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常规分次外照射加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分三阶段对原发灶进行治疗,第一阶段用面颈联合野常规放疗DT36Gy,第二阶段改耳前野或鼻前野放疗DT 14Gy,第三阶段用3D-CRT DT20~25Gy,总照射剂量70~75Gy。颈部用切线野或者加电子线野作常规分割照射,改野上界保持与面颈联合野下界衔接,对颈淋巴结阴性照射DT 50 Gy,颈淋巴结阳性照射DT 70 Gy。同期配对法选择30例常规放疗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反应。[结果]适形组完全缓解率达100%,常规组8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3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常规放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耐量性良好,近期疗效较常规放射治疗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颈部淋巴结残留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实施放射治疗后发现具有颈部淋巴结残留的79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79例患者的生存曲线、计算中位生存时间、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并观察本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颈部淋巴结残留对鼻咽癌患者的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79例患者,随访时间17~60个月,随访结束时,死亡37例(46.84%)、失访5例、存活37例(46.84%),中位生存时间为47.0个月;其中无复发生存时间29.0个月.回归模型显示:残留淋巴结的消退时间≥3个月时为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RR=1.816,P<0.05)、再次进行化疗是患者存活的保护因素(RR=0.814,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颈部淋巴结残留时间对患者远期预后具有显著的影响,针对残留淋巴结再次进行放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近期疗效。方法32例初治元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分三阶段对原发灶放射治疗。第一段用面颈联合野常规放疗DT36Gy,第二段用耳前野放疗DT14Gy,第三段用3DCRT DT 20-25Gy。总照射剂量DT70-75Gy。颈部用切线野/或者加电子线野作常规分割照射,设野上界保持与主野下界衔接,对颈淋巴结阴性照射DT50Gy,淋巴结阳性照射DT66—70Gy。结果局部肿瘤消退率(有效率)100%,完全缓解率93.75%,1年生存率100%。元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剂量分布,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对鼻咽癌的疗效。方法:62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放疗40 G y后分别行三维适形放疗和加速超分割放疗推量治疗。结果:两组肿瘤全部消退率和1、2、3 a生存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Ⅲ度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改善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急性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5.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学军  周光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073-1074,107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照射方法5~6Gy/次,每周5次,总量DT60~70Gy/10~14次.观察患者近期疗效,2年生存率和放射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经三维适形放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复查,显示完全缓解26例,占56.52%;部分缓解14例,占30.43%.总缓解率为86.96%。2年生存率69.57%,靶区局部控制率为92.17%。1例出现口腔炎症。【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部局部复发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且放射损伤较低。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首程根治量放疗后鼻咽或 /和颈转移灶复发率约在 2 0 %~ 4 0 %。对该类患者可考虑再程放疗[1] 。而再程放疗会加重放疗后遗症。鼻咽大出血大多发生于再程放疗患者多为肿瘤侵润至蝶腭动脉或其较大分支引起破裂之故[2 ] 。现将我科 1990年~ 2 0 0 2年 10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中发生鼻咽部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35~ 6 7岁。均为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再程放疗患者。抢救成功 6例 ,2例在外出散步中发生大出血窒息死亡 ,2例死于再次大出血。1.2 临床表现 先有鼻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儿童及青少年(≤20岁)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以颈部肿块和鼻部症状(血涕、鼻塞)最多见,分别占60.4%和20.7%,多数被误诊为颈部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鼻炎、中耳炎。53例均为首次放射治疗,其中有7例因鼻咽部和颈部复发及3例颈部复发者行第二次放射治疗,照射剂量鼻咽部57~69 gy,颈部60~75 gy,常规分割外照射。22例配合化疗( PBF或PFA方案3~5周期)。放疗后鼻咽部和颈部均有复发7例,单纯颈部复发3例。5年生存率73.6%(39/53), II期5年生存率88.2%(15/17),III期及IV期66.7%(24/36)。远地转移11例(占20.8%),其中肺转移3例、全身多处骨转移6例、肝转移2例(均存活不满5年)。放射治疗后遗症主要为龋齿18.0%、颈部软组织纤维化18.0%、记忆力下降13.6%、听力下降9.0%、生长发育迟缓9.0%、张口困难4.5%、语音不清4.5%等。结论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患者具有发病率低、病期偏晚、预后较好的特点。放射治疗效果较好,早期放射反应出现的比例高、时间早。