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母乳喂养的现状和断奶原因。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310例婴幼儿家长进行喂养状况调查,包括纯母乳、纯奶粉、混合喂养,以及母乳喂养后断奶时间。结果310例婴幼儿中,38例(12.26%)无母乳喂养,25例(9.19%)母乳喂养时间≤1月,160例(58.82%)母乳喂养时间≤6月,269例(86.77%)在1岁前断奶。结论婴幼儿断奶时间普遍提前,婴幼儿家长对母乳喂养好处和母乳喂养的常识缺乏充分认知。  相似文献   

2.
徐华英  张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54-3756
目的:了解资阳市雁江区婴幼儿喂养与辅食添加状况。方法:对2010年11~12月在雁江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婴幼儿进行喂养方式的调查。结果:婴幼儿喂养人为母亲占52.3%,喂养人为(外)祖父母占47.7%。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15.5%,部分母乳喂养率为48.3%,配方奶喂养率为36.2%,86.0%婴幼儿在8月龄后每日奶量低于500 ml,抚养者添加辅食具有随意性。329名婴幼儿中,3月断奶占14.3%,8月龄累计断奶57.6%,11月龄累计断奶95.2%,1岁后断奶占4.8%,平均断奶时间为8.7月。结论:雁江区婴幼儿母乳喂养率低,辅食添加不合理,其他乳类摄入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职业母亲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名5-24个月婴幼儿的职业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母乳喂养情况及可能影响持续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结果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在宝宝在5月时,其母乳喂养几率为70.5%,且宝宝纯母乳喂养率为23.8%;宝宝平均持续母乳喂养时间是(8.44±0.37)个月;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平均为(3.98±0.22)个月;其断奶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紧张和乳汁少或没有乳汁。采取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户籍、配偶文化程度、母乳稍微不足时,增加乳汁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吸吮的次数、母乳喂养信心、产假时间、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2岁、工作是否紧张、单位是否有地方挤奶。结论职业母亲的婴幼儿母乳喂养的情况不容乐观,应在公共场所设立哺乳场所,调整产假和哺乳假时间,缓解职业母亲的工作压力,提供人性关怀等措施,促进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进而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科学喂养、科学育儿,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拟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南郑县10个乡镇1000名1周岁婴幼儿母亲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母乳喂养率88.6%,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31.2%,初乳喂养率66.3%,早开奶喂养率54.9%,其中部分农村母亲受家里老人观念的影响挤掉初乳占55%,母亲自认为奶水不足占48.8%,认为母乳营养不够该添加辅食了占51.2%,满4~6个月添加辅食率63.4%,满6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率仅占22.8%,添加辅食的种类以稀粥、菜汁、水果汁占的比例最大,为62.2%,而添加蛋黄比例为45.9%,动物类(肉、肝、鱼类)仅占5.9%。没有坚持母乳喂养的母亲主要是自认为母乳不足而过早加辅食;初乳挤掉主要是母亲认识不够,受旧观念影响;不添加动物类食物的母亲主要是认为孩子1岁以后才能消化。结论初乳喂养率、早期开奶率、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及满6个月添加辅食率均偏低,辅食添加不合理且种类单一,动物性食物摄入严重不足;应加强妇幼保健、产儿科人员及婴幼儿母亲的培训,以更新相关知识及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汉、藏和彝族农村地区0~18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和2个彝族县农村地区0~18月龄婴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母亲及婴幼儿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情况、母乳喂养知识和行为等信息。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母乳喂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087名婴幼儿的早开奶率为22.45%,其中,985名6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纯母乳喂养至6月龄率为35.94%、658名12月龄及以上婴幼儿的持续母乳喂养至12月龄率为34.50%。分娩方式为顺产(OR=2.80,95%CI 1.82~4.30)、母亲的早开奶知识(OR=2.48,95%CI 1.69~3.64)是早开奶的有利因素。母亲是藏族(OR=1.56,95%CI 1.02~2.39)、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好(OR=2.70,95%CI 1.47~4.98)、母亲掌握纯母乳喂养知识(OR=1.47,95%CI 1.07~2.02)是纯母乳喂养至6月龄的有利因素。二胎及以上(OR=1.67,95%CI 1.11~2.52)、母亲掌握断奶知识(OR=3.96,95%CI 2.65~5.93)是持续母乳喂养至12月龄的有利因素。结论四川省汉、藏和彝族农村地区的母乳喂养现状不容乐观,母亲的民族、分娩方式、是否掌握相关知识、胎次及家庭经济状况均会影响婴幼儿母亲的母乳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贫困农村4个县4种民族婴幼儿喂养的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和典型调查法,对3 072名3岁以下婴幼儿的喂养情况、体格发育、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婴幼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31.0%;4~9个月纯母乳喂养并添加辅食的比例为93.5%;20~23个月仍采用母乳喂养为22.7%.3岁以内断奶率为97.6%.影响婴幼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的因素为民族地区和剖宫产率.在婴幼儿6个月内已添加谷类、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类的比例为69.6%、23.8%、34.2%、66.4%;在21~24个月还未添加谷类、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的比例分别为12.5%、52.6%、52.6%、46.0%、38.7%;发育迟缓率非纯母乳喂养组高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组.结论 4个县农村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不合理、儿童辅食添加过早和过晚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7.
