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引起的眩晕,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缺血综合症”临床上十分多见,由于主要表现为眩晕,常被误认为其他疾病,为此我们对眩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占眩晕病总数的40%,说明颈性眩晕的发病率之高。  相似文献   

2.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导致的颈椎病性眩晕,多见于中年人,临床发现寰枢关节错位与颈性眩晕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寰枢关节错位是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寰枢关节错位的传统整复手法由于技术难度大,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近年来,我们以改良卧位旋转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4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72-174
颈性眩晕是一种由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通过对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文献的总结,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颈性眩晕手法治疗发展史两方面对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现状进行概述,总结目前国内外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不同之处,为临床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提供新的思路。参考文献37篇。  相似文献   

4.
化瘀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瘀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47例泉州市中医院(362000)林振川颈部疾患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临床上常主诉发作性头晕,伴头痛、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笔者采用化瘀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47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  相似文献   

5.
颈性眩晕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瑾 《江西中医药》1996,27(4):35-35
颈性眩晕治疗体会张瑾(江西省景德镇市二院中医科景德镇333000)关键词颈性眩晕,中西结合疗法,654一2,颈眩汤眩晕,分颈源性、耳源性、神经源性、眼源性、全身性等,本文就笔者对颈源性眩晕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辨病因病理推动脉供血不足,主痰湿瘀热阻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本院疼痛科2008年~2010年收治的78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患者远期疗效好,复发机率小。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是临床上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性眩晕致病因素繁多,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研究发现,椎枕肌的功能状态与颈性眩晕的关系非常密切。文献报道,治疗椎枕肌及周围筋膜,眩晕症状改善显著。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调整椎枕肌的作用机理,对其治疗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规范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与严重的颈椎退行性变有关,近年来颈椎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颈椎病合并眩晕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通过刺激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 SG)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见效快、疼痛轻、选穴少等特点。本文整理相关文献,对干预星状神经节治疗颈性眩晕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示星状神经节对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最后总结现有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云  郑征 《中医正骨》1996,8(3):37-38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13例报告南京市回民医院(210004)刘青云,郑征,刘霞,诸方受,周福贻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以下简称颈性眩晕)临床常见,占我院门诊眩晕病人的70%左右。该症虽然和耳源性眩晕、限性眩晕、低血糖等症状相似,但因其发病机理不同,治...  相似文献   

10.
轻手法推拿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84例青岛市骨伤医院(266021)于少平林成陈少萍关键词颈性眩晕推拿牵引疗效观察我们采用轻手法推拿与坐椅式枕颌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简称颈性眩晕)8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4例,男39例,...  相似文献   

11.
颈椎活动角度测量仪在颈性眩晕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颈性眩晕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范畴,本病与颈椎活动的角度密切相关。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明显优势。为了更好地评价手法的疗效,我们应用颈椎活动角度测量仪对颈性眩晕病人手法治疗前后颈椎的活动角度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研究冯爱春等~([1])关于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认为,颈性眩晕主要是椎动脉受压或椎动脉受刺激引起痉挛。魏德芝等~([2])关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认为,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的眩晕综合征。宋坤锋等~([3])关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认为,颈性眩晕主要包括: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颈交感神经刺激  相似文献   

13.
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为主治疗颈性眩晕6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颈性眩晕与胸椎小关节紊乱密节相关,运用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为主治疗颈性眩晕62例,取得显著疗效,故强调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是治疗颈性眩晕的重要一环,并对其治疗机理作出了中西医两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的辨证与辨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胡军 《河北中医》2001,23(8):600-601
颈性眩晕是指由颈椎病所引起的眩晕。由于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各不相同,辨证与辨病在颈性眩晕的治疗过程中相当重要。1 颈性眩晕的辨证1.1 辨证分型 辨证是祖国医学的精华。中医的辨证就是从整体论出发,观察和辨别病人的机体反应状态。治疗则以不同的辨证概念加以分析归纳,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使机体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临床上颈性眩晕患者常出现的整体反应状态,可归纳为以下证型。1.1.1 精髓不足型 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肾精不足,常表现为头昏眼花,神疲乏力,健忘耳鸣,头重脚轻,腰酸遗精,脉虚无力。1.1.2 …  相似文献   

15.
温针配合正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50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正骨推拿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患者均运用温针配合正骨推拿法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运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连续治疗两个疗程(20天,每天一次)后,进行疗效比较,发现治疗前后患者颈性眩晕的症状与颈部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配合正骨推拿法对颈性眩晕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1颈性眩晕概论 颈性眩晕,通常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其特点是眩晕发生在头颈部活动时。  相似文献   

17.
通补手法辨治颈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推拿手法治疗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79例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就诊断而言,以颈性眩晕替代椎动脉型颈椎病更为合理妥贴。根据祖国医学理论,颈性眩晕为虚实夹杂之证,治当以通补兼施。采用推拿通补手法,辨治本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90年代后期以来的大量有关文献。从毫针、艾灸、穴位注射、针推结合、针牵结合等。以及实验研究方面总结了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概况。结果: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对改善微循环及大脑供氧有较好的疗效。结论: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今后应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着重治疗机理及有效穴位的筛选研究,总结其作用规律,分析针灸效应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等影响因素,为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提供更加确凿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福建中医药》2005,36(3):51-51
为了探讨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随机抽取100例颈性眩晕患者,取穴以颈夹脊穴和“供血针”(风池、完骨、天柱等)为主治疗。结果:100例中治愈52例,占52%,好转35例,占35%,无效13例,占13%。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供血针”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夹脊电针加三维正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维正骨组、综合组(三维正骨+夹脊电针)与对照组(川芎嗪、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静滴);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TCD等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综合组临床效果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单纯三维正骨组,三维正骨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三维正骨组和综合组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三维正骨组和综合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三维正骨组和综合组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维正骨组与综合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夹脊电针加三维正骨可明显提高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