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比测定了克山病病区、非病区和低硒非病区健康人发铜、锌、锰、铁含量。提示病区低硒人体铁水平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克山病发病与低硒有关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单是低硒还难以解释克山病的一些流行病学现象。阐明低硒之外的有关因素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成为“八五”攻关课题的研究重点。该专题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在再一次确认克山病病区粮硒含量仍处于低水平的基础上,发现与硒的作用密  相似文献   

3.
缺硒与克山病关系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1990年,在黄陵县病区进行了缺硒与克山病关系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口服亚硒酸钠使人体硒含量提高至非病区农村水平,即可有效地预防急性发病(包括急型和亚急型);硒盐是一种生活化的补硒方法,值得推广;(2)克山病发病与人体硒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人体硒水平达到非病区水平后,慢型和潜在型仍有新发,其年发病率分别为1.9/万和32.4/万;(3)结合有关研究结果对低硒与克山病发病的可能关系进行了评估,认为低硒是克山病发病的一个基本水土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4.
膳食低钙在克山病发生中作用的研究(摘要)地方病研究所康德仁,王凡,郭城浩,盖丽云,张秀云,赵志涛,王丽娟,卜凤泉,石毅,胡秀丽,刘景英低硒是克山病地方性发病的基本因素,但低硒地区不都发生克山病,病区低硒人群也不都发生克山病。膳食组成在克山病中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5.
全国克山病研究资料表明,克山病处于低硒状态。东北生育期妇女多发病,主食大米的地区发病较少。南方主食大米的省区除云南、四川外也未见有克山病发生。而云南四季无寒暑、气候温和、主食大米的地区发病率却居全国之首,而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云南克山病与硒的关系是克山病病因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概述了1984年以来云南病区、非病区内外环境硒含量分析结果,进而阐明云南克山病与硒的关系。1.土壤中硒含量土壤中总硒平均含量病区0.093PPM,明显低于非病区的0.231PPM(P<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克山病病区低硒儿童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低硒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对致分裂原PHA的皮试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些低硒儿童血清IgG、IgA和IgM水平较低,特别是IgG下降明显。提示缺硒影响细胞免疫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发硒水平的大骨节病病区儿童血清酶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显示:3组病区儿童血清酶谱表现一致,其中ALP,GOT和LDH明显高于低硒非病区儿童,提示病区儿童特有的血清酶谱似乎并非由低硒。而各组X线检出率与发硒水平不呈负相关关系,也提示除低硒外的其它因素与本病发生和发展有关。本实验中发硒水平的差异与病区儿童血清锰、铜、铁、铬、镉、锌等6种元素含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硒对心肌线粒体H^+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娟  窦淑筠 《河北医学》1997,3(1):22-23
近年来,随着对微量元素研究的深入.人们对Se2+的研究予以极大关注。我国医学科技工作者在对克山痛的防治研究过程中发现.克山病是一种与Se2+和营养缺乏有关的多因素复合作用引起的以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肌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高发区Se2+的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而临床上给病人补充Se2+后.可命名该病症状缓解或得到控制。测定克山痛死者尸体心肌线粒体Se2+含量表明[1],该病患者心肌线粒体Se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因此人们认为克山病的发病可能与Se2+有密切关系、低硒可能是克山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但是.值得探讨的是…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硒与克山病关系的初步研究结果。根据(1)口服亚硒酸钠对预防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有显著效果;(2)克山病病区人血、头发和粮食中硒含量普遍低于非病区;(3)尿硒负荷试验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表明,克山病病区居民体内处于贫硒状态,认为硒缺乏对克山病发病有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病区粮、水试制克山病动物模型是克山病病因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前次实验中,我们发现病区粮、水组大鼠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非病区粮、水组,对饲料进行的7种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除硒含量病区饲料明显低于非病区外,其余元素含量均无明显差别。为此,本实验在继续研究克山病病区粮、水对大鼠心肌可能引起的作用的同时,还试图观察病区粮补充硒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硒 (Se)、维生素 E(VE)及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s)三因素复合作用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南北方典型克山病病区主食粮中 VE及 Se含量 ,并用克山病病区粮 (及其添加豆油 )饲料喂养大鼠 70 d,测定各组织中 α-、γ-生育酚 (α- ,γ- Toco)等含量。结果 :病区玉米和大米在 Se低的同时 ,α- Toco含量亦显著低于非病区对照。饲克山病病区粮饲料大鼠血浆、红细胞膜、心肌线粒体、肝线粒体均处于低 α- Toco状态。饲料中添加富含 PUFAs的豆油时 ,细胞膜中 α- Toco含量进一步下降 ,血浆LPO、CK、α-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显著增加。结论 :PUFAs长期负荷 ,可使实验动物体内抗氧化能力下降 ,细胞膜严重受损 ;Se、VE及 PUFAs三因素复合作用在克山病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克山病病区粮及在其中补充维生素E和(或)硒喂饲大鼠,以非病区粮喂养的大鼠为对照,观察其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结果表明,病区粮组大鼠血清中TSH水平明显高于非病区粮组大鼠,补充硒或VitE后,其血清中TSH仍处于高水平,但联合补充硒和VitE后其血清中TSH水平明显下降,恢复到了对照组大鼠的水平;各组间血清TH水平差异不大。提示我们,克山病病区粮喂养大鼠其垂体前叶分泌TSH细胞受到了影响,联合补充硒和VitE可以抵消病区粮致病因素的作用,进而表明硒和VitE的联合缺乏可能是克山病的基本病因。  相似文献   

