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研究证实,所有的SPTP病灶均由不同比例的实性与囊性成分构成,在11例中,囊实性结构比例相仿者6例,囊性结构为主者4例,实性结构为主者1例。肿块均为囊实性,伴发钙化4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CT可较好地作出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为囊实性结构,2例以实性结构为主,其内伴有少量低密度区,2例以囊性结构为主,伴少量实性成分.15例肿块实性部分静脉期均较动脉期明显强化,且增强扫描各期肿块CT值均低于胰腺实质.15例患者中13例为女性.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典型的影像特点,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胰腺肿瘤,也被称为实性-囊性肿瘤、乳头状-囊性肿瘤、实性乳头状上皮肿瘤.1996年WHO认为实性假乳头瘤更能充分描述该肿瘤的主要特征,因此正式命名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约占所有胰腺原发肿瘤的1%~6%[1],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及年轻女性,罕见男性,无地域分布特征.下面报道1例SPTP,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11例均接受超声检查,8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超声显示6例呈囊实性,含纤维包膜,与周围正常胰腺分解清楚; 5例呈实性,无包膜; 4例显示钙化;多普勒超声显示4例有少量至中量血流。同时行CT检查的患者,CT平扫显示5例为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3例为实性,2例显示钙化,动脉期实性部分呈现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实性部分、壁结节及包膜进一步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这些影像表现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11例患者为女性,1例为男性,年龄13~52(34.6±2.0)岁。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胰头部4例,胰颈2例,胰体尾部6例。肿瘤体积较大,平均直径约(6.5±1.6)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CT影像呈外生性生长的囊实性肿块,密度不均匀,6例见钙化,2例见出血。增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实性成分强化逐步增强,呈渐进性强化方式,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实质,囊性成分无强化,并见较明显均匀强化的纤维包膜。12例均未见胰管及胆管扩张。结论胰腺囊实性病灶,伴钙化、出血,增强呈渐进性强化,包膜明显强化的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SPTP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缘、密度及增强特征。结果9例均为女性,3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颈,5例位于胰体尾部,肿瘤体积较大,边界清楚,直径6~11cm,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以实性成分较多,4例伴有钙化,增强扫描时,肿瘤实性成分及包膜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9例均不伴有胆管扩张,1例伴有轻度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外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外SPTP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中,位于腹腔5例,腹膜后2例;邻近胰头周围4例,胰尾周围3例;囊实性6例,实性1例;等低密度6例,等高密度1例;钙化2例(壳状钙化1例);动脉期均匀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6例,包膜强化7例,浮云征6例,杯口征2例;肝转移1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胰腺外SPTP为SPTP的不典型表现,但仍具备SPTP的影像表现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赵昕  吕京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2):241-243,24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结果 9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平均年龄26.6岁。2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部,6例位于胰尾部。肿瘤体积较大,平均直径约8.4cm,边界清楚。CT表现为单发、外突性生长的囊实性肿块,其中5例以囊性成分为多,5例伴有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成分呈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进一步增强,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但其强化程度始终低于正常胰腺实质。囊性部分无强化。9例均不伴有胆管及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其影像表现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US、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8月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US、CT、MRI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声像图呈实性、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回声,CDFI多见点状血流;CT表现8例见钙化,依据肿瘤内实性和囊性成分比例不同,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病灶增强扫描各期强化强化程度始终低于正常胰腺实质;MRI平扫囊性成分病灶在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病变内实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模式与CT强化模式相仿。结论 SPT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于年轻女性,术前诊断主要依赖US、CT、MRI检查。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变位置、大小及周围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S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SPTP)诊断中的特点。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SPTP影像资料,评价MSCT对SPTP检出的优越性。结果 13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3例位于胰头或胰颈部,8例位于胰腺体尾部,2例位于胰腺边缘;肿瘤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部分边缘呈不规则型分叶状; 10例为囊实性结构,有1例主要是囊性结构,在周边见局部条状实性密度,以实性结构为主2例,伴有少量低密度区;所有肿瘤增强扫描各期强化CT值较正常胰腺实质低。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较动脉期明显强化。结论 MSCT在SPTP中的影像学特点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临床可较好地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CT表现,将CT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对照.结果:SPTP好发于20~40岁女性,胰头及胰尾为好发部位,影像学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胰腺肿块,瘤体通常比较大(>5cm).平扫主要表现为囊实性混杂密度影,实性结构边缘分布为主,部分呈乳头状或壁结节样突起.动态增强后实性部分早期轻度强化,后期呈渐进性强化,6例肿瘤均有包膜,多伴有出血及囊变,所有病灶无论大小及在胰腺中的位置,均未见胰管及胆管扩张,腹腔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罕见.