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以重组白介素-11为对照,探讨重组入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白血病化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对照组(重组白介素-11),观察外周血小板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化疗4d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2 d时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化疗24 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LT<30×109/L持续时间、恢复至75×109./L或125×109/L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白介素-11,化疗后辅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更利于减少血小板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且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4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应用rhIL-11皮下注射,剂量为50μg/kg,1次/d,BPC≥50×109/L持续2d或BPC≥100×109/L时停止给药;余18例未接受rhIL-11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恢复快,血小板计数在化疗后第4d至24d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治疗组BPC≤30×109/L平均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4d(P〈0.05),BPC≤50×109/L平均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5d(P〈0.05);治疗组化疗后输注血小板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8±1.6U vs.2.8±2.0U,P〈0.01)。结论:rhIL-11可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益血汤加减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减毒效果,提高化疗疗程完成率.方法 8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术后口服利血生配合CAF方案化疗,观察组口服益血汤加减配合CAF方案化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计算化疗疗程按时完成率.结果 两组化疗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别为(3.8±1.3)×109/L、(118.5±13.8) g/L、(188.6±22.7)×109/L,对照组分别为(2.7±1.6)×109/L、(117.2±15.5) g/L、(117.8±23.9)×109/L,两组白细胞、血小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62、3.775,均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的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x2=10.579、8.586,均P<0.05).观察组化疗疗程按时完成37例(92.5%),对照组化疗疗程按时完成25例(62.5%),两组化疗疗程按时完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23,P<0.01).结论 益血汤能够有效减轻及预防乳腺癌术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缓解消化道反应,使患者顺利地完成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 IL-11)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0年2月—2014年6月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为首次接受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结束后48h皮下注射rh IL-11,直至血小板升至100×109/L,连续用药时间不超过14d;对照组不给予rh IL-11治疗,待血小板低于1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输注血小板悬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水平恢复时间与人均血小板输注量及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3.9%)(P<0.05);两组间血小板最低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血小板水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人均血小板输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程度轻微,停药后均能消退。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11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显著,明显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为对照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9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rhTPO、rhIL-11,观察外周血小板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的最低值和恢复的最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1和100 ×109L-1所需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化疗治疗且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rhTPO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和10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 vs 42.8%)(P〈0.05)。结论 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防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1.5mg/d,连用14d,对照组18例未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结果两组血小板数量恢复到>50×109/L和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对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下降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4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以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血小板达到70×10~9/L、10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P <0.05)。结论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血小板数量,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最佳时机。方法 70例化疗后出现血小板〈100×109/L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治疗组(A组)和晚治疗组(B组)。早治疗组在化疗后24h血小板〈100×109/L,持续14d给予rhIL-11 3mg/d皮下注射或血小板升至〉100×109/L时停药。B组在血小板〈50×109/L时再给药。A、B两组均在出现III度血小板减少伴有出血倾向或IV度血小板减少时候输注血小板。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血小板基础水平无显著差异。rhIL-11能够使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显著增高(P〈0.01)。早治疗组的血小板显著高于晚治疗组(P〈0.01)。早使用组能降低出血风险,减少输血几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早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能够显著提高血小板水平,降低出血风险,减少输注血小板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白血病的类型选择相同方案、每平米标准剂量的治疗方案。化疗结束后两组出现血小板≤10×109· L-1,临床有明显出血倾向时,予以输注机采血小板。治疗组于化疗结束后72 h开始注射rhIL-11,1.5 mg· d-1,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化疗结束后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出血情况、血小板输注剂量及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及化疗后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发生率及血小板输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IL-11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恢复时间,毒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饶燕飞  石庆之 《江西医药》2009,44(9):851-852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60例接受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rhIL-11治疗组和对照组。rhIL-11治疗组患者在血小板〈60×10^9/L时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当血小板≥70×10^9/L时停药或按药物说明最长用药时间14d;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对症支持治疗。期间观察外周血小板计数变化、血小板升至≥70×10^9/L所需的时间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rhIL-11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从最低点恢复至〉70×10^9/L的平均时间为6d,对照组平均为11d,后者较治疗组延长5d(P〈0.01)。