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索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UBC)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单抗治疗的疗效预测作用。方法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6例接受PD-1单抗治疗的晚期UBC患者。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外周血免疫细胞数据及肿瘤组织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生存及对PD-1单抗治疗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的影响。结果 患者TNM分期早(P=0.02),外周血NK细胞数量高(P=0.009),CD4+T细胞占总T细胞比例高(CD4+T%,P=0.009)及B淋巴细胞数量高(P=0.038)是患者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良好的独立预后因子。患者TNM分期早(P<0.001),外周血NK细胞高(P=0.043)及B淋巴细胞高(P=0.027)是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良好的独立预后因子。外周血B淋巴细胞数量高(P=0.011),CD4+T比例高(P=0.041)和总淋巴细胞数量高(P<0.001)的患者对PD-1单抗治疗有更高的ORR。结论 本研究发现患者外周血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T细胞可能在晚期UBC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数量,CD4+T%和总淋巴细胞数量影响患者对PD-1单抗治疗的ORR,可能参与PD-1单抗疗效发挥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2月于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轻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轻型组)35例、重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型组)11例,以健康体检者(NC组)2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检测三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CD4+T,CD8+T,CD4+/CD8+)、B淋巴细胞数及NK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数(比例)、CD4+T细胞数(比例)、CD8+T细胞数(比例)、B淋巴细胞数(比例)、NK细胞数(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774~0.121,P<0.05),且重症组比轻症组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852~1.208,均P<0.05);两组患者的CD8+T细胞数和CD4+/CD8+较对照组有所升高(t=-0.142~0.256,P<0.05),但轻症组与重症组组间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淋巴细胞数及B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0.065,-0.352,P<0.05),且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t=-0.744,-0.11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K细胞比例在重症组可见明显升高(t=0.011,P<0.05),而在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t=0.059~0.201,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患者机体细胞免疫水平降低,重症患者可见免疫监视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抗联合自然杀伤(NK)细胞生物疗法或化疗在老年惰性B细胞淋巴瘤(i NHL)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61例老年i 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利妥昔单抗+NK细胞)和对照组36例(利妥昔单抗+CHOP化疗方案)两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4疗程后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比例,近期疗效及5年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疗程后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比例,近期治疗总有效率,5年PF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4+、CD4+/CD8+及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R-CHOP联合化疗,利妥昔单抗+NK细胞疗法在老年i NHL患者中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更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表达水平对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行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的NSCLC患者48例,依据治疗4个周期后的效果分为缓解组(n=22)和未缓解组(n=26)。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CD3+、CD4+、CD8+、PD-1)、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分析NSC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及NSCLC患者疗效影响因素,评价外周血各指标对治疗NSCLC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外周血CD3+、CD4+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且缓解组高于未缓解组,外周血CD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该联合方案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1配体1(PD-L1)、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的60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阿帕替尼治疗,实验组采取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癌胚抗原(CEA)]、PD-1/PD-L1水平、免疫功能(CD4+、CD3+、CD8+、CD4+/CD8+)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疾病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AFP、AFU、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治疗后CD4+、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CD4+、CD3+T细胞表面PD-1/PD-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效果确切,可提升PD-1/PD-L1表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FUS)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效果。方法建立SD大鼠脑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FUS组、PD-1单抗组、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于造模后第9天始对前3组分别给予干预,隔天1次,共4次:FUS组经尾静脉注入微泡后行FUS辐照,PD-1单抗组予腹腔注射PD-1单抗溶液,联合治疗组予FUS辐照后经腹腔注射PD-1单抗溶液,对照组不予干预。造模后第17天行对比动态增强MRI及病理检查,比较4组肿瘤体积及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CD4+、CD8+T细胞数量及Caspase-3活化细胞百分比。结果造模后第17天,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小于其余3组(P均<0.01),其相对容积转运常数rK trans高于PD-1单抗组(P=0.02)及对照组(P均<0.05),Caspase-3活化细胞百分比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T细胞数高于其余3组(P均<0.05)、CD4+T细胞数低于其余3组(P均<0.05)。结论FUS协同抗PD-1单克隆抗体治疗有利于延缓大鼠脑胶质瘤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9例,治疗组20例,治疗组予常规化疗方案化疗,并同时联合抗抑郁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化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CD3+、CD8+CD3+、CD4+/CD8+和NK细胞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CD3+、CD8+CD3+、CD4+/CD8+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对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有显著影响,推测抗抑郁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所致免疫损伤。