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因机体代谢功能异常引起尿酸排泄减少或者尿酸产生过多所造成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常常会累及心脏。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而且每年正以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尿酸浓度与痛风发生关系密切临床诊疗可知,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且血尿酸浓度与痛风发生关系密切。根据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营养治疗在高尿酸血症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以 “高尿酸血症”、“痛风”、“营养”为检索词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获取并阅读相关文献,并从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对机体的危害以及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高尿酸血症是一组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营养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高尿酸患者血尿酸的水平,降低患痛风的风险。结论 营养治疗在高尿酸血症患者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虽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病,但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痛风。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若形成尿酸性肾结石,也可由尿酸结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随着生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正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另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控制血尿酸可以明显减少痛风的发作频率,降低死亡风险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忽视用药规范,会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痛风的治疗     
正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的分期痛风按照其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期、痛风间歇期和慢性痛风期。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增高,但未出现痛风(关节炎、痛风石或肾结石),一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持续10~20年,许多患者可终身不出现痛风。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后面详述)。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人认为,既然痛风是高尿酸血症所致,那么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就是一回事;只不过高尿酸血症是化验出来的,痛风是表现的症状而已。但是,痛风虽然是高尿酸血症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却不等于就是痛风;高尿酸血症出现的关节酸痛  相似文献   

7.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的一种。痛风是人体内的嘌呤物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的一种慢性病。  相似文献   

8.
血尿酸增高可引起痛风发生,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痛风关节炎,其次是痛风石及肾脏损害。但并不是所有血尿酸增高都会引起痛风发作的,只有当增高的尿酸沉积在关节组织,刺激关节并引发一系列炎性反应时才会引发痛风发作。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终生不发生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临床资料表明,只有大约5%~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可最终发展成为痛风。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相关的晶体诱发的关节炎,是目前常见的炎性关节病,据我国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报告的痛风患病情况,目前我国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发生的直接原因,大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出现痛风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发作的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晚期甚至可以出现关节毁损。  相似文献   

11.
痛风成为"第四高","亚临床痛风"更值得警惕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在正常嘌呤饮食条件下,如果不在同一天检查,只要有两次血尿酸水平大于420微摩尔/升则为高尿酸血症,如果尿酸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则可能诱发痛风.为了让大家都能记得"尿酸大于420微摩尔/升就是高尿酸血症"这样一个诊断标准,医学界倡议将每年4月20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2019年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逐步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痛风总体患病率为1.1%.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人体嘌呤代谢长期紊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持续〉420微摩/升(7毫克/分升).称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若发生组织或关节的急性炎症(关节和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则称为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根本原因。血尿酸浓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痛风。  相似文献   

13.
四、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治疗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治疗的目的是:①尽快终止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②防止痛风关节炎复发:③预防或逆转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及其他部位而引起并发症;④预防或逆转促进高尿酸血症的其他疾病,如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邢台山区30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为该地区防治本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调查30岁以上2109人(男性982人,女性1 127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邢台山区30岁以上人群男性血尿酸平均水平为(331.55±64.53)μmol/L,女性平均为(296.23±71.69)μmol/L;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分别为8.39%和1.23%,男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为9.57%和1.63%,而女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分别为7.36%和0.089%,各年龄段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比较50岁之前男性高于女性(P0.05),50岁之后男性和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各年龄段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不同(P0.05)。结论邢台山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较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低,但比我国80年代和90年代明显增高,应该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主要由膳食摄入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产生,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泄。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当嘌呤代谢障碍时,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2018—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表明[1],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痛风患病率为0.86%~2.20%,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相似文献   

16.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常累及肾脏,引起肾尿酸结石及肾间质病变。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可终身不表现出痛风症状。  相似文献   

17.
1概述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常累及肾脏,引起肾尿酸结石及肾间质病变。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可终身不表现出痛风症状。痛风的患病率在欧美国家为0·3%,在美国成年人中有5%~10%患有高尿酸血症,但发展为痛风的患者不足成年人的2%。就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而言,我国未进行大规模的人群调查,一般认为人群中痛风的患病率在0·2%~1%之间,痛风的发病年龄多在4岁以上,女性发病多在绝经期后,男女之比约为20∶1。从分类而言,痛风分原…  相似文献   

18.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近年来, 中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急剧增加, 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尿酸血症可累及全身多系统, 与痛风、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良好自我管理、多学科及全病程管理、中西医结合管理和互联网及远程医疗的运用对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健康管理水平,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富裕程度的提升,人们会发现,身边亲友当中出现高尿酸血症甚至患痛风的人越来越多了。得了痛风,哪些生活习惯要注意?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痛风发作。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强烈情绪波动,都是必须的。休息好,睡好觉,避免冷刺激,在关节状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说起高尿酸血症,许多人很陌生,但说起痛风,大家就耳熟能详了。痛风就是长期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和肾脏病变。因此,通常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