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0 毫秒
1.
患者,女性,42岁。发现阴道肿物2年,于2010-12-16入院手术治疗。查体:外阴发育正常,距阴道口1.0cm处见鸡蛋大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电子阴道镜检查阴道后壁可见一实性肿物,5.0cmX3.0cm×3.0cm大小,阴道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2011-12-22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阴道后壁肿瘤剥除术。术中见肿瘤一侧紧贴直肠,直肠浆膜完好,腔面部分破溃,呈烂鱼肉样。  相似文献   

2.
病例女,27岁,因骶尾部胀痛伴大便困难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骶尾部胀痛,劳累、坐位时加剧,伴大便困难、变细,无脓血便,症状逐渐加重。入院查体:肛门外周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肛周无窦道;直肠指诊:距肛门口约4 cm直肠后壁可触及一巨大包块,质软,触痛,无活动,未触及边界。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根治术后甲状腺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63岁,因肛门坠胀不适10余天伴大便带血数次于2003年4月1日入院,肉眼观察为大便表面黏附鲜红色血液,与大便无明显混杂。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直肠指诊于距肛门约4~7 cm、6~12点处扪及边缘隆起、中央稍凹陷的不规则肿物,固定、指套血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盆腔CT见距肛门约6 c  相似文献   

4.
病例病例1,女,63岁,2008年9月因肛门坠胀,大便带血8个月,时有便秘及腹痛于我院就诊。直肠指检:距肛门约7cm处触及结节样包块。同期行手术切除直肠癌。2009年5月复查CEA,CA-199,CA242增高。直肠指检:距肛门1cm处触及结节包块。病例2,男,43岁,为病例1患者儿子,2009年4月因反复腹泻伴黏液便1年,时有大便表面惜血于我院就诊。直肠指检:可触及数粒花生米大息肉。  相似文献   

5.
王德广  刚宪祯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9):1288-1288,1291
患者女性,38岁。腹部逐渐隆起1年,增长较快2个月,伴下腹痛1月。近半年出现尿频伴尿痛1月,偶伴有腰痛,月经正常。妇科检查:阴道后壁前凸,窥器暴露困难,触诊未触及宫颈。盆腹腔巨大包块下缘距阴道口约3cm,偏于阴道左后方,直肠粘膜柔软,与包块分界清.无出血。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6 6岁。大便困难3个月余,近2 0d来加重并排尿困难。双合诊检查:距肛缘约3cm、7点位有3cm×3cm大小肿物位于阴道直肠间隙,质硬、压痛,表面不光滑,边界欠清,阴道及直肠黏膜均内凸,但光滑。CT平扫:直肠右侧不规则软组织肿块,6cm×4cm×4cm大小,与直肠右壁无分界,与部分宫  相似文献   

7.
许瑞章  谈坚 《民航医学》1993,3(1):36-37
男,53岁,1991年8月15入院。约30年前,因便血及肛门口有肿块脱出,在当地医院作了直肠息肉除术(据患追忆,因直肠息肉较多,未能全部除)。术后便血消失。但1980年又出现便血,大便次数增多.1982年在外院诊断为直肠癌而作Mile’s手术。术后不久钡剂灌肠显示“结肠多发性息肉”(X片上见结肠内散在分布直肠约0.2~0.4cm园形病灶10多个),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 12岁。发现骶尾部肿物12年入院,肿物约鸽蛋大小,稍红肿,无疼痛,无发热,近12年来肿物缓慢增大。既往骶尾部无外伤、手术史,无家族史。专科检查:骶尾部可见并扪及一肿物,大小约2.0cm×1.0cm,表面稍红肿,边界尚清,质地偏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肛检:直肠内未扪及明显肿物。MRI检查:骶尾椎发育正常,骶尾部软组织未见异常信号影,未见肿物,皮肤完整。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4岁,学生。出生时骶尾部见一尾巴样物并逐渐增大。于2009—10—12入院。患者全身发育良好,其他部位未见畸形。骶尾部正中距臀沟后端约3cm处可见一尾巴样条索形物,自然下垂。长约7cm,近端直径2.5cm,末端直径0.5cm,表面覆盖完整皮肤,无红肿破溃,无触压痛。手术中见其未与骨膜及椎管存在关联。予以手术切除。大体观察:尾巴样物一条,长7cm,直径0.5~2.5cm,表面为正常皮肤组织,切面呈淡黄、灰白色,质中等。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 ,81岁 ,因反复胸闷胸痛 2 0年 ,加重 2d ,发现大便隐血 1个月入院。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 30余年 ,血压最高 180 12 0mmHg,于 2 0余年前出现反复胸痛胸闷 ,未引起重视 ,9年前症状加重 ,在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丹参片等治疗 ,因胸闷胸痛症状再次发作入院。之前在门诊查Hb 78g L ,大便隐血试验 (++)。入院后经腹部B超发现“肝右叶 2 3mm× 15mm占位” ,钡灌肠示“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处可见一段长约 6cm肠管向心性狭窄 ,充气后未扩张 ,黏膜紊乱 ,袋形消失。提示乙状结肠后占位” ,诊断为“结肠癌晚期…  相似文献   