2002年北京市2岁以内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北京市2岁以内婴幼儿出生时营养、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状况,为政府制定儿童营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2年8至11月在北京市18个区县进行抽样调查。在取得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422名2岁以内婴幼儿的家长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北京市平均婴儿出生体重为3325g,低体重出生率和巨大儿出生率分别为2.8%和13.0%;4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6.6%、33.9%和9.5%,城区混合喂养率明显高于郊区;婴幼儿平均断奶月龄为7.4个月;6月龄及以上婴幼儿的辅食添加率为99.4%,城区和郊区婴幼儿各类辅食的添加顺序一致,但郊区婴幼儿的辅食添加时间晚于城区,且蔬菜水果、水产品、食用油的添加频率低于城区。结论北京地区新生儿体格发育良好,应在社区加强婴幼儿喂养的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养率,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并适时添加各类辅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获取调查地区0~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情况,为进一步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北京、长治、黄冈、苏州和南宁为研究地,在五地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对婴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 受访婴幼儿4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为55.2%,6月龄纯母乳喂养率降至19.0%.断奶月龄中位数是8个月,断奶的主要原因是"母乳不足"、"家长认为应该断奶了"和"母亲上班".未满6月龄即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占69.1%,6月龄时添加的为20.5%,10.4%的婴幼儿6月龄后才添加;城市婴幼儿在水果(χ2=4.366,P=0.037)、蔬菜(χ2=6.562,P=0.010)、肉类(χ2=10.812,P=0.001)和鱼虾类(χ2=20.208,P<0.001)4种辅食的添加率上显著高于农村.结论 调查地区纯母乳喂养率较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短;辅食添加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职业母亲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因素。方法 对368名6~24个月婴儿的职业母亲问卷调查。结果 6个月时母乳喂养率为72.8%, 纯母乳喂养率为25.8%。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平均(8.45±0.33)月, 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平均(3.89±0.11)月。断奶主要原因是乳汁少或无乳汁和上班/工作紧张。采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配偶为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 调查对象户籍为非本市, 知晓“母乳稍微不足时, 增加乳汁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吸吮次数”、“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2岁”, 本人决定母乳喂养, 对母乳喂养很有信心, 产假时间≥6个月, 工作不紧张或一般, 单位有地方挤奶,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更长。结论 职业母亲的婴幼儿母乳喂养情况不容乐观, 应采取调整产假和哺乳假时间, 工作场所设立哺乳场所, 以及缓解职业母亲工作压力提供人性关怀等措施, 促进职业母亲对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从而从源头上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45县农村2005年3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10省45县农村<3岁儿童母乳喂养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人口比例抽样法(PPS),于2005年调查了45县获得14 077对母子,通过母亲回顾调查了儿童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西部地区农村<3岁儿童母乳喂养率为96.5%。然而,<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只有11.4%,优势母乳喂养率为22.0%,完全母乳喂养率为33.4%;及时开奶率为43.5%;母乳持续喂养≥1年的比例是64.9%,母乳持续喂养≥2年的比例仅为9.7%。"应该断奶"和"母亲要参加劳动"是母亲自觉断奶的主要原因。<6个月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可以降低儿童的2周腹泻患病率。<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亲受教育程度高、调查地区经济状况差和母亲为少数民族。结论西部地区儿童普遍接受母乳喂养,儿童出生后开奶早,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不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一直在较低的水平,尤其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四类农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母乳喂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西藏地区 3岁以下儿童的喂养状况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与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 ,调查 165 5对母与子。通过母亲的回顾 ,调查了儿童的母乳喂养情况 ,并与 1995年中国九市 (城区和郊区 ) 7岁以下儿童及同时期中国西部 4 0个贫困县农村 3岁以下儿童喂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西藏地区 3岁以下儿童普遍接受母乳喂养 ,但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晚 ,持续时间较长 ,4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只有 2 0 .0 8% ,城市显著低于农村 ,地区间差异较大。“要参加劳动”和“应该断奶”是母亲自觉断奶的主要原因 ,“母亲怀孕”是农村儿童断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彭水县0~2岁婴幼儿喂养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重庆市彭水县县城中7个社区及8个乡镇中606名0~2岁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和半固体食物引入时间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1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6%,6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35.3%,63.9%的婴幼儿在出生24h后开奶。大部分婴幼儿蔬菜、水果、谷类、蛋类、豆类、禽畜类、鱼类添加过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居住地为乡镇,开奶时间较早,是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喂养人年龄40岁,母乳喂养知识得分优秀者,是婴儿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结论调查地区婴幼儿喂养中开奶不及时,纯母乳喂养率和持续时间有待提高,半固体食物添加月龄不合理,添加过晚现象严重,应向家长提供正确喂养婴幼儿知识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喂养的现状。方法在中国西部10省45个项目县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对13433名3岁以下婴幼儿的喂养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寿命表法计算辅食添加率和母乳喂养率。