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并探讨价值。方法:分析38例经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肠镜或手术证实的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结合临床表现、病变的分布等方面,对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进行总结。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在不同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X线表现特征。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是目前X线检查方法之一,安全性好,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气钡双对比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7年10月~2011年10月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以上患者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溃疡性结肠炎在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中的影像学特点。结果:经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溃疡性结肠炎侵犯黏膜下层最多,占66.67%。其病变侵犯的程度不同,X线的表现也各不相同。结论: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能够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以及对其病情判断的检查手段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双对比造影(DCBE)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并对其病因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由DCBE检查发现经肠镜或手术证实的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病变自直肠逆行向上连续性发展,早期:结肠边缘见针刺状突出(或棘状突起)及正面的“靶样征”;急性期:出现“锯齿征”、“钮扣征”和“鹅卵石征”;慢性期:局部肠腔呈铅管样狭窄及假息肉形成。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DCBE是目前最佳的X线检查方法,根据病史、进展方式和典型X线征像,本病较易诊断,不难与其他炎性结肠病变鉴别;安全性好,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溃疡性结肠炎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6年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的27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年龄33岁。结果:病变多侵犯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早期8例,表现为黏膜增粗紊乱,肠腔内多个弥漫性、连续性和均匀一致的钡点。中期6例,肠腔内多发斑片状龛影,肠壁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状,可见"揿扣"样龛影及"双边征"。晚期13例,表现为肠管变形,多发炎性息肉形成。结论: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文根据我院内窥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4例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造影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X线造影对其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肠道炎性疾病的放射线诊断(包括小肠Crohn病、肠结核与溃疡性结肠炎)。方法根据X线图像进行诊断。结论单发或多发节段性小肠狭窄、粘膜紊乱破坏、假息肉或鹅卵石征则是Crohn病的典型X线表现,故主要靠X线钡餐检查;全消化道造影和钡剂灌肠是小肠结核的主要诊断手段,诊断相对容易,但仍需要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X线腹部平片、X线钡灌肠造影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检查方法,前者应首选,前提要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如反复发作性粘液血便、阵发性腹痛、全身症状等。对于表现不典型者,可进行肠镜检查,结合临床及影像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100例结肠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进行总结,认为低张药物的注射时机应以检查前10分钟为宜;注钡量应以钡头到达结肠脾曲为适度,总量约在250ml~350ml之间;注气量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不应以结肠的扩张程度为准。本文还介绍了结肠癌、息肉及溃疡性结肠炎在双对比造影下的主要X线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累及范围和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X线表现。结果点片状的不规则的钡斑影30例,针刺状龛影30例,锯齿样龛影19例,不规则的多发的充盈缺损影12例,铅管征4例,直肠后壁和骶骨前方的间隙增宽3例。结论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能很好地显示结肠黏膜的小溃疡和累及的范围,能对溃疡性结肠炎准确诊断,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结肠双重对比造影,由于能显示结肠粘膜微小病变,已经成为X线检查的常规手段。据我院近几年来千余例检查的经验,对结肠X线钡气双重造影检查的技术应用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邓百文 《吉林医学》2010,31(19):3114-3115
目的:采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双对比显示结肠黏膜的细微结构,诊断克隆病发现率较高,对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防治有较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双对比检查,必要时加作口服钡餐检查。结果:克隆病一般好发于右半结肠,呈局限性,跳跃性侵犯一段或多段结肠。常伴有回肠末端的改变。结论:结肠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国内发病率不高,低于溃疡性结肠炎。至今未有癌变的报道。但晚期可并发瘘道和脓肿形成,这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本病应引起同道的重视,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近年来由于结肠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术的广泛开展,使其诊断率提高,成为最常见的大肠非特异性炎症。