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1,女,9个月,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心衰表现.超声检查:主动脉骑跨90%(图1),肺动脉瓣缺如,呈隔膜样,中间可见一直径4 mm孔隙,CDFI示前向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伴少量反流;左肺动脉发育差,右肺动脉明显扩张(图2).超声提示:右室双出口(法四型),肺动脉瓣缺如,右肺动脉扩张.CT示左肺动脉主干及肺内分支发育极差,左主支气管近段受压导致重度狭窄(图3).手术证实超声及CT所见,行右室双出口矫治术+单瓣法重建肺动脉瓣.术后心功能良好,反复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后经呼吸功能锻炼恢复.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19岁。因活动后胸闷 ,气促十七年入院。查体 :心尖搏动增强 ,位于左锁骨中线第六肋处 ,心前区无震颤 ,心界向左向右扩大。心率 78次 /分 ,律齐 ,肺动脉瓣区可闻及 / 6级收缩期杂音 ,第二心音亢进 ,无分裂 ,肺动脉瓣成分大于主动脉瓣成分强度。杵状指 ,手足、口唇紫绀。X线检查 :肺充血 ,主动脉缩小 ,肺动脉段隆突 ,右室及右房增大 ,左室似有增大 ,左房不大 ,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电图示 :右房肥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大、 T波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右房右室增大 ,房间隔可见 2 .9cm的连…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其发病率占 1 0 %。由于瓣口狭窄 ,右室射血阻力增加 ,致右室与肺动脉之间出现收缩期压力阶差 ,狭窄越重 ,其压力阶差越大。随着病变进展 ,右室和室间隔变厚 ,右室腔变小 ,重者可发生右心衰竭。作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简称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2 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患儿均经临床体检、心电图、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为肺动脉瓣狭窄 ,男 1 6例 ,女 4例 ,年龄 2 5~ 1 3岁。在全麻下穿刺左、右股静脉 ,经一侧股静脉送入右室造影导管 ,于右室中部造…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59岁。肺动脉瓣狭窄10余年,因近10个月胸闷加重伴双下肢浮肿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绝对不齐,肺动脉瓣区可闻及Ⅳ/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并向颈部传导。超声心动图检查:①肺动脉主干内径约41 mm,左肺动脉起始部内径约38 mm(图1),右肺动脉起始部内径约11 mm,肺动脉瓣叶回声增粗、增强,交界处粘连显著;CDFI示收缩期肺动脉瓣口流速加快,约5.14 m/s,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为106 mm Hg(1 mm Hg=0.133 kPa),见图2;②右室前壁增厚约7 mm;③房间  相似文献   

