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产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中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及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探讨高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 早产新生SD大鼠128只,生后1 d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64只.两组于生后1,4、7、10、14 d各时间点处死8只大鼠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Trx和TrxR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ASK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ASK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肺组织病理学:与对照组比较,高氧组肺组织出现明显肺泡炎性改变和肺发育滞后.(2)肺组织ASK1广泛分布于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高氧暴露1、4 d肺组织ASK1蛋白表达分别为0.4382±0.0227和0.5270±0.0432,高于空气组(0.3458±0.0263和0.3760±0.0058)(P<0.01),7 d时下降为0.4343±0.0254,但仍高于空气组(0.3473±0.0220)(P<0.01).(3)高氧组Trx和TrxR mRNA表达强度均高于空气组,且二者分别于10 d(0.6860±0.0811)和7 d(2.0351±0.1600)时达高峰(P<0.05).(4)Western印迹法检测ASK1蛋白水平变化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的结果一致.结论 ASK1可能参与高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而Trx系统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抑制高氧暴露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硫氧还蛋白-2(thioredoxin-2,Trx-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Trx-2对高氧肺损伤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A549细胞系,将Trx-2序列特异性的SiRNA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A549细胞,随机分为干扰后空气组、无干扰高氧组和干扰后高氧组.三组分别于高氧或空气暴露12、24、48 h后采用RT-PCR技术测定Trx-2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mRN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A549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1)RT-PCR检测显示序列特异性SiRNA可显著降低Trx-2 mRNA的表达.(2)干扰后高氧组24 h Trx-2 mRNA水平为0.2774±0.0174,48 h为0.2587±0.0069,均低于无干扰高氧组(分别为0.7799±0.1249,0.4050±0.0842)(P均<0.05).无干扰高氧组24 h Trx-2 mRNA水平高于干扰后空气组(0.4046±0.0161)(P<0.05).(3)无干扰高氧组24 h Cytc mRNA水平为0.3957±0.0903,48 h为0.3438±0.0092,均低于干扰后高氧组(分别为0.6620±0.0395,0.4806±0.0977)和干扰后空气组(分别为0.5197±0.0377,0.4902±0.1079)(P均<0.05).(4)干扰后高氧组A549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干扰后空气组. 结论 SiRNA能显著下调A549细胞Trx-2 mRNA的表达;高氧暴露诱导SiRNA干扰后A549细胞Trx-2和Cytc mRNA表达的变化表明Trx-2对高氧肺损伤线粒体可能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60%氧暴露对新生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中浓度高氧(60%O2)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XL的效应。方法新生足月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制备中浓度氧致新生鼠BPD模型,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观察生后1、4、7、11和14d肺组织病理改变、Bax及Bcl-XL基因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氧组自4d开始出现肺泡发育障碍,至14d单位面积肺泡数明显减少,平均肺泡面积显著增大。高氧组与空气组比较,Bax基因表达1d开始增加,其mRNA水平于11d开始降低至1·0216±0·2597,蛋白表达于14d降低至0·3950±0·0138;Bcl-XL基因mRNA水平1d至14d表达增加,其蛋白表达1d降低至0·3690±0·0399,随后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氧暴露时间延长,高氧组Bax的mRNA及蛋白和Bcl-XL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降低趋势,Bcl-XL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空气组的Bax mRNA水平从11d开始增加,蛋白水平从14d开始增加。空气组Bcl-XLmRNA和蛋白水平1d表达最丰。结论中浓度高氧暴露诱导新生鼠肺细胞凋亡的调节可能和Bax/Bcl-XL基因表达异常有关。在高氧暴露早期,Bax表达增加,促进肺细胞凋亡。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损伤了正常的肺发育。随着氧暴露时间延长,Bax的表达降低,Bcl-XL表达增加。这种变化促进肺修复,新生鼠对高氧形成耐受。本文亦初步揭示了凋亡和氧暴露的时相关系,即高氧暴露早期时肺细胞凋亡效应显著,后期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 (TIMPs)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SD早产大鼠生后第 2天被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 (置于 85 %氧中 ) ,暴露 3、7、14、2 1d ,每组取动物 6只 ,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MMP 2、MMP 9、TIMP 1和TIMP 2的表达 ;暴露 3、7、14d ,每组另取动物 6只 ,酶谱法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明胶酶的活性。 