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将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应用于老年人医疗费用的研究,探究不同医疗支出水平对其影响因素的响应情况并提出建议,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库,使用R 4.0.4软件建立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老年人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个人年收入、性别、居住地城乡分布、自评健康状况及医疗保险是影响老年人医疗费用的重要因素。年龄增加使老年人医疗支出增加,尤其在低医疗支出的高龄老年人中,年龄增加的效应迅速变强;个人收入对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影响效应呈现U型,即对低收入与高收入的老年人医疗支出影响较高,而对中等收入老人影响较低;不同性别老年人医疗支出差异较小,女性总体略高于男性;城市老年人医疗支出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且这种差异在低医疗支出和高医疗支出老年人群中更为明显;自评健康状况和参加医疗保险情况也是影响老年人医疗支出的重要因素。结论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在对老年人医疗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有较好的效果。不同医疗支出水平对于影响因素有着不同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住院死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7—2021年深圳市西医医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估计不同医疗费用水平下,年龄、性别、医疗付费方式等变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在0.5分位数水平下,男性、年龄越低、三级医院就诊、疾病数量和住院天数越多的住院死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越大;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支付对住院死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由负向转为正向。结论:女性和高龄住院死亡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更低;医疗保险参与可能促进了无效医疗与过度医疗行为的发生;罹患疾病数量的增加促进了住院死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应当发展和完善临终关怀服务,促进死亡观念的转变,同时关注罹患多种疾病对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宜昌市带状疱疹就诊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的应用实例来介绍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方法选取2018-2019年宜昌市健康管理大数据中心关于带状疱疹的数据,采用多因素分位数回归,分析不同分位数回归下的偏回归系数。结果应用实例结果发现,不同分位数下针对带状疱疹就诊费用的影响因素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不同分位数下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影响后的就诊费用不同:性别对带状疱疹就诊费用在0.1~0.9百分位数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就诊年份在回归曲线之下能够包含40%的数据点的时候,2019年就诊费用高于2018年的就诊费用;但是在回归曲线之下能够包含80%的数据点的时候,2019年就诊费用低于2018年的就诊费用。对于就诊机构对带状疱疹就诊费用的影响在0.3至0.9百分位数上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只有在0.9百分位数上有所回落。结论不同分位数下影响因素作用大小不同,同时也导致了不同分位数下控制了其他因素影响后的就诊费用不同。读者通过该应用实例对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有所了解,并能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正确选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提高数据统计分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以多元逐步回归为代表的传统回归分析方法与分位数回归模型分别探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卡方自交互侦测决策树(chi-squared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or, CHAID)建立费用分组模型。为科学分析住院费用、制定针对性的控费措施及体系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重庆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2019年因跌倒住院的6627例患者基本信息及费用情况,对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筛选纳入决策树的分类节点变量,并比较两者的分析结果。根据比较结果最终选择将分位数回归结果中有影响作用的变量纳入CHAID决策树模型建立住院费用分组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跌倒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有付费方式、职业、婚姻、年龄、住院日、受伤部位、受伤类型、手术次数及手术类型;经分位数回归分析得的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包含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中的影响因素,显示付费方式、婚姻、年龄、住院日、受伤部位、手术次数、受伤类型和手术类型在住院费用的不同分位数点产生影响(P<0.05)。在分位数回归模型结合CHAID决策树模型建立的费用分组模型中,手术次数、住院日、手术类型、受伤部位和受伤类型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每种组合的费用差异明显。结论相较于传统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更稳健全面。在分位数回归模型基础上,结合CHAID决策树模型组构建的住院费用分组模型较为合理,能清楚反应影响住院费用的重点因素,为医院完善控费制度,制定医保费用支付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住院病例医疗费用分布及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病例医疗费用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SAS6.12软件对我国南方某市5年来近21万条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各分型病例医疗费的上、下四分位数为界,将医疗费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及高、适度两个等级,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费用的因素,并用建模数据和另外6万条数据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有:住院日、病人身份、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年龄、医院等级、输血、转归情况(好转)、诊断个数、一级护理等18项.费用分为三个等级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建模病例和验证病例预测符合率分别为63.81%、54.82%;费用分为两个等级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符合率分别为82.59%、77.32%.