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黄叔康老中医今年八十一岁,生平精通针灸疗法。退休前任杭州铁道医院针灸科医师,积有六十多年临床经验,治愈不少风湿性腰痛、臂痛、神经痛等疑难病症,获得当地群众的称赞。黄老曾写过多篇、“太乙神针”文章,署名黄毓潇,发表于陕西及浙江等中医杂志上。笔者师事黄老,平日耳提面命,略有记录。现将黄老运用“太乙神针”治病的有关资料,简介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退休综合征是指离、退休的老年人在退休后,生活规律突然改变,精神失去依托,体内调节失常,产生了多种心理障碍和身心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属于一种老年期典型的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3.
《本阴符七篇》是一部代表鬼谷子养生学派的著作。鬼谷子,晋平公时人,姓王,名翊,因隐居鬼谷,号称鬼谷子,是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养生家。他天性“凝神守一,朴而不露”,以“黄老心术”论世事,讲求内外损益、养生持身之道。 鬼谷子养生以精神为宗,主张养生要寓于人的精神活动之中,强调静态养生以调理养护精  相似文献   

4.
黄昆院士在世界学术界赫赫有名,他曾获得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近日,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对黄老进行了专访。黄老的家狭窄昏暗,堆满了书,显得非常拥挤,门口放着一个古旧的木箱,木箱上面是中科院物理所赠送的一幅字:“壮志不已,耕耘不辍。”客厅门口的一张小几上,摆着几张外国男孩的照片,那是黄老的夫人远在英国的娘家人。一张全家福挂在门口左侧的墙上,紧凑的画面透着温馨和睦。谈起过去,黄老说自己出生在一个银行高级职员家庭,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特别是母亲,为人严肃认真,对黄老的成长影响很大。许多著名科学家在少年,甚至童…  相似文献   

5.
我是个退休老工人,今年整70岁。退休前当了40多年的公共汽车司机,这个活儿是精神高度紧张,劳动强度大,整日8小时连班,特别是60年代那会儿,可不象现在,累了一天还不能回家,每天都要开会学习,要不就是上站服务,经常是饥一  相似文献   

6.
脾阳衰疲因久痢乌梅半剂拯危疾诗曰:"塔高端似笔,城转曲如环。"话说黄老一行登上车一看,原来车内坐着一位女士。因她家5岁的儿子患痢疾2个月,久治不愈,今日特驾车来接黄老  相似文献   

7.
正葛洪一生的主要活动是从事炼丹和医学,既是一位儒道合一的生命实践家,又是从事炼丹和医疗活动的医学实践家。葛洪敢于疑古,反对贵远贱今,强调创新,认为"古书虽多,未必尽善",并在实际的行医、炼丹活动中,坚持贯彻重视实验的思想,用生命实践炼丹和医道。一、葛洪承传黄老道统法脉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来说,黄老孔孟一脉相承,道儒合纵,各取所长,自然形成修齐治平的修身养性之道。葛洪的道统直承接黄老,他把道统法脉脉深深的扎入黄老的血脉,汲取黄老生  相似文献   

8.
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说:气功是大有希望的事业,一切要从实做起黄老对驻会常务理事的工作做了总结,我完全赞同,二次常务理事会在黄老的领导下基本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换届之后,黄老团结全国气功界的同志们,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尽职尽责地为中国气功事业的发展做...  相似文献   

9.
介绍黄文政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经验。(1)黄老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本症的关键病机,故治疗应以疏利少阳法为基础;(2)黄老根据"尿血久漏必瘀"的理论,在治疗顽固性血尿时常应用虫类药物以搜剔而获奇效,但当注意分清病情轻重进行选药及确定剂量;(3)黄老强调在治疗血尿时应分清标本缓急,准确辨证,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0.
我们本着医疗为工农兵服务的精神,学习了辽宁中医学院黄香九老先生的小烙铁治喉经验。在喉科临床中开展了小烙铁治疗扁桃体疾患,截至目前为止,已烙治了300余例,效果比较好,尚未发现不良反映。为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推广运用,茲将黄老手稿和个人在临床治疗中的一点体会,综合报告如下,仅供参考。烙法概述烙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就是烧灼疗法。很早以前古人就利用这种疗法来治疗一些赘生物、增生性疾患,但后世医家很少沿用。黄老运用小烙铁治疗喉病,包括刺、割、烙三种方法和三个步骤,适用于咽喉部的一切良性赘生物和增生性疾患,如扁桃体肥大和慢性炎症、慢  相似文献   

