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鼠氯胺酮灌胃给药致死模型,研究氯胺酮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2LD50组和4LD50组,经灌胃匀速注入2LD50(17.28mg/g)和4LD50(34.55mg/g)氯胺酮。观察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冷冻保存,碱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结果各脏器组织氯胺酮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①2LD50组:脑肝肾肺、脾、肌、心血、心;②4LD50组:脑、肾、肝肺心血、脾、心肌。结论氯胺酮灌胃给药致死的动物模型,可应用于氯胺酮中毒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氯胺酮死后分布不均匀,含血丰富的器官如肺、肝较其他组织和血液含量高,氯胺酮中毒致死案件中,法医学鉴定时应全面正确的采取检材进行毒物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曲马多在染毒大鼠体内动态分布规律.方法 将曲马多LD50(0.228 g/kg)灌胃染毒的大鼠于不同时间点(5min、15 min、0.5 h、1 h、2 h、3 h、5 h、8 h、14 h、20 h)处死,立即取心血及脏器(心、肝、脾、肾、脑、肺、胃).检材酸化(pH1~2)、碱化(pH14),乙醚萃取两次,挥干定容,气质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曲马多含量.结果 大鼠经LD50给药后均出现抽搐、兴奋性增强、对疼痛反应减弱等症状,个别动物出现中毒死亡现象;不同时间点各组织脏器曲马多含量以脾、肝、肾、肺、胃最高,心血及脑较低.结论 曲马多LD50灌胃大鼠体内曲马多分布不均匀,脏器中含量高于心血含量.曲马多中毒法医学鉴定中应采集心血、肝、肺、肾、胃和胃内容进行全面毒物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盐酸普罗帕酮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特点.方法 大鼠以3.504 g/kg盐酸普罗帕酮(4倍LD50)灌胃染毒致死,取材,薄层色谱扫描法检测其心、肝、脾、肺、肾、大脑、肌肉、心血和外周血内盐酸普罗帕酮含量.结果 中毒死亡大鼠体内盐酸普罗帕酮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肌肉、肺、脾、肝、外周血、心血、心、肾、大脑.结论 盐酸普罗帕酮在中毒死亡大鼠体内分布不均匀,盐酸普罗帕酮中毒死亡法医学鉴定时,除血液外,还可取肌肉、肺、脾和肝等组织进行法医毒物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氯丙嗪灌胃染毒大鼠致死模型研究染毒致死大鼠体内各脏器氯丙嗪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 雄性SD大鼠6只.体重200 g±10 g经灌胃匀速注入6LD50(1 350 mg/kg)氯丙嗪.观察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大脑、心、肝、脾、肺、肾、心血等冷冻保存,碱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氯丙嗪含量.结果 大鼠在氯丙嗪灌胃后均出现体温降低,呼吸减慢,血压下降等症状,于染毒后10 h~11 h死亡.各脏器组织氯丙嗪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胃>肝>肺>脑、脾、肾、心>心血.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应用于氯丙嗪法医毒物动力学及中毒案件的法医学研究.氯丙嗪中毒(死)的法医学鉴定中,除了心血、胃外,应采肺、肝、脑、脾、肾、心等检材,进行全面毒物分析,并结合症状及体征发现进行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苯巴比妥灌胃给药致死模型,研究苯巴比妥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雄性 W istar大鼠随机分 LD50组和2LD50组,分别经胃匀速注入 LD50(0.66 m g /kg)和2LD50(1.32 m g /kg)苯巴比妥。观察从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胃等,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苯巴比妥浓度。结果苯巴比妥灌胃后大鼠活动明显减少,出现嗜睡症状,LD50组大鼠平均死亡时间为7.24 h±3.17 h,2LD50组大鼠平均死亡时间为1.33 h±0.25 h。苯巴比妥在组织脏器中的分布规律为,LD50组:胃(1261.34μ g /g±591.83μ g /g)>心(332.12μ g /g±70.87μ g /g)、脑(289.81μ g /g±71.43μ g /g)、肝(284.68μ g /g±79.44μ g/g)、肺(284.41μ g/g±67.47μ g/g)、脾(272.56μ g /g±31.53μ g /g)、心血(269.52μ g /g±44.62μ g /g)>肾(167.76μ g /g±43.72μ g /g);2LD50组:胃(1649.21μ g /g±1212.82μ g /g)>肝(357.83μ g /g±138.67μ g /g)、脑(323.19μ g /g±159.92μ g /g)、心(310.95μ g /g±130.73μ g/g)、心血(309.93μ g/g±135.60μ g /g)、肺(308.28μ g /g±134.48μ g /g)、脾(299.77μ g /g±104.58μ g /g)>肾(233.24μ g /g±91.92μ g /g)。结论苯巴比妥死后分布不均匀,含血丰富和脂质含量高的器官如肝、肺、心、脑较其他组织及血液中苯巴比妥的含量高,在疑似苯巴比妥中毒致死案件进行法医学鉴定时应全面正确的采取检材进行毒物分析。  相似文献   

6.
