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不同低血糖水平和低血糖持续时间与脑损伤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的110例低血糖(血糖≤2.2 mmol/L)新生儿的病历记录及随访资料.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脑影像学特征和脑功能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脑损伤、轻度脑损伤和重度脑损伤3组,借助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x2检验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及不同低血糖持续时间与脑损伤的关系.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性别、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高胆红素血症、宫内窘迫、窒息、感染、惊厥、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高血糖等因素对脑损伤的影响. 结果 (1)110例低血糖新生儿中脑损伤33例,占30.0%,其中轻度脑损伤23例,重度脑损伤10例.(2)当血糖≤1.7 mmol/L时,预测脑损伤的发生有较高的灵敏性(60%)和特异性(73%).血糖≤1.7 mmol/L的患儿脑损伤和重度脑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3.6% (24/55)和18.2% (10/55),均高于血糖~2.2 mmol/L组,分别为16.4%(9/55)和0.0%(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74,P<0.01;x2 =11.00,P<0.01).血糖水平≤1.2 mmol/L时预测重度脑损伤的灵敏性为81%,特异性为100%.血糖≤1.2 mmol/L的患儿重度脑损伤发生率为34.5%(10/29),高于血糖~2.2 mmol/L组的0.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0.72,P<0.01).低血糖持续≥12h预测脑损伤的灵敏性为36%,特异性为100%.低血糖持续时间<12 h者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1.4% (21/98),低于~72 h和>72 h者脑损伤的发生率(均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7.69,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宫内窘迫(OR=4.69,95%CI:1.47~14.97,P=0.009)、母亲高血糖(OR=3.34,95%CI:1.01~11.02,P=0.048)、血糖水平≤1.2 mmol/L(OR=5.16,95%CI:1.56~17.03,P=0.007)和低血糖持续≥12 h(OR=8 885 220 297.12,95%CI:0.00~∞,P=0.000)为新生儿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低血糖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损伤,血糖水平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越重.当低血糖新生儿合并宫内窘迫或母亲高血糖时更容易发生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的脑氧合功能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后脑氧合功能状态.方法 应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NIRS)对39例有围产期缺氧史和42例无缺氧史的新生儿在安静状态下和声音刺激后脑的氧合功能进行了检测,并与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进行了比较.结果 正常新生儿在安静状态下脑氧合状态稳定,声音刺激后脑氧合增强,然而在有缺氧史的新生儿,显示出脑活动抑制,对声音刺激所产生的脑氧合反应性变化减弱.13例病例在监测过程中出现发作性脑氧合降低.结论 在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后,脑氧合功能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能是异常的,这种变化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前保健和新生儿医疗护理技术的进步,近20年来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的存活率有了显著提高[1-2],但其神经系统伤残如脑性瘫痪及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等并没有相应减少[3-4].尤其那些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其神经系统伤残的风险不但没有降低反在增加,包括住院期间颅脑影像学检查没有异常发现者[5-6];具有高危因素者,如多胎、曾接受产房内复苏、影像学检查存在明显脑损伤、接受呼吸机治疗、出生体重不足750 g者更易发生远期神经系统伤残[6-9].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产时监测宫内缺氧性脑损伤的价值,为临床评价脑损伤提供客观、量化依据.方法 63例宫内窘迫胎儿根据出生后是否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分为HIE组(34例)及无HIE组(29例);35例无宫内窘迫的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3组新生儿胎头拨露时和生后5 min时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价脑rSO2对HIE的诊断价值.结果 HIE组患儿产程中胎头拨露及生后5 min时脑rSO2分别为(36.6±5.0)%和(52.0±4.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9±4.6)%和(59.6±4.4)%]及宫内窘迫但无HIE组[分别为(44.1±3.1)%和(57.6±3.5)%](P<0.01).对照组、宫内窘迫但无HIE组、HIE组产程中胎头拨露时脑rSO2与脐动脉血气pH值间均呈正相关性(r=0.463,P<0.01;r=0.619,P<0.01;r=0.688,P<0.01),与脐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间亦呈正相关性(r=0.709,P<0.01;r=0.736,P<0.01;r=0.516,P<0.01).以胎头拨露时脑rSO2<39.5%为界值,rSO2评判宫内窘迫新生儿发生HI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7%及93%;以生后5 min脑rSO2<53.5%为界值,rSO2评判宫内窘迫新生儿发生HI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0%及86%.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脑rSO2能客观评价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氧合状态,可提示新生儿HIE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damage,HIBD)往往是不可逆的脑损害,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环氧化酶(Cycloxygenase,COX)是一种膜结合蛋白,有COX-1和COX-2两种异构体,其中COX-2同HIBD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锁骨骨折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 对1994年10月~1997年12月在我科经阴道分娩的44例新生儿锁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135例阴道分娩新生儿中有44例发生锁骨骨折,发生率为1.4%.34例(77.26%)是在入婴儿室或出院查体时得到诊断.骨折的高危因素有:高出生体重、持续性枕位横和枕后位、第二产程停滞、产钳助产、肩难产等.但有相当比例骨折(41%)发生在无高危因素的正常阴道顺产儿中,骨折多数发生在右锁骨,37例(84%)骨折发生在前肩,可能与胎儿通过骨盆出口时助产者过度压前肩和抬后肩,使胎儿前肩受母亲耻骨联合的挤压有关.