结果增加医疗费用划分等级,会增加模型拟合的难度,降低预测结果;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判断和预测住院病例医疗费的高低,可以及时地了解费用控制情况,为加强费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揭示影响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住院病人的年龄、性别、入院情况、付款方式以及平均住院日等因素在不同年度的平均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SPSS软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逐年减少,而住院病人人数逐年增加,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减少程度越大的科室,住院病人人数增加也越多;住院病人的性别、年龄、入院情况以及所患疾病种类等病人自身的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付款方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病人人数的增加与住院费用的降低密切相关,说明降低住院费用势在必行,以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大病医疗住院费用的构成,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 利用江苏扬州市某三级医院2016—2019年住院医疗费用数据,采用Stata 16软件对住院医疗费用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住院医疗费用的分位数回归模型.结果 人均大病医疗住院费用为34860元,4年间药费占比下降了8....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高校各附属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种费用,找出不同医院费用差异的来源及影响因素。方法以7所三级综合医院2014-2016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箱线图比较病种费用的差异,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7家样本医院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种病例共19556例,人均总费用中位数为13899.82(11752.67,17545.89)元,不同医院之间病种费用的差异较大;差异主要来自药品费、耗材费等;男性、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有合并症或伴随病、有附加手术、死亡病例、年份均为费用增长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要在费用控制和诊疗模式等方面加以改进,加强病种标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支出的关系,学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医疗费用支出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并不一定会带来医疗费用支出的急剧增加,临近死亡时间才是影响医疗费用支出的主要因素。基于2011—2014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样本选择模型和两部模型,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年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临近死亡时间是老年人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临近死亡1年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较大;(2)临终前的医疗费用支出大多是无效的,产生健康效果很小。政策启示在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预期寿命的延长会推迟医疗费用高峰期的到来,未必会直接导致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应对人口老龄化,通过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步伐,进而减少医疗资源在无效领域的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分析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控制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样本医院18 273份肺癌手术患者信息,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以住院费用的不同分位数为基准,描述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结果:住院天数、术前天数、手术方式、有无并发症对住院费用有正向影响,影响程度逐渐降低;付费方式对中高分位住院费用有正向影响,影响程度逐渐提高;肿瘤分期对高分位住院费用有正向影响,影响程度逐渐提高。结论:医院需优化患者住院流程,减少无效住院日;医生需结合患者病情体征和家庭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肺癌高危人群需定期体检,降低并发症和肿瘤分期对住院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系统疾病费用分布特点。方法:对某医院2003—2006年构成前10个系统疾病医保出院患者进行统计,报告其住院总费用、例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最大值,并计算各系统第95百分位数以上的平均费用,累计费用及占总费用比例。结果:疾病医疗费用呈非正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以上5%大额病例费用,占全部患者总住院费用比例达21.5%~29.9%。结论:医疗保险患者医疗费用的分布有其特殊性;医疗费用定额支付标准应根据疾病医疗费用分布特点和医疗服务需求强度制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影响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因素,建立DRGs病例分组并对各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以厦门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然后以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作为目标变量,通过CHAID模型进行DRGs病例分组,最后采用RIV、CV等评价指标分析和评价分组结果。结果对可能影响住院医疗费用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付费方式、入院情况和是否手术4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费用支付方式、入院情况是厦门地区肝炎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使用决策树CHAID模型分组得到3组该疾病的DRGs病例组合,第一组为自费方式的患者,第二组为具有医疗保险且入院情况为一般的患者,第三组为具有医疗保险且入院情况为紧急的患者。经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RIV值、变异系数评价,该病例组合方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各病例分组的标准费用分别为1984.73元、1359.23元与1874.68元。分析每个分组的费用门坎值,发现线外病人比例为6.47%~7.65%,却消耗了23.07%-30.09%的医疗费用。结论通过DRGs分组计算患者住院费用标准值可提供医疗保险机构的偿付参考值,自费病人的标准费用最高,其次是具有医疗保险且入院情况为紧急的患者,线外病人及其医疗消费应作为住院医疗费用总量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影响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因素,建立DRGs病例分组并对各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以厦门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然后以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作为目标变量,通过CHAID模型进行DRGs病例分组,最后采用RIV、CV等评价指标分析和评价分组结果。