13.
饲予大鼠低硒的克山病病区粮引起血清与胰腺组织内淀粉酶活性明显降低,血液及胰腺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减退,水溶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升高。在病区粮内补一定剂量硒或维生素E(VE)可明显升高其GSH—P_x活力,降低LOP含量,增加血清及胰腺淀粉酶活性。提示病区粮中的致病因素可损害胰腺外分泌功能,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硒和VE缺乏引起的过氧化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四川省凉山州克山病的病因及发病相关因素,为当地克山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膳食调查回顾法。结果:(1)非病区居民膳食结构优于病区汉族居民,病区汉族居民膳食结构优于病区彝族居民;(2)病区彝族居民优质蛋白的摄入量低于病区汉族居民(p〈0.01),病区汉族居民优质蛋白的摄入量低于非病区居民(p〈0.01);(3)病区居民无论汉族还是彝族,钙、锌、硒的摄入量均严重不足;(4)病区彝族居民及汉族居民维生素A的摄入均不足,维生素E的摄入量病区和非病区无差异。结论:膳食结构的不尽合理,多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不足,以及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儿童亚急型克山病不断发生的现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饲予大鼠以低硒的克山病病区粮及在病区粮中补充一定剂量硒或维生素E(VE),观察其对心肌与胰腺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影响及某些机能代谢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硒的病区粮可引起心肌与胰腺GSH-Px活力下降,LPO含量升高,并伴有心肌磷酸激酶(CK)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显著降低,胰腺组织内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贮备减少。提示病区粮中的致病因素可引起心、胰两脏器的双重损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饲予大鼠以低硒的克山病病区粮及在病区粮中补充一定剂量硒或维生素E(VE),观察其对心肌与胰腺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影响及某些机能代谢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硒的病区粮可引起心肌与胰腺GSH-Px活力下降,LPO含量升高,并伴有心肌磷酸激酶(CK)及α差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显著降低,胰腺组织内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贮备减少。提示病区粮中的致病因素可引起心,胰两脏器的双重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硒(Se),维生素E(VE)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三因素复合作用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南北方典型克山病病区主食粮中VE及Se含量,并用克山病病区粮(及其添加豆油)饲料喂养大鼠70d ,测定各组组织中α-,γ-生育酚(α-,γ--Toco)等含量,,结果:病区玉米和大米在Se低的同时,α-Toco含量亦显著低于非病区对照,饲克山病病区粮饲料大鼠血浆,红细胞膜,心肌线粒体,肝线粒体均处于低α-Toco状态,饲料中添加富含PUFAs的豆油时,细胞膜中α-Toco含量进一步下降,血浆LPO,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显著增加,结论:PUFAs长期负荷,可使实验动物体内抗氧化能力下降,细胞膜严重受损,Se,VE及PUFAs三因素复合作用在克山病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克山病病区低硒粮饲料喂养大鼠14周,观察补硒对血小板血栓素A2(TXA2)生成、聚集性和5-羟色胺(5-HT)释放的影响。研究说明,补硒可降低病区低硒粮喂养在鼠血小板的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克山病区长期补碘后的暴露人群进行了红细胞硒水平与丙二醛水平的测定,进一步探索克山病的发病机制,为完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红细胞硒水平测定使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血浆MDA水平测定使用硫代巴比妥酸法。结果:克山病组、克山病区对照组、非病区对照组三组之间硒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浆丙二醛水平克山病组显著大于病区对照组及非病区对照组,病区对照组及非病区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克山病发生机制与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多方面、多环节的缺陷有关,并且目前克山病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并非是由于缺硒引起SeGPX缺乏导致。  相似文献   

20.
1.本文摘要报道了一九六五年以来我们应用亚硒酸钠予防克山病急性发病情况,并結合其它单位报道对予防效果进行了讨论,认为亚硒酸钠予防克山病急性发病的效果是明显的,并认为投硒子防可作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予防措施在克山病重发病地区扩大应用,以期减少发病和死亡。 2.对投服剂量、给药方法、安全性等硒防中几个具体问题略加讨论,认为目前试点中所采用的剂量、方法、间隔时间是安全有效的,用药后能使机体硒含量提高并达到一般非病区农村水平,并能起到予防发病的作用。提出硒盐是一种生活化的补硒途径,经过进一步探讨将是一种利于推广的给药方法。 3.本文还结合临床予防及基础研究工作情况,对硒与克山病之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粗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