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的治疗在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 ,在降低脑血管意外、促进脑血管意外患者功能恢复及减少病残率上也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很多 ,效果、不良反应等不一。为比较疗效及安全性 ,我们对 60例门诊高脂血症患者用血脂康及吉非罗齐治疗 ,观察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 资料与方法1 .1病例 选择门诊及内科病房未经治疗或曾用其他药物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 60例 (男 2 8,女 32例 ) ( TG>2 .3mol/L,Tc>6.0 mmol/L,无肝、肾等疾病 ) ,年龄 51~ 82 y,平均 67.5y,52例为 型 ,8例为 型高脂血症患者 ,伴有高血…  相似文献   

2.
<正>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出合适范围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合适范围。来自国外多个队列研究的资料显示,高脂血症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其原因可能在于外周血脂质沉积在血管内皮导致内膜增生、血管壁柔性减弱、管腔狭窄[1]。采用药物干预或者体育锻炼的方式纠正血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2]。目前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是化学合成他汀类药物、天然他汀类中成药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玉郎伞(YLS)块根提取物(总黄酮、多糖及其水提物)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建立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YLS提取物给予高脂血症大鼠,连续灌胃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脂质水平及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全血还原黏度(RV)、红细胞压积(HCT)等8项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TC、TG、LDL-C、apoB、AI水平降低;apoA1、HDL-C、apoA1/apoB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各给药组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P<0.01或P<0.05),YLS总黄酮高、低剂量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YLS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防治高脂血症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选择辛伐他汀+脂必泰胶囊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30例单纯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药物过程中,对照组(65例):选择辛伐他汀展开疾病治疗;观察组(65例):选择辛伐他汀+脂必泰胶囊展开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用药总有效率、TG(三酰甘油)水平、TC(总胆固醇)水平、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用药总有效率(81.54%)对比,观察组(98.46%)呈现出显著提升(P <0.05);同对照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TG水平、TC水平、LDL-C水平以及HDL-C水平对比,观察组呈现出显著改善(P <0.05)。结论临床医师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选择脂必泰胶囊进行治疗,在提高用药疗效、改善TG水平、TC水平、LDL-C水平以及HDL-C水平方面获得明显优势,从而促进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5.
药物不良反应1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威 《中国医药》2011,6(7):871-872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日益增多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增加,ADR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6.
血脂康对高脂血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血脂康对高脂血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我们对37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康治疗前后外周血过氧化脂质(LPO)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疾病的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减少或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病人更加安全、有效与合理用药.但鉴于临床药师在无权(没有用药决定权)、无责(非病人的直接责任人)的情况下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已成为现阶段临床药师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郑洪鲁  郑树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69-2970
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体内脂肪代谢或运转出现异常导致的血浆脂质偏高的疾病[1],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2].因此调节血浆脂质可以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他汀类药物能够减慢、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的进展[3],本研究通过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过高和(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它是机体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硒和 或维生素E对高脂饲料所致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心、肝、肾及血清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探讨硒和维生素E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致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 ,然后分组给予经预试后的硒和 或维生素E ,4wk后行乙醚麻醉取血 ,同时取心、肝、肾组织作匀浆 ,采用硫代巴比妥 (TBA)法测各组织或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以反映脂质过氧化水平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上述组织的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 :高脂饲料可致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 ,与对照组比较 ,甘油三脂 (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 C)升高 (P <0 .0 5) ;总胆固醇 (T 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升高 (P <0 .0 1 )。高脂饲料可致部分组织或血清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 ,增加各实验组织MDA含量 ,其中肝脏和血清MDA较对照组高(P <0 .0 5)。高脂饲料可致心肌及肝脏组织NO含量降低但却升高血清及肾脏组织NO含量。单独使用硒或维生素E或二者合用可不同程度降低高脂饲料所致的MDA含量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 ,也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心、肝、肾及血清的NO含量 (P <0 .0 5或P <0 .0 1 ) ,合用比单独使用作用更明显。结论 :硒和维生素E单独或联合应用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升高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增强作用 ,并能增加  相似文献   

11.
