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东莞市凤岗医院及我社区中心2009年6—12月间收治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炎琥宁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较为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痰热清联用对呼吸系统感染的退热效果。方法:将360例呼吸系统感染发热的门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痰热清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加维生素C、维生素B6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退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痰热清联用可以提高退热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潘彩霞 《广西医学》2009,31(2):236-237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0mg静脉滴注,2次/d,时间7~14d;对照组48例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静脉滴注,2次/d。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细菌清除率治疗组为93.94%,对照组为7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高,能有效清除细菌,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92例,根据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应用利巴韦林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30072)治疗,两组患儿在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5.7%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65.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为选择临床中提高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薄芝糖肽联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天津市西青医院呼吸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脑血管后遗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薄芝糖肽联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50.0%,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率39.58%,总有效率8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WBC、PC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咳嗽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薄芝糖肽联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可提高脑血管后遗症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近期治疗效果较好,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85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疗程4~10天。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8.6%)优于对照组(55.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2%)也优于对照组(72.1%),P〈0.05。治疗组培养出致病菌34株,细菌阳性率为81.0%,治疗后细菌清除率88.2%;对照组培养出致病菌36例,细菌阳性率为83.7%,治疗后细菌清除率55.6%。细菌清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也同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疾病,细菌感染是本病急剧加重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喜炎平雾化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雾化联合孟鲁司特钠121服,观察两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喘憋消失时IN[(4.22±1.34)d]与对照组喘憋消失时间[(5.75±1.3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5.85±1.71)d]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7.37±2.2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7.20±1.59)d]与对照组住院天数[(9.12±2.1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雾化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每日2次,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日2次,疗程均为7 d~14 d。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1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5%,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9%。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临床疗效优于美洛西林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老年住院患者140例,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2:1),资料分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60例,用氯唑西林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氨苄西林纳-舒巴坦钠(2:1)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氯唑西林钠组总有效率为80.0%。结论: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2:1)治疗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氯唑西林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历报告的调查,分析比较4组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比较其经济性,并得出相对较优的治疗方案,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九江地区2所三甲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间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例资料,从中筛选出符合本研究治疗方案的病例共181例,将其分成4组(A组: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阿奇霉素,B组: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阿奇霉素,C组: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D组: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对4组方案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各组治疗方案的优劣。结果 4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49%、68.33%、83.87%、67.57%,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8.93、40.12、26.32、22.34。结论单位效果的成本以D方案最为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A组)20例,甲泼尼龙喜炎平治疗组(B组)20例,单一免疫球蛋白治疗组(C组)20例。比较3组患儿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等治疗情况差异。结果:A组患儿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也均小于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远大于B组75.0%和C组70.0%,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结论: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疗效。方法将3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静滴,每日2次,同时联用莫西沙星0.2~0.3 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18例,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 g静滴,每日2次,同时联用左氧氟沙星0.5 g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7~14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61.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C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呼吸频率、体温、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儿21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例均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方法为单用病毒唑,治疗组加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观察两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显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可获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状况,探讨滥用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内科收治的218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将病史中有滥用抗生素病史的142例患者设为滥用抗生素组,将正规用抗生素的76例患者设为正规治疗组,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非典型病原体培养阳性率的差异性。结果218例患者中147例病原学检查阳性,其中细菌阳性115例,占52.8%,非典型病原体32例,占14.7%。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6例,均为肺炎支原体与细菌混合感染。有4种细菌的阳性率比较高,分别为流感嗜血杆菌34例,占15.6%,肺炎链球菌31例,占14.2%,肺炎克雷伯菌29例,占13.3%,大肠埃希菌9例,占4.1%。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64.7%,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达44.1%,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达38.2%。肺炎链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达67.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达61.3%,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达33.3%。病原菌对氨苄话林+舒巴坦、氨曲南、四环索、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于其他抗菌药。218例患者有滥用抗生素病史者达65.1%,滥用抗生素组和正规治疗组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和非典型病原体培养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茵、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支原体为主,这些高发病原体对常用的抗生素已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这可能与长期滥用抗生素有关,为了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要求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合理运用抗生素,并对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7.
赖月淋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368-1369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6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联合氨溴索治疗,对照组46例在治疗过程中不联合应用氨溴索。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胸部X线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愈40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7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溴索可以提高CAP患者的治愈率,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治的6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红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3例),治疗组给予加替沙星400mg/d共10d,对照组予阿奇霉素500mg/d加头孢曲松钠2g/d共10d,结果治疗5d后观察,治疗组痊愈率为65.8%,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痊愈率为43.4%,总有效率为62.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的平均热退时间和平均住院13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且临床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加头孢曲松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