5.
<正>孕妇,32岁,孕3产1。孕33~(+3)周超声检查示:彩色多普勒示右心室近肺动脉瓣环下方可探及异常束状血流信号,宽2mm,追踪异常血流信号起源于近肺动脉瓣下的右室前壁,另于大动脉短轴略偏向头侧斜切面可探及左冠状动脉内血流信号与之相连(图1),频谱多普勒以舒张期为主的双期单向血流频谱(图2)。超声提示:胎儿左冠状动脉右室瘘可能。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健康孕妇共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B超检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胎心条下的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准确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的先天性心脏异常患儿有4例,其中1例为室间隔缺损,有1例为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室发育不良,其余为三尖瓣下移。对照组确诊7例先天性心脏异常患儿,有2例为室间隔缺损,3例为三尖瓣下移,剩余1例为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室发育不良,其余为三房心。结论: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能够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80岁,自述平素有胸闷、气短症状,卧位时明显,现加重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脉搏60次/min,血压133/57 mm Hg(1 mm Hg=0.133 kPa),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房室及大动脉水平均未见明显异常分流,各室壁收缩幅度正常,右室腔内及右室流出道内可见一混合附加回声(图1),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呈分叶状,其内回声欠均匀,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活动度较大,附着点显示欠佳,收缩期进入肺动脉,致右室流出道狭窄及肺动脉瓣血流速度加快;CDFI: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收缩期见五色血流束;频谱多普勒:静息状态下右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速度339 cm/s,收缩期峰值压差46 mm Hg,肺动脉瓣口收缩期血流速度224 cm/s。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室腔及右室流出道内占位,性质待定,致右室流出道狭窄及肺动脉瓣狭窄。后行左心腔声学造影检查:右室腔内见一大小约60.2 mm×20.8 mm混合附加回声(图2),密度略低于心肌,低血供,考虑黏液瘤可能。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3d。出生后全身青紫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青紫,口唇发绀,四肢末稍循环差,心前区隆起,心尖部及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动脉血氧分压(PaO2)24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SaO2)35%。超声检查:左房、左室、右房、右室内径增大,大动脉短轴及右室流出道观见主动脉内径增宽,在距肺动脉瓣口1.5cm处升主动脉左壁与肺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4岁.因口唇、肢端青紫3年余,发热7 d入院,外院曾经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4/6级连续性杂音,向周围传导伴震颤.超声心动图显示:①左室长轴观可见右室增大,右室壁、室间隔增厚,室间隔膜周部连续性中断约18 mm,主动脉内径增宽,骑跨于室间隔之上,骑跨率约为52%(图1),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示室水平双向分流;②大动脉短轴观右室流出道为盲端,仅见主动脉瓣,未测及明确的肺动脉瓣,且无肺动脉瓣启闭(图2);③胸骨上凹长轴观显示降主动脉与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间见未闭的动脉导管回声,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示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图3).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5岁,入我院行先心病矫治手术.超声检查:左室长轴观显示室间隔连续中断约15 mm,主动脉增宽,内径16mm,骑跨于左、右心室,右室前壁增厚,为8 mm,右室流出道及大动脉短轴观示右室漏斗部肌性肥厚,形成管状狭窄,内径6mm,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明显扩张(图1),内径分别为26mm、25 mm.、24 mm,肺动脉瓣环狭窄,约6 mm,仅见极短小的肺动脉瓣残迹,瓣叶缺如,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于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口测及收缩期高速湍流及重度舒张期反流(图2),前向血流速度最大6.0 m/s,反流速度3.6 m/s.  相似文献   

11.
本组24例肺动脉闭锁(PAA)),男11例,女13例,年龄2天~12岁,其中新生儿11例,占总数约l/2。临床症状以青紫为首发表现(17/24),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杂音者17例,5例有连续性杂音。胸部X线平片检查,除3例新生儿外均表现为肺缺血。心电图示右室肥大16例,右房及右室肥大伴心肌劳损者8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探查发现本组病例均显示右室流出道狭窄。肺动脉内径小,为主动脉内径的1/5~1/2不等。17例肺动脉瓣反光增强无瓣叶活动,7例无肺动脉瓣回声。彩色多普勒均未探及血流通过肺动脉瓣口。24例PAA患儿中18例伴VSD,6例室间隔完整。本组有21例在主肺动脉分叉处观察到动脉导管与降主动脉沟通,彩色及脉冲多普勒在该处探及双期连续性湍流。另3例示主动脉左侧有侧支血管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与临床听诊相结合在儿童先心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02例临床听诊有心脏杂音的儿童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在202例临床听诊有级以上心脏杂音的儿童中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45例:单纯房缺14例,单纯室缺13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2例合并小室缺),法洛氏四联症3例,法洛氏五联症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伴肺动脉狭窄2例,肺动脉狭窄2例,肺动脉瓣上狭窄伴房缺1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永存动脉干1例,右位心伴永存动脉干1例。结论在儿童先心病的诊疗过程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重要价值,应列为首选方法,能进行早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岁。生后3个月发现“心脏病”,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_2稍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大。胸部X线检查:肺血少,心腰稍凹,诊断单纯右室流出道狭窄。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见右室稍大,永存左上腔静脉开口于  相似文献   