治疗失败出现远处转移后,继续予以相应的治疗,仍可取的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约10%~36%的患者出现鼻咽局部复发,常规二程放疗在局部控制率及生存质量方面均不尽如人意。目前鼻咽癌放疔后复发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方法。甘氨双唑钠(CMNa)是一种新型放射增敏剂,配合放射治疗能提高近期疗效,但对长期生存率的影响却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残留和复发的颈部淋巴结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1994-1997年住院的68例鼻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有颈部淋巴结残留和复发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访进行远期疗效预后分析,并以坟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根治性放疗后颈淋结残留和复发的鼻咽癌患者行手术后的三年、五年局部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控制率(95%CI)分别为30.2-50.2%和20.2-30.4%,淋巴结复发控制的中位时间27月。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行颈部淋巴结手术治疗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95%CI)分别为43.1-52.1%和18.1-30%,中位生存时间为32月。颈部淋巴结大小,活动度及手术方式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及颈部残留与复发与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根治性放疗术后颈淋结残留和复发的鼻咽癌患者行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每周给药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增敏并了解其毒副反应情况.方法:入选临床分期Ⅲ和ⅣA(2008广州分期)鼻咽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周给药多西紫杉醇1次,25 mg/m2,同步放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放疗方法:两组均用6-MV直线加速器,采用低熔点铅档块技术或多叶光栅及三维适形放疗,鼻咽原发灶肿瘤量为每7~8周DT 68~76 Gy,颈部淋巴结转移灶肿瘤量为每6~7周DT 60~70 Gy.结果:观察组鼻咽原发灶及颈淋巴结CR率分别为88.6%及91.4%,较对照组的61.8%和67.6%高(P<0.05),而鼻咽癌伴有头痛,耳鸣及颅神经症状缓解的平均剂量观察组比对照组低.结论:多西紫杉醇作为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增效剂具有较好的临床放射增敏作用,其毒副反应患者可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90例体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癌67例,转移癌23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40~50 Gy/20~25 F/4~5 W,休息3~7 d,再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补量照射治疗,放射源为直线加速器15MVX射线,利用多叶光栅实现4~6个三维适形照射野,分次治疗方法为DT 4~8Gy/F,隔日1次,4~6次为1疗程,平均补量为DT 30 Gy(24~40 Gy)。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67例原发癌中,59例肿瘤缩小或消失,占88%;23例转移癌中有19例肿块明显缩小,占83%。80例患者KPS评分有提高,占89%。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程补量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3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35例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方法、耳前野上界、放疗剂量及颈部纤维化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放射性纤维化,影响脑的血液供应;投照剂量越高,放射后时间越长,则纤维化越明显。16例CT增强扫描提示脑损伤侧大脑中动脉增粗不均。【结论】血管损伤是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使用面颈联合野,合理降低耳前野上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特别对复发再治患者采用超分割放疗将会降低放射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前瞻性研究以评估PET/CT对头颈部癌患者CT放射治疗计划和治疗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头颈部癌患者(鼻咽癌6例、上颌窦癌5例、舌癌8例、牙龈癌5例)进入本研究。每例患者先在治疗体位下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然后行FDG-PET/CT检查。由同一放疗医师和物理师作CT和PET/CT放射治疗计划。每例患者的二个计划作对比,以评估PE丁/CT对CT放疗计划肿瘤区(GTV)体积、放疗野和治疗模式的影响。结果PET/CT检查后54.2%(13/24)的患者GTV体积变化≥15%。125%(3/24)的患者发生放射野改变:2例患者增加下颈部放射野(原CT扫描颈部阴性,PET/CT显示下颈部淋巴结阳性浓聚);1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原计划放射鼻咽部和颈部,PET/CT显示鼻咽部阴性和颈部阳性,取消鼻咽部放射野仅放疗颈部。该患者随访1年以上未发现肿瘤病灶。另2例患者PET/CT检查确定有远处转移(1例肺转移,1例骨转移),从而改变治疗方案为始息放疗和化疗。结论PET/CT检查使本组头颈部放疗患者的CT放疗计划和治疗模式产生明显改变,增加PET/CT检查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24):1972+1974-1972,1974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收治的25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治疗,使用WD一6mvX线照射,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技术,对鼻咽及上颈部的靶区完成40Gy剂量后,改为由1.5Gy/次、2次/d、1周5次的剂量依次递增照射,两次照射的间隔时间在4~6h以上,40~45d为1个疗程,随访1年。按照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RTOG/EORTC标准)评价毒副作用。结果鼻咽原发灶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0%,且毒副反应发生率经过治疗或调理后均好转。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能够显著提高局部的控制率,且安全有效.应作为放疗首选积极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王权  李良  韩倩  刘海龙 《临床医学》2012,32(10):22-23