笔者自1993年开始采用低张气钡双对比法诊断溃疡性结肠炎12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受检126例中性别无明显差异,年龄19岁~68岁,多为慢性发病,腹泻每日数次,大便不成形,部分病例大便带血,脓和粘液、贫血、消瘦,其中2例结肠镜检中肠穿孔,9例癌变,11例造影中或检查后呈痛苦面容,自述剧烈腹痛,20分钟后缓解。2X线检查及表现:造影前5分钟肌注654-2,10mg~20mg,病人俯卧头低15°(现采用数字胃肠机)…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结肠炎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结肠炎最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较少见,对我院收治并经结肠气钡对比造影检查确诊的7例进行X线征象分析。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1985~1998年收治的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通过结肠气钡对比造影,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7例。男∶女比为3∶4.年龄42~68y。方法。温生理盐水作清洁灌肠,然后作气钡双重造影。X线表现:①管壁措压征象7例(100%)。②管壁呈锯齿状改变4例(57%)。③管壁向心性狭窄3例(4%)。④多发性龛影4例(57%)。⑤横脊征2例(28%)。病变范围:10~15cm2例,15~25cml例,25cm以上4例。所有病例均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40例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均采用不清洁洗肠的低张双重对比造影法(双重法),以显示结肠细微结构,发现粘膜轻微改变及细小溃疡。通过X线、内窥镜及病理对照,着重总结本病早期X线诊断依据,并讨论几个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X 线检查对溃结和克隆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现分述如下:一、溃结的 X 线表现溃结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部分亦可波及降结肠、横结肠,甚至全结肠。因此,采用 X 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可清楚显示结肠粘膜像、溃疡和炎性息肉,并可了解病变的范围、受累程度及有无并发症等。但对重型或暴发型溃结病例,为避免发生并发症,应待病情好转后进行。检查前2~3天应进流质饮食。一般也不主张清洁灌肠。术前若需清洁肠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小儿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经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儿中,胃溃疡6例(16.7%),十二指肠溃疡30例(83.3%),龛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形态改变、龛影周围粘膜纠集、胃液增多、蠕动改变、局部压痛等;结论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方法简单,检查范围全面,诊断结论可靠,患儿容易接受,是小儿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气钡双重造影在结肠息肉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息肉是结肠的一种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以无痛性便血为主,症状隐匿,难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诊断主要依靠肠道造影或肠镜检查。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能清晰地显示结肠黏膜微细结构变化和表浅溃疡等X线征象。本文对7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肠息肉患者的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气钡双重造影对结肠息肉诊断的符合率,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1慢性细菌性痢疾常有急性菌痢病史,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尤以粘液脓性分泌物的阳性率更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2慢性阿米已痢疾病变以右侧结肠为主,左侧结肠也可受累,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粘膜多属正常。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取溃疡周边渗出物镜检阳性率更高。抗阿米已治疗有效。3结肠癌多见于中年以后,常经直肠指检可触到肿块,结肠镜检可发现新生物或局部粘膜形态改变,活检可明确诊断;X线钡剂灌肠可发现钡剂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粘膜皱餐破坏等征象。须注意和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结肠癌变…  相似文献   

18.
结肠钡气双重对比灌肠造影检查,能够显示结肠细微结构,对其细小病变的早期发现,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这在放射界已成共识。目前,结肠造影检查操作方法尚不统一,观点也不一致,我们在借鉴数家三级医院的造影方法的基础上,逐渐摸索经验,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造影方法,减少了结肠疾病的漏误诊。现就我院1997年2月至2004年12月共800例结肠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的经验及灌肠造影技术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1检查前准备1.1禁忌证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疑有结肠坏死、穿孔以及肛裂疼痛患者。1周内做过结肠镜检查取过活检者。1.2造影前准备造影前常规胸腹…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为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溃疡性炎症,有人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故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多在20-30岁。男女发病相等。本文总结我院一九八四年六月至一九九四年六月全部采用结肠钡气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资料完整的溃疡性结肠炎9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结肠炎误诊为结肠癌20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钡灌肠造影中结肠炎误诊为结肠癌的多种原因。方法:对20例各类结肠炎结合结肠镜检资料分析对照,重点讨论其中一例典型病例。结果:临床上结肠病变误诊的主要原因在于造影方法运用不当。造影前充分的准备、多体位、多角度观察,结合结肠镜检资料可减少误诊。结论:结肠双对比造影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改进造影方法和寻找特征性X线征象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