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根据卫生部有关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医院使用中的紫外线消毒灯辐射强度每半年进行1次检测.我院每次监测灯管数>100支,以往监测人员常因没有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长时间地暴露在紫外线灯管照射中,造成眼睛、皮肤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是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 ,感染不仅为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影响正常的治疗效果。而空气就是一种重要的疾病传播媒介 ,空气中散布着大量微生物、微粒和气溶胶 ,粘附于人体的口腔、鼻腔、皮肤及粘膜 ,造成抵抗力低下的患者继发感染。据统计 ,由空气中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几乎占医院感染的 15 %~ 2 0 % [1] 。因而 ,经常性对院内空气进行消毒处理 ,监测微生物的数量 ,对于保持医院内治病环境空气清洁度 ,减少医院感染 ,有着积极的意义。自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对各科室空气紫外线辐射消毒 ,并…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电磁波 ,因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防疫、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部门。但如何正确使用紫外线灯 ,以保证其杀菌效果 ,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 ,避免误伤 ,是每位操作者首先掌握的 ,现谈谈 2年的使用体会。1 紫外线的消毒原理  利用紫外线照射 ,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 ,菌体的氨基酸、核酸、酶遭到破坏死亡。同时 ,紫外线通过空气时 ,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 ,加强了杀菌作用。2 紫外线的消毒方法  紫外线多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消毒 ,波长 2 5 37A°。用于空气消毒 ,有效距离不超过 2 m,照射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危险因素,促进消毒质量的提高,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对医疗机构空气、医务人员手和各类环境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及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灭菌物品、紫外线灯等各种样品共388份,合格300份,平均合格率为77.3%.2009年和2010年监测样品数分别为195份和193份,合格率分别为71.3%和83.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8.149,P<0.05)。监测样品中合格率最高的是使用中消毒剂(100%),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合格率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较低,分别是67.2%,69.7%.结论2010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比2009年有所好转,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合格率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亟待提高,我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仍须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供应室无菌室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方法分别采用4种消毒方法对供应室空气进行消毒,采样监测,并对相关资料进行χ2检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熏蒸、过氧乙酸熏蒸加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后即刻采样,无菌室内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85.9%、 84.3%、87.7%、85.3%,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均未超标,即≤200cfu/m3;消毒结束后常规使用1h、2h、3h、4h时空气合格数,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好于后3种,经χ2检验(P<0.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供应室无菌室空气宜选择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消毒.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强度监测管理工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线消毒是空气、物体表面、水及其他液体消毒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之一.我院从1993年起随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即开始对医院新购进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淘汰不合格灯管,确保了紫外线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平 《中外健康文摘》2008,5(3):326-326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日益受到关注.做好消毒监测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而医院感染控制关键是看消毒效果.医院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是常用的方法.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消毒效果.2007年3~4月间我中心对黑龙江农垦19家二级基层医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其中监测紫外线灯管129只,合格灯管95只,合格率为74%.结果 偏低.对不合格的灯管做了进一步的检测,发现由于反光材料、电源电压、镇流器、灰尘及操作不当等因素影响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使监测结果存在不同的差异.说明消毒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8.
医院空气消毒一直是医学界和消毒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空气消毒的方法较多,紫外线辐照、臭氧、各种化学消毒剂等,但均为终末消毒方法,需在无人活动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消毒后必须充分通风。这显然不能满足持续消毒的要求,为解决医院中重点部门如手术室、ICU、烧伤病房空气持续消毒的问题,探讨在有人状态下空气消毒的新手段,我们连续3天对KJD1200型静电除菌型空气净化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梁锦玲  关燕琼 《中外医疗》2010,29(30):169-169
通过分析影响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效果的常见原因,提出护士应高度重视皮肤的预处理,正确粘贴电极片,制定操作流程并加强培训,监测前向患者做好监测相关知识的宣教等处理对策,认为操作者上机前重视皮肤的预处理、正确粘贴电极片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手术室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方法 :分析手术室空气细菌总数监测结果 ,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抽查结果相结合 ,分析手术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原因 ,提出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 结果 :我院手术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 ,可能主要与目前所采用的消毒设备不能满足空气消毒质量的要求以及与细菌学实验室调整工作流程等因素有关。 结论 :手术室空气消毒设备应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箱等动态消毒设备 ,淘汰吸顶或吊顶式安装的紫外线消毒灯  相似文献   

