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对2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所有25例患者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均达到了完全栓塞(19例)或次全栓塞(6例),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或载瘤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所有患者GOS评分均在3分以上,无死亡病例。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或CT血管成像(CTA)复查显示载瘤动脉通畅,支架无移位及狭窄,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自从支架辅助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技术问世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3年12月—2006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40例共41个宽颈或夹层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病例资料,瘤颈为3~5mm,宽颈不规则动脉瘤7例,梭形动脉瘤3例。均采用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结果9例完全栓塞,1例大部分栓塞。1例术后复查头CT发现颅内血肿,予以开颅清除血肿。6例随访3~6个月。结论在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时应用Leo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能够提高宽颈动脉瘤栓塞的安全性,阻止弹簧圈向载瘤动脉内突人,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治疗宽颈或梭形颅内动脉瘤,可用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动脉瘤,降低弹簧圈突入管腔引起主干或分支血管闭塞的风险,在保留载瘤动脉通畅的同时,也能提高动脉瘤的栓塞效果。但血管内支架能否改变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长期预后,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就支架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长期预后影响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人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中存在着弹簧圈脱落的风险。因此,放置支架在动脉瘤颈或载瘤动脉内,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以达到稳定的栓塞宽颈动脉瘤的目的。但应用支架使栓塞的过程变得更复杂,风险也更高。需充分做好对患者心理护理、栓塞材料准备及术中观察,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成功。作者将1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术中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由于创伤小、恢复快,逐渐成为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宽颈动脉瘤由于无法支撑弹簧圈而容易导致弹簧圈脱出堵塞载瘤动脉,应用支架重建瘤颈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并提高致密栓塞率.2011年1月~2012年9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宽颈动脉瘤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颅内宽颈动脉瘤是目前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的共同难点,其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球囊辅助栓塞技术,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三维(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可脱性动脉瘤衬里结合弹簧圈技术,双微管技术和双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宽颈动脉瘤是目前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的共同难点。其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球囊辅助栓塞技术、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三维(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可脱性动脉瘤衬里结合弹簧圈技术、双微管技术和双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至2019年25例急诊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用患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以及随访资料。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颅内支架,所有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其中:Raymond I级栓塞20例(80%),Ⅱ级栓塞4例(16%),Ⅲ级栓塞1例(4%)。3例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中2例发生在术中,1例发生在术后24 h内,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经积极处理后出血停止。25例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结果 23例动脉瘤完全填塞,2例动脉瘤部分瘤颈残留,较其术后即刻造影无变化;复查患者未见动脉瘤复发及支架处血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应用于急诊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颅内宽颈动脉瘤包括绝对宽颈和相对宽颈,前者指动脉瘤颈宽≥4mm,后者指动脉瘤颈体比〉1:2。随着辅助栓塞材料的不断更新,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进步,球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覆膜支架覆盖瘤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成功病例在逐年增加。但是在颅内动脉远端(包括大脑中动脉分又部、前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尖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研究对象为9例宽颈动脉瘤、5例夹层动脉瘤及1例梭形动脉瘤。其中6例采用Neuroform支架。9例使用BX支架,首先将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支架上的网眼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内。填塞弹簧圈。结果1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载瘤动脉畅通。造影随访7例(随访期6~18个月)。未见有动脉瘤显影。载瘤动脉畅通。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种血管内栓塞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88例颅内动脉瘤中,56例给予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2例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7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6例行动脉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4例行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MDS)栓塞治疗,3例行球囊辅助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88例全部治愈。1例在GDC栓塞术后出现一过性失语及肢体瘫痪,经内科治疗后,24小时恢复正常。1例微弹簧圈栓塞术后出现对侧肢体肌力1-2级,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正常,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GDC是目前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对宽颈口或梭形动脉瘤,可应用球囊结合GDC或动脉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3.
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动脉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之一.宽颈ACoA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几种颅内支架的相继问世以及多种支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使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逐渐成为治疗宽颈ACoA动脉瘤的首选技术之一.文章就ACoA动脉瘤的几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宽颈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难度较高,在各种辅助技术应用前,常因弹簧圈难以在瘤腔内稳定成篮或易于突入载瘤动脉,导致无法栓塞治疗或栓塞治疗失败。一部分病例虽可通过成篮技术完成栓塞治疗,但致密栓塞率低[1]。本研究通过采用球囊、支架等辅助技术对宽颈颅内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5年7月—2007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共39例(43个动脉瘤),其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为29~78岁,平均(46±11)岁。其中采用球囊辅助技术30例(34个动脉…  相似文献   

15.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一直是个难点。球囊和支架重塑瘤颈技术使以往单纯采用三维弹簧圈无法填塞的宽颈动脉瘤获得致密填塞,但这些操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而且对于一些动脉分叉部的宽颈动脉瘤和瘤体上有分支血管发出的动脉瘤,有时即使辅助球囊和支架,也很难达到完全栓塞。相比之下,双微导管技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覆膜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世纪60年代起,血管内弹簧圈栓塞逐渐成为除开颅夹闭术之外的另一种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段,且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颅内血管的解剖学复杂性和颅内动脉瘤的多样性使得单纯弹簧圈栓塞无法满足所有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需要,涂层弹簧圈、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支架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应运而生。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原理是在载瘤动脉内置入一种带生物一物理屏障的支架,在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的情况下,隔离动脉瘤并使其内部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治愈病变的目的,在无重要分支血管毗邻的宽颈、巨大、夹层或假性动脉瘤等的治疗中有着较大优势。文章对覆膜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的血管内诊断和血管内治疗技术在近10余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进展,尤其是在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面。当股动脉插管脑脊髓血管造影刚被我们掌握之际,球囊和弹簧圈栓塞技术已悄然揭开了神经介入的新时代;当电解脱弹簧圈尚在推广普及之时,水解脱弹簧圈又成为血管内治疗的一种有力武器;当我们对动脉瘤再通刚有感性认识之际,裸弹簧圈就有被涂层弹簧圈全面取代之势;当我们还在为宽颈动脉瘤的治疗煞费苦心之时,颅内支架的问世使得大多数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成为可能;当出血性疾病的血管内治疗刚初具规模之际,药物和机械溶栓、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3 d以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血管内介入性微弹簧圈栓塞术,对老年33例36枚颅内动脉瘤破裂进行急诊治疗(3 d内),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采用Neuroform 3支架辅助技术栓塞.结果 在33例患者的36枚动脉瘤栓塞中完全栓塞25枚(69.4%),近全栓塞9枚(25%),部分栓塞2枚(5.6%).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继续栓塞后达到了基本致密填塞.另1例术中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血管再通.病残率为12%,2例(6%)死于肺感染.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安全,有效的;积极、及时的栓塞治疗可有效防止动脉瘤再破裂.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的血管内诊断和血管内治疗技术在近10余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进展,尤其是在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面。当股动脉插管脑脊髓血管造影刚被我们掌握之际,球囊和弹簧圈栓塞技术已悄然揭开了神经介入的新时代;当电解脱弹簧圈尚在推广普及之时,水解脱弹簧圈又成为血管内治疗的一种有力武器;当我们对动脉瘤再通刚有感性认识之际,裸弹簧圈就有被涂层弹簧圈全面取代之势;当我们还在为宽颈动脉瘤的治疗煞费苦心之时,颅内支架的问世使得大多数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弹簧圈栓塞术,观察组给予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栓塞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效果较好,且未引起明显并发症,患者复发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