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评价聚焦超声消融(FUA)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单独FUA治疗与FUA联合PD-1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记录治疗的局部疗效、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分析患者预后的差异及影响总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联合组24例,FUA治疗组27例;联合组、FUA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8.9、6.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11、9.4个月,联合组的PFS、OS显著优于FUA治疗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提示全麻和消融疗效是联合组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联合组患者治疗前CD4+T、Treg、CD4+初始T、CD4+记忆T细胞比例与患者OS呈正相关,治疗前CD8+T细胞比例与患者OS呈负相关(P<0.05)。结论 FUA联合PD-1与单FUA治疗相比,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nd cell death protein l, PD-1)、干扰素-γ(into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与辅助性T细胞(helper-T cell, Th细胞)及T细胞亚群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就诊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8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组,另以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PD-1,IFN-γ和IL-4水平;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h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比较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血清PD-1和IFN-γ水平、外周血Th1细胞占比、Th1/Th2比值、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血清IL-4表达水平和外周血Th2细胞及CD4+水平占比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1~19.847,均P<0.01),而两组CD3+水平无显著差异(t=1.132,P=0.259)。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伴随着患者血清PD-1水平降低以及IL-4水平增高,从而抑制了Th1细胞产生IFN-γ,并使得Th1/Th2和CD4+/ CD8+平衡状态破坏,各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制约、相互调节,构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对哮喘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 50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各25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化疗同时,联合香菇多糖治疗;单纯化疗组只给予化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8 d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以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肺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肺癌(P<0.05);Ⅲ+Ⅳ期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但CD4+ CD25+T细胞比值升高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②肺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单纯化疗组外周血CD4+ 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外周血CD4+ 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化疗联合生物治疗较单纯化疗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降低更明显,更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中作用。方法 140例URSA患者(URSA组)与73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与URSA组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3+PD-1+T细胞水平。结果主动免疫治疗前,URSA组外周血CD3+PD-1+T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14.26±1.34)%)明显低于对照组((20.01±2.41)%)(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URSA组外周血CD3+PD-1+T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19.86±2.05)%)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者CD3+PD-1+T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21.22±2.18)%)明显多于妊娠失败者((15.35±1.67)%)(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提高外周血CD3+PD-1+T细胞水平,PD-1可能是调控母胎免疫耐受形成的重要因素,可用于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效果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肿瘤组织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特征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2月入我院经病理确诊的TNBC患者76例(TNBC组),非TNBC患者124例(非TNBC组),乳腺良性肿瘤50例(良性组)。分别检测3组肿瘤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探讨3组PD-1和PDL-1定量表达与CD4+、CD8+和Treg百分比的相关性;分析TNBC组PD-1和PDL-1表达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TNBC组PD-1和PDL-1阳性表达率和定量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TNBC组和良性组,非TNBC组亦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CD4+、CD8+和Treg百分比均明显低于非TNBC组和良性组,非TNBC组亦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PD-1和PDL-1定量表达水平与CD4+、CD8+和Treg百分比呈负相关性(P<0.01)。TNBC组PD-1和PDL-1阳性表达率在肿瘤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TNBC患者肿瘤组织中PD-1/PDL-1异常高表达可能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和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住院的64例NSCLC患者外周血、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流式法检测Tim-3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PD-1)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mRNA的水平,分析Tim-3和PD-1与巨噬细胞活性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上Tim-3、PD-1表达分别为4.96%和24.1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的2.05%及10.25%(P<0.05);且肺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上Tim-3^+PD-1^+的表达水平为4.36%,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63%(P<0.05)。肺癌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Tim-3、PD-1表达及Tim-3^+PD-1^+共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iNOS mRNA略有降低,而Arg1 mRNA水平则显著升高,且肺组织中Tim-3、PD-1表达和Tim-3^+PD-1^+共表达与巨噬细胞活性iNOS/Arg1比值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NSCLC患者外血周及肿瘤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Tim-3和PD-1表达上调,促使M1型巨噬细胞转变为M2型,具有负性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HIV/AIDS患者外周血mDC及不同亚群T淋巴细胞B7-H1及PD-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探讨B7-H1及PD-1信号通路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艾滋病研究所红丝带门诊36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无症状HIV组、AIDS组)及20名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celldeath-1,PD-1)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URsA)孕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URSA孕妇(URSA组)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外周血CD4+PD-1+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URSA组CD4+PD-1+T细胞阳性率(15.77±0.14)%低于对照组(16.92±0.23)%(P〈0.01);URSA组早期流产(孕龄〈12周)孕妇外周血CD4+PD-1+T细胞阳性率低于晚期流产孕妇(孕龄≥12周)(P%0.01);初次流产年龄〈30岁孕妇CD4+PD-1+T细胞阳性率高于初次流产年龄≥30岁孕妇(P〈0.05)。