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BJ-6B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与HY-HDR18型高剂量率近距离后装治疗机共用一个机房,因加速器与后装机分时使用,加速器的能量(6MeV)远高于后装机(铱-192)的能量(7平均能量为380KeV),所以按标准加速器机房屏蔽要求设计。加速器与后装机共用和非共用机房的最主要区别是:接受加速器放疗的患者(含头部、体部X刀治疗患者)和放疗技术人员与后装放射源(平时不治疗病人时^192Ir在后装机的储源罐中)接触的时间大大增加。笔者设计、制成后装机屏蔽罩,增加了10mm铅防护,加大了防护的安全系数。现将制作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者使用腔内后装接触治疗方法治疗12例口腔及咽部复发的鳞癌,使用Selefron 型为妇科接触治疗用的后装机,优点在于有可以任意弯曲的导管,加上各种可以更换的放射源,适合口腔及咽部使用。此类后装机设备内有铯~(137)小球,直径为2.5mm,而每一单位小球的放射强度则可以由医生任选。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满足国家标准和临床需求,对Flexitron后装机的硬件和软件制定临床调试流程、项目内容和测试方法,并建立相关的质量控制规程。方法 临床调试分为硬件、治疗计划系统(TPS)和端对端(ETE)的全流程测试。采用源位置检测标尺测量放射源的到位精度;通过秒表计时、电离室测量、视频分析3种方法检测驻留时间的精度和线性;使用高精度尺测试模拟尺、连接管、源位置检测标尺等测量工具的精度;使用胶片校准标记丝和施源器;使用静电计和井型电离室校准放射源活度。通过实物图像对TPS的显示、重建精度进行评价。采用自制模体完成扫描、计划和剂量测量进行ETE测试。结果 调试项目中的精度检测结果均在可接受的限值之内,源活度测量结果偏差为0.21%,ETE点剂量测量偏差为2.32%,均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但精度检测项目中,核磁标记丝的标称和实测值存在2 mm差异,因此基于核磁影像采用标记丝进行管道重建时需要修正。结论 本研究通过总结Flexitron后装机的临床调试经验,制定了后装机、计划系统各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的基线水平,为后装机投入临床使用前的调试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使用免冲洗胶片测量后装机192Ir放射源到位精度及步进距离精度的方法。方法 使用GAFCHROMIC® EBT3型免冲洗胶片对1台国产后装机192Ir放射源到位精度及步进距离精度进行测量。曝光后的胶片使用EPSON PREFACTION V700 PHOTO胶片扫描仪扫描成胶片分析软件要求的图像格式,然后用SNC Patient 5.2软件中的胶片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 以源活性中心为基准点,该后装机使用胶片法测量的192Ir放射源到位精度为-0.75 mm。免冲洗胶片分析方法能够分辨2个驻留点间5 mm的步进距离精度,不能够分辨2个驻留点间2.5 mm的步进距离精度;2.5 mm步进距离精度可通过测量3个连续驻留点第1点和第3点间距离是否为5 mm的方法进行间接判断。该后装机使用胶片法测量的连续9个驻留点间的5 mm步进距离无偏差;2.5 mm步进距离精度间接判断结果无偏差。使用胶片法测量的后装机192Ir放射源到位精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免冲洗胶片方法可以用于后装机192Ir放射源到位精度及步进距离精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初,国内首次引入荷兰核通MSH后装机后,在放疗界引起了普遍关注。腔内后装法放射治疗(简称后装),可使放射工作人员减免辐射损害,又可使治疗方法多样化,适应个别化治疗的需要。 后装机是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放射源运动的方式,实现对放射源布位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照射。micro SELECTRON—HDR后  相似文献   

6.
中药油纱布治疗植皮术后残余创面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移植术在治疗中 ,不论是新鲜创面植皮 ,还是肉芽创面植皮 ,都有可能造成皮片不完全成活 ,而遗留残余创面 ,这些散在的创面 ,单纯用抗生素湿敷及磺胺嘧啶 (SD)银糊、SD锌软膏等药物 ,虽能控制感染 ,但愈合缓慢 ,疗程较长。尤其晚期小创面 ,处理起来 ,更为棘手。我院于1997年以来 ,使用自制中药油纱布 ,治疗 38例深度烧伤植皮后 ,皮片生长不良 ,久治不愈的创面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8例 ,男 2 4例 ,女 14例 ,年龄最大 6 2岁 ,最小 2 .5岁 ;致伤原因 :火焰烧伤 19例 ,沸水、沸油烫伤 13例 ,电击伤 4例 ,…  相似文献   

