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观察全程管理模式在混合痔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将行外剥内扎术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管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时患者的肛门疼痛情况、排便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用时、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全程管理模式用于混合痔患者围术期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排便情况,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正念减压训练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效果,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正念减压训练进行术后康复,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手术1d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增加,手术7d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手术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正念减压训练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进程,缓解术后疼痛,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更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精准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当天、术后1周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术后1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精准护理应用于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术后患者疼痛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121例术后患者用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术后疼痛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6.7%%,观察组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且住院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耳穴压籽疗法在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行痔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耳穴压籽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止痛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在痔术后患者中采用耳穴压籽疗法止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进食的效果,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医院行腹部手术者96例临床资料。其中术后早期进食者48例为观察组;另48例于术后采用传统进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时间;记录两组术后便秘和腹胀、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12小时NR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便秘和腹胀及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进食可加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骨折后需卧床休息的患者住院期间行舒适护理以预防发生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折术后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共9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腹部按摩指导、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及对患者的排便环境管理等。结果观察组2例患者(4.44%)术后发生便秘,对照组18例患者(40.00%)术后发生便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予舒适护理后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结肠癌根治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普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7d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不但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外敷复方多粘菌素B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水肿的效果。方法:将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涂抹肛周,观察组患者采用外敷复方多粘菌素B涂抹肛周,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d及术后7d时水肿情况,静息时、排便时疼痛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静息时VAS评分、排便时VAS评分、水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外敷复方多粘菌素B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轻肛门水肿,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排便习惯的效果.方法 将76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排便指导、术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指导以及出院后的追踪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人工肛门心理上完全接受的时间为(2.3±0....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肛周脓肿术后的效果,将80例肛周脓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5h、12h、1d、2d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后3d、6d、9d的排尿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PDCA管理模式护理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美容效果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 1月-2022年4月于我院乳腺科住院治疗的96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美容效果、疼痛 评分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色泽、血管分布、厚度及柔软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乳腺肿瘤患者实施PDCA管理模式可减轻其疼痛感,提高术后美容效果,降低感染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将57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及疼痛情况,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当日及术后第7天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缓解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减轻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梅婧  平秀琴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4):164-167
探讨在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运用心理联合舒适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感与瘢痕满意度的 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于我院行介入术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联用心理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 感、瘢痕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术后2、24、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瘢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心理评分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联合应用于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患 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缓解不良心理,提升瘢痕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电熨疗法对脑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4)。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电熨疗法.连续治疗14d。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药电熨疗法有较好的预防便秘作用,且患者感觉舒适.护理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86例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94例、观察组9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疼痛管理、氧疗、视听觉及谵妄前兆的观察、睡眠管理,渐进式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于针对性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至12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儿手术及住院情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护理前、麻醉前、术后1、3、7 d的焦虑、抑郁水平以及疼痛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及术后1、3、7 d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对照组患儿术后1、3、7 d的SAS、SDS、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及术后1、3、7 d的SAS、SDS、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针对性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有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和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00例,影像学确诊为髋部骨折,均知情同意且能正常沟通,无手术禁忌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按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年龄、疼痛评分)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骨折类型、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明显降低(t =4.378、2.627、2.587,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χ2=13.829,P<0.05)。 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