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不同类型支架再狭窄形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造影复查的影像资料,寻找不同支架再狭窄的特点。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后造影复查的846处病变,对再狭窄病变行再狭窄形式分析。结果裸支架和药物支架再狭窄中支架近端局限性再狭窄分别占5.69%和33.67%(P=0.000),而支架内弥漫性再狭窄分别占29.27%和9.18%(P=0.000),弥漫性狭窄累及支架两端的分别为20.33%和6.12%(P=0.003),闭塞性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9.76%和10.20%(P=0.912)。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释放支架和紫杉醇释放支架再狭窄支架边缘局限性再狭窄分别为47.06%和25.00%(P=0.037),支架内弥漫性狭窄分别为1.96%和16.67%(P=0.018)。结论药物支架改变了支架再狭窄模式,弥漫型转为局限型;闭塞性再狭窄时药物支架以支架近端闭塞为主,裸支架以支架内闭塞为主;紫杉醇药物释放支架弥漫性再狭窄发生率较雷帕霉素释放支架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裸支架、巴曲酶支架、雷帕酶素支架、雷帕酶素和巴曲酶复合药物涂层支架(rapamycin-batroxobin eluting stent,RBES)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以及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采用微喷法制备雷帕酶素和巴曲酶复合药物涂层支架,将裸支架、巴曲酶支架和雷帕酶素支架做为对照,复合药物组减少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的剂量和时间。于支架置入后3、7、28d截取支架段血管连同邻近的近端正常血管段,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支架局部内膜增生情况。结果复合药物支架、雷帕酶素支架在再狭窄率、冠脉狭窄程度、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方面与裸支架组、巴曲酶支架组有显著差异(P<0.05)。复合药物支架组与雷帕酶素组在再狭窄率、冠脉狭窄程度、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方面无显著差异。裸支架组、巴曲酶支架组在再狭窄率、冠脉狭窄程度、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方面无显著差异。正常血管段在各个时间段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均呈现无明显差异的低表达。裸支架、巴曲酶支架、雷帕酶素支架和复合药物支架置入后3d局部血管壁PCNA mRNA即呈现高表达,裸支架、巴曲酶支架显著高于正常血管段。雷帕酶素支架和复合药物支架略高于正常血管段,显著低于裸支架、巴曲酶支架,巴曲酶支架略低于裸支架;复合支架略低于雷帕酶素支架。结论复合药物支架置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膜的增生反应,预防支架内再狭窄。  相似文献   

3.
药物涂层支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药物涂附支架解决了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靶部位有效药物浓度和药物作用时间问题 ,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涂附支架包括雷帕霉素支架、Taxol支架和肝素涂层支架 ,以及一氧化氮及其衍生物涂层支架和水蛭素涂层支架等。雷帕霉素支架和Taxol支架的动物和临床研究获得了较好实验结果。药物涂层支架防治再狭窄的长期效果尚需通过严格设计的动物实验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才能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国产永久涂层支架(Partner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涂层支架(Excel支架)的疗效。方法 冠心病患者同期接受Partner支架和Excel支架植入,记录术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发生情况,1年后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狭窄和分支血管开口的变化情况。结果 107例患者共植入Partner支架128枚和Excel支架117枚,支架长度分别为26.4±12.4 mm和28.2±11.5 mm(P>0.05),支架直径分别为3.035±0.455 mm和3.076±0.432 mm(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支架内血栓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两组1年的再狭窄率分别为8.4%和7.5%(P>0.05),边支血管开口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永久涂层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涂层支架PCI术后1年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药物洗脱支架被引入以来,该类支架已经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获广泛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就是在金属裸支架的表面涂以包含抗增殖剂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能在支架置入后的数周至数月内持续释放并持续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主要是西罗莫司和紫杉醇支架,相对于金属裸支架和单纯球囊扩张,它在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介入方面显示了优势。  相似文献   

6.
