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3例严重创伤性感染性休克性中采用阿托品,纳洛酮静注治疗,结果11例康复,1例死于DIC,1例死于MDSF。并对采用阿托品和纳洛酮的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梁保平 《吉林医学》2011,(33):7138-7138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发病机理及诊治。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26例,对2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情况分析。结果:26例患者行气管插管者9例,气管切开17例,治愈23例,治愈患者在中间综合征出现时间3~16 d恢复自主呼吸,逐渐撤除呼吸机,1例死于心跳骤停,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ARDS。结论:及时机械通气,突击剂量使用氯磷定,合理应用阿托品、纳洛酮,防止肺部感染是治疗的关键,而部分换血疗法等积极综合治疗对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黄金和 《吉林医学》2011,32(22):4604-4605
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过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在阿托品化时间、用量、住院时间、死亡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行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陈吉运 《中原医刊》2005,32(19):51-52
有机磷中毒仍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危急重症,特别是重度有机磷中毒,目前死亡率仍较高,且多死于呼吸肌麻痹。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45例,在常规洗胃,应用阿托品,解磷定等治疗基础上,积极采用机械通气及血液净化疗法,大剂量应用纳洛酮疗法,较以前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及纳洛酮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救治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将1 999年1月至2 0 0 3年1 2月间7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尽早气管插管及纳洛酮治疗,观察救治成功率,阿托品用量及达阿托品化时间。结果:治疗组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P <0 .0 5 ) ,阿托品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机械通气及纳洛酮治疗。  相似文献   

6.
修建荣  高琳本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121-121,12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阿托品的合理应用及临床地位。方法在催吐、洗胃、补液、应用氮磷定等综合治疗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应用阿托品治疗,具体用法见表1。结果108例急者,治愈104例(占96.3%),迟发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1例(占0.9%),死亡5例(占2.8%),其中1例死于阿托品中毒,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1例出现呼吸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阿托品的合理应用在AOPP抢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王悦 《中原医刊》2007,34(18):77-78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阿托品在治疗胎儿宫内窘迫中的意义。方法试验设观察组(纳洛酮组:常规处理+0.4 mg纳洛酮缓慢静脉推注;阿托品组:常规处理+硫酸阿托品0.5 g缓慢静脉推注)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结果三组治疗后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组和阿托品组治疗后胎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洛酮组和阿托品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洛酮组和阿托品组新生儿Apga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或阿托品在治疗胎儿宫内窘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姚瑞聪 《海南医学》2004,15(11):59-60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的疗效。方法  10 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 2组 ,均给予洗胃 ,或清洗皮肤 ,胆碱酯酶解毒剂和复能剂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纳洛酮 ,首剂 0 .8-1.2mg静注 ,维持量 0 .0 1mg min。结果 两组患者在达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化量、阿托品总量、治愈时间、治疗前后及痊愈时ChE活力、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纳洛酮能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疗效。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中毒抢救措施,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对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程度、阿托品用药总量以及治愈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阿托品化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治疗后ChE活力明显提高,研究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阿托品用药总量明显减少,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应用价值,适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群 《嘉兴医学》2001,17(4):219-220
目的:观察阿托品对杀虫双中毒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阿托品针静注或肌注,用量在20-150mg之间,平均50mg.结果:32例中31例治愈治疗中11例发生阿托品中毒,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阿托品治疗杀虫双中毒有效,但剂量宜小,疗程宜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氯磷定与纳洛酮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62例并发呼吸衰竭的重度AOPP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氯磷定与纳洛酮治疗,直至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水平>正常参考值50%~60%。观察平均带机时间、3 d内撤机率、阿托品总用量、ChE活性水平恢复>50%~60%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62例中治愈58例,治愈率93.5%,疗效满意。所有病例均无阿托品中毒,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氯磷定与纳洛酮治疗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安全有效,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阿托品用量和避免阿托品中毒,缩短在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肖婉侠  李康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694-269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及纳洛酮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救治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将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7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尽早气管插管及纳洛酮治疗,观察救治成功率,阿托品用量及达阿托品化时间.结果:治疗组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阿托品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机械通气及纳洛酮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手段及方法。方法:常规洗胃;阿托品每次静脉推注5~10mg,间隔10~30min 1次,至阿托品化后逐渐减量维持;解磷定2~4g静推,持续3天;辅以抗感染、脱水剂、利尿等治疗。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l例死于阿托品中毒,2例死于中间综合征,27例治愈,抢救成功率90%。结论:彻底洗胃,阿托品和胆碱酯酶的正确使用,对中间综合征与各类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托品、纳洛酮应用于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抢救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60例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30例实验组(实施阿托品、纳洛酮治疗)与30例参照组(实施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阿托品、纳洛酮抢救,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组和加用纳洛酮治疗组,以探讨纳洛酮能否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1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纳洛酮治疗组,比较其在中毒程度、治愈、死亡、阿托品中毒、反跳、中间综合征等方面的区别。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治疗组治疗中毒昏迷清醒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清醒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加用纳洛酮可明显降低病死率,缩短中毒患者清醒时间,并减少阿托品中毒发生。从而提示纳洛酮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王华  张付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2,(6):153-15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与纳洛酮联合使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PPO)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进行洗胃,静注阿托品、氯磷定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中间综合症(IMS)例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使用乌司他丁联合纳洛酮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5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4年8月4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处理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应用阿托品和氯磷定治疗,10例患者接受呼吸机支持治疗.结果 5例患者死亡,总死亡率为10.6%.需要接受呼吸机支持治疗的10例患者中,1例死于室性心动过速,1例死于呼吸道感染.结论正确应用阿托品、氯磷定以及维持呼吸功能是抢救有机磷中毒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余江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148-148
笔者对3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联合使用阿托品、纳洛酮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例1,患者,男,42岁,2007年6月28日23:21时,因自服乐果后出现昏迷、口鼻分泌物增多2h后入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剂量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对婴幼儿全身麻醉复苏时间、血流动力学和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婴幼儿5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阿托品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在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后,纳洛酮组的患儿给予纳洛酮2μg/kg复合新斯的明20μg/kg静脉注射,阿托品组的患儿给予阿托品10μg/kg复合新斯的20μ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的患儿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分别观察和记录给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并比较患儿自然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气管拔管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三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纳洛酮组及阿托品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托品组相比,纳洛酮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氧饱和度下降的患儿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可以加快婴幼儿的麻醉苏醒和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拔管后氧饱和度的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浅析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阿托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秀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596-2597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阿托品的应用。方法:根据AOPP的诊断分级应用阿托品。结果:治愈21例;死亡2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在治疗AOPP时应密切注意阿托品的应用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增加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