11.
病例1:患者男性,18岁,因“腹痛伴便血1天”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14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9.3/6.7kPa,贫血貌,腹软,脐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叩为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2次/min。直肠指检未扪及包块。血常规Hb79g/L,WBC 13.6×109/L,N 0.86,L 0.14。大便为暗红色稀便,镜检无脓球。入院后予禁食、输血、抗炎、止血、补充水电解质等处理,便血仍继续,血压不稳,诊断考虑: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无血液、渗液,回肠、结肠内有大量暗红色内容物,小肠无坏死、穿孔,距回盲部约50cm有一大小5cm×4cm憩室,充血肿胀明显。行憩室段回肠切除、肠吻合术。病理报告:Meckle憩室炎伴出血。术后随访2年无便血复发。   病例2:患儿女性,12岁,因“反复解血便17d伴晕倒一次”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无包块扪及,肠鸣音正常。血常规Hb35g/L,WBC 3.5×109/L,N 0.80,L 0.20。直肠指检未扪及包块。入院后行止血、输血等处理,病情稳定,便血渐止,先后行胃镜、纤维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等检查,均未见异常,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示小肠第5组血管畸形(院外)。术前诊断:小肠血管瘤。术中见:距回盲部35cm回肠系膜对侧憩室,大小直径约1.5cm,长约2.5cm,圆柱形,大网膜与憩室粘连,探查余小肠及系膜、结肠均未见异常。切除憩室段回肠约10cm,行肠吻合。随访9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2.
宋百灵  张连菊 《人民军医》1998,41(9):542-542
1996~1998年,我们采用盆腔腹膜代替阴道的方法,对先天性无阴道10例进行阴道成形术,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10例中,年龄19~27岁。B超示无子宫。染色体检查均为XX。妇科检查:第2性特征、乳房和外阴发育正常,尿道口下移,距肛门较近,无阴道,尿道和肛门之间有一凹陷8例,无凹陷2例,均呈盲端。直肠指诊均无子宫。1.2  手术方法1.2.1 术前准备 口服甲硝唑0.4g,3次/d,共3d。术前禁食和清洁灌肠。1.2.2 手术步骤 取膀胱截石位。全麻后,分腹区和会阴区两组进行,器械分开。腹区取耻骨上约6cm横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长约10cm,打开腹腔,…  相似文献   

