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梅  季红 《江苏医药》2012,38(18):2230-2231
目前,糖尿病在中国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研究显示,糖尿病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健康教育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2,3]。英国国家服务机构(NSF)的标准中指出,"有效的照顾"是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基本标准。我国当前糖尿病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2.
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治疗模式对糖尿病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玉  王弘锦  王子臣  杜俊玲  马凤华 《河北医药》2009,31(15):1944-1945
糖尿病是全球性的一种慢性病,其发病率逐年提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统计至2005年7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在发展中国家[1]。目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约5000万,约占世界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4[2]。目前,绝大多数糖尿病可以控制,但尚不能治愈,终身需要注意饮食合理和保持生活方式健康。系统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法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治疗方案的认识和了解,对病情的控制有着很大的作用[3]。本文对60例糖尿病患者给予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治疗模式进行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小宏  李宝军  盛薇  苏楠 《河北医药》2013,35(4):576-57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也将随着病程延长而增加。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其生物活性下降,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在美国糖尿病患者有2000多万,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1/2以上患者将会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不一,可为局灶性,亦可为弥漫性的神经损害[3]。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1]。但由于糖尿病病程长,需终身治疗和反复住院,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这些不良心理又会引发血糖升高[2]。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焦虑、抑郁并存时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和加重,引起激素紊乱导致血糖控制不良[3]。负性情绪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有着消极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4]。现将我院1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按照心理学诊断予以分类,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强度减轻、生活水平提高及社会老龄化,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镇南关在逐年增加[1]。我国糖尿病患患者数已居世界第一,糖尿病已成为中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绝大多数为老年人,是糖尿病患者的主力军,这不仅危害健康和生命,还造成社会经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娜 《中国医药指南》2010,8(6):148-149
<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其并发症发生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知识教育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过程[1]。是患者了解和增进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健技能,改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占女性肿瘤患者的6%,近些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1]。大量证据表明肥胖、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2]。虽然很多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治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复发,最终导致四分之一的早期患者和二分之一的晚期患者会死于子宫内膜癌[3]。因此,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求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方法。子宫内膜癌与肥胖、糖尿病密切相关。由于表观遗传或者上游信  相似文献   

8.
<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文献[1]报道,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4倍,70%~80%死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或伴随症。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我们通过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约有50%~70%的糖尿病患者有胃排空障碍[1]。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高血糖、平滑肌损害以及微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2]。13C-辛酸呼气试验以其无  相似文献   

10.
李振威 《安徽医药》2013,34(4):510-5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骨科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日益增大。Glynn等[1,2]认为血糖长期高于14.0 mmol/L为长期高血糖,老年人自身免疫能力差,而长期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生长;白细胞吞噬性减弱导致患者抗感染能力及组织修复愈合能力较差;高血糖干扰白细胞趋化性、调理性和吞噬作用[3-4],使老年人易  相似文献   

11.
<正>为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在糖尿病病程中实施个体化综合治疗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糖尿病授权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相互协作的教育方式[1],能影响和促进患者的行为改变[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其对患者自我效能、健  相似文献   

12.
<正>心肌梗死、脑梗死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有研究[1]证实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5%左右,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脑梗死患者病死率有资料报告为非糖尿病心肌梗死、脑  相似文献   

13.
齐素艳  刘俊霞  马素伟  胡江敏  李杰 《河北医药》2013,35(15):2383-2384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终末期血液透析治疗是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主要适应证[1]。随着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动脉硬化越来越多,难以建瘘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因此建立和维护血管通路是医生护士经常面对的复杂挑战[2]。我们将个性化健康教育用于确诊慢性肾功能不全[3]患者的护理中,观察健康教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桡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前期是发展为糖尿病的可逆过程[1-2],主要为糖耐量减低和/或空腹血糖受损。2020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亿[3-4]。为进一步减缓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关键在于糖尿病前期把控和干预,这也符合我国慢性病的政策防控[5]。间歇性断食是指正常能量摄入和能量摄入受限交替进行的一种新的饮食模式[6],相较于传统的节食模式,带来更多的减重获益,同时能够维持β细胞稳态,改善葡萄糖耐受性,逆转糖尿病表型。  相似文献   

15.
李玉斌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1299-1301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道》,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1]。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常伴发心理障碍。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证实抑郁症患者糖尿病患病率远高于健康人[2]。反之,抑郁状态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干扰血糖控制。控制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下肢动脉病变(PAD)是全身动脉硬化的表现之一,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足溃疡甚至坏疽、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其截肢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15倍[1]。2型糖尿病患者PAD发生率较高,据北京地区5所医院调查,病程5年以上、年龄>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PAD发病率高达90.8%[2],因此PAD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1]。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抵抗力低下,手术治疗容易出现切口愈合能力差、感染、出血、视网膜病变加重等并发症[2]。因此,做好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护理及宣教,有效控制血糖,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是护士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8.
钟若英 《云南医药》2014,(5):553-55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通常在糖尿病发病10年后出现,20~30年后逐渐进展至终末期肾病[1],DN现已成为美国、日本、欧洲等许多国家地区慢性肾脏疾病(CKD)和慢性肾衰竭的第一位原发病,我国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2]。因此,预防和治疗DN可以保护DM患者的肾功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其进展至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会导致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失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1]。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体内有大量  相似文献   

20.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5例血脂代谢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约有75%的糖尿病患者死因是心血管病[1,2]。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中,血脂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3]。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均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且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