药物支架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支架也已成为介入治疗的焦点。通过对药物支架和裸支架的比较,指出了药物支架的特点和优势,以及药物支架发展至今其安全性的争议和研究进展,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药物支架的不断发展,介入心脏病学必将会迎来更多的革命。药物支架取代裸支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可降解支架的发展则是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斑块的重新分布对支架边缘的影响及此影响是否与所置入支架长度有关.方法 4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共置人支架70枚,根据支架的长度分为两组,支架长度≤18 mm和>18 mm组.于支架置入前后的支架远端边缘(支架远端5 mm)、支架和支架近端边缘(支架近端5mm)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分析,测量冠状动脉横截面上的管腔面积(LA)、血管面积(VA).三段分析部位的LA和VA的平均值乘以三段的长度(即5 mm、支架长度和5 mm)即为三段的管腔体积(LV)和血管体积(VV).VV-LV=管壁体积(WV),支架两端移动斑块体积=支架置入后WV-支架置入前WV.结果 在支架长度≤18 mm组支架近远端分别检测到91%和93%斑块移位(P>0.05),在支架长度>18 mm组支架近远端分别检测到80%和91%的斑块移位(P<0.05).支架置入后支架长度≤18 mm组支架近远端和支架长度>18 mm组支架近端边缘,LV缩小、VV无变化、WV明显增加,即由于斑块的移位造成支架置入后即刻以上部位有明显的管腔缩小,但是支架长度>18 mm组支架远端边缘情况不同,LV和VV反而增加,WV有所增加,即在支架长度>18 mm组支架远端边缘斑块的移位并没有造成支架置入即刻管腔的缩小.结论 长、短支架置入后对支架近远端边缘斑块的移位和管腔的影响不同,短支架近远端和长支架近端边缘在支架置入后有斑块的移入和管腔的缩小,而长支架远端边缘虽有斑块的移入但无管腔的缩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对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药物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TF和TFPI影响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将53例临床特征相似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成置入药物支架组(n=24)和非药物支架组两组(n= 29),测定置入支架前、置入后即刻、24小时后、48小时后血液中TF和TFPI的浓度,比较同组中不同时点TF和TFPI的变化以及药物支架组和非药物支架组对应时点的TF和TFPI的变化。结果:药物支架组和非药物支架组患者在置入支架后TF均显著升高;非药物支架组介入后即刻TFPI升高,以后降低至基线值以下,药物支架组也有类似趋势,但两组间对应时点TF和TFP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现有的药物治疗基础上,置入药物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影响类似,并不促进系统高凝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 0 3Pd支架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5 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普通支架组和各剂量的核素支架组 (8只 组 )。支架置入术后 8周行腹主动脉血管内超声和造影检查、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核素支架组 ,随剂量增加 ,支架段最小内径和支架内管腔面积均增大而狭窄程度减小。核素支架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小于普通支架组 ,而凋亡指数除 5Gy组外均显著大于普通支架组。结论 1 0 3 Pd支架可抑制支架内血管内膜的增生 ,减少支架内狭窄的程度 ,显示出量效关系。1 0 3Pd支架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生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开通罪犯血管后延迟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选择高血栓负荷病变患者86例,即时支架组(34例)经PCI和(或)血栓抽吸开通罪犯血管后,立即置入支架。延迟置入支架组(52例)未立即置入支架,7~14 d复查冠脉造影,根据病变血管的狭窄情况决定是否置入支架。观察两组PCI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延迟支架组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即时支架组(P<0.05);延迟支架组置入支架者明显低于即时支架组(P<0.05);延迟支架组置入支架的直径显著大于即时支架组(P<0.01),置入支架的长度明显小于即时支架组(P<0.05)。院内和1年的MACE发生率延迟支架组显著少于即时支架组(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的AMI患者在开通罪犯血管后,充分抗栓药物治疗,延迟支架置入,可减少无复流,改善心肌灌注,减少MACE事件,改善预后;同时也能降低支架的置入率,更能正确选择支架的直径和长度,优化心肌梗死的PCI治疗。  相似文献   

11.
