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膀胱颈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5例膀胱颈挛缩合并急、慢性尿潴留的男性患者,8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或加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另7例分别合并膀胱憩室、结石和肿瘤,行开放性手术。结果15例手术后均排尿通畅,1例有轻度尿失禁,提肛训练5d后好转。10例随诊6—24个月残余尿均〈50ml,1例术后1个月出现排尿不畅,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对男性膀胱颈挛缩合并尿潴留的患者均需手术治疗,TURBn或加TURP为最佳选择,对有膀胱憩室、结石、肿瘤等合并症者,可行开放手术治疗,但需彻底切除膀胱颈后唇增生的疤痕,获得足够大的膀胱颈出口,防止再缩窄。  相似文献   

2.
吴宝安  何学军 《华西医学》1999,14(2):187-188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挛缩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挛缩12例进行分析,其中开放手术后8例,TURP后2例,TUVP2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结论: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挛缩与病例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手术操作不熟练有关,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治疗首选腔内手术。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9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其中14例为增生腺体残留(均发生于TURP术后),5例为膀胱颈挛缩(2例发生于TURP术后,3例发生于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无复发性前列腺增生症。所有患者经尿道膀胱镜检初诊及术后病检确诊。分析原因,认为腺体残留及膀胱颈挛缩是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技术及经验有关,并就预防、诊治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男性膀胱颈挛缩是男性下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临床症状与前列腺增生酷似 ,易误诊为前列腺增生 ,1988~1998年我们手术治疗男性膀胱颈挛缩 32例 ,其中 18例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症 ,误诊率达 5 6 .3%。将其误诊原因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 ,年龄 45~ 70岁 ,平均 5 5岁。病程 3月~ 12年 ,平均 3.5年。均有尿频及排尿困难症状。残尿 10 0~ 12 0 0ml,平均 42 0 ml。 6例有前列腺炎病史。就诊时有 8例出现尿潴留。肛门指诊 :前列腺 度增生 10例 , 度增生 5例 ,前列腺不增大但较硬 3例。 B超检查有 10例报告列腺增生。均…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4年5月~ 1998年6月,行经尿道直视下前列腺注射硬化剂疗法,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25例,改善了患者的排尿功能和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 25例,年龄 70~ 92岁,平均 77.5岁,合并脑卒中12例,严重心律失常 3例,近期心肌梗死 4例,严重肺心病6例。临床检查均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均表现为明显排尿困难,其中尿潴留 15例,长期留置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除外前列腺癌、膀胱颈挛缩及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 方法:截石位,2%利多卡因 20ml行尿道粘膜表面麻醉,自制穿刺针,剪去 F5输尿管导管尖头及1…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开放性手术后可能发生膀优颈部挛缩而出现排尿困难,作者收治9例,现就其处理体会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年龄52~70岁,平均58岁。发病时间21d~2年,平均6个月。本组9例均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其中6例术前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尿道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颈口环行狭窄6例,颈口完全闭锁2例,颈口狭窄伴后唇瓣状梗阻1例。尿流率检查7例均为梗阻曲线。发生原因:颈口12点处纵形缝缩5例,前列腺腺窝边缘“荷包线”缝合止血3例,膀胱颈后唇未作楔形切除1例。治疗方法:尿道扩张2例,电切5例,开放手术2例。9例随访1~5年,排尿通畅…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23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正刚  罗力  梁坚  李文雄  李峻  王森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204-120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防治提供根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出现排尿困难的病例中,膀胱颈水肿2例,膀胱颈挛缩7例,腺体残留、前尿道狭窄和前列腺癌各1例;11例TURP病例中,腺体残留6例,膀胱颈水肿、挛缩、前列腺腺癌各1例,前尿路狭窄2例。结论:膀胱颈挛缩是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腺体残留是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BN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431例,其中发生BNC 27例,探讨膀胱颈挛缩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431例患者中发生BNC 27例,发生率为6.26%;膀胱颈挛缩的影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与客观因素两种,自身因素包括前列腺体积,术前合并前列腺炎;客观因素包括切除前列腺组织量,电凝次数,电流强度及电凝操作时间。结论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主要受患者自身情况与手术操作等因素影响,因此术前应严格检查手术指征,同时医生要熟悉手术操作与器械使用方法,积累丰富的手术经验,以减少对于患者的损伤及BN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后出血、膀胱颈挛缩,尿道内口狭窄等并发症,我院于1988年12月~1991年8月将隔离前列腺窝和膀胱腔的膀胱颈缝合止血法改为预置可拆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一种能够适配前列腺电切镜,用于治疗尿道狭窄的内切开冷刀,提高电切镜的利用率。方法利用废旧汽化电极(Olympus),截去原有的电极头,分别装配上柳叶形及倒钩形刀头,制成冷刀装配于电切镜上。应用该冷刀治疗前尿道狭窄6例,后尿道狭窄8例,膀胱颈口挛缩3例。前尿道狭窄冷刀切开后用尿道探子扩张至F22—24号,留置气囊尿管4周;后尿道狭窄及膀胱颈口挛缩冷刀切开后,更换电切电极将瘢痕切除,留置气囊尿管4周。结果6例前尿道狭窄及3例膀胱颈口挛缩者均顺利切开,拔除尿管后排尿顺利;8例后尿道狭窄有6例顺利切开,拔除尿管后排尿顺利;1例后尿道完全闭锁者及1例狭窄段达3.0cm者切开失败。结论适配于前列腺电切镜用内切开冷刀使用方便、经济,使电切镜具有了一镜两用之功能。临床上可应用于前尿道狭窄、后尿道狭窄及膀胱颈口挛缩的治疗,但不适用于尿道完全闭锁及狭窄段超过3.0cm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纤维增生型前列腺增生症(BPH)及其并发症疾病的诊断和开放手术的处理原则,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从317份开放手术治疗BPH的病全名筛选出纤维增生型BPH50例,并进行了信访。结果 这一类型BPH发病年龄偏低,平均62.7岁,常伴有膀胱颈部病变,其中膀胱颈挛缩27例(54%),膀胱颈后唇抬高16例(32%),输尿管脊肥厚2例(4%),以及膀胱功能障碍,外理不当易产生尿道狭窄和膀胱颈瘢痕挛  相似文献   