11.
章先生退休前,可算一位地方官员,身上却很少官气,文人气质很足。正因此,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意外的是,章先生退休后不久一次体检发现得了肺癌。治疗期间我去看望,状态自然非常不好。可是,前不久再次见到章先生,他精神矍铄,身体健朗,全然一个健康的老人,又是一个意外!  相似文献   

12.
春风化雨笋拔节黄老畅谈平衡经诗曰:"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绵;莺穿柳树,却似金梭织翠丝。"早晨,清新的空气在乡间弥漫,黄老书斋里显得是那样超凡的宁静。墙壁上  相似文献   

13.
<正>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是已故我国著名中医科学家黄竹斋先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发现并刊印的珍贵版本。黄老的弟子,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米伯让研究员,对黄老的遗嘱:“你一定要亲送南阳医圣祠保存,以备来者研究。”二十多年来铭刻心上,终于1981年12月亲自将该书木刻原版两箱及黄老撰述《医事丛刊》木刻版一箱,完整无缺地送往南阳医圣祠收藏(所遗失之三页书版,及黄老写的勘误表已补刻齐全)。现作为珍贵的文物陈列在医圣祠张仲景享殿,供人们参观学习。为张仲  相似文献   

14.
<正>黄煌先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医疗界辛勤耕耘几十年,硕果累累;教书育人,桃李飘香;潜心研究经典,著书立说,垂范后世。他的名著《经方使用手册》,初稿中文版,2008年一刊出,即风行于世,被译为德文、英文出版发行,享誉甚高。我是一名乡村中医师,是《中国民间疗法》杂志的老读者。与黄老结缘,得益于贵刊推荐。2008年,欣悉黄老名著《方药心悟》  相似文献   

15.
马老师:您好!我今年62岁,退休两年了。有好长时间了,好像是退休后不久,失眠就成了我的难题。现在,越来越严重了。我的症状主要表现是,每次一躺下,脑子里就会涌现出各种怕睡不着觉的念头,结果就在床上翻过来掉过去,一宿也睡不了多少觉。第二天就会感到很困,就感到没有精神。所以,每天晚饭后,  相似文献   

16.
一 我是一名药剂师,在医院工作几十年,1994年退休。退休后,读了许多经典著作。我深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与伦比。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尤其是:“治未病”的思想,是老年人的行动指南。“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相似文献   

17.
邻居郭老师年近古稀,原是某重点中学的高级数学教师。他退休时被返聘,仍到学校发挥余热,指导年轻教师。5年前,他第二次"正式"退休,却经历了一个"痛苦时期"。近年,郭老师完成了退休生活的"磨合期",反而心情开朗,精神抖  相似文献   

18.
黄春林教授治疗精液不液化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业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笔者自1996年9月以来有幸侍诊学习,受益良多,兹不揣浅陋,就黄老治疗精液不液化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1湿热是精液不液化的主要病因病机黄老认为,精液不液化在中医可...  相似文献   

19.
黄一峰是当代吴门医派的代表性人物,以擅治脾胃疾病享誉全国。把握邪气与正气的辩证关系,强调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三因制宜辨治之思想等是黄老学术思想的精髓。黄老灵活应用气化升降理论和络病理论对脾胃疾病进行辨治,疏肝气、宣肺气、降胃气、升脾气、通络脉,匠心独运,为后学所宗。  相似文献   

20.
全国名老中医黄吉赓教授对哮喘的诊治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哮喘的诊治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诊疗思路与方法;临床用药具有规律性;所选用方药临床验证确为有效;具有可学习性、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跟师数载将黄老对支气管哮喘的经验加以整理、总结,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更好地运用黄老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