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策.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部做体检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血液标本在温室下离心法分离血清,取1毫升血清进行生化检验;观察组血液标本先溶血再分离血清、做生化检验.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的总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钾、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钠、葡萄糖的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溶血会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使生化指标结果出现测量误差,因此临床生化检验人员应尽量避免溶血现象,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者64例,根据单盲分组法将受检者的血液采集标本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以常规分离血清方式对标本进行检验,研究组血液标本进行人工溶血后,再分离血清予以检验,观察并对比两组标本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果。结果:通过对两种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研究组与参照组在TBIL、TC、TG以及HDL和LDL方面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在ALT、AST、ALB、TP以及γ-GT方面的数据,与参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的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应注意预防溶血现象,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保证血液质量对于检验结果的重要性。方法:选择在一次健康体检中的血液检测样本200份,均为受检者空腹一次性成功抽取静脉血,所有血液标本均为健康血液样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标本分为对照组和溶血组。按照分组,对于溶血组的样本进行处理。对于200例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的检测,结果:只有血尿素氮的检测结果没有受到溶血的影响,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生化指标中除了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检测值下降,其余指标均上升。结论:血生化的检测结果显示溶血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为何,研究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法。方法:本课题自我院检验血液标本样本中抽取140份,其中2018年2月~2019年3月的70份命名成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3月的70份命名成试验组,前一组未进行质量改进,后一组进行质量改进,比较检验结果有何不同。结果:试验组这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要比对照组那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低,数据上是P<0.05的情况,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反应、溶血反应、样本问题、送检失误、抗凝不全等是导致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所在,实施质量改进可将血液标本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的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者,每名患者各采集一份溶血、非溶血血液标本,并按照不同时间送检,观察并分析标本溶血、血液采集部位以及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的不同影响。结果:采血部位、是否溶血和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结论:规范采血过程有利于保证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溶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108例,随后将108例健康人员分为两组,即溶血组、未溶血组,每组各54例健康人员。采集两组健康人员的血液标本,并利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液标本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对比。其中,溶血组健康人员为溶血血液标本,未溶血组健康人员为未溶血血液标本。结果:根据临床检验结果显示,溶血组血液标本中的ALP、CK、LDH、TP、TC、GGT、DBi L、ALB、AST、ALT、TBiL含量显著高于未溶血组(P0.05),GLU含量显著低于未溶血组(P0.05),Cr、Ca、BUN、TG含量与未溶血组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血液标本出现溶血情况极易导致血液标本内相关指标含量偏低或偏高,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临床检验血液标本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标本溶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日后临床生化检验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人,按照标准采集每位受检者的血液样本10ml,分离血清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溶血)60例,观察组(溶血)60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检验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两组血液样本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尿酸、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生化指标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观察纽的血糖和血钙值略有下降,其他数值均偏高。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血钙、尿素氮和肌酐值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应当充分认识到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相关的操作人员应当规范操作,减少操作和测量的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体验的12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4ml作为标本,并将每位受检者的血液标本均分为两份,A组标本在未溶血的情况下进行生化检验,B组标本在溶血情况下进行生化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纠正措施。结果 B组溶血血清标本AST、LDH、TP、CK、CK-MB、HBDH、K +等指数明显高于 A组未溶血血清标本;且 B组 Na+测定值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针对其生化检验准确性影响因素采用各项目回归方程式进行纠正。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为减少误差及失误的概率,采用各项目回归方程式对溶血标本进行纠正,可有效地提高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7月收治的健康体检者78例,每名受检者采取10 ml外周血,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即实验组为溶血组,对照组为非溶血组,每组各39例。结果两组血液样本在尿酸、血糖、血钙、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乳酸脱氢酶、尿素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充分认识到溶血对其结果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要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为临床上治疗与诊断溶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60例,均进行早晨空腹采血,将血液标本均分为两份,分别进行常规生化检验与诱导溶血后生化检验。结果溶血血清标本生化检验中AST、ALT、LDH、K+含量的检测结果相比非溶血标本均显著升高(P<0.05),溶血血清标本中ALP含量相比非溶血标本显著降低(P<0.05)。BUN、Cr、GLU、TG、UA检测结果受溶血的影响较小,两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钾离子)结果影响较为严重,在临床中应尽量避免溶血发生,必要时需要进行重新抽血检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受检者82例,分为溶血组与未溶血组。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测,比对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溶血组受检者的肝功能中TBIL、GGT、DBIL和ALP低于未溶血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血组受检者的肝功能中ALB、AST、TP、ALT高于为溶血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肝功能检测时,如受检者的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现象,则会影响受检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所以在进行临床检测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发生血液样本溶血现象,使检测的结果准确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2.