12.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本院自1992~2000年间共收治术后膀胱出口梗阻患者14例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 ,年龄58~78岁 ,平均66岁。其中单纯前列腺结节性增生11例 ,合并慢性前列腺炎3例。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7~21d。术后发生排尿困难时间1~1.5年 ,经金属尿道探子探查、尿道造影、尿道膀胱镜检查 ,发现膀胱颈口挛缩4例 ,膀胱颈后唇抬高4例 (其中1例伴腺体残留 ) ,膀胱颈前唇缩窄3例 ,膀胱颈后尿道闭锁3例(其中1例 ,后证实存在前列腺癌 )。1.2治疗方法2例膀胱颈前唇缩窄经尿道扩张后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钬激光汽化切开术治疗继发性膀胱颈口挛缩的效果。方法: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患者445例,随访时间后,术后膀胱颈口挛缩34例,29例静脉麻醉下完成膀胱颈口钬激光汽化电切,无保留导尿。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6min。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0.01)。术中无出血,术后无尿潴留、尿失禁。结论:膀胱镜下钬激光汽化切开治疗膀胱颈口挛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膀胱颈挛缩发病率低,多以年轻男性为主,近年来由于腔道泌尿外科技术的广泛开展、感染等因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作者从1994年9月至1998年2月,收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膀胱颈挛缩80例,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提出对本病的诊断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点,非接触式激光加药物治疗体会,并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均为男性,年龄52~76岁,病程8~25年。微波治疗(1~2次)后无效、症状加重1~2年者12例,射频治疗1次者25例,2~3次者5例,无效加重1~3年者共30例。慢性泌尿系感染长期间断服消炎药者30例,前列腺电切后(TURP)2~3年5例,前…  相似文献   

15.
男性膀胱颈挛缩为男性下尿路梗阻常见原因之一,多因前列腺纤维化所致。我院1985年6月~1992年6月手术治疗2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年龄46~73岁,平均58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2年10个月,26例均有排尿困难、尿频、尿线变细等症状,其中19例既往有急性尿潴留史,来诊时有6例发生急性尿潴留而留置导尿。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80例中术后再入院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48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24例。占4.6%。其中术后血尿导致屎潴留12例,均在膀胱镜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前尿道狭窄4例。定期尿道扩张治愈。术后并发膀胱结石3例,行经尿道膀胱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膀胱颈挛缩2例。再次行电切术: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1例,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术后并发晚期前列腺癌1例,给予去势手术+氟他胺+局部放疗治疗。结论:术后继发性出血,前尿道狭窄,继发性膀胱结石,膀胱颈挛缩是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治疗上根据相应的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康复医疗对偏瘫患者的功能治疗愈来愈明确,其功能障碍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亦与康复护理极为密切。如何进行康复护理是我们专科护士应该研究的课题,现将我科对脑梗塞偏瘫病人38例的肢体体功能训练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998年7月~1999年7月,患者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为38~79岁,病程6h~4年,均经CT确诊为脑梗塞,排除其他脑血管病,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康复护理措施如下:(1)训练病人在床上翻身①保持肢体处于正确的,良好的姿势和体位,防止患肢的挛缩和关节脱位变形。仰卧位时,可用软垫…  相似文献   

18.
17例斜颈患儿,年龄2岁半~11岁,平均5.5岁;5例患儿出生时正常,12例患儿出生时有胸锁乳突肌血肿;斜颈在左侧7例,右侧10例;X线片检查均无颈肋、横突过长,结核,颈椎先天畸形等征象。治疗采用①手术治疗:术前仔细检查胸锁乳突肌挛绍情况,术中于锁骨上1横指将挛缩的肌肉在胸骨头和锁骨头处切断,并给予断端结扎.挛缩严重时将肌肉切除约Icm,一般以挛缩严重的一头全切断.另一头作适当松解,并将挛缩的筋膜一并松解。术后放置橡皮膜引流条。②康复训练:患儿术后第3d开始头部的主动康复训练。将患儿头部向正常侧旋转.到位后停留SS…  相似文献   

19.
膀胱颈挛缩,临床并不少见。我们在膀胱颈“Y—V”成形术的基础上加作尿道内口后唇“V”形切除或纵切横缝,使膀胱颈扩大。我院用此法手术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报告于下。手术步骤用地卡因腰麻,作耻骨上正中切口,从耻骨后游离膀胱颈,自膀胱颈近膀胱侧为起点,在膀胱前壁作“V”形切开,暴露膀胱内腔,  相似文献   

20.
膀胱挛缩是前列腺术后较常见的症状,可引起患者下腹部及尿道阵发性疼痛,导致术后继发出血。我院自1996年1月~12月对前列腺术后50例发生膀胱挛缩的病例采用美施康定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年龄55~58岁,平均69.6岁,均因良性前列腺增牛而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置F22三腔水囊导尿管,水囊注水30ml.生理盐水持续进行膀胱冲洗,速度为8.4~16.5ml/分,所有病例均手术后第1天至第6天留署导尿管,期间膀跳挛缩发作次数24小时高于6次,每次持续时间20秒以上。1.2给药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