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工肛门袋改革用于肠道造口术患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部分病例术后需永久性腹部肠道造口而使用人工肛门袋,在造瘘口开放早期,大便次数多且不成形,造瘘口粘膜及周围皮肤长期受粪便浸泡易发生感染,倾倒粪便更换肛门袋时也易污染衣裤及被褥,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大困难。我们自1997-1999年对该类病人使用的人工肛门袋进行改革,经临床40例病人试用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对二种方法进行比较,认为改革过的肛门袋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人工肛门患者喷洒洁悠神对肛周皮炎的发生率。方法30例便后清洁肛周,喷洒洁悠神于人工肛门周围,待干后粘贴人工肛门袋作为实验组;30例便后清洁肛周,待干后直接粘贴人工肛门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人工肛门组周围炎发生率与对照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洁悠神对预防人工肛门周围炎有效。  相似文献   

3.
改进型人工肛门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大肠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丁建华等[1] 报道 ,1990年— 1992年大肠肿瘤 ,病死率占江苏省癌症病人死亡的第五位。此病常给予手术治疗 ,其中部分病例术后不能保留原位肛门 ,需永久性肠道造口而使用人工肛门袋。在造瘘口开放早期 ,由于肠道功能尚未恢复 ,大脑皮层尚未形成定时排便兴奋灶[2 :2 6] ,大便次数多且不成形 ,致使清理人工肛门袋费时费力 ,并易引起感染和污染。我院肿瘤外科从 1997年 8月起 ,对人工肛门袋进行了改进 ,经临床应用 ,认为改进型人工肛门袋解决了原有装置的不足。现报告如下 :1 材料、方法及操作原理1.1 制作材…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低位直肠癌患者需行Miles手术,术后将改变患者原有的正常排便方式,需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袋。现临床上常用的人工肛门袋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黏贴式人工肛门袋。大多价格高,又因直接接触皮肤,易引起局部皮肤过敏与湿疹。另一种为传统式橡胶肛门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减少人工肛门患者喷洒洁悠神对肛周皮炎的发生率.方法 30例便后清洁肛周,喷洒洁悠神于人工肛门周围,待干后粘贴人工肛门袋作为实验组;30例便后清洁肛周,待干后直接粘贴人工肛门袋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人工肛门组周围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洁悠神对预防人工肛门周围炎有效.  相似文献   

6.
曹红 《现代护理》2006,12(4):391-391
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次性肛门袋具有粘贴不住、效果不佳、消费高等缺点;永久性橡胶肛袋,使用后不易洗刷,异味难闻,进食油腻食物时很难刷洗千净,必须每日用热水冲洗,外出很受限制。针对这些缺点,自制一种人工肛门护理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次性肛门袋在大便失禁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大便失禁成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一次性肛门袋接收大便;对照组50例,采用一次性尿垫。观察两组皮肤并发症、护理时间、护理成本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皮肤并发症、护理时间、护理成本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便失禁病人应用一次性肛门袋,能有效收集大便和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病人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毛建芬 《护理研究》2007,21(3):687-687
腹部外科手术后有造瘘口病人需要使用人工肛门袋,使用一次性粘贴式人工肛门袋造瘘口皮肤容易出现过敏和湿疹,且价格昂贵。传统式橡胶肛门袋,既易发生感染,又易污染衣物,且肛门袋有异味,病人难以接受。为了克服以上两种肛门袋的缺点,自制了一种肛门袋,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新青 《护理研究》2004,18(8):1331-1332
对肛门袋的种类、不同类型肛门袋的使用特点及肠造口皮肤的护理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肛门袋对带T管出院患者家庭护理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176例带T管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皮肤保护膜和人工肛门袋保护T管出口及周围皮肤。比较两组患者T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堵管率、意外拔管率、引流口感染、周围皮肤感染以及再次入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2周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工肛门袋应用于带T管出院患者的家庭T管护理,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文针对患者在三个不同临床分期将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患者分别从心理、饮食、人工肛门、药物等方面进行护理,使患者从开始接受治疗到术后康复都能得到一套完整的护理,让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方法] 回顾近几年来国内外护理人员对人工肛门患者的护理以及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经历。[结果]人工肛门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和各种难以适应的心理、生理变化,对患者做好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 做好人工肛门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影响深远。掌握好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对我们护理人员有非常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肠造口又称腹壁人工肛门,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1]。肠造口手术改变了正常排便途径,使粪便不能随意控制排出,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给患者带来不适感。灌肠是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是进行各种检查、手术前清洁肠道、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异味的方法[2]。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灌肠对象有正常肛门患者和人工肛门患者。人工肛门灌肠是将灌肠液经人工肛门灌入肠道,由于人工肛门无括约肌,属于开放性孔道,所以在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由于直肠内肿瘤的不断增长,可引起大便堵塞,甚至造成完全性肠梗阻而死亡。1907年英国的麦尔斯教授首先发明了直肠肛门切除、患者腹部再造肛门术。这种手术将病人结肠残端固定于腹壁并在腹壁剜洞与结肠缝合成人造肛门,但是结肠末端没有括约功能,术后病  相似文献   