14.
超声诊断先天性室壁瘤伴室间隔缺损1例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超声科胡超美,杨浩,高云华,杨成业患儿女性,4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并可触及细震颤。X线检查:左室、右室增大以右室增大为主,肺血增多,左房中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赵东  李化 《中国临床医学》2007,14(5):630-630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9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伴有紫绀,杵状指,喜蹲踞。活动后胸闷、气促数年,目前仅可步行十几米。查体:心率88次.min-1,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安静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O2)为70%,活动后下降至56%。超声心动图:肺动脉瓣闭锁,动脉导管未闭(PDA),Ⅱ孔型房间隔缺损,右室较小发育不良,三尖瓣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降主动脉直径1.4cm,左肺动脉直径1.1cm,右肺动脉直径0.9cm。胸X线片:两肺纹理增粗,心影增大呈梨形。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为:先心,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PA/IVS),动…  相似文献   

16.
直背综合征患者由于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存在较响亮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临床上极易误诊为房缺、肺动脉瓣狭窄等器质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分析16例典型病例,以明确本病临床及超声特征,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本组 6例 ,男、女各 3例 ;年龄 14~ 48岁。 1例无自觉症状 ,5例有心悸、气短及呼吸道症状。ECG检查 :3例为右室大 ,1例为双室大 ,1例为正常心电图 ,1例为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 :1例术前检查显示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2例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 2例诊断为室间隔缺损 ,1例诊断为心包囊肿。X线检查 ,例 1示肺血多 ,主动脉节大 ,术前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 ,例 2及例 3示肺动脉段突出 ,右 4弓向左下延伸 ,误诊为室间隔缺损 ;例 4示右室前壁有囊性肿物误诊为心包囊肿 ,例 5肺血多 ,肺动脉段突出左 4弓膨隆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心脏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影像资料,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心动图检出心包积液13例,其中9例伴血凝块形成,右室侧壁穿孔1例,三尖瓣腱索断裂伴重度三尖瓣反流1例,二尖瓣腱索断裂伴后叶穿孔1例,室间隔穿孔2例,金属异物存留1例,主动脉右冠瓣脱垂1例,右冠窦-右室分流1例。超声心动图对瓣膜损伤、室间隔穿孔、心包积液及异物存留的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符合。漏诊右室壁穿孔4例,右室挫伤2例,右房壁穿孔2例,升主动脉近端壁血肿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心脏创伤快捷、有效的方法,且能在床旁进行急诊检查,对诊断心脏创伤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点。 方法收集、查阅1993年~2005年我院心内科7例诊断为ARVC的入院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特点。 结果7例ARVC患者中6例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病,1例为家系检查时发现。1例猝死,1例心力衰竭,4例晕厥,1例无症状。所有患者均做了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部分患者做了动态心电图、心室核素造影、右心室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有右心室扩大,4例右室流出道扩张,1例左室略大;5例右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2例局限性减弱,2例右室室壁瘤形成,3例室间隔运动异常;所有患者三尖瓣、肺动脉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均减慢,右房内均见反流束,反流压差均较低。 结论(1)ARVC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典型者常以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猝死为其首发症状;部分呈家族遗传倾向;(2)超声心动图显示有右心室扩大、右室流出道扩张伴右心室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变薄、动度减弱,部分患者左心室受累;(3)超声心动图简便、易行,但在诊断ARVC时需除外其他致右室扩大的病变。  相似文献   

20.
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缺又称之为Taussig-Bing心脏畸形(TBH)^[1]。外科解剖矫正的目的是将左室与主动脉宫连接及右室与肺动脉连。可采用2种手术方法:①作右室内隧道将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口连接,隔开左室与右室;②在心外动脉水平作心外管道将主动脉与主肺动脉调转(ASO)及室缺(VSD)修补^[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