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护生在实习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笔者对护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带教中给予积极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护生在实习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笔者对护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带教中给予积极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实习护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实习即将结束的160名护理专业的大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SCL-90各因子积分除“敌对”一项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全国均值.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阶段实习护生存在不同心理问题。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其身心发展和实习效果。结论对各阶段实习护生存在不同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护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实习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袁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818-3819
采用直接交流和间接观察的调查研究方法对50名本科护生在心内科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发现护生在心内科实习的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不同,在实习初期,由于环境的陌生出现焦虑和恐惧;在实习中期,由于对所做工作种类的不满表现出大材小用、厌学等松懈心态;在实习后期,实习护生又因受到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的影响同时面临就业的压力,常表现出无奈和迷茫的心理。带教教师应根据这些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带教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中专实际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308名中等卫生学校在医院实习的护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心理问题程度的评估,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初步接触临床的实现护生由于不能适应从理论到实践,从模型人到病人的转变,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希望临床在教授实习护生操作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心理问题的疏导,帮助他们在知识、技术、心理上圆满毕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很多护校将精神科列为一个实习点,但进入精神科实习的护生往往对精神科专业知识了解不深,重视不够,在临床实习中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影响临床带教质量。本文根据精神科护生不同实习阶段的心理特点,结合精神科病房的特殊性,对精神科实习护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对临床带教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使她们能顺利完成精神科临床实习。分析了精神科实习护生带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认为护生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特点有偏见,缺乏精神科相关知识与技能,对专科实习目的及时间安排认识不同;带教老师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带教积极性不高,"用"多于"教",教师素质和带教氛围有不同影响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相应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临床实习阶段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心理状况、解决心理问题,以便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抽取中专、大专、本科3个层次的临床实习护生22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量表(AS)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实习护生SCL-90各项指标的评分呈现下降趋势;中专护生SCL-90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本科护生( P<0.05)。结论与中专生、大专生比较,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SCL-90量表中强迫、焦虑症状及其他躯体化中专生心理问题差异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王彤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53-154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对102例护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评分,与国内常模值进行比较。结果:护生存在多种心理问题,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应采取对策,保证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初期的心理状况及原因进行调查,探讨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80名同届本科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护生当中,有85.0%护生存在精神紧张,87.5%护生存在疲劳感,96.3%护生渴求学习;影响因素分别有环境的陌生(85.0%)、胆怯怕错(63.8%)、与患者沟通困难(62.5%)、与带教老师沟通困难(60.0%)、厌烦生活护理(58.8%)、对本专业缺乏信心(52.5%).结论 对于临床实习护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应该做出积极的措施进行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其能够更好地融人医院的临床工作,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实习护生心理动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翠兰  沈雪美  林春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932-1932,F003
在实习过程中,护生在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如何帮助她们克服各种心理问题,从而顺利渡过实习期,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多年的临床教学中,总结几点体会:1护生实习期的心理动态1.1实习初期:护生存在陌生、紧张、胆怯心理。护生初到医院各科室,接触到每张不熟悉的面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初期的心理特点及原因的调查分析,探讨相关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80名2013级的本科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在临床实习初期常有感到紧张、疲劳却渴求学习的心理,主要源于环境的陌生、与患者及带教老师沟通困难、胆怯怕错、厌烦生活护理、对本专业缺乏信心等原因。结论:对于护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应该提出积极的措施进行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医院的临床工作,增强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护生心理分析与带教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十余年的临床带教,总结出护生几种心理,体会如下。1 兴奋、激励心理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心理上出现兴奋、激动。希望搞好实习,为结业后独立工作奠定基础。表现为精神饱满,仪表端  相似文献   

13.
护生在经过将近1年的临床实习之后,面临人生的关键时期,往往呈现出较为敏感的心理状态[1];实习后期频繁的面试致使实习过程不连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中;加之已经熟悉临床工作的内容和程序,对临床的新鲜感已消失,工作不如以前积极主动,对基础护理有厌恶感[2];实习中多以测量生命体征、注射等常见操作为主,重复的过程易使护生不愿用心实习;周围同学的择业情况也会影响护生的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生的排斥更会加剧其抗拒心理.经过对2012年1月-2012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90名护生使用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的问卷调查,分值在3分以上的护生为76名,占总体的84.4%以上,反应出护生在实习后期总体上存在着较严重的倦怠心理.护生产生倦怠心理,影响实习的效果,也增加临床工作的风险,如何降低护生的倦怠心理,并保证护生的实习效果,现将临床带教工作中的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胡佑锦  赵秀芹  王琼 《淮海医药》2009,27(4):361-362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性人才的关键环节。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承接实习带教已有20多年,实习护生中有中专护生,也有大专护生,怎样使他们从一个单纯的护生成功向护士转型,尤其是分析他们进入临床实习初期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不仅是每一个带教单位,也是每一个带教老师所面临的需要不断更新的课题。本文对护生实习初期心理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顾雯霞 《淮海医药》2006,24(6):515-516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静脉穿刺是最常见、最普通的操作之一,而护生由于患者方面的因素及自身心理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导致静脉穿刺失败较多,引起患者的不满意和护生心理负面压力的增加,这些都将影响护生的实习效果及病区护理质量.通过长期的临床带教,我们分析和总结了护生静脉穿刺的失败原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使护生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生临床实习被拒绝的心理状态及对策。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实习期内护理操作被拒的护生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对负向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护生在临床实习被拒绝时存在正面和负面的心理状态情况。结论对护生在临床实习时被拒绝负面心理状态进行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生成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李静雯  刘俐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39-1740
临床教学策略是为了让护生更好地适应并融入临床实习生活.由于初始阶段,护生是由学校过渡到临床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必须在思想、心理、带教方法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8.
<正>我院是呼伦贝尔地区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所教学医院,每年担负着来自省内外医学院校的护理实习的带教工作,这个阶段是护生成长为护士必经之路。我们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总结实习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处理问题的方案,保证在护生在医院的护理实习阶段有所对护理工作的领悟及技法提高[1-4]。l实习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晓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406-2406,F0003
通过对2004年2~5月共74名大专实习护生的调查,除1名男性外其余均为女性。年龄21~33岁;分别来自33所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4人,二甲医院32人,其他医院28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15人,普通护士51人。通过分析发现,护生在实习时的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大专护生实习期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及应对措施,浅谈以下几点意见。1护生临床实习期心理分析1.1第一阶段——好奇紧张心理:本组81.2%来自非三甲医院的护生,初到三甲医院,对新科室的工作内容、环境及人员都会产生新鲜感和好奇,但由于环境不熟悉,难免又会产生紧张心理。18.8%来…  相似文献   

20.
妇产科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习是临床护士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习过程中,如何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关乎实习结束后护生能否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现代护理医学发展迅猛,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妇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生在妇产科实习阶段必须加强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实现从护生到临床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胜任妇产科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