结果 除 3d外 ,高氧组可见亚急性肺泡炎和肺发育滞后的损伤改变。各时间点高氧组肺组织MMP 2、MMP 9、TIMP 1、TIMP 2的表达均高于空气组 (P <0 .0 5 ) ,但MMP 2、MMP 9表达的增加幅度 (3.30、3.0 5 )较TIMP 1、TIMP 2的 (1.2 4、1.6 1)大 ;表达主要分布在气道、肺泡上皮细胞、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高氧组BALF中明胶酶的活性较空气组明显增强 (31.2± 2 .0与 3.2±0 .4 ,P <0 .0 1)。 结论  85 %氧长期暴露下 ,MMPs TIMPs的失衡 ,可能是早产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32只3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高氧+GM-CSF组、空气+GM-CSF组、高氧对照组和空气对照组,每组8只.高氧组新生大鼠均采用95%的氧浓度暴露7 d,空气组仅置于空气环境中;高氧+GM-CSF组和空气+GM-CSF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的24、72和120 h皮下注射GM-CSF,每次9 μg/kg,高氧对照组和空气对照组于相同时点皮下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检测白细胞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GF-β1、TNF-α水平;HE染色检测肺组织辐射状肺泡计数(RAC)值;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积分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指数.结果 (1)高氧+GM-CSF组、高氧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自细胞总数、分叶核细胞及巨噬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空气+GM-CSF组和空气对照组(P均<0.05).(2)与空气对照组相比,高氧+GM-CSF组、高氧对照组RAC[分别为(11.15±1.33)个和(9.59±0.67)个]显著降低,TNF-α[分别为(142.93±24.02)pg/ml和(224.09±41.91)pg/ml]和TGF-β1水平[分别为(1726.48±91.09)pg/ml和(2047.72±152.01)pg/ml]显著升高(P<0.05).(3)四组肺组织中均有PCNA阳性表达,绝大多数定位于气道和肺泡上皮细胞,表现为核染蓝色.与空气对照组相比,高氧+GM-CSF组、高氧对照组PCNA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而高氧+GM-CSF组表达高于高氧对照组(P<0.05).TERT阳性显色部位在胞核,主要分布于外周肺组织肺间隔和肺泡壁部位,呈散在分布.与其他三组比较,高氧+GM-CSF组TERT表达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 GM-CSF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肺组织干细胞的增殖及改善局部微环境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早产大鼠肺组织p16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 将早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高氧组(吸入氧浓度0.90)和对照组(吸入氧浓度0.21),每组均为40只.分别采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组织p16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p16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应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照组中不同日龄早产大鼠均未发现有甲基化发生.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高氧组甲基化发生率为52.5%(21/40),高于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甲基化的发生率(42.5%,17/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氧组肺组织p16 mRNA表达水平在7、14、21 d时分别为1.73±0.40,1.29±0.19和0.95±0.2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1±0.37、1.60±0.27和1.72±0.34),t分别为2.19、2.95和10.43,P均<0.05.高氧组肺组织p16蛋白表达水平在7、14、21 d时分别为88.1±8.7、65.7±4.5和50.4±4.9,也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5.0±4.1、83.5±13.6和86.7±11.9),t分别为2.27、3.95和13.40,P均<0.05.甲基化大鼠肺组织p16 mRNA表达水平为1.06±0.61,蛋白表达水平为62.32±25.65,均低于非甲基化大鼠,分别为1.63±0.62和94.93±2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5,OR=0.86,P<0.01;t-4.28,OR=0.85,P<0.01).结论高氧可导致早产大鼠的肺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异常,且其甲基化的发生率随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高氧诱导的p16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p16 mRNA及蛋白的低水平表达的机制之一,但并非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氧对新生鼠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持续吸入高深度氧对新生鼠肺的影响。方法 足月和早产SD新生鼠生后持续吸入85%氧,分别于第7第和14天测定其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P)的活力及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并与空气组作对照。结果 (1)抗氧化酶(AOE)活力;高氧组第7、14天足月鼠及早产鼠抗氧化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第14天CAT除外),差异  相似文献   

8.
