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降脂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予活血降脂方煎剂口服,对照组患者予血脂康胶囊口服。两组患者疗程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GGT较治疗前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较治疗前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降脂方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调节其脂质代谢,同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肝功能损害患者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降脂护肝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5 m L/次,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口服自拟降脂护肝方,每日1剂;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彩超评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中Bcl-2、Bax与Caspase-3蛋白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肝脏彩超评分、血清SOD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的程度较为明显(P0.05);(2)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血浆中Bcl-2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的程度较为明显(P0.05);血浆中Bax、Caspase-3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表达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降脂护肝方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疗效,还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的程度,这可能与调控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2):206-208
目的:观察保肝降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保肝降脂汤),对照组(非诺贝特片),给药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血脂水平和B超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血脂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后B超检测表明,两组患者脂肪肝程度均有改善,且总体疗效治疗组的优于对照组。结论:保肝降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劲松  戴虹  马燕 《北京中医药》2008,27(11):868-869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给予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肝脾CT比值、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氨转移酶(r-GT)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TC、TG、HDL-C、ALT、AST及r-G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CT比值改善;临床显效率为42.85%,总有效率为76.77%.结论 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是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给予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肝脾CT比值、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氨转移酶(r-GT)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TC、TG、HDL-C、ALT、AST及r-G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CT比值改善;临床显效率为42.85%,总有效率为76.77%。结论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是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楂曲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4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患者给予口服中药复方加味楂曲饮,对照组(22例)给予口服当飞利肝宁片0.45 g/片,2片/次,3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彩色B超评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ALT,AST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彩色B超检查提示肝组织学病变程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治疗组患者血清TGF-β1明显降低,而血清SOD水平则有所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GF-β1与SO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楂曲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还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脏组织学病变程度,这可能与通过降低血清TGF-β1、升高血清SOD水平而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予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对照组37例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2组治疗10周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59.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及LDL-C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G降低(P0.05),TC、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及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ST、ALT及γ-GT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AST、ALT及γ-G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护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护肝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护肝降脂方治疗),对照组(29例,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治疗10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血脂水平及B超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2.4%,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脂检测表明,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及血脂水平(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超检测表明,两组患者脂肪肝程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84.4%)较对照组(65.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肝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明确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吴芳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465-2468
目的:验证中药健脾化痰方治疗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中药健脾化痰方、维生素E胶囊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等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后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维生素E治疗组(总有效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ALT,AST水平显著下降,说明2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肝功能;但组间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中药组治疗后TC,TG,LDL-C,HOMA-IR下降,HDL-C,IAI上升(P<0.05或P<0.01)。结论:健脾化痰方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显著治疗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降脂茶疗方结合中药外敷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予降脂茶疗方,同时以降脂外敷方外贴肝区;对照组予血脂康胶囊联合硫普罗宁肠溶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肝功能(血清ALT、AST)、血脂(血清TC、TG)、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ALT、AST、TC、TG,以及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茶疗方结合中药外敷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二陈汤加味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25例。对比两组肝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LT、AS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按诊断标准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1例。治疗组服用柴越汤,对照组服用东宝肝泰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降血脂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细胞功能及降血脂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T、AST、γ-GT、TG、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且能改善肝功能,降低TG、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浊降脂茶联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给予化浊降脂茶联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变化,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腹部B超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均有显著改善,ALT、AST、TG、TC、LDL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B超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化浊降脂茶和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且有修复肝功能和改善血脂代谢的作用,对湿热内蕴、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而且方便服用,易于坚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降脂复肝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降脂复肝汤药物治疗12周,测大鼠体重、肝湿重分析肝指数;通过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肝功酶试剂盒及血脂试剂盒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细胞介素1a(IL-1α)的变化.结果 降脂复肝汤组大鼠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组织TG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降脂复肝汤组IL-1α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降脂复肝汤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肝脏的病理学组织变化及肝组织脂肪变性,也能降低脂肪肝变性肝组织IL-1α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加中药茶饮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加疏肝健脾饮中药茶饮,对照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10 mg,每日1次,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后判定临床证候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72.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TBi L、TG、TC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ALT、AST、TBi 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加疏肝健脾饮中药茶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肝功能,有降脂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肝降脂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血脂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2例口服调肝降脂(青蒿、柴胡、山楂、茯苓、泽泻、法半夏、白芍、肉豆蔻、韭菜汁等)中药;对照组31例口服血脂康。2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调肝降脂法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P<0.05)。结论:调肝降脂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调肝降脂,健脾化湿,消滞化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静 《天津中医药》2017,34(3):168-169
[目的]观察自拟软肝煎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软肝煎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血脂、腹部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3.3%,治疗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肝脏B超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软肝煎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丹芪降脂汤治疗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会生 《河北中医》2011,33(3):344-346
目的 观察自拟丹芪降脂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自拟丹芪降脂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胆宁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变化,影像学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客观评价自拟经验方降脂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收集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降脂护肝汤观察组和荷丹片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影像学B超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降脂护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