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5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60例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高压氧治疗之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FAQ以及MMSE评分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其他方法的配合治疗,从而使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纯使用常规高压氧完成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常规高压氧的同时,给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均有显著差别,治疗后评分增高,同时,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治疗后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认知障碍和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多种睡眠障碍与认知障碍或痴呆显著相关。尽管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已有不少研究显示与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神经炎症、肠道菌群相关的多种途径可影响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发生与进展。本文综述了老年人睡眠障碍与认知障碍和痴呆的相关性及目前发现的潜在机制,以期为未来认知障碍和痴呆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外伤觉醒障碍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观察两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及脑外伤残疾评分量表(DR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的GCS(13.25±2.26)分、DRS(10.25±1.53)分,优于对照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5.
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其持续的时间,是脑外伤严重程度的最可靠的临床指标。因此,正确地测定和记录意识障碍,对于脑外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估计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正确地预测脑外伤的后果,评价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为了使不同治疗组间的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临床上迫切需要制定出一个既能客观地、准确地反映出意识障碍的程度,而又简单适用的意识障碍的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所致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损伤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患者,由2名精神科医师根据DSM-IV诊断标准诊断患者是否患者抑郁症,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程度,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GCS评分、手术情况、残疾和脑干损伤和脑外伤所致的抑郁障碍有关,其中GCS评分越高其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就会越低,手术情况、残疾和脑干损伤会增加抑郁障碍的风险。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对高危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干预,做到尽早发现、早治疗,有效的降低脑外伤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所致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损伤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患者,由2名精神科医师根据DSM-IV诊断标准诊断患者是否患者抑郁症,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程度,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GCS评分、手术情况、残疾和脑干损伤和脑外伤所致的抑郁障碍有关,其中GCS评分越高其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就会越低,手术情况、残疾和脑干损伤会增加抑郁障碍的风险。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对高危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干预,做到尽早发现、早治疗,有效的降低脑外伤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儿童脑外伤患者家庭负担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武汉市儿童脑外伤后家庭负担变化的基本状况.方法以0~17岁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于儿童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后,利用以上经过检验的家庭负担测量工具,测量儿童家庭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及其变化,并利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脑外伤后儿童的社会行为能力进行评估.结果113例儿童在脑外伤发生前、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后随访时家庭功能评价问卷(APGAR)平均得分分别为7.96、6.94、7.60分,配对t检验显示,家庭功能在外伤发生后发生障碍,6个月后恢复到外伤发生前的水平,但重度脑外伤对家庭功能的影响在出院6 个月后仍未得到恢复.住院期间疾病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S)得分最高的3个维度分别为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日常生活、家庭娱乐活动.出院6个月后FBS量表总得分下降,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家庭经济负担维度和家庭关系维度,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脑外伤对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儿童出院6个月后尚未得到消除.113例儿童出院6个月后CBCL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脑外伤发生后家庭APGAR得分降低,FBS得分提高,表明脑外伤儿童的家庭受到伤害事件的影响,其家庭负担加重,家庭功能发生障碍.随着疾病的康复,除重度脑外伤组以外,脑外伤儿童的家庭功能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和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肿量,血肿部位和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小骨窗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21例、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5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定向穿刺血肿引流+尿激酶溶解术34例。治疗后意识清楚5例、轻度意识障碍50例、中度意识障碍21例、昏迷4例,与就诊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29.44,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之引起脑出血发病率增加,据我院临床统计,脑出血已占神经科疾病的6.6%,而发生脑出血后的大多数患者存在认知障碍。脑出血后认知障碍是指脑组织受损后导致的脑功能障碍,大脑处理、储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在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差异的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脑外伤的患者72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外伤患者纳入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组,选择60位门诊无脑外伤历史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使用MMSE和MoCA进行测评。结果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MoCA得分(22.80±1.98)低于对照组(24.44±2.47),MMSE得分(23.95±2.56)低于对照组(26.03±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总评分(22.80±1.98)低于MMSE总评分(23.95±2.56),对照组的MoCA总评分(24.44±2.47)低于MMSE总评分(25.73±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MSE的ROC曲线下面积和95%可信区间为0.758(0.678-0.838),MoCA为0.834(0.765-0.903)。结论 MoCA与MMSE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都有很好的评估筛查作用,MoCA与MMSE相比较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死亡风险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评估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死亡风险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监测2005—2015年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存结局,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男性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女性的1.601倍,认知障碍组的相对危险度是非认知障碍组的1.745倍,随着年龄的增长危险性逐渐增大,年龄每增加一岁危险性增加1.108倍;两组的根本死因分类构成比不同。