砷中毒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砷中毒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分布,为地方性砷中毒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亚砷酸钠(NaAsO2)诱导出大鼠亚急性砷中毒模型,采用超热中子活化法测定大鼠的肝、肺、肾、脾、心、脑、卵巢、睾丸、肌肉9种脏器组织中A5的含量。结果 中毒组大鼠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01)。且砷在各脏器中的浓度并非均匀分布。在中毒组脏器组织中的浓度遵循脾〉肺〉肝〉肾〉卵巢〉心脏〉脑〉肌肉〉睾丸。结论 砷在脾、肺、肝、肾等脏器中大量的蓄积,可能导致这些器官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异烟肼在灌胃中毒致死家兔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异烟肼中毒致死案件的检材采取、检测、结果分析、死因判定及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动物模型建立:家兔6只,经口灌胃染毒2倍LD50为0.56 mg/kg.观察从开始染毒到动物死亡的中毒症状.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组家兔灌胃后,待血压、呼吸和心电全部消失后,迅速解剖,分别取心血、部分心、肝、脾、肺、肾、脑、胃壁、肌肉等组织,置于-20℃冰箱内保存待检.衍生化薄层色谱扫描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体液、组织样品经水杨醛衍生化处理后,经乙酸乙酯萃取,氯仿:甲醇(9:1)展开后,薄层色谱扫描法定性检测其中异烟肼;经水杨醛衍生化处理后,以磷酸二氢钾-甲醇(65:35)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外标法定量检测其中异烟肼.结果 异烟肼2倍LD50剂量中毒致死家兔心、肝、脾、肺、肾、胃、脑、肌肉、血、玻璃体液内的异烟肼的含量分别为(31.22±16.15)μg/g(μg/mL)、(18.50±12.61)μg/g、(25.62±1.37)μg/g、(20.89±5.18)μg/g、(52.98±8.60)μg/g、(131.59±15.30)μg/g、(28.20±8.50)μ.g/g、(20.30±7.50)μg/g、(45.40±12.20)μg/g、(40.80±16.30)μg/g,其异烟肼含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胃>肾>血>玻璃体液>心>脑>脾>肺>肌肉>肝,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 2倍LD50剂量染毒家兔体内异烟肼死后分布与LD50剂量染毒家兔后的死后分布不同,提示不同剂量染毒家兔体内异烟肼死后分布趋势不同,异烟肼中毒(死)案件法医学鉴定时,宜采取肾、玻璃体液、脑等受剂量影响小的脏器,并应考虑中毒量及中毒死亡时间,进行全面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超热中子活化法研究砷中毒大鼠体内砷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砷中毒大鼠体内砷的分布,探讨地方性砷中毒的病因机制.方法用NaAsO2诱导出大鼠亚急性砷中毒模型,用超热中子活化法测定大鼠的肝、肺、肾、脾、心、脑、卵巢、睾丸、肌肉9种脏器组织中砷的含量.结果中毒组大鼠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01).