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厦门市2013年吸毒人群HIV、丙肝和梅毒感染状况,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辖区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静脉血进行HIV、丙肝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13年共调查405人,HIV、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分别为0、3.5%和65.7%。艾滋病知识综合知晓率为82.2%。毒品以海洛因为主,注射毒品为73.8%,曾共用针具为5.4%,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为13.8%。结论厦门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共用针具现象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应加强对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力度,加大毒品危害宣传,倡导安全性行为,减少艾滋病及相关疾病在吸毒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生物学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社区内采用滚雪球方法招募吸毒人员400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逐一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作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400名吸毒人员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5%;当前使用的主要毒品为海洛因,占91.25%,静脉注射吸毒占65.75%,最近1个月与他人共用针具的比例为0.76%;最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8.36%;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52.94%;最近1年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为95%;HIV抗体阳性率为1.25%,HCV抗体阳性率为67.25%,梅毒抗体阳性率为3.50%。结论绵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HIV抗体阳性率和注射毒品共用针具的比例低,但安全套使用率仍低,高危行为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生物学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社区内采用滚雪球等方法招募吸毒人员400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逐一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作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吸毒人员400名,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0%;当前使用的主要毒品为海洛因占96.01%,静脉注射吸毒占69.33%,最近1个月未与他人共用过针具;最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2.82%: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75%;最近1年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为97.26%;HIV抗休阳性率为1%,HCV抗体阳性率为66.8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51%。结论绵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HIV抗体阳性率和注射毒品共用针具低,但安全套使用率仍较低,高危行为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传统和新型毒品滥用者对艾滋病相关风险的认知程度及其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情况,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在社区和某戒毒所招募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标本进行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检测。结果共调查毒品滥用者405人,其中传统毒品176人,新型毒品229人;传统毒品、新型毒品滥用者注射毒品的比例分别为81.82%和0.87%,其中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分别为44.89%和0.44%。153名毒品滥用者最近一年有吸毒后性行为。新型毒品滥用者中有47.16%发生吸毒后性行为,其中52.77%的性行为对象为非婚异性;传统毒品滥用者中有25.57%发生吸毒后性行为,其中68.89%的性行为对象为配偶/固定性伴;传统、新型毒品滥用者最近1次吸毒后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6.67%和3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新型毒品滥用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阳性率分别为6.25%和1.31%,HCV阳性率分别为52.27%和1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梅毒阳性率分别为7.39%和6.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要继续加强对传统毒品滥用人群的干预,大力降低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具吸毒的比例。同时重视新型毒品滥用人群,加强新型毒品与艾滋病危害宣传,改变危险行为,遏制HIV等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瑞丽市缅甸籍与中国籍吸毒人员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syphilis)感染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毒品使用情况、相关行为态度和预防艾滋病服务覆盖情况。方法对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点825名新入所吸毒人员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采血,同时检测抗-HIV抗体、抗-HCV抗体和梅毒抗体。结果抗-HIV、抗-HCV及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3.8%,18.1%和2.4%。其中,缅甸籍吸毒人员抗-HIV、抗-HCV及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6.4%,17.0%和4.1%。传播途径知晓率及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Session on HIV/AIDS,UNGASS)指标知晓率分别为68.6%和35.9%,注射吸毒率与共用针具使用率分别为13.8%和34.3%,最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及与商业性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12.1%和63.6%;中国籍吸毒人员抗-HIV、抗-HCV及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0.1%,19.5%和0.0%,传播途径知晓率及UNGASS指标知晓率分别为88.5%和65.7%,注射吸毒率与共用针具使用率分别为18.6%和27.0%。最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及与商业性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13.3%和51.4%。结论此次调查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比全国注射吸毒人群高。应继续加强干预工作,以防止艾滋病、丙肝、梅毒的进一步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宜昌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特征,以及该人群中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梅毒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宜昌市社区和戒毒所的400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吸毒人群以30~49岁(78.75%)、男性(76.50%)、初中文化(57.50%)、已婚(40.25%)为主;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高达97.00%;吸毒者注射吸毒占73.00%,其中23.63%共用过针具;与配偶和商业性伴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仅占7.41%和20.54%;梅毒和HCV阳性率分别为0.75%和76.50%,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结论 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是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共用针具率较高,HCV的感染率很高.