发生率第3、4组明显高于第1、2组。结论:CC/HMG/HCG为PCOS不孕患者较佳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8.
孙春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37-8437
目的探讨超声在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中的应用。方法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对使用药物促排卵发生过度刺激的卵巢进行监测。结果轻度OHSS 9例,中度OHSS 5例,重度OHSS 3例。结论超声对预防OHSS发生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jon syndrome,OHSS)是发生于妇女应用促排卵或超促排卵药物时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4%~23%,重度发生率为0.8%~3%[1].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和超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OHSS的临床发生率有增高趋势.本院产科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62例OHSS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均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结果: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2例均康复出院,避免了OHSS危象发生。结论:对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可以减轻OHSS症状,避免OHSS危象发生,促进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