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10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悬液11个治疗量,而对照组有19例输注血小板,共输注血小板悬液25个治疗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期血小板输注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明显改变,仅有1例出现感冒样症状,2例出现轻度水肿和血压升高。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应用rhIL-11有加速血小板恢复的作用,且该药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38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应用rhIL-1150μg/kg,皮下注射,1次1d,10d为1个疗程,如果BPC≥50×109/L持续2d或BPC≥100×109/L,即可停止给药;对照组16例,不用rhIL-11和其他血小板生成因子,待血小板自行恢复。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rhIL-11可促进血小板恢复,缩短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治疗组BPC≤30×109/L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d,BPC≤50×109/L平均时间缩短3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L-11的大部分不良反应均为轻至中度,且停药后均能迅速消退,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rhIL-11可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组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成人初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明显减少的疗效。方法初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首次血小板计数<20×109/L作为研究对象,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rhIL-11治疗,分别统计两组每个患者首次血小板计数<20×109/L恢复至20×109/L、50×109/L及100×109/L以上的时间。结果两组两两比较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所有P=0.00)。结论rhIL-11可明显加速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的恢复,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商品名:特比澳)治疗各类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以来确诊的经化疗初次缓解后巩固化疗的各类急性白血病45例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结束后24h开始皮下注射rh-TPO15 000U,每日1次,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措施处理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检测≤20×109/L,可选择输注单采血小板。动态监测血小板恢复情况,分析比较两组病例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100×109/L的持续天数及血小板输注次数,观察特比澳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100×109/L早于对照组;减轻了化疗后血小板的下降程度;缩短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化疗后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轻微,仅个别出现发热、寒战、肌肉酸痛或头晕。结论:rh-TPO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48例。治疗组26例,应用rhIL-11 50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如BPC≥50×109/L持续2d或BPC≥100×109/L,即可停止给药。对照组22例,不用rhIL-11和其他血小板生成因子,待血小板自行恢复。无论治疗组和对照组,当BPC≤20×109/L时,均予以单采血小板输注。观察血小板计数及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小板最低值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组rh IL-11可促进血小板恢复,缩短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治疗组BPC≤30×109/L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d,BPC≤50×109/L平均时间缩短3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组人IL-11的大部分不良反应均为轻至中度,且停药后均能迅速消退。未发现有肝、肾功能的异常。结论 rh IL-11可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输注血小板,研究组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可以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有效恢复,临床中重组人白介素-11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白介素-11衍生物(rhIL-11Ala10)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受化疗期间出现血小板(Plt)≤50×109/L的实体瘤患者32例,采用自身交叉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BA两组,每组均接受两阶段治疗。A疗程为化疗结束后12~24 h皮下注射rhTPO 1.5×104U/次,1次/d,连续给药2 d后换用rhIL-11Ala10皮下注射,1.5 mg/次,1次/d;B疗程为化疗结束后12~24 h单用rhIL-11Ala10皮下注射1.5 mg/次,1次/d。AB组第一阶段为A疗程,第二阶段为B疗程,BA组恰好相反。A、B疗程的治疗过程中当Plt的绝对值升高≥50×109/L,或Plt≥100×109/L,或用药达14 d即可停药。监测所有患者血小板生长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相比,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平均升高5×109/L,血小板恢复的最高值平均升高78×109/L,持续用药的天数平均缩短了3.7 d,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联合应用rhTPO和rhIL-11Ala10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更优,更经济,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评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化疗后24h开始使用rhIL-11,按30μg/(kg d)的剂量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后停用,对照组在化疗后则不用rhIL-11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化疗前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实验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小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输注血小板量及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实验组注射rhIL-11后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不适症状在停药后逐渐消失。结论应用rhIL-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不仅能明显提高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数目,缩短血小板的恢复时间,而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患者自身对照研究,对第1个周期化疗(对照组)后PLT≤70×109/L的42例实体瘤患者,第2个周期(治疗组)采用相同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24 h开始,皮下注射rhIL-Ⅱ25 g/kg,1次/d,连用7~14 d,或至PLT≥100×109/L时停药.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各时点PLT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LT最低值分别为(105.2±51.5)×109/L、(54.6±45.5)×109/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为2~20 d,对照组为5~28 d,中位数分别为6、13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IL-Ⅱ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乏力、关节肌肉酸痛、头痛、心悸、水肿和发热等,大多较轻,可以耐受.结论 rhIL-11能刺激血小板增生,治疗化疗引起得血小板降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应用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对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2例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采用白介素-11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治愈9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血小板减少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67.7%;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愈14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13.68±2.41)d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共计用药治疗(17.54±2.75)d;治疗组患者经(9.62±2.95)d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共计用药治疗(13.25±2.13)d.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白介素-11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对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的白血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