应继续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安全套推广等行为干预,提高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9年绵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生物学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涪城、游仙区社区内采用滚雪球等方法招募吸毒人员363名,在绵阳市强制隔离戒毒中心随机抽取新入所吸毒人员37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逐一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作H 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吸毒者400名,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96.63%;当前使用的主要毒品均为海洛因,静脉注射吸毒占76.75%,最近1个月(或入所前1个月)与他人共用过针具注射毒品的比例为0.33%;最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8.76%;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54.54%;最近1年接受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为98.75%;H IV抗体阳性率为1.25%,HCV抗体阳性率为74.37%,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01%。结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H IV抗体阳性率和注射毒品共用针具的比例明显下降,但安全套使用率低,高危行为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及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高危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新进入宝山区戒毒所和社区招募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7年间共调查吸毒人群2 803人,其中男性占76.27%,21~40岁者占51.80%。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21%、11.70%和42.78%。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吸毒比例、最近1个月有性行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P值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吸毒人员相对于男性感染梅毒风险高,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吸毒人员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注射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结论】宝山区2010—2016年吸毒人群HIV阳性检出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丙肝和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高危行为依然存在,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浙江省新型毒品使用者艾滋病、梅毒和丙型肝炎(丙肝)感染水平、相关行为特征以及相互关系。方法 2011年在浙江省6个城市对戒毒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使用毒品种类、性行为、接受干预情况,并采集血液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利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调查3 253人,其中新型毒品使用者1 298人,占39.9%,北部和中部地区、女性、≤25岁年龄组、浙江省户籍和有商业性性行为的吸毒者中使用新型毒品的比例较高。1 298例新型毒品使用者中,使用冰毒者占91.2%,HIV抗体阳性率为0.1%(95%CI:0.0%~0.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8.1%(95%CI:6.6%~9.6%),丙肝抗体阳性率为17.3%(95%CI:15.2%~19.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12.7%,有注射吸毒史者占9.2%,最近一年有商业性性行为者占29.6%。曾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咨询的比例为33.4%,曾接受艾滋病检测的比例为14.0%。多因素分析表明,来自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新型毒品使用者的梅毒感染、丙肝感染和有注射吸毒行为比例高于来自北部地区者;女性是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曾注射吸毒和最近一年有商业性性行为与丙肝感染相互关联;曾注射吸毒行为与最近一年商业性性行为相互关联。男性、浙江省户籍及未接受过安全套发放和咨询者更有可能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结论 新型毒品使用者梅毒和丙肝感染水平高,不安全行为发生率高,接受干预服务比例低,提示需要提高对该人群的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风险的认识,设计制定针对该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扩大干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及丙肝的流行现状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行为的变化情况,为制订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社区吸毒者采用滚雪球方法招募,对新进入监管场所的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外周5 ml以上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肝的检测;汇总分析2011-2013年四川省南充市按照上述方法获得的吸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结果 3年共调查吸毒人员1 218名,采血1 218份。男女之比为2.43∶1,年龄30~49岁占75.94%。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维持在95.37%~96.50%)之间,最近1月注射毒品比例呈上升趋势(χ2=18.01,P0.01),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率由2011年的9.68%上升到2013年的40.18%,但最近1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率由19.79%下降为12.50%。HIV、梅毒、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0%、13.14%和59.69%。结论 2011-2013年南充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偏高,高危因素普遍存在,须继续加强吸毒人群的综合干预,防止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天津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与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6月,对天津市戒毒所在押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合计调查400人,年龄16~54岁,其中16~30岁占40.25%,45~54岁占47.00%;初中文化占46.00%;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50%。400名吸毒人员中,注射吸毒者占75.50%;最近1个月有性行为的89人中,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14人。检测400人,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5%;HC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3.25%;梅毒阳性检出率为1.25%。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文化程度、最近1个月是否有性行为者的H I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吸毒方式、最近1个月是否有性行为者的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苗立波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300-2302