结论CD4+PD-1+T细胞在URSA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化学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择7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术后应用顺铂化学治疗,研究组术后应用曲妥珠单抗(每3周进行1次,4 ~ 6个周期)联合顺铂化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总体生存率、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结果 2组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F-36量表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体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腹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中,曲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化学治疗有助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力,提升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细胞)百分比以及Treg细胞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确诊的ITP患者依据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是否恢复正常分为治疗有效组(21例)和治疗无效组(9例),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计数、Treg细胞百分比及PD-1+ 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后CD3+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6.39±5.74)×109/L和(5.49±4.86)×109/L(P>0.05);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CD3+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8.34±2.95)×109/L和(7.87±1.47)×109/L(P>0.05),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间比较,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比较的CD3+ 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百分比由治疗前的16.96%±4.61%升至32.74%±9.38%,PD-1+ Treg细胞百分比由治疗前的14.88%±6.75%升至29.62%±7.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而治疗无效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由治疗前的17.41%±6.77%上调至19.18%±7.64%,PD-1+ Treg细胞比例由治疗前的15.30%±6.57%上调至19.58%±6.9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治疗有效组的外周血中Treg细胞百分比及PD-1+ Treg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Treg细胞及PD-1+ Treg细胞可能在IT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外周血中这2种细胞的百分比可能提示患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治疗24周AIDS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因子(programmed death-1,PD-1)和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l,PD-L1)表达水平的特点变化。方法选取HAART治疗的45例艾滋病感染者(AIDS),按CD+4T细胞计数分成1~100 cells/μl、101~200cells/μl和201~350 cells/μl三组,于抗病毒前和抗病毒24周时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21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血浆病毒载量,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 AIDS感染者治疗前PD-1/PD-L1的表达频率为(1.16±0.26)%和(0.63±0.140)%,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分别为6.31和4.27,P=0.000)。抗病毒治疗24周时PD-1/PD-L1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频率分别为(0.76±0.14)%和(0.52±0.06)%,与治疗前相比PD-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3.77,P=0.000),PD-L1的表达频率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6)。CD+4T细胞基数为201~350 cells/μl患者组其PD-1表达频率在治疗24周后平均下调率明显高于另二组(38.54%vs.25.66%和23.77%),而PD-L1的表达也高于1~100 cells/μl和101~200 cells/μl二组(18.97%vs 15.87%和12.31%)。治疗前与治疗后AIDS感染者CD+4T细胞数与PD-1表达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r=-0.434,-0.317,P=0.009和0.031),与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9和0.319,P为0.0049和0.032)。PD-L1表达频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与CD+4T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r=-0.454和-0.314,P=0.002和0.012),与病毒载量在治疗前后呈显著正相关(r=0.513和0.428,P=0.000和0.004)。结论 AIDS感染者外周血PD-1/PD-L1的表达水平增加,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GP方案结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Survivin蛋白、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05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及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G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D-1抑制剂进行治疗。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rvivin蛋白、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urvivin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Survivin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CD4+、CD4+/CD8+、NK细胞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方案结合PD-1抑制剂治疗能有效提升NSCLC患者的疗效及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T follicular helper,Tfh)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1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或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腹腔注射,6 h后采集血液、肝脏和脾脏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分析肝脏病变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fh细胞的频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血清中IL-2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ALF小鼠肝脏肿大而呈暗红色,肝细胞大量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其血清中TNF-α及IL-21的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5);而单个核细胞中CD4+CXCR5+、CD4+PD-1+、CD4+CXCR5+PD-1+T细胞频数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ALF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fh细胞频数显著增加,血清IL-21水平显著升高,推测Tfh细胞在ALF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为ALF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