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名2012年4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儿,其中有50名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将其视为观察组,50名为由于其他病因而导致的腹泻患儿,将其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儿作相应的心肌酶谱检测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酶谱检测指标都比较高,两组患儿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心肌酶谱能够有效检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而且临床价值比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及其同功酶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对61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心肌酶测定,并与同期无腹泻、感染性疾病和心脏疾病的婴幼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1例中49例(80.3%)心肌酶谱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心肌损害,故在治疗时应作心肌酶谱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刘兴芬 《北方药学》2012,(12):42-4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对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将76例粪便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住院的RV抗原阴性的72例肠炎患儿作对照组,将两组的心肌酶谱、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肠炎组(P〈0.01),心电图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较非轮状病毒肠炎更容易出现心肌损害。通过检测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轮状病毒所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止泻Ⅰ号方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炎琥宁等抗病毒及静脉补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止泻Ⅰ号方贴敷神阙穴。结果:治疗组腹泻持续时间(3.15±1.35)d,对照组(4.35±1.30)d,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拟腹泻Ⅰ号方贴敷神阙穴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小儿手足口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各40例,行心肌酶检测并统计出现心电图异常的种类和比例。结果手足口病组肌酸激酶(O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高于轮状病毒腹泻组(P〈0.05),轮状病毒感染组出现ST-T改变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比率显著低于手足口病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相对于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心肌损伤较为明显,通过心电图检查能更明确的诊断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两种肠炎的心肌酶谱的区别。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6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收治的其他类型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6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AST、LDH、α-HBDH、CK、CK-MB。结果:观察组心肌酶AST、LDH、α-HBDH、CK、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治的6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经检测后,发现其中47例心肌酶谱升高,给予治疗后,AST、LDH、α-HBDH、CK、CK-M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改变较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了104例小儿肠炎患儿(其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者63例,阴性39例)和35例正常小儿的血清心肌酶谱AST.CK.LDH.CK-MB.结果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血清AST.CK.LDH和CK-MB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73,14.1,18.46,9.21,P均<0.01),其值较正常参考值升高,比率以CK-MB为甚(59/63);而小儿肠炎轮状病毒阴性组与正常小儿比较除血清AST和CK有显著性差异(P<0.02)外,LDH和CK-MB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常侵犯心肌从而造成心肌酶谱的改变;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的检测中以CK-MB检测最具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给予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止吐、止泻、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82.1%(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吐、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山莨菪碱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1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30例患儿。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葡萄糖酸锌口服及山莨菪碱静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72h有效率,随访患儿轮状病毒转阴率,患儿机体止泻、退热、大便频率等情况恢复至正常水平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患儿治疗72h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3、5、7dHRV病毒转阴率分别为27.5%、72.5%、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57.5%、8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次数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经治疗后,治疗组患儿AST、LDH、CK及CK-MB水平(26.78±2.67,86.90±6.31,87.23±6.32,24.08±2.64)较对照组(39.65±3.27,108.26±10.21,117.26±9.85,32.54±3.42)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补锌联合山莨菪碱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预防患儿不良事件发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由其他病因引起腹泻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小儿的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心肌酶CK、CK-MB、AST、LD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我院治疗后CK、CK-MB、AST、LD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常合并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10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记录两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3.14±1.35)d;对照组腹泻停止时间为(4.52±1.48)d,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腹泻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病毒唑治疗患儿48例为对照组,消旋卡多曲治疗患儿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止吐时间(2.1±0.7)d、止泻时间(2.5±0.9)d、退热时间(1.8±0.6)d、住院时间(4.6±1.3)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6±1.0)d、(3.2±1.1)d、(2.3±0.8)d、(6.7±1.5)d,观察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乳糖酶缺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应用改良斑氏法作粪还原糖及pH值测定,其中还原糖2+~3+或还原糖+,pH值〈5.5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补液、纠酸、补锌、补充活菌制剂、平常饮食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糖酶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0.4%。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痊愈天数为(4.13±1.22)d,对照组平均痊愈天数为(5.25±1.56)d。两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酶缺乏疗效可靠,且无任何副作用,可作为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4.
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剂治疗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引起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我院所接收治疗的感染轮状病毒并已至肠炎的患儿160例,按照就诊顺序均分为A、B、C、D 4组,每组40例。四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A组作为对照组,不再做其他处理;B组给予口服培菲康胶囊散剂;C组口服葡萄糖酸锌;D组给予培菲康胶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四组患儿腹泻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恢复平均时间。结果 D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B、C组(P<0.01、P<0.05、P<0.05);A、B、C、D组患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4.18±1.12)d、(3.42±1.06)d、(3.42±1.53)d、(1.95±0.98)d。平均止泻时间D组显著短于A、B、C组(P<0.01、P<0.05、P<0.05)。结论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培菲康胶囊及锌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对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将76例粪便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住院的RV抗原阴性的72例肠炎患儿作对照组,将两组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肠炎组(P<0.01),心电图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超声心动图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轮状病毒肠炎较非轮状病毒肠炎更容易出现心肌损害。通过检测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轮状病毒所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汤药联合思密达治疗儿童腹泻临床疗效,优化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再口服自拟止泻汤,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症状改善程度,记录症状消失时间,空腹抽血检查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进行临床疗效评判并比较。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36%比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98,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CK、CK-MB分别为(26.8±8.2)h vs(35.7±9.6)h,(4.6±1.6)d vs(5.9±2.2)d,(114.3±16.4)U/L vs(208.4±22.3)U/L,(15.46±2.33)U/L vs(20.74±3.3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汤药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缩短病程,且减轻心肌损害,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或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害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