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的效果。方法39例(男31例,女8例)经药物治疗无效、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明显脑缺血症状的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后,行PTA或PTAS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DS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39例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PTA或PTAS均获成功,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20%,临床脑缺血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中见对比剂外泄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且恢复良好,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无TIA或脑梗死再发,其中2例行DSA复查、19例行TCD复查,均无再狭窄发生。结论PTA或PTAS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Neuroform支架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使用Neuroform支架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1例,其中前循环狭窄2例(1例狭窄位于颈内动脉眼段交通段,1例狭窄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后循环狭窄9例(3例狭窄位于基底动脉,6例狭窄位于基底动脉交界处);均进行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全脑血管造影复查及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11例患者支架全部置放成功,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直径狭窄率从术前(85.6±7.4)%降至术后(35.7±12.1)%。按NIHSS评分评估,11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例患者术后15天出现Wallenberg综合征,随访1~12个月,其他患者未出现脑缺血再发作及支架内再狭窄。结论应用Neuroform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合并路径血管纡曲不光滑的患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临床缺血症状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男性2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9±10.7)岁。所有患者均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除1例因血管严重纡曲行PTAS未成功外,27例30处行PTAS成功。全脑血管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直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79.3±12.1)%降至术后(4.5±7.8)%。PTAS治疗后NIHS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TAS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8例,病情无变化7例,病情加重并死亡2例。随访1~30个月,仅1例出现脑缺血再发作,1例术后1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经再次PTAS治愈;1年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2例,1例再次行PTAS治愈,1例无症状而动态观察治疗。结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应用PTAS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缺血症状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覆膜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世纪60年代起,血管内弹簧圈栓塞逐渐成为除开颅夹闭术之外的另一种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段,且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颅内血管的解剖学复杂性和颅内动脉瘤的多样性使得单纯弹簧圈栓塞无法满足所有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需要,涂层弹簧圈、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支架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应运而生。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原理是在载瘤动脉内置入一种带生物一物理屏障的支架,在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的情况下,隔离动脉瘤并使其内部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治愈病变的目的,在无重要分支血管毗邻的宽颈、巨大、夹层或假性动脉瘤等的治疗中有着较大优势。文章对覆膜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的主要病因,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愈发受到人们关注,成为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该文就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超早期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早期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2例。在动脉瘤破裂发病24 h内,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患者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按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术后栓塞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1~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恢复良好11例,术后偏瘫1例,术后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期内,无再出血病例,复发1例行再次栓塞后2个月,DSA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结论超早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方法可行,可提高破裂动脉瘤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麻醉中,应用一次性喉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喉罩通气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喉罩通气组采用一次性喉罩,气管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行气道管理。记录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前、即刻,置入后1、3、5、10min以及拔除气管插管/喉罩时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内压力(Paw)。观察两组体动、呛咳、咽痛等麻醉并发症。结果①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1)。②气管插管组插管即刻,置入后1、3min及拔管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升高;与插管前及喉罩通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喉罩通气组从喉罩置入到拔除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基本维持稳定,与置入前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pO2、PETCO2和Paw值组内各时间点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喉罩通气组无体动、呛咳、咽痛等并发症;气管插管组组患者发生体动4例(P=0.040)、呛咳1例(P=0.314),咽痛10例(P=0.001)。结论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麻醉中,使用一次性喉罩能在维持良好通气功能的同时,保持血压、心率稳定,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对2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所有25例患者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均达到了完全栓塞(19例)或次全栓塞(6例),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或载瘤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所有患者GOS评分均在3分以上,无死亡病例。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或CT血管成像(CTA)复查显示载瘤动脉通畅,支架无移位及狭窄,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Of 1,369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tent-assisted coronary angioplasty and who were treated with gl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ors during these procedures, 17.5% were >or=75 years of age. Compared with patients <75 years old, those >or=75 years of age had similar procedural and in-hospital outcomes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of hemorrhagic stroke (0.08% vs 1.2%, p <0.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部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有症状的椎动脉开口部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并随访6个月。结果椎动脉狭窄由(71.0±8.8)%下降至(7.0±5.4)%。技术成功率95%,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在1、3、6个月随访时按Malek评分,疗效极好17例,较好2例,1例在2个月后死亡。19例患者术后6个月超声检查未发现支架部位明显再狭窄和支架形态改变。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部狭窄安全可行,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