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医》2008,40(8)
陶纪志医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本科,专业从事风湿病的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独创十四经筋结新疗法。该疗法为创新理论,独创技术,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的特点。符合简、便、验、廉的特点。不打针,不吃药,通过特殊手法,按照十四经结,可对颈椎病引起的麻木、疼痛、头晕、呕吐,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性骨坏死,  相似文献   

2.
保和丸在异病同治中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和丸出自《丹溪新法》,由山楂、神曲、姜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等组成,原治食积停滞,脾胃不和所引起的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等症。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中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病,常取得较好的效果。兹报告如下。慢性迁延性肝炎叶某,男,36岁。患者2年前曾患甲肝,治疗4月余而肝功能恢复正常。此次因劳累过度,自觉肝区胀痛,伴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秘结,三四日一行,小便黄赤,恶心,口干苦,烦躁易怒。转氨酶248单位,表面抗原阳性。舌淡红,苔白厚,脉弦滑。证属脾胃不和,痰湿食…  相似文献   

3.
杨利侠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54-2555
七情指人具有的基本情绪,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原本是人的正常情绪,是人类对外界刺激因素在精神情志反映的信息交流和脏腑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只要是适度的七情,能抒发情感有益健康,属生理性的七情。若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变化,超过了机体的自我调节范围,从而导致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常。女性以血为用,血常不足,气偏有余,且生性偏于隋感,情绪易于波动,加之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极易导致气血失调,发生经、带、胎、产等诸病。  相似文献   

4.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笔者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表现,结合活血化瘀之法,将其分为五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辨证论治风热伤络型:初起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周身不适,纳差,继之出现双下肢紫癜,关节肿痛,眼睑浮肿,甚至尿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清宣风热,凉血活血。处方:银花、连翘、黑荆芥、炒防风、地肤子、蝉衣、桑枝、淮牛膝、茜草、生地、紫草。尿血加大小蓟、白茅根、生侧柏;腹痛便血加白芍、生地榆。血热妄行型;可见壮热不退,下肢紫癜成片,血尿明显加重,可伴衄血…  相似文献   

5.
麦冬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冬喜温暖而潮湿的环境,多种植在海拔460~520m的涪江两岸的Ⅰ、Ⅱ级阶地上。最适土壤为棕潮沙泥。该土壤母质复杂,矿质养分丰富,有机质含量适宜,中性,含钙,微生物活跃。物理性状好,土层深厚,地上水位高,结构良好,上松下紧,透气、透水、回润好。土壤水、气、热、肥协调,能满足麦冬生长发育之需,种植的麦冬质量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久病虚阻从肝脾肾、气血论治——郭维淮学术思想撷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维淮老师是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他耕耘杏林6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术思想源于歧黄,基于仲景,私淑薛己、清任,执着探索,师众而各取所长,承先而有独到见解,特别是在久病之后,外损内伤、气滞血瘀、血癖痰阻、闭塞经络,从肝、脾、肾、气血论治的理论,是郭维淮临床学术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调治原则和推陈出新的治疗方法。作者随师学习,幸有所得,对郭老调治外损内伤,气滞血癖,痰瘀互阻,经络不通,从肝脾肾、气血论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五积散初见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门》。由苍术、麻黄、桔梗、积壳、陈皮、半夏、茯苓、白芷、白芍、当归、川穹、桂枝、干姜、厚朴、炙甘草、生姜、葱等组成。主治气、血、痰、食、饮五种病邪的郁积。临床应用相当广泛,疗效显著。现将笔者运用五积散的体会介绍如下。1咳嗽气喘唐某,男,45岁,农民,1995年3月26日初诊。因春天做农括冒雨受凉后,咳嗽吐痰稀白,胸闷气喘,口淡不渴,恶寒无汗,头颈胀痛,肢体楚,四末不温,纳少乏味。体形肥胖,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弦滑。此乃外寒内饮,发为咳喘之证。治宜外散风寒,温化痰饮,拟…  相似文献   

8.
人体的生命是由于阴阳运动、阴阳气化所产生,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都是阴。对于人体,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如果阴阳能够平衡,那么人的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人的气色就会非常好。  相似文献   