结论我们应重视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和识别,加强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看护,从而提高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与有外伤史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为两者的鉴别诊断积累资料。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2例为研究组,以同期住院有外伤史的PTSD患者4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有脑外伤史的PTSD相比,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障碍病程较长、需住院时间较长、疗效较差(P<0.05)。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更多表现为有意识障碍病史、感知觉障碍、偏瘫或失语失认、智能损害(痴呆)(P<0.05);有脑外伤史的PTSD则表现为更多的入睡困难或噩梦、重现创伤性体验、恐惧或情景回避、情感症状(躁狂或抑郁)(均P<0.05)。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脑CT异常率较高,包括更多表现为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均P<0.05)。结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与PTSD患者在临床及影像学方面各有特点,进一步检查CT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对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行以早期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5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护理后,对2组患者使用Fugl-Meyer评分(躯体运动能力评分)及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身体功能均有所好转,研究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为(46.57±10.4)分,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为(67.29±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P<0.05)。结论 对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其躯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脑小血管病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与脑小血管病认知正常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方法:将15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组70例,认知正常组80例。对所有脑小血管病患者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其的睡眠情况。结果:轻度认知障碍组比认知正常组的PSQI总分高。轻度认知障碍组的PSQI各分项中,轻度认知障碍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的评分较认知正常组均(P0.05)高。MoCA评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结论:脑小血管病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较认知正常患者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通过PSQI量表,可以判断脑小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城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贵州省贵阳市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老年人识知功能下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贵阳市2个城区60岁~的社区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检查.结果 完成认知评估3 175人,有认知障碍647人(20%),其中轻度认知障碍465人(14.4%),中重度认知障碍182人(5.6%).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性别之间老年人认知障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SE分值随受教育程度降低而降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多领域均存在下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的高低、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得分、年龄及性别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贵阳市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较高,老人认知功能障碍与教育程度、ADL、性别、年龄等因素相关.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早期监测,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沈阳市综合医院精神医学科联络会诊住院病人的原因、科室分布、病种构成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所有要求精神医学科会诊的住院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种构成中以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认知障碍最为常见(抑郁障碍30.6%,焦虑障碍26.9%,认知障碍11.4%);会诊科室分布以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为主(神经内科23.7%,心血管内科17.8%);SSRI和SNRI类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笨二氮卓类药物占精神科药物使用的前3位.结论 综合医院精神医学科联络会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孤独症核心家系广泛表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独症先证者的核心家系孤独症广泛表型(broader autism phenotype,BAP)主要表现的组成及其意义,为进一步遗传研究建立基础。【方法】应用家系调查表和Bohon孤独症广泛表型的操作定义手册,对300例孤独症先证者和100例非孤独症儿童的核心家系进行筛查,对符合BAP定义的双亲进行总结和分类,比较两组BPA发生率及主要表型的构成。【结果】①孤独症先证者父母中BPA的发生率129/600(2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涉及社交障碍表型最多,其次是语言认知障碍,不适当行为最少。②孤独症先证者父亲存在BAP97例冼明显高于母亲32例次。孤独症先证者父亲社交障碍、语言认知障碍表型的发生较对照组父亲明显增高(P均〈0.01);先证者母亲除社交障碍表型的发生较对照组母亲明显增高(P〈0.05)外,余两种表型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P在孤独症核心家系中存在,以先证者父亲的发生率较高和严重性程度较重,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和语言认知障碍,提示BAP应纳人将来的孤独症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彧  姚峥嵘  张丽 《现代预防医学》2021,(20):3779-3782
目的 探究我国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睡眠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控制相关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日常活动能力受损(OR = 3.941,95%CI:3.464~4.484)、睡眠障碍(OR = 1.370,95%CI:1.167~1.608)是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日常活动受损与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相加交互作用(OR = 5.492,95%CI:4.380~6.888),RERI(95%CI) = 1.261(0.092~2.430),AP(95%CI) = 0.230(0.057~0.402),S(95%CI) = 1.390(1.052~1.837)。结论 同时存在日常活动能力受损和睡眠障碍会增加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通过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可有助于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陈磊 《现代养生》2014,(12):42-42
目的:分析探讨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理、发病时间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我院2010.1-2013.12期间52例经CT证实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并对其发病时间、影像表现、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可发生于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内,发现血肿时间为术后48小时以内,67%合并有颅骨骨折,术后6小时以内发现迟发性血肿者疗效明显优于术后6小时以后发现者。结论: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而意识变化较原发血肿轻,应引起高度重视。脑外伤术后常规早期CT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