黄琨波 《药物与人》2014,(10):21-22
目的: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侧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5ml血液标本并置于两支试管中,每支2.5ml,分为非溶血组和溶血组,通过人工方法对溶血组试管中的标本进行溶解,非溶血组试管不作任何处理。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溶血组试管和非溶血组试管标本血清中谷苹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肌酐(Cr)、尿素氩(BUN)、葡萄糖(GLU)、血尿酸(UA)及钾离子(K+)等临床生化检验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溶血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和钾离子的检测结果比非溶血组血清要高,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溶血组血清中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葡萄糖和血尿酸同非溶血组血清相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溶血加重会导致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降低。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捡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要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标本溶血的发生机率,保证检测结果不会受到干扰,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方法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间、姿势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结果检验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从标本采集上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检验中发生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65例,抽取65例正常人的血液10毫升/每人,将每份血液分成两份,每份5毫升,将每人的两份血液随机的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液是正常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是经过溶血处理的血液;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的血液的生化指标进相比较,得到溶血后的检测结果中的酸性磷酸酶及血糖的水平显著地降低,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尿酸、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亦平较未溶血的标本水平显著地增高,正常血液与溶血的血液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是一种诊断疾病的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对相应的疾病提供血液学理论上的依据,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溶血会使结果严重的偏离实际情况,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做好血液标本的保存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收集的7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进行分组,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各36份血液标本;使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查常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氨(BUN)、肌酐(Cr),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差异性。结果:溶血组的ALP、GLU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溶血组,TBIL、DBIL、γ-GT、ALT、AST、UA、LD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溶血组;上述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GLU、Cr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可影响大多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临床生化检验中应合理处理血液标本,避免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检验中发生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65例,抽取65例正常人的血液10毫升/每人,将每份血液分成两份,每份5毫升,将每人的两份血液随机的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液是正常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是经过溶血处理的血液;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的血液的生化指标进相比较,得到溶血后的检测结果中的酸性磷酸酶及血糖的水平显著地降低,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尿酸、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亦平较未溶血的标本水平显著地增高,正常血液与溶血的血液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是一种诊断疾病的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对相应的疾病提供血液学理论上的依据,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溶血会使结果严重的偏离实际情况,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做好血液标本的保存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贺秀毅 《现代养生》2014,(20):41-41
目的:对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在采集前、采集过程中、运送标本的过程中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采集血液标本的体位、时间、饮食、药物、运动等因素,和标本溶血以及送检过程都会对血液检测造成影响。讨论:能够对血液检验造成直接影响的就是标本血液的质量,要加强血液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应该提高标本血液的质量、加强血液检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方法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间、姿势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结果检验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从标本采集上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细菌检验效果与质控管理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600个临床细菌检验样本,分析其检验准确性.结果:检验样本中,创伤组织标本检验合格率为91%,粪便标本检验合格率为81%,痰液标本检验合格率为86%,血液标本检验合格率为80%,尿液标本检验合格率为80%,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验合格率为79%.结论:临床细菌检验合格率存在一定偏差,需要进一步做好质控管理来减少标本在采集、运输、检验各环节的疏漏差错,提升检验合格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样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行健康检查的60名体检人员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人员均非疾病原因采血,且每人均需抽取两试管血液样本,2 ml/管。随机选取每人两管血液样本中的其中一管作为对照组,另一管则为试验组。对照组无需作溶血处理,试验组使用离心机予以溶血,并使用玻璃棒剧烈搅拌,比较两组各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总蛋白、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钠、钾、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各生化检验项目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医务人员须确保采血的严格性及规范性,以有效避免样本溶血状况的发生,进而提高检验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