在中毒组大鼠各脏器组织中,肝脏中砷的含量与肾脏、肺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脾脏有明显差异(P<0.05),与心脏、脑、卵巢、睾丸、肌肉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砷在肝、肺、肾、脾等脏器中大量的蓄积,导致各器官中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盐酸普罗帕酮在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规律.方法 雄性大鼠30只,按LD50(0.876 g/kg)灌胃,2 h后处死,置于20℃保存,不同时间(0、4 h、8 h、24 h、48 h、72 h)各取4只,采取脑、心、肺、肝、脾、肾、肌肉、心血、外周血,pH=11,乙醚萃取,点于HSGF254板上,正庚烷∶三氯甲烷∶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甲醇(5∶2∶2.5∶1.5∶2.5)展开,薄层色谱扫描法检测,Rf值和光谱扫描图定性,外标两点法定量.结果 20 ℃保存时大鼠体内盐酸普罗帕酮浓度变化明显,死后8 h心血在PPF含量显著升高(6.967±1.697) μg/mL,死后大鼠心肌、心血、外周血中盐酸普罗帕酮含量变化较脑、肌肉明显.结论 盐酸普罗帕酮在中毒大鼠体内可发生死后再分布,盐酸普罗帕酮中毒死亡法医学鉴定中应考虑其死后再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苯巴比妥不同给药途径染毒致死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 家兔12只,随机分为灌胃组和静注组,分别经灌胃或耳缘静脉匀速注入LD50(0.34 mg/kg)苯巴比妥.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肌、尿、胆汁、玻璃体液、胃壁、胃内容冷冻保存,酸化,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苯巴比妥.结果 苯巴比妥灌胃或静脉注射后,家兔出现嗜睡症状,灌胃组2.0 h±0.5 h死亡,静注组2.0 h±0.1 h死亡.灌胃、静注染毒致死家兔体内均可检出苯巴比妥.染毒致死家兔体内苯巴比妥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灌胃组,胃内容(230.96 μg/mL±9.67 μg/mL)>肝(183.22 μg/g±11.19 μg/g)>肾(143.45 μg/g±13.02 μg/g)>脑(115.47 μg/g±6.92 μg/g)、心(109.24 μg/g±14.01 μg/g)>肺(93.38 μg/g±8.29 μg/g)、心血(86.80 μg/mL±10.32 μg/mL)>脾(69.69 μg/g±12.36 μg/g)、肌(66.14 μg/g±4.63 μg/g)、胆汁(65.52 μg/mL±4.56 μg/mL)、胃壁(63.24 μg/g±4.68 μg/g)、尿(52.04 μg/mL±9.62 μg/mL)>玻璃体液(29.02 μg/mL±10.86 μg/mL).静注组,尿(311.36 μg/mL±37.26 μg/mL)>肝(155.74 μg/g±29.35 μg/g)>脑(104.40 μg/g±9.43 μg/g)、心(96.96 μg/g±18.91 μg/g)、肾(91.13 μg/g±2.06 μg/g)、心血(89.81 μg/g±8.32 μg/g )>胆汁(75.19 μg/mL±5.09 μg/mL)、肌(62.69 μg/g±6.67 μg/g)、脾(57.38 μg/g±17.06 μg/g)>肺(41.32 μg/g±8.80 μg/g)、胃壁(33.39 μg/g±2.68 μg/g)、玻璃体液(29.60 μg/mL±8.56 μg/mL)、胃内容(19.62 μg/g±0.80 μg/g).经LSD-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巴比妥在不同途径染毒致死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不同.灌胃致死家兔胃内容中苯巴比妥含量最高,肝脏次之,玻璃体液最少;静注染毒致死家兔尿中苯巴比妥含量最高,肝脏次之,胃内容最少.  相似文献   

11.
