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每月通过家庭随访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每1~2个月来医院复诊.两年后观察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腹膜透析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随访可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CDSMP)下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CRF)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RF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CDSMP护理模式干预,2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遵医行为、肾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3个月后,2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遵医率分别为91.11%(41/45)、73.33%(33/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24 h尿蛋白量(UP-24h)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肌酐清除率(Ccr)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肾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CDSMP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CRF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增强患者的遵医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对提高慢性肾炎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将226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慢性肾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于干预后3个月评定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疗效、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HD)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5例门诊H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交待医嘱的内容及遵医的重要性,观察组同时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价并修改护理计划。于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其完全遵医行为。结果:两组完全遵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提示应用护理程序对门诊HD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病人遵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后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在我中心居家腹透的患者,专业腹透护士每月进行社区随访干预,2年后观察患者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提高了居家腹透患者的自我约束力,减少了患者透析并发症及住院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电话随访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保健指导,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方法:将出院的7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出院后即行定期电话随访,而对照组未加影响。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率调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实验组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与保健指导后,在自我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美丽  丁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54-15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32例和常规护理组32例。两组病人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均追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组明显增强,丙型肝炎病人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后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率及康复有效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及康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应用于放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80例于医院行放化疗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此次随访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随访管理,以电话形式或门诊随访等给予指导,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6个月时遵医行为,评价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状态,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3个月、6个月时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应用于放化疗患者中可稳定患者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过渡期护理干预管理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受腹膜透析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过渡期护理干预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利用自行设计行为量表来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此种行为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管理可以提高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5月本院80例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下列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管理、行为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随访时间3-6月,平均(4.78±1.78)月,干预前生活质量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子病历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0份我院住院患者的资料,将其均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电子病历管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电子病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随,统计患者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惑者满意率高达98%,对照组满意率仅为77%,经统计学处理分析X^2=20.16,P〈0.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病历的实施和推广可有效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水平,既改善了医疗护理质量又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同时还增强了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路径及其疗效评价.方法:对我院2007年06月至2010年10月行脑肿瘤手术的患者137例,随机分为2组:护理路径应用组(实验组,n=70);常规护理路径应用组(对照组,n=67).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类型;问卷调查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护理内容知晓率;观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 =0.007);护理满意度及内容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路径应用疗效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建认知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重建认知教育,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盐饮食,低脂饮食)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在遵医行为方面和血压控制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建认知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药物控制,同时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疗程一个月,对比观察降压效果.结果:经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士执行心理干预对控制老年人的高血压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超滤功能。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4月70例正在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其中A组40例患者腹膜透析时间少于1年,B组30例患者腹膜透析时间超过一年)检测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分别检测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管内径(D)、收缩期峰速(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量(O)。结果发现,腹膜透析时间越长,SMA的PI、RI越低,腹膜超滤量就越低,间接反应出腹膜超滤功能降低。结论:彩超对SMA血流动力学检测无痛、可反复操作,对临床上评价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超滤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长期氧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COPD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并指导患者在家中使用低流量吸氧.治疗组每天吸氧〉15h,在给予常规指导下,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对照组每天吸氧〈12h,仅给予常规指导.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动脉血气分析、血浆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12月内治疗组平均住院次数:(3.7±1.4),对照组为:(6.7±1.9) 治疗组治疗后低氧血症改善情况、营养状况好转情况均好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治疗有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氧疗的健康教育及定期随访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现状,寻找影响进行康复治疗的因素.方法:通过对急性脑卒中好转出院患者采用上门随访、门诊随访的方式,分别于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时进行随访,搜集资料,了解治疗(尤其是康复治疗)情况及家庭基本情况、本人情况.结果:患者本人有获取康复治疗指导的要求或愿望者占87%,药物治疗情况:第一个月189例(92.2%),三个月内138例(67.0%)六个月内13例(5.0%);康复治疗情况:第一个月内101例(49.0%),介于一个月至三个月之间者有30例(14.6%),三个月至六个月内有6例(2.9%),其中能坚持功能锻炼者,也会采用针灸、推拿等其他方法配合;影响康复治疗的因素:家人支持是主要因素,第一个月占128例(62.6%);其次是经济维持,第一个月占126例(62.0%);本人信心:第一个月占96例(46.6%);仅有16例出院时医生给予较详细的康复治疗指导;出院后从乡村医生或其他途径获得帮助者仅有8例(3.9%).全县各乡村均没有康复中心.结论:农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是一个严重缺失不到位的现实,这和康复治疗知识的普及及传播不够、康复中心的缺少、患者本人对疾病的认识及信心不足,以及家人的帮助和支持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辅助治疗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8月~2009年9月收治的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肾活检明确病理,根据患者的病理和临床表现,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腹膜透析。随访3-10年,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K+Na+ca+浓度的改变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本组30例患者中有效22例,无效8例。对有效患者进行随访,在应用腹膜透析之后,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K+Na+Ca+浓度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能够控制肾损害的加重,改善肾功能,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在腹膜透析术后腹腔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62例进行腹膜透析且合并腹腔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进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头孢唑啉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6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61%)(x2=5.83,P〈0.05)。两组治疗后腹膜尿素清除指数及总尿素清除指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各观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未有1例出现过敏、肝肾功损害。结论:美罗培南在治疗透析后腹膜炎中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且对透析无影响,是重度及混合性感染者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