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细胞探讨双介入并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机理。方法:中、晚期肝癌84例中,男59例,女25例,年龄24 ̄78岁,随机分为常规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并超声引导局部注射鱼肝油酸钠配伍顺铂,口服中药组(治疗组)46例和单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烛微镜分别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细胞凋亡,即细胞核浓缩,细胞核周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鸦胆子油“夹馅法”栓塞治疗与瘤内注射免疫因子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和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中晚期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人及64例晚期肺癌病人分为两组。A组55例,在给予瘤内局部注射免疫因子治疗同时,分别交替进行经肝动脉鸦胆子油-碘油-抗癌剂“夹癌剂”栓塞化疗(TAE)或经支乞管动脉藻注化疗(BAI)。B组52例单纯给予TAE和BAI治疗。结果 两组完全缓解率,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经动脉插管结合静脉治疗晚期肝癌(Ⅲ期)的初步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15例晚期肝癌伴有门脉癌栓患者,第1天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吉西他滨1000mg+顺铂60mg,第8天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000mg/m2,30d/周期,治疗后初步评诂疗效及疾病相关症状改善情况,观测毒副反应。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完成2个周期以上;9例获PR(64.3%),4例获NC(28.6%)。肝癌相关症状改善在用药结束后第1、2周分别为78.6%(11/14)、85.7%(12/14)。结论吉西他滨经动脉插管结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肝癌的初步疗效满意,可减轻肝癌相关症状,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后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皮下药物泵对肝癌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0年4月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其中并行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12例(1组),单纯肝动脉插管8例(II组),单纯门静脉插管15例(Ⅲ组),14例未插管(Ⅳ组),随访6个月-5年,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Ⅰ,Ⅱ,Ⅲ组1年复发率低于Ⅳ组,而1圻生态率各组间无差异,Ⅰ,Ⅱ组3年复发率低于Ⅳ组,3年生存率也高于Ⅳ组,而5年复发率与生存率无差异,Ⅰ,Ⅱ,Ⅲ组比较1,3,5年复发率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皮下置药物泵痢便,安全,是预防肝癌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置管栓塞化疗后肝动脉胆管瘘与硬化性胆管炎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及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化疗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但肝动脉-门静脉置管栓塞化疗后发生肝动脉-胆管瘘(HABDF)与硬化性胆管炎(SC)报道甚少,而且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期间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体外循环(CPB)前后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了解其临床意义,应用国产单克隆抗体、ELISA法对45例CPB病人分别在全身肝素化后、转流8分钟和转流结束10分钟时检测D-D、HCT、ACT。结果:CPB中和CPB后D-D明显升高,显示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并与转流时间成正比(P<0.01),故应尽可能缩短CPB时间。D-D检测可做为CPB导致的DIC与术后外科性出血的鉴别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肝癌病人树突状细胞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以肝癌病人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方法 自肝癌病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0;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肿瘤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PBMC中DC;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检测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BEL-7402,LOVOey HOS-86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磷玻璃微球治疗晚期肝癌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an L  Li Z  Li L  Wang L  Lu W  Xie X  Liang Z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1):837-840
目的 探讨核素微球治疗晚期肝癌的量效关系。方法 对44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施行^32P玻璃微球(phosphorus-32 glass microspheres,^32P-GMS)肝动脉灌注治疗,根据吸收剂量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手术前后以各项肝功能指标及动脉血酮体比(arterial blood ketone body ratio,AKBR)等监测肝功能,并以AFP、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栓塞加手术切除治疗大肝癌3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英华  蒋学祥 《普外临床》1997,12(3):133-135
作者报告37例大肝癌采用肝动脉栓塞(TAE)加手术切除的疗效及临床病理研究结果。37例肝癌直径5 ̄24cm(平均11.2cm),TAE与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进行,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和顺铂(CDDP),多采用三种药物联合方案,肝动脉末梢栓塞剂采用国产或进口碘化油,用明胶海绵颗粒作近端栓塞。手术切除前进行1 ̄4次TAE,每次相隔4  相似文献   