7.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一直是心血管病研究的热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在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DGF的结构及来源,PDGF受体,PDGF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制,PDGF在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以及针对PDGF及其受体的再狭窄的防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陈会海 《武警医学》2000,11(2):103-103
ALCYON160或3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紧凑,精密性好等优点,但在使用中也经常出现了一些故障,为使各医院能更好的使用该机,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有关常见故障的排除介绍如下。1 常见故障和处理11 DIV问题 DIV是出现在测定结果后的一种异常警示。在说明书中未做说明,我院自仪器安装以来DIV结果较为普遍,呈一种渐进性故障。此种标识的结果,重复性差。观察其反应进程曲线,在终点法曲线上都有一个较大的尖峰,在动力学曲线上,曲线呈不规则锯齿状。经多方原因查找,DIV结果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试剂针…  相似文献   

9.
大鼠深度烫伤后局部组织中PDGFmRNA表达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深度烫伤后局部组织中PDGFmRNA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α- 32PdATP标记的PDGF- AA和- BB的cDNA 探针和斑点杂交测定大鼠深度烫伤后不同时相局部组织中PDG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烫伤后组织中PDGF- AA和- BBmRNA的表达,较之对照组都有所升高,且在烫伤早期出现高峰,尤其是- BBmRNA表达水平在深度烫伤后期又有持续升高,且绐终高于- AA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PDGF在大鼠深度烫伤后的炎症反应和修复愈合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图像后处理DSA技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S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组连续、高质量的图像将为临床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资料保障。少数患者由于位移造成的减影图像不佳 ,给诊断带来困难 ,我院对甲乙两组共 2 9例图像进行 2次减影和蒙片移动解决图像不佳的问题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我们共作脑血管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2 30例 ,其中旋转脑血管造影 12例和支气管栓塞造影 17例图像显示不佳。使用 2次减影和蒙片移动方法再处理图像。二、方法(一 )将处理的序列图像回放到ROADMAP监视器上 ,在SDF操作窗口打开SUBTRACT子窗口。(二 )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三维血管图像后处理技术,提高MR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率。材料与方法:经手术或DSA证实的13例颅内小动脉瘤患者在1.5TSignaMR超导系统上进行2DPC及3DTOF法MRA检查。采用MOTSA扫描技术,512×256matrix,扫描参数中加MT。并用IVI及3DNavigator软件对血管成像进行再处理。比较2DPC图像、3DTOF中的原始图像、叠加图像、再投影图像及IVI图像、3DNavigator图像动脉瘤及载瘤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2DPC只有2例显示了动脉瘤瘤体,3DTOF叠加图像中因血管重叠也只有4例能显示瘤体,再投影图像中有3例因重叠及背景因素干扰而瘤体显示不清,原始图像及血管后处理图像均较满意地显示了瘤体,IVI及3DNavigator图像对显示载瘤血管有优势。结论:三维血管后处理图像结合原始图像观察可提高MRA对脑小动脉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和编辑后装机控制文件来解决后装计划部分执行问题。方法 通过记录治疗当时的放射源源强、患者已经受照时间、应用C语言程序追踪到患者部分治疗时紧急回源前最后驻留点位置以及放射源在最后驻留点位置已经驻留的时间,通过编辑后装机控制文件生成后续治疗文件,并应用固体水建立测量模型验证生成后续治疗文件的正确性。结果 对于测量模型中定义的A、B点剂量,Dose A4(后装计划中断前后A点受照剂量之和)与Dose A1(完整执行后装计划A点受照剂量)相差6.12%,Dose B4(后装计划中断前后B点受照剂量之和)与Dose B1(完整执行后装计划B点受照剂量)相差2.09%;MapCheck平面剂量Plane Dose 4(后装计划中断前后MapCheck平面剂量之和)与Plane Dose 1(完整执行后装计划MapCheck平面剂量)都呈现正梨形剂量分布,百分剂量差异4%以内的达到了93.8%,满足临床剂量要求。结论 后续治疗文件可以准确完成患者后装计划中未完成的部分,达到剂量分布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0年的日益逼近,千年虫问题同样困扰着CT正常工作运行。对此我们曾拟采用年月日替代法加以解决。即在开机后进入程序前,先用01~99任一位数替代年份。进入程序后,在输入病人资料时,在CT号或平扫、增强说明后面,加上2000年正确日期。此法虽能解决日常一般工作,但因易于修改日期,如遇涉及司法鉴定问题时,给证据认定造成困难和争论。因此,笔者摸索了一种开机后设定日期法,介绍于后,供同道参考。我科使用西门子DRH型CT机,开机后首先需用01~99任一数替代年份(如DD-MMM-99),待正常开机进…  相似文献   