间充质干细胞在衰老大鼠体内归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衰老大鼠体内的归巢.方法 采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的大鼠MSCs以3×105个尾静脉注射正常大鼠和衰老大鼠,24 h后处死大鼠,将脑、心、肝、肺、脾、肾、肠、睾丸和卵巢制作成冰冻切片及细胞悬液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结果 同种异体的MSCs能够归巢到衰老大鼠的脑、心、肝、肺、脾、肾、肠、睾丸和卵巢,与正常大鼠的归巢有相同趋势.结论 MSCs能够归巢到衰老大鼠的各个器官,这可能与局部血流量和组织器官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特点。方法家兔按8LD50剂量普罗帕酮(440mg/kg)灌胃染毒,待血压、呼吸和心电全部消失后,迅速提取胆汁、肺、肝、肾、脾、尿、心血、心、脑、玻璃体液、右下肢肌肉组织冷冻保存,高效液相色谱(HPLC)内标法定量检测普罗帕酮含量。结果染毒死亡家兔体内普罗帕酮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胆汁(109.59μg/g±66.25μg/g)>肺(78.59μg/g±37.82μg/g)>肝(47.11μg/g±53.97μg/g)>肾(20.57μg/g±12.78μg/g)>脾(20.09μg/g±15.02μg/g)>尿(20.05μg/g±18.85μg/g)>心血(12.99μg/g±15.87μg/g)>心(7.47μg/g±10.63μg/g)>脑(5.62μg/g±5.99μg/g)>玻璃体液(2.10μg/g±3.51μg/g)>右下肢肌肉(1.96μg/g±1.61μg/g)。结论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分布不均匀,毒物分析中除采取心血,还应采取胃、胆汁、肺、肝等药物分布量高的脏器,进行全面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检材经盐酸酸化后(pH=1~2),乙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结果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苯巴比妥的选择离子m/z为204,232.心血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43.476X+0.8168(μg/mL)、(0.5~280.0) μg/mL、 0.995、(97.50±2.0)%、0.5 μg /mL;肝组织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 = 46.867X+0.0884(μg/g)、(0.5~280.0) μg/g、0.994、(98.5±3.5)%、0.5 μg/g.染毒大鼠心血、心、肝、脾、肺、肾和脑中苯巴比妥的含量依次为:246.39±26.43、204.96±13.03、253.82±7.73、175.74±8.07、221.64±11.38、155.94±12.87、170.15±17.05(n=6,μg/mL 或μg/g).结论 生物检材中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选择性好,定性准确,气相色谱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苯巴比妥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诊断和苯巴比妥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4.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DM)模型,1个月后分别取10只DM大鼠、10只对照组大鼠的13个器官组织标本进行糖原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M大鼠的肾、胰、脑垂体、脾和空肠糖原含量增加,心和腓肠肌糖原含量减少(P均<0.05),肝、肺、脑、睾丸、视网膜、脊髓糖原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生物检材中盐酸曲马多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检材经盐酸酸化后(pH为1~2),氢氧化钠碱化(pH=14),乙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生物检材中盐酸曲马多.结果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曲马多的选择离子m/z为58,263.心血和肝组织中曲马多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4.795 4X+0.746 1(μg/mL)、(0.5~96)μtg/mL、0.998 7、(98.87±1.11)%、0.1μg/mL和Y=1.115 2X+1.9334、(0.5~96)μg/g、0.9955、(99.58±3.47)%、0.1μg/g.染毒大鼠心血、心、肺、脑、脾、肝、肾和胃中曲马多的含量依次为:6.98±1.22)μg/mL、(10.64±3.13)μg/g、(12.70±9.85)μg/g、(4.49±0.57)μg/g、(19.24±8.17)μg/g、(7.09±2.03)μg/g、(27.38±19.09)μg/g、(104.55±57.31)μg/g.