10.
细胞分化诱导剂防治裸鼠肝癌转移复发的疗效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CDA-Ⅱ对裸鼠早期(转移前)和晚期(转移后)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效果。方法裸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肿瘤接种后,于转移发生前后分别行肝癌切除术,术后皮下注射CDA-Ⅱ。肿瘤接种后35天处死动物,记录动物体重、切缘复发、肝内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早、晚期肝癌切除术后应用CDA-Ⅱ组动物体重较高,肝内转移和远处转移累及脏器数均少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灶也小于对照组。结论CDA-Ⅱ对裸鼠早期和晚期肝癌切除术后的转移复发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肝动脉结扎和肝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多数不能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行肝动脉结扎(HAL)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HAI)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方向之一,已获得初步疗效。肝脏转移癌与原发性肝癌一样,其血供也以肝动脉供血为主,故肝动脉插管和结扎同样是治疗肝转移癌的重要手段。HAI可使肿瘤组织直接接触高浓度化疗药物。对于某些全身清除率较大的化疗药物如5-FU、FUDR(5-氟脱氧尿苷)等,其局部浓度可提高50~400倍。此外,动脉内给药还可减少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其毒性。肝动脉结扎(HAL)致肿瘤局部缺血可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肝癌生长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BB-94对原位移植的转移性人肝癌裸鼠模型LCI-D20进行治疗,观察BB-94对肝癌生长和侵袭转移等影响,并通过明胶酶谱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体外侵袭试验,MTT试验等方法对BB-94对肝癌生长和侵袭转移等的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 BB-94对LCI-D20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13.
^32磷—玻璃微球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肝癌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作者评价了^32磷-玻璃微球作为新的内放射栓塞剂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自1994年3月至1995年4月,作者采用术中肝动脉插管或经Seldinger's导管栓塞治疗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24例,肿瘤直径3.6 ̄18.5cm(平均11.3cm),主瘤位于右叶9例,左叶1例,弥散于全肝14例。栓塞部位:右肝8例,全肝16例。治疗用放射剂量1200 ̄8000rad(平均3250rad)。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进行体外循环(PB)病人围术期动脉血和冠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化物(LPO)及肌酸激酶-MB(CK-MB)的变化。方法 13例病人分别于CPB前、升主动脉开放后5min、30min、术毕、术后6h、术后18h采集动脉和冠状窦血样本,测定血浆TNFα、LPO的浓度及SOD、CK-MB的活性和动脉血气,测算不同时间点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心肌TNF-α的净释出量(冠状窦内血液TNFα含量减去动脉血含量)。结果 血液的TNFα水平在开放升主动脉后至术毕前明显增高(P〈0.05),CPB期间心肌TNFα净释出量明显增高(P〈0.05);LPO在开放升主动脉后明显升高且持续到术后6h(P〈0.05),其峰值在开放升主动脉后5min;SOD含量逐渐下降并在  相似文献   

15.
探讨红细胞膜钠锂交换活性(SLCA)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Canessa建立的方法,测定了13例IDDM肾病,以及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和体重指数(BMI)等匹配的12例正常白蛋白尿IDDM患者红细胞膜SLCA。结果IDDM肾病红细胞膜SLCA0.46(0.37~0.54)mmol·L-1·RBC-1/h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IDDM患者SLCA0.30(0.21~0.39)mmol·L-1·RBC-1/h(P<0.001)。结论SLCA可能是预测IDDM肾病最早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EI)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CD34测量46例有乳腺肿瘤(〈2cm)微血管密度(MVD)与.CDFI血流分级程度作相关性研究。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MVD与CDFI血流分级的等级相关关系显著且均呈正相关,生组和恶性组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和0.612。B-U+CDFI较单纯B-US诊断小乳腺癌的准确率由71.74%显著提高到93。.48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对气管切开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喉部手术气管切开插管期应激反应有无抑制作用。方法:拟行喉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组在切皮前静注异丙酚1.5-2mg/kg后用微泵持续给药6-8mg.kg^-1.h^-1至气管插管后5分钟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切皮前(T1),切管时(T2),插管时(T3)及插管后3(T4),5(T5),10分钟(T6)病人SBP,DBP,HR,SpO2及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bcl-10基因在早期和进展期人肝细胞肝癌中的突变频率。方法 提取46例新鲜肝癌及癌周组织的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研究bcl-10基因3个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对每个外显子随机抽取6例突变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分析bcl-10基因突变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肝癌大小的关系。结果 46例肝细胞肝癌中共检测到外显子1突变26例,占  相似文献   

19.
马氏钳蝎毒搞癌多肽与5-Fu对小鼠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肝癌肝内动静脉分流对术后的肺转移的影响。方法 32例可切除肝癌术前经肝动脉插管注入5mCi(185MBq)^99mTc-MAA,获得肝肺分流率,术后随访3年观察肺情况。结果 肺转移病人的肝肺分流率明显高于无肺转移者。结论 肝内动静脉分流量大者术后肺转移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乌拉地尔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46例(ASAI ̄Ⅱ)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n=23)、B(n=23)两组。麻醉用安定0.2mg/kg、2.5%硫喷妥钠5mg/kg、琥珀胆碱1.5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组A在琥珀胆碱后即静注乌拉地尔0.5mg/kg。结果:组A插管后心血管反应较稳定,SBP、DBP、MAP、HR和RPP分别升高6%、12%、15%、24%和28%;组B插管后上述参数分别升高30%、37%、33%、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