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种术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2月至2013年6月压力性尿失禁已婚女性患者111例,其中21例行改良Kelly术,16例行TVT无张力吊带术,74例行TVT-0无张力吊带术。结果随访1-4年,手术成功率:改良Kelly术1年85.7%,4年66.7%;TVT无张力吊带术1年87.5%,4年68.7%,TVT-0无张力吊带术1年94%,4年92%。结论 TVT-0无张力吊带术操作安全,尿道、膀胱损伤较少,近、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和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6年6月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22例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2例中,恶性18例,交界性4例;CD117阳性21例(占96.2%)。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内死于复发2例,3例术后未满1年仍健在;术后1年5例、术后2年3例、术后3年4例、术后4年2例,术后5年2例,术后6年1例,现均健在。结论GIST术前不易确诊,确诊仍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外科治疗是治疗GIST的最佳方法。肿瘤完全切除可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致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5年1月~2008年12月100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升高的情况,将2005年1月~2006年10月所行的冠状动脉介入术478例称为改进前组,而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所行的冠状动脉介入术522例称为改进后组。比较两个时期不同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结果:改进前组患者术中血压普遍升高,达80.33%;改进后组患者术中血压升高仅为36.40%,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或避免术中血压升高,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0例,将2015年6月~2015年12月20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6月20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围术期护理,比较2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和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医院院感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替换术经验,回顾1988年1月-1998年1月52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替换术的资料,瓣膜替换时平均年龄45.17岁±7.97岁。均为择期手术,两次手术间隔为12.05岁±5.75年。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二尖瓣替换术42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替换术7例,二尖瓣及三尖瓣替换术2例,三瓣膜替换术1例,术后早期死亡5例,其1992年前为19.05%(4/21),1992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状况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在本院住院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同时测评其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不同时间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水平及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分别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术后6个月分别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术后1年分别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除肩关节后伸度外,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得分均于术后3个月最低。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术后3个月为最低水平,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之后逐渐上升,但至术后1年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需加强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管理,延长随访时间,以提升患者患肢功能水平,进而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92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术前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并在术后1年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有83例正常生存,9例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为90.22%。年龄及术前生活能力评分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高龄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存率的危险因素,术前生活能力评分60分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保护因素。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可有效掌握患者生活能力情况,同时可提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Miles术和腹腔镜Dixon术根治性切除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Miles)术(Miles组)和行腹腔镜直肠癌经腹前切除(Dixon)术(Dixon组)的直肠癌患者各32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1年生活质量及术后3年生存率(OS)和复发率(RR)。结果 Dixo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Miles组低,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且Dixon组术后1年时各维度FIQL评分较Miles组高(P0.05)。术后3年,两组OS及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Miles术和腹腔镜Dixon术对直肠癌肿瘤去除及控制情况均较好,但腹腔镜Dixon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电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选择45岁以下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内膜电切除术的患者(TCILE组)及同期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子宫切除组)各50例,于手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检测血清FSH、LH、E2、P、PRL、T水平,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卵巢大小,进行更年期症状评分,测定基础体温.结果 TCRE组术前与术后各时期6项性激素水平、PI、RI、卵巢前后径、左右径、更年期评分、双向体温比例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切除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与术前组内比较及与TCRE组行组间比较E2、P、TSH、LH差异有显著性.子宫切除组术后E2、P逐渐下降,TSH、LH逐渐升高.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子宫切除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PI、RI升高,术后1年、术后2年卵巢前后径、左右径减小,与术前组内比较及与TCRE组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子宫切除组术后1年、术后2年更年期评分升高,双向体温比例下降,与术前组内比较及与TCRE组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该研究在观察期间内子宫内膜电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无影响,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0年2月~2008年4月期间,本院采用传统睫状体冷冻术及改良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前房穿刺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45例,经远期观察疗效,就术后反应而言,改良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前房穿刺术比传统睫状体冷冻术术后反应轻且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恢复,术后复发率,以及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104例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至2年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选择高分子材料补片和网塞对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高张力的缝合修补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日缩短,住院经费减少,手术效果确切,术后复发率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运用Teach-Back法对FESS术后患者正确用药的效果研究。方法 对本科室护士进行Teach-Back法的培训,将所学用于FESS术后患者用药指导的健康教育中。收集本科室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行FESS术后病人200例,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FESS术后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2月至4月FESS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指导患者术后用药,观察组采用Teach-Back法进行术后用药方面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用药正确率上的差异。结果 运用Teach-Back法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术后用药使用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Teach-Back法能有效提升FESS术后患者术后用药的正确率,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也提升了护士的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18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根治性全胃切除术,n=90)与对照组(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n=90)。术后随访3年,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术后1年、2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底贲门癌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期疗效与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相当,但远期疗效相对更佳,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开胸术后疼痛及不舒适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梅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4):1890-1890
开胸术创伤较大,术后各种管道较多,影响患者术后舒适的因素相对复杂,而疼痛是影响术后舒适的主要原因.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40例开胸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患者术后舒适的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血糖水平对肝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依据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是否≥6.1 mmol/L将其分为血糖升高组(n=23)和对照组(n=7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肝癌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肝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糖升高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47.82%和21.33%,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73.91%和36.00%,血糖升高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肝癌复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高、Child-Pugh分级为B级、术中输血量多、存在淋巴管浸润、临床病理分期高、术后甲胎蛋白(AFP)高和无术后辅助治疗为肝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腹腔镜术后血糖升高的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较高,且空腹血糖高、Child-Pugh分级为B级、术中输血量多、存在淋巴管浸润、临床病理分期高、术后AFP高、无术后辅助治疗为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监控,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变化趋势,为患者术后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哈尔滨某三甲医院成功接受PCI手术患者270例,术后6个月、1年分别进行随访,分析其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吸烟、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可变危险因素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一年随访资料完整者203例;术前有36.5%的患者吸烟,术后6个月、1年吸烟的患者数分别为35例、26例;高血压病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血压较术前呈明显降低,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明显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术后6个月、1年空腹血糖控制不良,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低密度脂蛋白〉3.64mmol/L的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较术前降低,术后1年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24患者的术后1年平均BMI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控制尚不理想,应加强PCI术后患者的长期健康教育与二级预防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96~1998年二年中共选择80例急症剖宫产术和选择性剖宫产术,就其术后并发症的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术后依从性护理教育对患者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潜江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结肠息肉患者122例,其中A组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共62例结肠息肉患者术后未行依从性护理教育,B组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共60例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给予术后依从性护理教育,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有7例发生出血,发生率为11.3%;B组只有一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术后护理宣教,加强患者术后依从性护理教育表的管理,可以明显降低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尹建娥 《全科护理》2011,(6):490-490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以提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4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18例病人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病人围术期进行系统良好的护理,能提高其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单元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1月—2014年2月因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80例患者。将2012年11月—2013年6月的患者40例为常规组,2013年7月—2014年2月40名患者为加强组。加强组与常规组在术前均进行常规教育,加强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单元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20 min、术中以及术后20 min,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加强组患者术中、术后20 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结论护理单元护理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围术期的应激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