结论 本研究中建立的生物检材中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选择性好,定性准确,气相色谱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曲马多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诊断和曲马多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125)I—蚯蚓溶纤素在小白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尾静脉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三室模型,t~(1/2)(π)、t~(1/2)(?)、t~(1/2)(β)分别为0.022、1.121和131.079小时;给药后1小时各组织中放射性强度最高,以后逐渐下降,高峰时各组织中的比放射性强度依次为肝>肾>胃>肺>脾>小肠>骨>睾丸>心>肌肉>脑。值得注意的是48小时心、肝、脾、肾、肌肉和脑放射性强度较24小时高,而脑组织中放射性强度消除较慢。96小时粪尿排泄给药总量的72%,尚有小部分未能排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生物检材中氯氮平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检材经0.5 mol/L,NaOH调pH10,乙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生物栓材中氯氮平.结果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氯氮平的选择离子m/z为243、326.心血中氯氮平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33.396X+0.9248(μg/ml)、(0.l~48)μg/mL、0 985、(92.40±1.0)%、0.1 μg/mL;肝组织中氯氮平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36.947X+0. 126 4 (μg/g)、(0.1~48)μg/g、0.984、(91.3±1.5)%,0.1μg/g.染毒大鼠心血、心、肝、脾、肺、肾和脑中氯氮平的含量依次为(19.7±6.9)μg/mL、(5.6±2.3)μg/mL,.(25.8±4.0)μg/mL、(34.5±4.7)μg/mL、(13.0±2.2)μg/mL、(20.0±4.3)μg/mL、(40.9±39.6)μg/mL.结论 生物检材中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选择性好,定性准确,气相色谱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氯氮平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诊断和氯氮平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Klotho基因在大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方法 饲养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老年组,每组6只.处死后取心脏、主动脉、肾脏、脑、肺、肝、胰、脾、骨骼肌、脂肪组织,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应用RT-PCR和ELISA法检测Klotho mRNA及Klotho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大鼠心脏、主动脉、肾脏、脑、肺、肝、胰、脾、骨骼肌、脂肪组织中均有Klotho基因表达,并且在肾脏、胰腺中高表达,脂肪中低表达.老年组Klotho mRNA、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 <0.05,P<0.001).结论 大鼠心脏、主动脉、肾脏、脑、肺、肝、胰、脾、骨骼肌、脂肪组织中均有Klotho基因表达.老年大鼠组织中Klotho基因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19.
正常小白鼠尾静脉注射国产血卟啉衍生物~3H—LF—019扣血中放射性快速降低。快、慢两时项生物半衰期分别为0.02178小时(1.3分钟)和11.98917小时。药物注射后1小时小鼠体内分布到达高峰(肺在3小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高峰时各组织的比放射性依次为肾>肝>小肠>脾>皮>肺>睾丸>骨>肌肉>心>胃>脑。药物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粪尿为排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卡氏肺孢子虫在大鼠肺外组织器官(肾、肝、脾、骨髓)的播散性。方法地塞米松肌肉注射Wistar大鼠,诱导建立PCP大鼠模型。模型诱导10 w后,剖杀大鼠,取其肺、肾、肝、脾和骨髓,分别作各组织印片和切片,光学显微镜下对各组织印片和切片进行病原学和病理学观察。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PCP组大鼠肺、肾、肝、脾、骨髓印片卡氏肺孢子虫包囊阳性率分别为100%(25/25)4、%(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0%(0/25)、0%(0/25)、0%(0/25);对照组大鼠各组织印片中均未查到肺孢子虫包囊。PCP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表现为典型间质性肺炎,肺外组织器官(肾、肝、脾、骨髓)均无明显病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区别。结论肺孢子虫肺炎大鼠肺外组织器官(肾、肝、脾、骨髓)没有检测到卡氏肺孢子虫病原体,也没有出现病理改变,提示肺孢子虫肺炎大鼠一般不会出现肺外组织器官(肾、肝、脾、骨髓)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