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历摘要男,18岁。因问断呕血15年、黑便11年、加重2d入院。自3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之后问断反复,每次呕吐量约200ml,为陈旧血。因当时不伴有其他不适,未系统治疗。7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同时有呕血、黑便、腹胀及周身不适,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炎”。食道钡餐造影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内科治疗症状好转后转外科行脾切除术,术后出血症状得到控制。3年前患者再次呕血、黑便,量不多,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  相似文献   

2.
曾志宏  张志强 《江西医药》2011,46(6):529-530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2岁.患者因呕血近2800ml入院.出现血压下降至86/58mm/Hg,心率加快149次/min,于2010年12月24日23:00点行急诊介入治疗术.急诊DSA造影:常规消毒,用sellding改良法经右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腹腔干动脉造影,见胃左动脉破裂出血,用微导管超选出血动脉用PVA颗粒进行栓塞.再超选至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见造影剂返流至肝固有动脉分支胃右动脉破裂,伴有造影剂外溢,然后将微导管超选至出血动脉用PVA颗粒进行栓塞,再造影,见出血动脉已栓塞,无明显造影剂外溢.  相似文献   

3.
丁剑文  雷招宝 《北方药学》2011,8(3):128-128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5岁,于2011年4月11日因解黑便20天收入消化科住院治疗。患者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和家族史,2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解黑便,质稀软,共4次,伴腹痛,有反酸、嗳气,伴有腹胀,无恶心、呕吐,伴头晕,无发热,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致败血症较罕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46岁。因间断黑便两年余,发热、腹胀20天,于1988年1月9日入院。两年前出现黑便,不伴腹痛、暖气及反酸。在当地按溃疡病治疗无效。1986年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B 超发现脾肿大、肝硬化和门脉高压。1987年10月19日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脾动脉结扎、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118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比较。结果呕血或排暗红色血便28例,占23.4%,黑便89例,占73.3%,低血压休克23例,占19.8%,其他25例,占20.9%。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12例,占10%,胃溃疡40例,占3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例,占6%,胃癌21例,占18%,其它29例,占24.6%。结论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除呕血、黑便外其它症状不典型,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陈旭  杨文龙  付世豪 《贵州医药》2002,26(7):650-650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少见。国内杂志报告甚少。2 0 0 2年我院收治一例 ,并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5岁 ,因半年来上腹部不适而求医 ,经胃镜检查见胃体大弯侧有一 2cm× 2cm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包块 ,突入胃腔 ,粘膜完整稍充血。活检报告 :粘膜炎性改变 ,未查见恶性肿瘤细胞。上消化道钡餐示 :胃体上部大弯侧可见 5× 4cm充盈缺损 ,考虑胃大弯平滑肌瘤。患者既往无溃疡病史 ,无呕血及黑便史。诊断为“胃平滑肌瘤”入院。入院后第 5日手术。术中见胃体大弯侧有 4cm× 3cm类圆形包块 ,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8岁,因反复黑便20余天以“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收住院。患者从20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阵发性钝痛,不放射,无明显规律性,伴解成形黑便,每次量少(约30g),每日1次。无返酸、呕血、纳差、厌油、黄染等;2天前进食“米线、鸭肉”后黑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每次量约200g;伴心悸、乏力、胸闷、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8岁,因外伤性脾破裂,于1983年12月11日入院,入院后行剖腹探查,见脾上极脏面约6×6cm包膜下破裂。同时见胃底。贲门部有约12×21×10cm大小肿块,侵及脾门及腹主血管,肝脏已有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9岁。1976年3月18日因右上腹肿物3个月伴黑便入院。患者入院前3月发现右上腹有鸡蛋大肿物,无明显不适感。近1个月来肿物略增大,并伴有少量黑便。入院检查:血压140/90mmHg,脉博80次/分,发育,营养中等,全身表浅淋巴不肿大;心肺正常,全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6岁,因反复解黑便,伴头晕乏力4年入院。患者近4年来反复多次无明显诱因解黑色软便,每日1次或隔日1次,量约100~200g,伴头晕乏力,解黑便呈间歇性,有时可自行缓解,该患者4岁时出现全身皮肤多发性血管瘤,大小不等,并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发育迟缓,重度贫血外观,全身皮肤可见多个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紫蓝色痣状物,最大的约2.0×1.5cm,最小的粟粒状,四肢多见。心肺无异常,腹软,无明显压痛,肝脏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脾脏肋下约1cm,质软,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40g/L,胃镜示:胃底树枝状血管瘤破裂出血。肠镜…  相似文献   