目的 评价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技术再程放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根据EORTC QLQ-C30量表调查25例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接受再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生存质量.结果 患者IMRT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维持在IMRT前的稳定水平(P〉0.05),总体健康状况较前好转(P〈0.05).患者IMRT后的疲倦和疼痛症状维持在IMRT前的水平(P〉0.05),恶心/呕吐症状有所减轻(P〈0.05).结论 IMRT再程放疗对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对局部复发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增敏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1月-2009年3月将16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首程治疗完全缓解(CR)后鼻咽复发患者,予二程三维适形放疗95%等剂量线包围PTV,常规分割剂量,200 cGy.次-1,每日1次,每周5次,剂量60~64 Gy。甘氨双唑钠每次800 mg.m-2,每周3次,从放疗开始连续使用至放疗结束。结果鼻咽癌复发灶CR率81.25%,部分缓解(PR)率18.75%,有效率为100%;主要不良反应为急性皮肤黏膜损伤,未发现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脏毒性。结论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放疗敏感性,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不增加,能否提高长期生存率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程同步辅以小剂量顺铂增敏的近期疗效,并与常规治疗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取98例Ⅱ~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T_1组,32例)、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组(简称T_2组,32例)和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组(简称T_3组,34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T_1组鼻咽部肿瘤消除率为75.0%(24/32),颈部淋巴结消除率为87.5%(28/32);T_2组鼻咽部肿瘤消除率为87.5%(28/32),颈部淋巴结消除率为84.4%(27/32):T_3组鼻咽部肿瘤消除率为97.1%(33/34),颈部淋巴结消除率为91.2%(31/34)。进行两两比较,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疗效:T_3组〉T_2组〉T_1组。治疗副作用有增加(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鼻咽癌,可以达到较常规治疗更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患者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患者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1996年6月至1997年9月首诊的鼻咽癌患者73例,采用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照射剂量74.60~79.55 Gy/7.5 w。分析可能对鼻咽癌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鼻咽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9.04%、76.29%;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临床分期、颅神经损伤、鼻咽有无残灶等因素影响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的预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与鼻咽癌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的预后有关。放疗后是否出现转移和复发的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分期为影响鼻咽癌患者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独立预后因素。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根治性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食管癌常规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病例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评价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急性放射反应。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肿瘤的完全缓解率为58.33%(35/60),部分缓解率为20.00%(12/60),无变化率为13.33%(8/60),恶化率为8.33%(5/60);6个月生存率为65.00%(39/60),1年生存率为51.67%(31/60),2年生存率为33.33%(20/60),3年生存率为16.67%(10/60)。急性放疗反应均可以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作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且患者的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42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42例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在放疗前后进行全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42例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小,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做好精心的护理,可以挺高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