14.
印义琼 《华西医学》2005,20(4):743-743
Miles手术是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常用术式,术后乙状结肠近端腹壁作永久性造口,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袋.为人工肛门病人提供自我照顾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本文重点介绍了人工肛门病人在饮食、人工肛门的护理、心理卫生、性生活、服药、活动与休息、复查7个方面的自我保健.使人工肛门病人能在短期内适应新的生活.在家庭、社会中进入正常的角色,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肛门袋的改良研究与肠造口护理近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新青 《护理研究》2004,18(15):1331-1332
对肛门袋的种类、不同类型肛门袋的使用特点及肠造口皮肤的护理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临时人工肛门患者的系统性健康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慧捷  刘琳  汪晖 《中国康复》2005,20(6):348-348
临时人工肛门患者83例,男63例,女20例;年龄15-75岁,平均45岁;病因为结直肠癌性梗阻36例,溃疡性结肠炎42例,结直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5例;病程3-6个月;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术前均进行心理指导和常规护理,告知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临时人工肛门的手术方案,通过改变患者思维方式帮助调整行为和感受,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训练,给予生物反馈和催眠暗示等;术前3d开始流质饮食,口服50%硫酸镁30ml,番泻叶10gl术前1d开始禁食,口服本院自制灌洗粉19.66g配水至2000ml,同时输液供给热量;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肛管与肛门袋在大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大便失禁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肛管组采用肛管引流,肛门袋组采用肛门袋引流,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及成本。结果2组大便溢出发生率分别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周皮肤损害发生率分别为5%、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组阻塞、脱出的发生率为28.3%、16.7%,分别显著高于肛门袋组的0.0%、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组每日平均护理用时为2.35 h/d、护理费用为22.33元/d,均显著高于肛门袋组0.92h/d、1.73元/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袋引流护理大便失禁的效果优于肛管引流,同时护理费用及护理用时也低于肛管引流。  相似文献   

18.
肛袋新用法     
2002年6月以来,我科将一次性人工肛门袋应用于腹膜透析病人腹部透析管置管出口处,以此解决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期间的洗澡问题,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人工肛门即肠造口,常作为小儿小肠、结肠、直肠、肛门等严重疾病的一期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以挽救生命、解除肠梗阻。由于人工肛门位于腹部,随时都有粪便溢出,给护理带来极大不便。尤其是较大患儿出院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进食量的增多,或者家长护理措施不得当,易造成人工肛门口周围皮肤的糜烂,现用的护理方法大部分为多头腹带捆绑式或人工肛门袋法的护理方式,前者易松动,造成粪液外流,异味较大;后者其材质为塑料制品,透气性差,且固定于皮肤处的人工肛门袋口塑料较硬,极易造成人工肛门周围皮肤破溃或擦伤。  相似文献   

20.
方凤华  黎忠凤车芳 《现代护理》2004,10(12):1171-1171
为了免除腹壁人工肛门者长久使用、更换、清洗人工肛门袋的烦恼 ,避免或减少使用肛门袋粘胶所致的皮肤过敏和肛门袋粘胶剥离导致皮肤受损等现象。现介绍一种家庭常用的保鲜袋代替人工肛门袋的制作与使用 ,通过临床应用、观察和出院病人随访评价 ,效果好。1 制作与使用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