目的对海洛因注射者(IDUs),中的高危性行为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北京300名戒毒者的临床资料,HIV、HBV、HCV感染情况,性行为,艾滋病毒/艾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和态度及其他社会心理学因素,并分析IDUs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IDUs中86.8%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25.7%有多个性伙伴,49.0%有IDUs性伙伴,70.7%不了解对方HIV感染情况;首次吸毒年龄小、注射过量次数多、对安全套的否定态度、共用不洁注射工具与不安全性行为有关,而未婚、继续使用安全套意愿、自愿HIV检测等与安全性行为有关。结论北京地区IDUs中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不能忽视对IDUs中高危性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地区 - 宁明县静脉吸毒、暗娼、孕(产)妇三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相关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三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艾滋病病毒、梅毒、丙型肝炎病毒检测。 结果 2011 - 2013年共监测静脉吸毒者944人,艾滋病病毒阳性率10.49%,梅毒阳性率17.27%,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71.4%,艾滋病知晓率88.03%,47.67%曾共用注射器吸毒,42.58%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共监测暗娼1 202人,艾滋病病毒阳性率1.58%,梅毒阳性率9.48%,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2.7%,87.02%最近一次与固定性伴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率中国籍95.49%高于越南籍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知晓率中国籍98.56%高于越南籍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监测孕(产)妇1 200人,艾滋病病毒阳性率0.5%,梅毒阳性率0.83%,HCV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0.2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5.83%。结论 宁明县静脉吸毒和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应加强对其行为干预,特别是注重越南籍暗娼干预,同时应开展阻断母婴传播,控制艾滋病的流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和行为特征以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在监测期内,在长沙市和衡阳市监测点,对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做HIV、HCV和梅毒等血清学检测。每个监测点监测样本量为800人。结果长沙市和衡阳市监测点分别调查809人和800人。调查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5.29%和93.75%,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过性经历的比例分别为12.36%和1.38%,其中男性有性经历的比例比女性高;最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0.62%和0%;最近一年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5.86%和18.18%;最近一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分别为59.46%和77.63%。除长沙市HCV抗体检出率为0.25%,两个监测点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出率均为0%。结论大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部分学生有不安全的性行为,存在感染HIV的风险。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有性交易行为和没有性交易行为女性吸毒者的人口学特征和HIV感染相关的危险行为。方法以245名女性吸毒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吸毒行为及艾滋病知识态度情况。结果从事性交易的女性吸毒者更可能是一些无业者,并且在性行为和静脉注射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危险性。过去1a性伴数、无业和注射吸毒与性交易显著相关,调整比值比分别为1.3、3.2和2.9。结论HIV相关危险行为在女性吸毒者中普遍存在,应该加强有性交易行为的女性吸毒者的艾滋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掌握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HIV、HCV及性病感染现况,分析感染影响因素,为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社区443名新型毒品滥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HCV、梅毒感染状况,按新型毒品单独使用、混合使用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用组、混用组HIV感染率分别为1.92%、7.63%,HCV感染率分别为6.82%、50.38%,HIV/HC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0%、7.63%,梅毒及其他性病感染率分别为3.52%、3.02%。2组之间HIV、HCV、HIV/HCV合并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初次吸毒年龄、混用传统毒品海洛因是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初次吸毒年龄、月收入高低,是否混用海洛因是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感染HCV的危险因素;性别、月收入、多数人一起吸毒、与性伴及朋友一起吸毒,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是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新型毒品滥用者HIV、HCV及性病的感染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同时混合使用传统毒品是遏制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HIV、HCV流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青年学生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情况,帮助制定相关艾滋病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共抽取安庆和合肥青年学生1 606人,经知情同意后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和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梅毒等3项血清学检测。结果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3.62%,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级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为4.48%,其中安庆市1.88%,合肥市7.07%;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1.25%;在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及商业性伴中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和最近1年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均低于50%,最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比例为2.07%。血清学检测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而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9%,HCV抗体阳性检出率0.31%。结论安徽省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总体尚好,但有个别知识点知晓率较低,部分学生有不安全的性行为,且对艾滋病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今后需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扩大高危行为干预和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进入社区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者的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为该人群的追踪随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8月试点门诊收治的164名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人口学、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方面的信息。结果男性占82.3%,女性占17.7%;HIV阳性率1.2%,HCV阳性率49.3%。33.3%的吸毒者曾经共用过注射器等吸毒器具。16.7%的人有多个性伙伴。结论进入美沙酮门诊接受治疗的吸毒者存在高危HIV行为和高危性行为,建议加强门诊治疗同时对该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和相关的艾滋病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