调脂药物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颢珠 《中国药师》2002,5(7):424-424
调脂药物过去称为降脂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血脂蛋白的增高情况,高脂血症可分为Ⅰ,Ⅱ,Ⅲ,Ⅳ和Ⅴ5种类型。临床上常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来判断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高脂血症(两者都增高)3类。治疗高脂血症时应降低已增高的血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总胆固醇的主要成分),而增高已降低的血HDL-C。因此称为调脂治疗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2.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指血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或低于正常的代谢紊乱态。临床上主要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正常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目前我国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据《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目前至少有2亿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调脂护脉散降脂作用的机制。方法 :对 6 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将性别、年龄、病程相同或相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调脂护脉散组 ,30例 )和对照组 (血脂平胶囊组 ,30例 )观察治疗前后血中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 I(ApoA I)、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高脂血症患者各项指标观察显示 ,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或P <0 .0 1) ;两组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调脂护脉散能明显降低血中ox LDL、ApoB的含量 ,同时可升高血中ApoA I的含量。因此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祥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41-1842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一组临床表现的疾病。高脂血症可引起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病变,从而加重原有肾脏疾病。因此,有效治疗高脂血症,对肾病综合征的缓解及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临床中。部分肾病综合征伴脂质代谢紊乱患者虽经积极的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改善并不明显,而我们采用血液灌流并血液透析治疗本病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高于正常值。它可表现为高胆固醇(CH)血症、高甘油三脂(TG)血症,或者兼有。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它参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病变恶化的全过程。其患病率极高,分布广泛,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对高脂血症的治疗首先是饮食控制,限制高胆固醇及高脂肪食物的摄人,若仍不能控制则应考虑药物治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师要使病人迅速痊愈,关键在于对疾病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对疾病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诊断的技术也日新月异,如CT扫描仪、B型超声诊断仪等的应用,临床检验指标的更新等,都是提高医疗质量所必需的.然而,疾病的诊断仅仅是治病的基础,如果忽视了治疗或治疗不当,许多疾病都可能加重、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也是临床医师的职责.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病的基本手段,而药物有发挥治疗作用的一面,也常会产生不利于病人的一面,如不良反应或诱发疾病(药源性疾病)等.虽然,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但许多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不佳是由于临床上不合理用药所引起的,因此,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已受到广大医药界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段蓉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10-11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清胆固醇(TC)水平升高,与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其发病率与血清胆固醇(T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高脂血症或脂蛋白血症的过氧化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密切相样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诊断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臭氧治疗(大自体血回输疗法观察对血脂的各项指标:血脂[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的监测对比,以进一步探讨臭氧治疗通过干预脂类代谢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为指导临床应用臭氧治疗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师用于防治各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药物的不良反应(简称ADR)又是临床用药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采用合并用药的情况愈来愈多,ADR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其中严重的甚至危及及用药小儿的生命安全.据国家卫生部ADR监测中心报道的有关资料推算,我国每年至少有250万人因中、重度药物不良反应(简称ADRS)而住院.为了提高儿科医师对ADR的重视程度,使他们在临床上安全合理用药,防止或尽可能减少中、重度ADR的发生,现将北京儿童医院近两年临床确诊的住院病人所发生的83例药品不良反应做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方忠宏  曾宏辉  张军 《上海医药》2006,27(3):112-114
在药物应用的安全性监测中,应正确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含义。WHO对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定义是指临床按正常用法、用量,在使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无关的不利反应或有害反应。这一定义排除了意外的过量用药或用药不当所致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在“正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师要使病人迅速痊愈,关键在于对疾病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对疾病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诊断的技术也日新月异,如CT扫描仪、B型超声诊断仪等的应用,临床检验指标的更新等,都是提高医疗质量所必需的.然而,疾病的诊断仅仅是治病的基础,如果忽视了治疗或治疗不当,许多疾病都可能加重、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也是临床医师的职责.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病的基本手段,而药物有发挥治疗作用的一面,也常会产生不利于病人的一面,如不良反应或诱发疾病(药源性疾病)等.虽然,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但许多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不佳是由于临床上不合理用药所引起的,因此,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已受到广大医药界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