结论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常见的产伤,对骨折高危因素存在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应注意助产方法,对新生儿需仔细认真查体,及时诊断以防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脑损伤产前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分娩并转入儿科的新生儿,行头颅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脑损伤者351例,非脑损伤者28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损伤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非脑损伤组[(34.0±3.5)周vs.(35.0±2.8)周;(2059.0±839.6)g vs.(2250.9±726.6)g,均P<0.05]。28~30周、>30~32周分娩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的风险分别是足月分娩的6.6倍和2.1倍。孕周越小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的风险越高(趋势χ2=26.801,P=0.000)。出生体重小于1500g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的风险是2000g以上的3.9倍。出生体重越小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的风险越高(趋势χ2=29.555,P=0.000)。脑损伤组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比例明显高于非脑损伤组(13.1% vs. 4.5%,P=0.000)。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的风险是单胎的3.0倍。多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分娩孕周(OR=0.891,95%CI 0.842~0.943)、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OR=2.180,95%CI 1.108~4.288)。结论 分娩孕周越早新生儿脑损伤风险越高,早产尤其是不足30周且出生体重低于1500g时发生新生儿脑损伤的风险明显增高。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是发生脑损伤的另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200011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米粼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由目产期窒息引起,是儿童早期残疾的常见原因之一。HIBD病变主要发生在脑实质,通常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见于足月儿及部分早产儿;也可累及脑深部血管,...  相似文献   

9.
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围产期高危新生儿神经心理发育的效果。 方法 采用自行编写的 0~ 3岁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大纲、早期预防感觉统合失调被动按摩操等干预方法 ,对高危干预组儿童进行综合干预 ,另设高危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早期神经心理发育监测。 结果 高危干预组各能区发育商 (DQ)和总DQ( 99.84± 15 .72 )均显著大于高危对照组 ( 80 .99± 15 .0 4 ) (P <0 .0 1) ;但与正常对照组 ( 99.2 2± 13.39)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高危干预组平均DQ <75的比例 ( 1/ 5 8)显著少于高危对照组 ( 8/ 4 2 ) ,差异有显著性 ( χ2 =8.72 8,P <0 .0 5 )。 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高危新生儿的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妇女进行产前检查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高危孕妇3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进行定期产检的孕妇160例为观察组,未行定期产检的孕妇1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产前子痫、先兆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宫内感染、产后出血、产道损伤、产前出血等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早产儿、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死亡等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开展产前检查可有效消除和控制高危妊娠因素,减少孕妇及胎儿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对确保母婴健康、提高人口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lCU)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将2006年2月1日至2007年1月31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纳入研究.应用超声诊断仪对早产儿进行系列床边头颅B超检查.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 结果 (1)328例早产儿完成系列头颅B超检查,141例(43.0%)发生脑室内出血(IVH),其中轻度101例,重度40例.9.8%的患儿(32/328)发生脑白质损伤(WMD).13.4%的患儿(44/328)发生持续脑室扩大.10.7%的患儿(35/328)在生后初次头颅B超筛查时即发现有颅内囊肿形成.(2)IVH组和WMD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和胎龄较未发病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出生体重、感染、小于胎龄儿、机械通气是IVH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是WM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NICU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较高.出生体重、感染、小于胎龄儿、机械通气是IVH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是WM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与脑损伤的关系. 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病房2005年11月至2010年8月以感染为主要疾病的126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脑损伤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感染所致脑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重度脑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为8.6%(108/1266),其中轻度脑损伤101例(8.0%),重度脑损伤7例(0.6%).重度感染患儿脑损伤发生率为38.7%(29/75),明显高于轻度感染患儿脑损伤的发生率(6.7%,79/1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787,P=0.000).1225例足月儿中存在炎症免疫过程的患儿脑损伤的发生率为13.0%(26/200),明显高于无明显炎症免疫过程者(7.5%,77/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4,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感染是导致重度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750,95%CI:1.756~141.281,P=0.014). 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尤其是重度感染或存在炎症免疫过程时发生率更高;感染越重,脑损伤程度越重,尤其是混杂有窒息和低血糖等其他因素时.  相似文献   

13.