9.
林求诚主任医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是一种标本相为诱因,相互作用恶性循环的结果。慢支急性发作期,以辨痰为辨证的主线,热痰证,治以清热养阴,宣气活血。方药用鱼腥草、蒲公英、银花、连翘、胆星、陈皮、北沙参、瓜蒌、赤芍、丹参、桃仁、竹茹、麦冬、茯苓。寒痰证治以温寒燥湿,宣肺活血。药用煮半夏、制南星、细辛、干姜、白芥子、赤芍、桃仁、丹参、菖蒲。缓解期分为肺气虚证,治以补肺益气,佐以活血;脾阳虚证,治以健脾燥湿,理气活血;肾阳虚证,治以温阳补肾,纳气活血和阴阳两虚证,治以滋阴补阳。慢支并感染者多表现为本虚标实,应重视瘀血的存在,辨证为痰热壅肺,气虚血瘀。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为:瓜萎10g,薤白10g,半夏10g,黄芪15g,党参15g,京丹参15g,赤芍15g,黄芩10g,连翘15g,蒲公英24g,紫花地丁24g,鱼腥草24g,甘草3g。强调重用清热解毒治标之品。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证论治中风后痴呆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以中药为主治疗中风后痴呆症,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1辨证论治虚证:(1)肝肾亏虚,髓海不足:头晕、耳呜、记忆力减退、神情呆滞、寡言少语,腰酸腿软,舌红,苔少,脉沉细而数。治则补益肝肾,补脑充髓。药用熟地、山萸肉、当归、紫河车、黄精、狗脊、桑椹子、益智仁等。(2)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表情淡漠,行为呆滞,记忆力减退,善悲欲哭,心慌气促,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数。治则健脾宁心,养血安神。药用当归、党参、白术、黄芪、山药、拘杞、酸枣仁、白芍等。实证(1)痰瘀阻窍:头重如裹,表…  相似文献   

11.
蜈蚣具有熄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抗惊厥等功效,在临床对顽固性皮肤病、银屑病以及癫痫、乳腺增生、半身不遂、颈椎病导致的上肢麻木、坐骨神经性疼痛等病,按“以毒攻毒”法则应用蜈蚣,可收到较好疗效。笔者临床用治多种疾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 半身不遂 庞某,男,60岁。患者于1992年2月2日突然跌倒在地上,出现左侧瘫软,上下肢功能丧失,不能抬举站立,肌肤麻木不仁。语言謇涩,口角流涎,痰多白稠,头昏耳鸣,腰痛,大便结燥,舌体胖,质淡,脉濡无力。血压24/12kPa。诊断:半身不遂。证型:气虚血淤,风痰阻络。方药:黄芪120g,胆南星、当归、赤芍、川芎各10g,火麻仁、杏仁、桃仁、红花、法夏、陈……  相似文献   

12.
小儿厌食证多因平素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等损伤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而产生不欲饮食,消瘦等症,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笔者在临床辨证论治此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脾胃气虚脾运失健主症:面色少华,不思纳食或饮食无味或拒食,形体偏瘦,精神状态无特殊改变,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薄白,脉稍弱。治法:健脾益气,和脾助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薏苡仁、桔梗、山药、扁豆、莲子肉、砂仁、大枣,剂量酌定。案1患儿陈某,男,5岁,父母代诉“不思饮食半年”,半年来患儿食欲差,大便2天1…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5岁,司机,2004年7月26日就诊。全身肌肉疼痛1日。患者1日前,曾在孛调汽车内持续驾驶7h之久,下车后即感觉全身发紧、不适、四肢发凉、不出汗等症状。当晚,全身肌肉开始疼痛,并逐渐加重,翻身困难,曾服用芬必得,贴膏药等药物治疗,但仍觉疼痛不减,于次只下午来我科就诊。检查见患者痛苦面容,全身肌肉肤色正常,触之发凉,疼痛部位以肩、背、臀、腓肠肌处的肌肉最为剧烈。体温、血压都正常。实验室检查:抗“0”正常,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西医诊断为空调综合征。中医诊断为“痹证”。治拟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针刺取肺俞、脾俞、风池、肩井,配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承山穴,均取双侧,留针20min,肺俞、脾俞、肩井三穴均加艾条灸,每日1次。次H复诊,患者自述疼痛已去大半,身体还略有发紧、不适感,共治疗4次而愈。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相似文献   