结果在调查对象中,在6个月内已经添加淀粉类食物、鸡蛋、乳品、豆制品、肉类、蔬菜水果和水的比例分别为75.3%、58.4%、39.0%、26.4%、42.7%、52.0%和93.4%。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为16.0%,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5%。但在1岁时还未添加淀粉类食物、鸡蛋、乳品、豆制品、肉类、蔬菜水果和水的比例分别为5.2%、15.0%、30.3%、11.2%、9.1%、4.8%和0.6%。结论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蒙、汉族婴幼儿母乳喂养状况,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分析母乳喂养影响因素中的作用,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建议。方法依据健康信念模式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17名蒙族婴幼儿母亲和218名汉族婴幼儿母亲进行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资料收集时间为2004年4月。结果蒙、汉族婴幼儿4个月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9.5%和73.4%,平均开奶时间为54.5小时,平均断母乳时间为15.4个月,蒙、汉族差异无显著性。蒙族母亲较汉族母亲感知到的母乳喂养益处更多,而障碍更少,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显示,母乳喂养障碍和母亲年龄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R2=0.462,母乳喂养障碍越少,母亲越年轻,越有利于母乳喂养。结论母乳喂养障碍为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可变因素,蒙、汉族婴幼儿母乳喂养水平相当;健康信念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和预测母乳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贵州部分农村地区 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现状 ,找出影响因素。方法 :定量调查样本村有 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 ;将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多项指标与全国资料比较。结果 :纯母乳喂养率低于全国10 .2 2个百分点 ;断奶集中分布在 12月龄、 18月龄。辅食添加过早率、每周既不能吃肉也不能吃蛋率排位在全国前列。结论 :山区农村儿童喂养状况较差 ,与文化、经济、传统观念等因素有关 ,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可减少肺炎、腹泻发生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是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叶健莉  崔颖  潘晓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20-2422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找出存在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在新疆北部和南部农村7个项目县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对2 076例3岁以下婴幼儿的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用寿命表法处理喂养现状的删失数据,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4个月和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9%和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母亲年龄、母亲教育程度和家中喝开水情况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有统计学关联。结论:新疆农村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很低,辅食添加不合理。应该针对现状,制定适宜措施,促进该地婴幼儿的合理喂养。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调查的方法对交城县农村200例2岁以下婴幼儿母亲进行了健康需求调查,就母乳喂养方式及喂养知识,相关因素影响作出了分析。结果:4 ̄6月纯母乳喂养率71%,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和哺乳适宜技术是农村婴儿母亲非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而通过加强妇幼队伍培训,巩固妇幼三级网,从而搞好产前、产后保健;加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增强年青母亲母乳喂养意识;推广母乳喂养适宜技术,加强母乳喂养指导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重庆市6个区县633例婴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取一对一问卷调查方法对其一般状况、母乳喂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1重庆市4个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58.4%。母亲对母乳喂养益处的知晓率为70.4%,对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的知晓率为71.9%。2χ2检验结果显示,自觉母乳量、母乳喂养的信心、同伴喂养方式、公共场所母乳喂养态度、开奶时间及是否采取泌乳措施在纯母乳喂养组与非纯母乳喂养组之间存在差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伴喂养方式为纯母乳喂养、自觉母乳量能满足婴儿、对母乳喂养有信心是纯母乳喂养的有利因素;介意公共场所母乳喂养是纯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结论:重庆市母乳喂养现状有待高。促进母乳喂养知-信-行模式的协调发展,积极开设公共场所母乳喂养室,可以成为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2岁以下婴幼儿母乳喂养及贫血状况。方法 在湖北省农村地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市(县)2岁以下婴幼儿1 197名,问卷调查其母乳喂养状况,同时采集末梢血20 μL,测定血红蛋白值。结果 1 197名婴幼儿中,1 125人(94.0%)有母乳喂养史,其中965人(85.8%)有初乳喂养史;大部分(61.8%)婴幼儿在7~12个月断奶,仅6.1%在12个月以后断奶。2岁以下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32.7%,年龄及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初乳喂养史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较无初乳喂养史者低,但有无母乳喂养史及不同断奶时间,婴幼儿贫血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乳喂养可降低婴幼儿贫血患病率,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喂养方式对生长发育影响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0~2岁婴幼儿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现状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从武汉市东西湖农场中抽取0~2岁以下婴幼儿1 742名,对其进行生长发育状况测量,同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个月内完全母乳的喂养率76.13%,混合喂养率为19.03%,人工喂养率为4.85%;4个月内婴儿辅食添加率为1.76%,4~6 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为50.4%,6个月~1岁辅食添加率为87.6%;辅食添加以淀粉类、蛋类为主,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相对不足;18月龄以上前囟闭合率为11.2%,Logistic回归显示前囟闭合率与喂养方式显著相关.结论 武汉市东西湖区母乳喂养率、辅食添加率仍需进一步提高,辅食添加种类应多元化,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