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色洗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根据该制剂实际存在的性状及临床使用问题,从化学反应原理,调整白色洗剂处方有关组分用量,并以性状、沉降系数和重新分散性为质量评价指标,考察反应液浓度(浓溶液与稀溶液)、反应液温度(25℃和80℃)对白色洗剂质量的影响。结果:新配方可制备性状符合规定、沉降较慢的成品,反应液温度为80℃时优于25℃,所得白色洗剂颜色乳白,颗粒细小均匀,絮凝程度较高,48 h沉降系数为0.623,重新分散次数为2。结论:原料处方量、反应液浓度、反应温度均会对白色洗剂性状及沉降系数产生影响,只有掌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配制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相似文献   

2.
唐芬  谷容  李咏梅 《中国药业》2004,13(10):52-53
目的:优选白色洗剂的处方组成.方法:在保证处方中主药成分的前提下,按L16(45)正交试验设计其他成分的比例,以外观色泽、沉降容积比、pH值及临床刺激性和疗效为成品的质量控制指标优化处方组成.结果:白色洗剂的优选处方为A2B2C1D4E4,即2.0%的升华硫、4.3%的ZnS04·7H20,2.75%的KOH,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的甘油,在配制K2S3时用5%的蒸馏水溶解KOH后再与升华硫反应.结论:优选的处方合理,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湿痒洗剂对皮肤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止痒效果。方法观察湿痒洗剂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所致各组小鼠皮肤感染面积的变化情况,评价湿痒洗剂的抑菌作用。观察湿痒洗剂对4-氨基吡啶(4-AP)所致小鼠和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评价湿痒洗剂的止痒作用。结果湿痒洗剂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所致的皮肤感染损伤有明显的促进皮损消退作用,对4-AP或磷酸组胺所致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止痒作用。结论湿痒洗剂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皮肤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湿痒洗剂对4-AP所致小鼠皮肤瘙痒及对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4.
脂质体制备方法按照1965年Bangham首次发表的方法,取10ml豆磷脂的氯仿溶液(10mg/ml)及2ml胆固醇的氯仿溶液(5mg/ml)于旋转蒸发器40℃蒸发至干,加入盐酸氯洁霉素溶液20ml(1或5%),在温和搅拌下即形成MLV脂质体。临床用三种洗剂制备 1.氯洁霉素标准洗剂药物溶解于10%丙二醇及70%乙醇的混合液中。2.氯洁霉素洗剂-乳剂由2%Hostaphatkw 340N,2%Hostacerin,88%蒸馏水及防腐剂制成乳剂,药物溶液(5%)以1:4加入乳剂。3.氯洁霉素脂质体洗剂5%的药物混悬剂以1:4加入乳剂,使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肤乐洗剂的提取工艺,以药材浸膏提出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结果:正交试验中因素D>B>A>C,即提取次数对提出率影响最大。结论:肤乐洗剂提取工艺是用4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0h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盐酸小檗碱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盐酸小檗碱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质量检验及其治疗小儿痱子的疗效。方法 :按照混悬剂配制方法制备盐酸小檗碱炉甘石洗剂和建立质量标准 ,并设立炉甘石洗剂作为对照组观察疗效。治疗组 (盐酸小檗碱炉甘石洗剂 ) 143例 ;对照组 (炉甘石洗剂 ) 139例 ,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9% ,平均治愈时间 ( 3 2± 1 2 )d ;对照组有效率 96% ,平均治愈时间 ( 4 2± 1 3)d。结论 :经统计学检验 ,两组差异显著 ,本洗剂优于炉甘石洗剂  相似文献   