14.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着重介绍了血清Tg、血清TgAb、^131I-WBS、血浆内源性放射性碘化甲状腺激素层析测定、^201T1显像、^99mTc-MIBI显像以及放射性标记抗Tg抗体免疫显像等在DTC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和作用,并对手术、^131I治疗、外放疗、化疗和甲状腺激素治疗在DTC术后复发或转移处理中的价值和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ARDS是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因肺内、外严重疾病过程中急性渗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所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的症候群。其死亡率高,国外报道为50%,国内报道为25%~50%,近年来因使用PEEP后国内报道降为20%[1]。我中心自1990-10~2000-10共收治颈椎骨折、颈髓肿瘤、先天性颈椎畸形、严重颈椎病49例,术后并发ARDS6例,除1例颅底凹陷症术后3d突发脑疝死亡外,5例全部治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例ARDS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32~67岁;其原发病颈髓肿瘤2例、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2例、严重颈椎病1例、颅底…  相似文献   

16.
放射损伤后肠粘膜和血浆中二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观察了电离辐射后小肠粘膜及血浆中二肢氧化酶(DAO)活性的变化.动物受6Gyγ射线照射后1天,小肠粘膜DAO活性即开始下降,3天降至最低,5天开始回升,15~25天酶的活性高于正常值,血浆中DAO活性的变化与小肠中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不同剂量照射后第3天,随着剂量的增大,小肠和血浆中DAO活性呈线性下降.通过肠上皮细胞量与DAO活性两者关系的研究表明:照后上皮细胞数的变比与DAO活性的改变基本一致.因此,认为血浆中DAO活性的变化可作为反映小肠粘膜放射损伤与修复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源器对后装机192Ir放射源剂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装机治疗 (brachytherapy)作为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外照射的补充在国内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每年约需要 6 0 0多颗放射源[1 ] ,它是将封装放射源通过施源器或输源导管 ,用计算机将放射源植入患者的肿瘤部位进行照射治疗的一种方法。施源器有两种类型 :金属硬质施源管和塑料施源软管。不同材料的施源器对1 92 Irγ射线的剂量吸收不同 ,必定造成放射源周围剂量分布的差异 ,了解这种剂量差异的程度对后装治疗的质量控制 (QC) ,后装治疗计划系统软件设计以及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和仪器 :天津荣力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8.
急性硒中毒后小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对急性二氧化硒中毒所致肝细胞线粒体损伤进行定量研究,以利于临床合理使用硒制剂。方法:雄性 B A L B/ C 小鼠110 只,随机分11 组,每组10 只。其中10 组用于测定口服 L D50 ,用改良寇氏法进行统计处理,求得小鼠口服 L D50 。剩余一组10 只小鼠,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染毒组,每组5 只。染毒组用二氧化硒( Se O2) ,以小鼠口服 L D50 腹腔注射。两组均在1 h 后处死。应用体视学方法对肝细胞的体密度( Vv) 、比表面(δ) 、面密度( Sv) 、平均体积( V) 和数密度( Nv) 进行测算。结果: B A L B/ C小鼠的口服 L D50 为2 .04 mg/kg 。体视学结果显示:硒中毒后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与对照组相比,其比表面减小、平均体积增大及数密度降低( P< 0 .05) ;而体密度和面密度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结论:硒中毒可直接导致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表现为线粒体体积增大,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其功能降低。为以后更好地认识和预防硒中毒提供了基础病理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LD)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PLD,其中34例使用手动椎间盘切割器,30例使用电动螺旋式椎间盘摘除器。结果:痊愈或显效45例,占70.3%;有效11例,占17.2%;无效8例,占12.5%,无一例严重并发症。讨论了PLD的术后处理、影响疗效因素、并发症防治、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的切割方法以及两种切割器的优点.结论:PLD安全、有效,可作  相似文献   

20.
CD3单抗是鼠抗人CD3分子单克隆抗体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既可用于预防又可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CD3单抗在体内能引起多种副反应 ,特别是首次使用后可出现首剂反应 (又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副反应通常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