11.
搞好医院空气消毒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质量,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多年来许多医院未能彻底解决的一个难题。为了查找空气消毒的不利因素,我们于1998年8月对市级重点医院进行了紫外线和空气消毒状况监测。  相似文献   

12.
医院消毒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为了提高医院消毒灭菌水平,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就医安全,我院每月对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每半年对全院紫外线灯强度进行监测。现将2001~2005年监测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对全院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及无菌物品,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对全院紫外线灯强度每半年进行一次强…  相似文献   

13.
医院环境复杂,空气消毒方法较多,常见有紫外线辐照消毒、臭氧消毒、各种化学消毒剂熏蒸及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等.我院手术室采用紫外线辐照及臭氧消毒方法.现将1999~2001年我院手术室空气消毒监测进行回顾性调查,兹作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蚌埠铁路分局医疗单位消毒状况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GB15981 1995和GB15982 1995分别对医疗单位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消毒药液、物体表面、各类空气和医护人员手等 6个项目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1996~ 1998年 3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 6 3.54%、73.52 %和 80 .99% ,铁路医院 3年监测总合格率比线路卫生所高 13.79%。各监测项目中 ,各类空气和医护人员手合格率较低 ,分别为 55.33%和 59.34%。结论 开展监测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各医疗单位的医院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辖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找出消毒中存在的问题。方法2004、2005年连续两年对辖区21家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结果辖区消毒合格率两年合计为92.09%,社康中心消毒监测总合格率为95.35%,社会医疗机构总消毒监测合格率为89.78%,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Χ^2=14.50,P〈0.05)。结论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逐年升高,但社会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偏低,诊疗室空气、紫外线灯合格率仍然偏低,必须重点加强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督监浏,规范紫外线灯的使用和诊疗室的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6.
祝红娟  王敏  庄志坚  彭小丽  韩冰  蒋巧雅 《吉林医学》2013,34(19):3866-3867
目的:探讨医院高压氧舱应用开舱通风与紫外线消毒机进行舱内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分别于高压氧治疗结束患者出舱时,开舱通风30 min,或采用紫外线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30 min,监测舱内空气细菌数量。结果:采用开舱通风与紫外线消毒机进行舱内空气消毒后,舱内细菌菌落数均有明显减少。结论:应用开舱通风和紫外线消毒机进行舱内空气消毒都可使氧舱内细菌菌落数减少。开舱通风简便易行,效果不保证,紫外线消毒机消毒效果保证,稳定。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 3个不同时期的手术室进行空气动态监测及不同消毒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合理布局的新手术室消毒效果优于旧手术室 ,在南方气候条件下 ,臭氧消毒机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的消毒灭菌效果。结论 :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加强监测、应用新型有效的空气消毒器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避免血液病人血象低引起感染,我们通常采用空气消毒和地面消毒.地面消毒通常采用朗索消毒片稀释液进行物体表面及地面消毒,空气消毒大多数采用紫外线照射.为了方便起见,我科每个病房都安装了紫外线灯,为患者消毒提供了方便.但也容易使病人误用.众所周知,紫外线对人体的眼睛和皮肤能产生刺激作用,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人体亦有危害(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空气消毒净化器与紫外线灯照射用于供应室无菌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用空气消毒净化器和紫外线灯对供应室无菌室空气进行消毒,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暴露法于消毒前、后及无菌间使用后30 分钟、60 分钟、90 分钟作空气中细菌的杀菌率监测,根据消亡率判定消毒效果.结果:紫外线照射和空气净化消毒器消毒30 分钟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迅速下降,杀菌率分别为90.64%和94.28%.结论:使用空气净化器消毒优于紫外线消毒,即使是在动态情况下也未超过国家标准,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医院感染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危,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注射室是医疗活动的主要场所,与医源性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因此,注射室必须保持一个洁净环境.为了了解注射室经紫外线灯消毒前和紫外线灯消毒后的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以作为选择消毒措施的依据,我们对此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