7.
复方白鲜皮洗剂抗菌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霞 《中国药师》2005,8(4):345-346
目的:探讨复方白鲜皮洗剂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以临床妇科常见致病菌为受试菌,采用连续倍比稀释法,观察复方白鲜皮洗剂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复方白鲜皮洗剂的MIC和MBC分别为白色念珠菌12.5%和25.0%(ml/ml),金黄色葡萄球菌12.5%和25.0%(ml/ml),绿脓杆菌均为6.25%(ml/ml).结论:复方白鲜皮洗剂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5种中药洗剂在同等条件下对7种菌进行了体外抑菌作用比较。结果表明肤阴洁除对沙门氏菌抑菌作用弱于红核妇洁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八叠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均优于其它4种洗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白色洗剂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验证。方法与炉甘石洗剂对照用于治疗春秋季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结果白色洗剂与炉甘石洗剂疗效观察中发现,白色洗剂明显优于炉甘石洗剂疗效。结论白色洗剂是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最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妇洁灵洗剂主要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方法:以该复方主要成分苦参碱的转移率为指标,选取3个考察因素(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次数),采用L_9(3~4)正交表进行优选提取工艺实验。结果:提取工艺中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为最优工艺。结论:妇洁灵洗剂经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1.
白色洗剂又名含硫钾洗剂,临床用于治疗痤疮及脂溢性皮炎等。洗剂中起治疗作用的乳硫和硫化锌是由多硫化钾与硫酸锌按一定比例经作用而成。因多硫化钾性质不稳定,市面供应极少,目前采用升华硫与氢氧化钾加热而得。《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第一版(简称《规范》)收载白色洗剂处方组成为:升华硫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的白色洗剂的微生物检查方法。方法:按照该版药典要求,采用离心沉淀联合薄膜过滤法进行样品前处理,使用5种菌株对白色洗剂进行微生物计数检查和限度菌检查,作为方法适用性验证研究。结果:3个批次的微生物计数检查的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比值均在0.5~2,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验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能够检出。结论:白色洗剂的微生物检查方法经验证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复方岗黄洗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IntersilC18分析色谱柱 ,流动相 :水 -乙腈 ( 69 31) ,含 0 5 %三乙胺 ,用磷酸调pH至 3 0 ,检测波长 :35 0nm。结果 :分离度 :大于1 5 ,线性关系 :Y =- 2 .4 2 5 0 .0 0 0 0 0 1142X ,相关系数r =0 .9998,线性范围在 5 1 2 0~ 2 5 6 0 μg·ml- 1,回收率 :平均 10 1 4 %。结论 :本法测定结果准确 ,可靠 ,可用于复方岗黄洗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白色洗剂(Lotio Albd)亦称含硫钾洗剂。美国国家药局方(N、F、)1950年及1990年版均收载此处方,国内各省制剂手册及《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第一版也均收载。其差异为:1.NF 的处方:含硫钾40克,硫酸锌40克,蒸馏水加至1000ml;2.新鲜制得的含硫钾然后再与硫酸锌作用而得,其处方:硫酸锌40克,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甲磺酸培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商品名典沙 )在接输NS1 0 0ml+头孢哌酮钠2 0 g时 ,输液管内 (尤其是莫菲氏管内 )立即出现白色混浊现象 ,为探讨原因作了以下试验。1 试验1 1 取头孢哌酮钠 0 5 g加灭菌注射用水 5ml,将此溶液加入 5 %GNS 2 0ml配成临床应用浓度(2 0mg/ml) ,取 2ml配制液放入试管。用甲磺酸培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滴定至 0 35ml出现明显的白色混浊 ,30min后形成白色沉淀 ,放置 2 4h沉淀不消失。1 2 取头孢哌酮钠 0 5 g加灭菌注射用水 5ml,将此溶液加入 0 9%NS2 0ml配成临床应用浓度(2 0mg/ml) ,…  相似文献   

16.
苦参洗剂为苦参等药物组成的复合制剂 ,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消炎防腐、收敛消肿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证实苦参等药物对皮肤真菌有抑菌作用 ,明矾有抑制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作用。临床试用于治疗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和常见皮肤病 ,收到较好疗效。因而我们对苦参洗剂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实验所用药品均由本院制剂科提供。实验动物由潍坊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一、急性毒性实验1 药品 :苦参洗剂由本院制剂科提供 ,2 g(生药 ) /ml。批号 :0 0 0 92 3。2 动物 :昆明种小鼠 ,体重 2 0± 2g。3 口服最大耐受量测定 :实验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黄竹醋洗剂的制备工艺和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平板培养基连续稀释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大黄竹醋洗剂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青霉菌有抑制作用,MIC为0.156~5mg· mL^ -1。结论大黄竹醋洗剂对某些真菌有一定的抑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体外抗菌效果观察止痒洗剂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设计法对止痒洗剂中的苦参等5种药材对4种质控致病菌(细菌、霉菌)分别进行MIC检测,并计算其联合药敏指数FIC值。结果苦参、大黄、蛇床子、地肤子、防风等5种药材对4种质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且联用(即处方药)的抑菌作用要更明显,FIC值计算结果5种药材在方中起着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而无拮抗作用。结论止痒洗剂组方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祛疣洗剂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和皮肤过敏性试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祛疣洗剂单次给药或多次给药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急性毒性情况;采用致敏与激发接触祛疣洗剂,观察动物过敏情况。结果与结论:祛疣洗剂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无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蛇床子洗剂的处方、制法、质量标准及体外抑菌作用。用薄层层析法鉴别了洗剂中的蛇床子、大黄和黄柏。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洗剂对白色念珠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