Notch信号在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Notch信号在高氧暴露下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将足月SD新生大鼠 4 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 2 4只 ,正常空气中 )和高氧组 ( 2 4只 ,暴露于常压高氧舱中 ,氧浓度 >85 % )。高氧组高氧暴露 1、7、14、2 1d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tch1 3 及其配体Jagged在肺组织中的表达 ;RT PCR半定量分析各组肺组织Notch1 3 及JaggedmRNA表达强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高氧组肺组织明显水肿、出血和肺发育滞后。高氧组各时间点肺组织Notch1,2 和Jagged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P <0 .0 1) ,Notch3 则表达上调 ,表达主要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高氧组NotchmRNA表达及活性均较对照组呈动态下降 (P <0 .0 1)。 结论 高氧暴露导致新生大鼠的Notch受体 /配体异常表达 ,参与了高氧肺损伤。长期暴露于 85 %的氧中 ,Notch1基因表达的向下调节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 ,是促进肺泡Ⅱ型细胞分化增殖的主要机制之一。Notch3 活性上调可能是高氧导致新生大鼠肺发育阻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抑制高氧暴露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硫氧还蛋白-2(thioredoxin-2,Trx-2)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NADH)脱氢酶亚单位1(NADH dehydrogenase subunit 1,ND1)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C oxidase Ⅰ,COX Ⅰ)表达的影响. 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A549细胞系,将Trx-2序列特异性的SiRNA转染A549细胞,随机分为无干扰空气组、无干扰高氧组、干扰后空气组与干扰后高氧组.分别于高氧或空气暴露12、24、48 h提取A549细胞总RNA和蛋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Trx-2、ND1和COX Ⅰ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Trx-2蛋白的表达. 结果 (1)序列特异性SiRNA可显著抑制Trx-2表达.(2)无干扰高氧组24 h Trx-2mRNA水平为0.7799-4-0.1249,显著高于无干扰空气组(0.4424±0.1140)(P<0.05).干扰后高氧组24 h Trx-2 mRNA水平为0.2774±0.0174、48 h为0.2587±0.0069,均显著低于干扰后空气组和无干扰高氧组(P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60%氧暴露对早产大鼠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胎肝激酶-1受体(fetal liver kinase-1,Flk-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早产鼠生后6h内随机分为中浓度氧组(简称中氧组)和空气组,空气组置于常压空气中,中氧组置于氧体积分数为60%的氧舱中,两组动物均于生后1、4、7、11和14d各随机取8只,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结构,做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al alveolar counts,RAC);采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技术检测各组肺组织VEGF及其受体Flk-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中氧组RAC在7d时为8.32±0.11,11d时为8.53±0.08,14d时为9.03±0.17,明显高于空气组相应时间点的RAC值;(2)中氧组VEGF及其受体Flk-1 mRNA表达水平在第7、11和14天均低于空气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氧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在第11、14天时低于空气组;受体Flk-1蛋白表达水平与其mRNA表达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60%氧暴露可引起早产大鼠肺部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下降,可能是引起肺微血管发育障碍及肺泡化进程受阻,进而导致新型BPD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与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择期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置管32例(腹主动脉组)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管32例(髂内动脉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术中、术后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和婴儿期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输血率、子宫切除率、住院时间、球囊预置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率、感觉障碍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身高、出生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主动脉组球囊预置时间、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均显著低于髂内动脉组(P0.05)。术后1年内随访,两组婴儿在42天、3个月、6个月、1年的体质量及身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与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中均能安全、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X线暴露时间更短、预判效果无需造影剂,对母胎保护性更强,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上推膀胱直肠后再次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评价其对年轻患者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因宫颈LEEP术后切缘阳性或术后随访复发、无法在门诊行常规LEEP而行上推膀胱直肠后再次LEEP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上推膀胱直肠后再次LEEP,术中均未出现膀胱、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38±7分钟,术中出血量20±5 ml,住院天数2.7±0.6天;其中1例患者术前病理检查为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术后升级为原位鳞癌合并原位腺癌行全子宫切除术,37例患者(97.4%)成功保留子宫,随访至今1例术后12个月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行宫颈激光治疗,余均未见宫颈病变复发。12例患者有生育意愿,7例患者已成功妊娠,6例已分娩。结论:上推膀胱直肠后再次LEEP安全可行,可实现未生育妇女及年轻妇女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Various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 have been tested in the 6-day subrenal capsule assay, which is an in vivo test of human tumor responsiveness to drug therapy. Fresh surgical explants of ovarian, endometrial, and cervical tumors were implanted as 1-mm3 fragments under the renal capsule of normal mice and tested against a spectrum of clinically active agents. Regardless of the site of origin, human tumors showed variations in growth rate when implanted under the renal capsule that appeared to reflect both the growth pot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each tumor as well as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cell populations comprising each tumor. An average of 60% of tumors showed positive growth and 11% demonstrated no measurable change in size. The response rates of 18 ovarian, 28 endometrial, and 20 cervical carcinomas to clinically active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were determined. A range of responses, in terms of drugs indicated to be active and of the degree of responsiveness to active agents, was obtained with each histologic type. Response rates varied from 6% to tamoxifen in cervical carcinomas to 80% to 5-fluorouracil in ovarian carcinoma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e variability in chemotherapy responsiveness observed clinically with gynecologic tumors and suggest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subrenal capsule assay as a predictive test.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