14.
顾名思义,中药“自然铜”是铜,其实不然,“自然铜”不是铜,而是铁。自然铜,又名石髓铅,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石。分布辽宁、山西、河北、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甘肃、安徽等。全年皆可采集,在矿区捡取,除去杂石即得。以色黄亮、质重、表面光滑、断面白亮者为佳。本品多呈规则的方块形,大小不一,表面平坦,亮黄色,具金属光泽,酷似黄铜块,故名“自然铜”。含二硫化铁,其中含铁46.6%,硫53.4%。还含铜、镍、砷、锑等杂质。  相似文献   

15.
牛蒡,又名牛大力、鼠粘子、大力子、蒡翁茶、黑萝卜,日本又称东洋参。牛蒡根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中药以其籽入药,其地下根茎(黄色)为菜,原产亚洲。近几年山东苍山、江苏徐州、河南等省从日本引进了新品种,作为优良保健蔬菜推广,逐步形成了对内及外销的市场,牛蒡亦食亦药。据分析检测,牛蒡肉质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磷、铁、锌、镁、铜)、愈创木内酯类化合物(牛蒡种噻吩)、硫块类化合物(牛蒡酮、牛蒡醇、牛蒡醛、牛蒡酸等),其中胡萝卜素含量居蔬菜第二位,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类蔬菜中最高。研究认为,牛蒡的综合营养价值远远高出人们日常食用的各种蔬菜,特别是铁质。肉质根具有特异的香气,还有很强的保健功能。其味甘辛,性凉平,无毒,入肺、胃经,具有散风热、消肿毒、利尿解毒的功效。研究表明经常食用牛蒡能降血脂,防治痔疮脱肛,预防大肠癌,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风热感冒、咳嗽咽肿的作用,并具有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胡献国 《气功》2011,(8):691-692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除居家调味外,其茎、皮、叶等均可入药,为药食两用食物。生姜,又名鲜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全国各地均产。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和中解毒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  相似文献   

17.
钱伯文用天龙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龙,又名守宫、壁虎,为脊椎动物壁虎科蹼趾动物或同属它种壁虎的干燥体。性寒,味咸,有小毒,入肝经。有祛风定惊、止痛散结等功效;主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惊痫,瘰疬恶疮。近年亦用于治疗肿瘤。钱师擅治各种肿瘤。在五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对天龙的性能、适应症、用量、配伍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不少独到经验,临床运用推陈出新,得心应手。钱师用天龙治疗肿瘤,主要用其消肿、止痛、散结之功。如肿瘤症见胸闷痰多,舌强语涩,颈部肿块疼痛,用天龙配见布、海藻、象贝母、煅牡蛎、枳壳、佛手等化痰软坚,理气散结;肿瘤症见局部刺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我们收治1例焦虑症患者,被误诊为慢性胃炎,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苏某,82岁,退休教师。体质瘦弱,恶病质,有30余年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心衰、骨质疏松等病史,每年均反复多次住院治疗。1年前开始出现间歇性类似呃逆症状,发作时上腹部牵扯性不适,伴腹胀、心悸、呼吸稍促、稍心慌,无呕吐、腹痛、腹泻、反酸、烧心等不适,也没有呃逆时的声音。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无规律,发作时间长时可达4~6h,短时约10min,一年四季均可发作,发作频繁时一天数次。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9年4月~2000年8月先后采用自拟方止晕汤治疗56例眩晕病人,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病人,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63岁,初发的27例,有眩晕病史的最短半年,最长12年,多因风痰上扰,痰瘀互结,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所致。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2 治疗方法采用止晕汤(白术、泽泻、钩藤、菊花、陈皮、半夏、当归、川芎、女贞子、旱莲草、龙骨、牡蛎)为代表方剂。偏热加黄芩,瘀重加桃仁、红花,湿重加藿香、佩兰,气虚加党参。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应用,水煎1日1剂。3 治疗结果31例服5剂治愈,症状…  相似文献   

20.
痤疮又称粉刺、暗疮、米疮、青春痘,是皮肤科一年四季常见的疾病,多见于男女青壮年。青年座疮多是由于内分泌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青年发育期间,性腺成熟,内分泌增加,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上皮增生,将毛囊皮脂腺管口阻塞,再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引起慢性化脓性毛囊炎,出现丘疹、脓疮、结节、脓肿等。青年痤疮的发生受到月经来潮,消化不良,便秘,过食脂肪、辛辣、糖类,花粉过敏,睡眠不足,精神因素,经常使用油性化妆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用单一方法治疗,往往无明显效果,患者十分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