宫内感染与脑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较常见的儿童运动致残性疾病,指发育早期阶段(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期间)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最近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显示宫内感染,尤其是绒毛膜羊膜炎与新生儿腩损伤及继发的脑瘫密切相关,且与窒息导致的脑损伤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率高,常导致智能迟缓等严重后遗症。对急性期发生的脑损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研究发现早期干预可改善宫内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脑功能。本研究对宫内HIBD干预组及正常干预组新生大鼠进行早期干预28d,通过“Y”臂迷宫检测学习分辨能力、记忆保持百分率判断干预效果,并观察额皮质和海马CA2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水平的变化 ,探讨 PAF与新生儿 HIE的关系及其在 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新生儿 HIE患儿急性期 (生后 1~ 3d)和恢复期 (8~ 10 d)全血 PA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 ,并与对照组做同期比较。 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血 PA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血 PAF含量随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血 SOD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在 HIE各组中显著降低 ,PAF与 SOD、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 (r=- 0 .4 6 7、- 0 .35 9,P<0 .0 5 )。 结论 新生儿 HIE血 PAF水平变化与 HIE和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 ,PAF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PAF受体拮抗剂能起到有效的神经保护作用 ,为 HIE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在防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作用。方法:将180例高危新生儿、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保暖、防治感染、支持、指脉氧饱和度≤85%给予吸氧,达到光疗指标给予间断光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长春富春制药有限公司)2ml/d.观察黄疸出现时间、黄疸严重程度、黄疸持续时间。结果:脑蛋白水解物有防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UFD)患者绒毛膜性和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近5年我院产科分娩的sIUFD者73例,将患者按绒毛膜性分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及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两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孕妇一般资料、发生sIUFD孕周、影像学检查、妊娠并发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等。结果:我院sIUFD发生率为3.24%(98/3025),DCDA组sIUFD发生率为2.50%(56/2239),MCDA组sIUFD发生率为5.50%(37/67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DCDA组相比,MCDA组另一胎的死亡率、新生儿贫血发生率、新生儿重度脑损伤发生率高(P0.05)。比较两组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周后发生sIUFD者早产发生率高于在孕28周之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DA组孕28周后发生sIUFD者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住率、新生儿贫血发生率高于孕28周前发生sIUFD者,而重度脑损伤率低于孕28周前发生sIUF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DA组发生sIUFD的孕周与新生儿结局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sIUFD发生后,新生儿早产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另一胎的严重不良结局,如宫内死亡、重度脑损伤等,与双胎绒毛膜性密切相关。在MCDA双胎中,sIUFD的发生孕周与另一胎不良预后有相关性。应重视产前产后的影像学检查,对另一胎的预后、妊娠抉择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高危新生儿期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及与出生胎龄的相关性,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大连市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高危新生儿1 800例,随机抽取1 000例高危儿中发生在新生儿期的高危儿780例。采用《IMOCH婴幼儿高危因素评分表》结合新生儿住院期间病历记录,对高危儿的危险因素进行收集。结果高危儿在新生儿期的发生率为78%,其中危险因素百分率从高到低(10%)的依次排序为:新生儿期患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等(51.28%)、胎龄37周(47.56%)、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2.69%)、新生儿期出现呼吸障碍青紫现象(22.43%)、新生儿期出现易激惹尖叫现象(18.08%)、听力筛查异常(14.62%)、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2.05%),并以单种因素(33.29%)和两种因素合并(32.53%)为主,且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惊厥和新生儿期出现易激惹尖叫现象与高危儿出生胎龄正相关(P0.05),新生儿出现呼吸障碍青紫现象与高危儿出生胎龄负相关(P0.05)。结论高危儿在新生儿期的危险因素是多种的,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部分因素与出生胎龄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及其高危因素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国内外资料统计的PE高危因素,筛选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产检和分娩的正常及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154例,最终发展为PE的孕妇50例,非PE孕妇104例.通过采集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追踪妊娠结局,分析PE及存在高危因素PE孕妇的围产儿结局.结果:(1)PE组的新生儿体重及分娩孕周显著小于非PE组(P<0.05).(2)PE组的胎儿生长受限(FGR)、胎儿窘迫、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是非PE组的4.64倍、2.32倍、4.61倍、2.66倍、6.38倍.两组的FGR、胎儿窘迫、早产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3)当MAP≥85 mmHg、蛋白尿、子宫/脐动脉血流异常、D-D>0.246μg/ml、FDP>4μg/ml、PAGT>40%时,易发生围产儿不良结局(P均<0.05).不同高危因素对围产儿结局的威胁程度不同,其中子宫/脐动脉血流异常时围产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高(P<0.05).结论:PE对围产儿结局有不良影响.孕期可针对高危孕妇进行严格有效的筛查,严密监测围产儿生长发育,警惕PE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高危因素,为脑瘫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08例脑瘫患儿的孕产期高危因素以及磁共振检查结果,分析脑瘫高危因素和磁共振表现的特点。结果高危因素按照占比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缺氧缺血性脑病、双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颅内出血、保胎、母亲高龄、试管婴儿、孕期妊高症。头颅磁共振早产儿更多表现为脑室旁白质软化,而足月儿更多表现为脑软化灶、先天性脑发育畸形以及脑发育不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脑瘫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产前及产后的干预措施,预防脑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