结果 对可能影响住院医疗费用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付费方式、入院情况和是否手术4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费用支付方式、入院情况是厦门地区肝炎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使用决策树CHAID模型分组得到3组该疾病的DRGs病例组合,第一组为自费方式的患者,第二组为具有医疗保险且入院情况为一般的患者,第三组为具有医疗保险且入院情况为紧急的患者。经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RIV值、变异系数评价,该病例组合方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各病例分组的标准费用分别为1984.73元、1359.23元与1874.68元。分析每个分组的费用门坎值,发现线外病人比例为6.47%-7.65%,却消耗了23.07%-30.09%的医疗费用。结论通过DRGs分组计算患者住院费用标准值可提供医疗保险机构的偿付参考值,自费病人的标准费用最高,其次是具有医疗保险且入院情况为紧急的患者,线外病人及其医疗消费应作为住院医疗费用总量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年龄组的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情况,观察年龄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对某市医保部门所提供的2005—2014年期间分年龄组的医保基金支出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25~59岁年龄的医保基金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偏高;70岁以上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6%,其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占总支出占比和年均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2013年的增长率仅为6.93%;但是,人均医疗费用高于其他年龄组,次均医疗费用在10元以上的有所增加。结论:不能简单地认为,年龄增加则医疗费用增加;供给侧分级诊疗、需求侧合理就医,可以适度降低因年龄增加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7年至2020年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对门诊慢病医保支付方式提出建议.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20年间某三甲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定点治疗患者特征数据和费用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和医疗总费用情况,用单因素及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当前费用影响因素,并基于决策树CHAI...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单病种医疗费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08年广东省6地市7所不同等级医院的甲肝病人的医疗费用资料为样本,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医疗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药费用在医疗费用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住院天数、医院等级、地区差异、出院情况、性别、支付方式、疾病类型是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必须根据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单病种限额付费制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的预警指标体系,为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医疗费用分析和敏感度分析等方法,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结果: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的预警指标包括了医疗服务量、医疗费用、医疗费用结构3个维度、54个门诊预警指标和29个住院预警指标。预警指标的阈值为第95百分位数。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预警结果可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现场监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影响单病种住院费用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变化。方法对6种疾病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影响单病种住院费用的因素主要为住院天数、年龄、入院情况、出院转归、抢救次数、是否手术、费用支付方式等。结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但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预测某市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医疗保险费用支出。方法: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对未成年人基本医疗费用支出进行分析测算。结果:年龄、疾病分布、性别、家庭收入和支付意愿对医疗支出影响显著。结论:未成年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模型及其测算能为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三明市医联体内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的结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结构分解法(SDA)分解医疗费用,运用描述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卫生资源供给结构对医疗费用增长的结构差异.结果:卫生资源供给结构呈现以梅列区、三元区和永安市为中心聚集态势,医疗费用分布和资源配置结构匹配.2016年医联体建设后基层服务利用显著增加,占三明市诊疗的54.51%,双向转诊成效显著.医疗费用膨胀效应始终是住院费用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66.72%),但患者在不同层级医院就诊的流动效应有显著提升(30.83%),卫生资源供给结构影响费用增长的结构,其中,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对医疗费用膨胀效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0.661,P<0.000).结论:医联体建设对三明市医疗费用增长结构显现出初步引导作用,能够实现患者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流动,卫生资源供给结构与费用增长结构紧密相关.建议从供给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加大对偏远县区卫生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进一步推动医疗联合体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引导医疗费用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