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CT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瘤的影像表现和特征.结果: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胰腺,呈圆形、卵圆形.多有完整包膜,与胰腺分界清晰.CT、MRI表现为肿瘤内有实性结构和囊性结构.根据囊实性结构成分的比例可分为3型.CT平扫呈不均匀囊实性,实性结构为不规则状或乳头状,中心囊性部分密度较低.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实质期呈中等或明显强化,呈渐进性强化.肿瘤斑线样外周钙化2例.MRI扫描显示胰腺边缘清晰囊实性肿物,T1WI上呈不均匀等一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和囊壁强化.结论:SPTP具有一定的临床、CT及MR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医师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 20例。术前均行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病灶位于胰头7例,5例位于胰颈,8例位于胰体尾部。肿瘤直径2~14.3cm,15例包膜显示清晰,5例包膜显示欠清晰。15例呈囊实混合型,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3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1例病灶内可见钙化。18例病灶实行成分呈渐进性延迟强化,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病灶,动脉期包膜及壁结节即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结论大多数SPTP具有典型的MSCT特点,结合临床特点可以对绝大多数病变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SPTP的资料,将影像学(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10例SPTP中,女9例,男1例.结果 10例病变均为单发,位于胰头5例,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2例,胰尾部1例,异位1例.影像学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平扫主要表现为囊实性混杂密度/信号,3例钙化灶;10例肿瘤均有包膜.增强扫描后,2例动脉期见肿瘤血管影,各肿瘤实性成分及包膜均呈渐进性强化.2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胆管及胰管扩张.结论 SPTP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具有包膜的囊实性肿块,可伴出血、钙化,实性部分及包膜渐进性强化.  相似文献   

15.
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表现,并总结影像特点。结果 6例中5例为年轻女性,1例为男性,肿瘤边界清楚,体积较大,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后,动脉期肿瘤的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胰腺实质。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年轻女性,螺旋CT有一定特征性表现,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特征,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为单发病灶,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肿瘤直径1.5~6.4 cm,8例CT平扫为均匀或欠均匀类圆形低密度影,1例肿瘤内见点状钙化灶,所有病例为囊实性肿瘤,边界清楚,肿瘤质地较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肿瘤包膜清晰,内可见出血及部分囊变及钙化,肿瘤平扫密度较低,增强后可见轻度强化及强化,少数呈渐进性强化。  相似文献   

1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对照,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CT和MRI资料,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SPTP好发于20~40岁女性,胰尾、胰头为好发部位。影像学多表现为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胰腺肿块,瘤体通常较大(≥5cm)。平扫主要表现为囊实性混杂密度/信号,实性结构边缘分布为主,部分呈乳头状或壁结节样突起。动态增强后实性部分早期轻度强化,后期呈渐进性强化。13例肿瘤均有包膜,多伴有出血及囊变,出血在MRI上多呈现为特征性的“分层现象”。所有病灶无论其大小及在胰腺所处位置,均未见胆管、胰管扩张,罕见腹腔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脏器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CT和MRI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其中MRI在显示病灶出血、囊变、包膜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SPTP的CT平扫、3期增强扫描及MPR或MIP表现。结果:9例均为女性、单发,边界清楚。5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2例位于胰尾部。7例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9例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1例伴有钙化。3期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及包膜呈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64层螺旋CT能准确地反映SPTP影像学特点,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在多层螺旋CT上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学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合CTA、多平面重建和二维曲面重建等影像技术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分析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女性35例,男性5例.40例患者SPTP影像学表现中,22例位于胰头,5例位于胰颈体交界区,6例位于胰体,3例位于胰体尾部,3例位于胰尾部,1例胰头、胰体尾部均见;类圆形30例,圆形5例,分叶状4例,表现为胰头增大1例,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肿块多数较大,最大横断面达15 cm×18 cm,最小1.0 cm×1.1 cm;肿块完全实性7例,囊实性成分33例,其中囊性为主8例,实性为主17例,囊实性相仿8例.实性部分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部分可见中等强化,至门静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渐进性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强化程度均略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平扫及增强均呈低密度.CT表现1例患者见恶性倾向,9例推压、包绕肠系膜血管,8例脾血管受压,3例累及肝总动脉及分支,2例累及十二指肠,11例伴有胰管扩张,其中1例伴有明显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13例伴有钙化.病理示良性37例,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3例.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螺旋CT能协助诊断,运用CTA、多平面重建和二维曲面重建等影像技术有助于术前评估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例证实的6例SPTP的CT检查图像。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为单发,胰头部为好发部位,其次胰尾部。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分叶状肿块,肿块一般较大,肿块主要为囊实性,囊壁及肿块内常出现钙化,实性部分形态不规则。肿块渐进性强化,周围组织受压、推移。结论 SPTP有一定的CT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