13.
李先浪  王晓荣  潘红莲   《放射学实践》2014,29(2):205-207
病例资料3例均为女性。病例1:63岁,进食梗噎感3月余伴上腹部疼痛,梗噎感呈加重趋势;查体箍0突下触及质硬且不规则肿块,压痛(+);化验检查:大便隐血(+);胃镜:贲门见大小约30mm×30mm×35mm不规则隆起肿块,表面欠光整,质地脆,接触易出血,部分糜烂,考虑胃底浸润癌(图la)。病例2:64岁,大便带新鲜血2月余,下腹部疼痛1月余,结肠镜:直肠下端隆起大小约25mm×20mm×15mm类圆形肿块,经肠镜切除,化疗约1年余,CT复查提示原直肠发病部位、盆腔及会阴软组织肿块。病例3:33岁,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余,2次阴道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一次小便时阴道脱落一块息肉样软组织。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 ,6 9岁 ,腹胀伴小腹下坠感 1个月。半个月前出现腹水并双下肢浮肿入院治疗。体格检查见腹部膨隆 ,肝脾不大 ,腹部肿块触及不清 ,腹水征阳性 ,肠鸣音正常。抽腹水常规检查 ,发现腹水为血性 ,见大量腺癌细胞。妇科检查 :阴道后壁上 1 3及穹隆部可扪及肿物 ,边界不清 ,子宫直肠窝可扪及大片结节状肿物 ,约 8cm× 4cm ,固定 ,无触痛。肛诊 :进指 7cm处 ,直肠前壁黏膜下可扪及结节状肿物 ,与直肠关系密切 ,无触痛 ,边缘不清。实验室检查血沉 :5 3mm h;糖类抗原 12 5 :12 7U ml;癌胚抗原 :0 12 μg L ;乳酸脱氢酶 :10 0 3U L(正常值 :15…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个月余”收治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Ⅰ级3年余。体格检查:右乳房缺失,右胸壁可见长约15 cm陈旧性手术瘢痕,愈合佳,右胸壁及腋窝未扪及包块,未扪及皮下积液,双侧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入院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右乳浸润性导管癌(p T2N3M0)。患者右乳房癌改良根治术前已通过右颈内静脉入路置入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相似文献   

16.
阴囊神经纤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于1989年9月无明显诱因感右侧睾丸肿大,无疼痛,未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感坠胀不适。近两年来阴囊内肿物增大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于1997年5月1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阴茎发育正常。阴囊增大,可触及20cmX15cmX6cm肿物,与阴囊皮肤无粘连,质中等硬,无触痛。左侧睾丸可触及,右侧睾丸及双侧精索未触及。B超检查:阴囊内中强无回声,性质待定。CT检查:阴囊内囊性占位性病变。手术治疗:沿阴囊正中线作纵形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后,见肿瘤约18cm×15cm×6cm,分叶状,质中等硬。沿肿瘤包膜周围游离至右…  相似文献   

17.
患者27岁。因“停经38^ 5周、阴道流水3小时”于2004年3月7日7:10以“孕38^ 5。周妊娠待产、胎膜早破”入院,查体:宫底耻上34cm,胎心140次份.LOA。肛诊:宫颈管长约1.5cm,宫口开大容指尖。入院即胎心监护,见变异减速加长到1小时发现为重度变异减速。吸氧并急症手术准备,定于8:30手术。术中探查见子宫足月妊娠大,下段形成不良,无右旋,取子宫下段横切口,发现羊水  相似文献   

18.
阮天羽  邹莹   《放射学实践》2009,24(8):819-819
病例资料患者,女,4个月,因发现阴道血性分泌物和阴道肿物2周人院。查体:外阴发育正常,尿布可见淡红血迹,阴道内可触及一肿块,约2.0cm×2.0cm大小,质硬,活动度欠佳,指套染血,直肠壁光滑。实验室检查:血细胞分析正常,性激素正常,AFP明显增高(2965ng/1),CEA正常;B超提示阴道混合性肿块(积血可能)。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60岁,因间歇性血便伴肛门坠胀感8个月,于1088年9月25日入院。体格检查:肛门外观无畸形,直肠截石位2点处、距肛门缘2cm处扪及一肿块,约1cm×1.5cm,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有触痛,不活动,检查者指套上附有鲜血,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临床诊断:直肠癌。行直肠Miles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自 1996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了因先天性直肠前庭瘘行瘘管“挂线”或全阴完全切开的术后患儿 5例。我们采用直肠阴道间隔分离 ,肛门阴道外口成形手术方法修复裂开的会阴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年龄 5~ 12岁 ,均在生后不久既诊断为直肠前庭瘘或直肠阴道瘘。其中 3例行瘘管“挂线”疗法 ,明弹性橡皮条将瘘管经肛门将会阴皮肤割开。另 2例行手术将瘘管切开。术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直肠阴道在远端相近。肛门排出的大便直接污染阴道外口 ,造成阴道外口周围红肿、疼痛。外观上见阴道外口到直肠前方完全裂开 ,小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