11.
呕血、休克     
患者、男性,60岁,农民。因呕血2次约1000ml,黑便一次于1985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当日晨1时,无明显诱因自觉上腹不适,伴心慌。随后呕血一次,先为鲜红色,后为紫色血块,伴有粘液。呕血后自觉头昏,送医院途中又呕血一次,并解黑便一次,总量约1000ml。10余年前曾有类似呕血史。近2~3年返酸明显,但无上腹痛。未进行过治疗。发病前未服用过任何药物和刺激性饮料,否认肝炎及慢性腹痛史。体捡:T38℃,P96次,R20次,Bp90/50,神志清楚,精神萎糜,消瘦,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全身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56岁。因"间断全身水肿、乏力、纳差伴黑便4月余"于2012-01-03入院。2011-08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及颜面部水肿、乏力、纳差,呈指陷性水肿,伴有头晕、纳差、乏力、小便泡沫增多,间断出现黑便,无发热、胸闷、心悸、呕吐、腹痛、腹泻,无尿痛、腰痛、肉眼血尿等,在当地医院检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脾静脉栓塞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邓昆和**贺学贤**患者女性,42岁,1995年8月3日无诱因上腹不规律性隐痛、解黑便,持续4天。无返酸、暖气、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对症处理好转。1996年1月10日又出现上腹不规律隐痛半月,解黑便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患者男,32岁,演员,已婚,河北省任邱县人,主因反复发烧、黑便6年,左上腹包块3个月,于1980年12月13日入院。病人自6年前开始经常有不明原因发烧,最高达39℃以上,不伴寒战,持继时间自数日至两周不等。6年来反复发作约10次以上,多无明显诱因,亦无周期性。发烧常伴有黑便,且黑便均出现在发烧之后,仅少数情况只  相似文献   

15.
胃内异位脾临床较少见,患者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我院收治胃底异位脾患者2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 患者女性,45岁,因"上腹部胀满7月余,发现胃底隆起性病变6个月"于2020年3月23日入院.患者就诊前10余年因外伤行脾脏切除术,术后恢复可.患者就诊前约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进食后加...  相似文献   

16.
1病例简介患者,女,57岁,因"上腹阵发性隐痛四月余"于2010年3月21日入院,疼痛以剑突下明显,夜间多发,伴反酸、嗳气。3月21日门诊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胃底黏膜下肿瘤",为行胃底黏膜下肿瘤内镜下治疗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无家族性肿瘤病史。入院体格检查:生命征正常,心肺体检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25岁,间歇性上腹部胀痛,伴反酸半年,近一个月疼痛加重,尤以进食后明显,伴恶心,但未吐。按胃溃疡行内科治疗无效。查体:剑突左下轻度压痛,无包块,无震水音。胃肠钡餐透视见钡剂入胃后通过受限,左前斜位见胃呈双底。诊断为慢性胃扭转。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全胃晕松弛状态,胃膈韧带明显松弛,造成胃底向前下扭转;同时探查膈肌,食管裂孔无异常发现,而行胃固定术。手术只将胃底与  相似文献   

18.
<正>1病情介绍患者男性,农民,69岁,因"剑突下疼痛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伴解黑便3个月"入院。在家口服"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可缓解。近3个月症状加重,伴黑便,口服"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无缓解。胃镜:胃底巨大溃疡伴恶变。病理回报:胃底中等分化腺癌。查体:体型消瘦,上腹部轻压痛。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胸片、心电图正常。腹部CT:胃底占位。术中探查发现:胃底及胃大弯侧8 cm×8 cm×6 cm肿块。侵及脾门胰腺尾部及横结肠。行全胃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因反复黑便2+年,复发3天入院。2+年前无诱因出现中上腹不适,解黑便3天,量约1000g,胃镜检查示“胃体溃疡”,予抑酸、止血对症治疗好转。2月前又出现解黑便及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予法莫替丁、止血药口服后缓解。3天前解成型黑便100g,无呕血,腹痛入院。入院时查血常规HB96g/L,RBC3.2×1012/L。入院诊断胃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予抑酸、止血等两天后出血停止。6天后胃镜示胃体后壁2.5cm×2.0cm溃疡深凹陷,底不平,覆血痂。活检示:低分化腺癌。遂转入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胃体后壁正中偏大弯侧扪及12cm×12cm×10cm结节状质硬包块表面高低…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张×,女,21岁。住院号262993。因突然呕血1000毫升伴黑便于1983年4月8日入院。患者14年前因反复发热外院就诊时发现脾肿大。1972年因突然大量呕血黑便首次入院,行急症剖腹探查,发现脾脏肿大,肝脏质地、色泽及大小均正常,作脾切除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嗣后每年查“肝功能”一次,均正常。1983年4月又突然呕血500ml伴柏油样黑便,拟诊“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我院内科行保守治疗,予止血敏,抗血纤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