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扫描诊断眶内植物性异物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Tomography)1974年应用于眼科临床,其作用已被肯定。用其探测眶内及眼内异物是一项较先进的辅助检查技术,既简单,又准确。1977年Kollaritis等首用CT探测眶内及眼内异物,证实CT不仅能清楚地显示眶内金属异物,而且能显示普通x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眶内金属异物摘出术的简易方法。方法 28例眶内金属异物,在X线荧屏下,利用X线交叉投照,以两枚针头交叉刺及、异物定位,沿着针头指引分离,摘出异物。结果 28例眶内金属异物均能顺利地取出,创口Ⅰ期愈合。结论 在X线荧屏下,用两枚针头交叉刺及、异物定位法摘出眶内金属异物,具有损伤少,摘出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眶内铁质异物摘出的治疗体会。方法采用结膜切口入路摘出靠近眼球壁眶内铁异物。结果本组12例(12眼)靠近眼球壁眶内铁质异物,均一次手术摘出。结论12例靠近眼球壁眶内铁质异物,若定位准确,手术入路选择正确,手术一次成功摘出异物,创伤较小,无术后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CT在眼科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眼球突出的病因诊断及眶都异物的判定等变得更加容易和准确,现将我院近年服部CT扫描44例初步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人使用西门子公司SomatonCr全身CT扫描机,常规采用眶耳线下Icm向头顶例作连续横断扫描至眶顶,层面厚smm,用高精度扫描及几何放大技术,部分病例加用60%泛影葡胺40-60ml增强扫描检查。本组受检44例病人眼球突出就诊者33例,眶部异物伤者11例,其中男36例,女8例,年龄在4-69岁之间。结果以实眼就诊作了CT检查的33例病人中,CT扫描所见:1.眶部原发肿瘤24例,其中眼眶血管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源性眶内缝针异物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7例医源性眶内缝针患者行眼眶CT立体定位诊断,局麻下结合磁铁行异物摘出术。结果本组7例(7眼)均诊断明确,顺利摘出异物,并同时完成相关美容手术。结论眶内医用缝针异物术前准确定位,术中结合磁铁可以确保异物顺利摘出。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1年~1996年共收治眼部气枪弹伤21例。x线检查所见均为铅弹显影异物。我科采用侧路开眶取眶内铅弹5例,额路开眶取眶额内铅弹2例,经皮肤及穹窿结膜进路取铅弹9例,共行手术16例,均获满意结果。本文重点报告侧路开眶手术最佳骨解剖进路及侧路开...  相似文献   

7.
眼眶内金属性异物,是否应予摘出,看法不尽一致。主张摘出者其方法也各不相同。近3年来我院住院眼外伤病人487人,占住院病人总数的35.7%。其中眶内金属异物14例,占住院眼外伤人数的2.87%。我们认为对眶内金属性异物的处理必须慎重。根据我们的体会,眶内金属异物的直径在1.5毫米以下者,可以不必摘出。在眶内可被较厚的机化组织膜包裹,临床上无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眶内非磁性金属异物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X线电视系统对眶内异物进行立体定位并取出。结果26例眶内非磁性金属异物在X线电视下顺利取出,术后随访未出现明显新并发症,且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眶内非磁性金属异物可在X线电视下顺利摘除。  相似文献   

9.
眼眶异物时常伴随着眼外伤而发生,而眶内植物性异物的发生率很低.临床上植物性异物检查无法肯定,病人病程往往较长且病情反复,需要多次手术治疗直至异物全部取出方能痊愈.  相似文献   

10.
眶内异物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欣荣  张兰  史季桐  宋维贤 《眼科》1998,7(1):43-45
总结分析眶内异物46只眼,对眶内异物的2原则和手术方法进行讨论。认为眶内的多发较大异物,位于眼外肌附近或眶前段异物、植物性异物应行手术取出;眶尖部、神经神经异物应小心取出,表面光滑、对视力、眼运动无影响,未引起感染的较小异物不必手术,重点讨论了眶内异物的处理原则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眶内木质异物易产生误诊。我院于1986年3月至1988年11月2年多共遇眶内木质界物8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8例中男7例,女1例。儿童2例,成人6例。年龄在7~52岁。8例中芦竹片3例3眼,木片3例3眼,树枝2例2眼。木质异物存留眶内时间1个月至半年不等。创口久治不愈,有窦道及肉芽肿感染形成,并见黄色脓液外溢。部分病例X线摄片提示眼眶骨膜炎及骨髓炎。经追问病史,详细检查,怀疑眶内木质异物,给予开眶探查。取出眶深部木质异物,创口愈合。随访半年到2年,无1例再出现窦道及创口感染不愈现象。  相似文献   

12.
眶尖及眶依穿通异物处理上有其特殊性,手术难度大,如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我们曾处理5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例1,闫×,男,3岁。左面颊部圆珠笔刺入3天,于lops年2月22日来院。3天前手拿圆珠笔玩耍,不慎跌倒刺入左面颊部,即自行拔出,送当地医院清创缝合,3日后感染转来。检查:视力检查不合作,左眼睑及面颊部肿胀,曼翼外侧见2cm长斜形感染伤口。球结膜充血水肿,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间接反应存在。眼底正常。眼球运动自如。眼眶正侧位X线片:左眶内金属异物(形状如圆珠笔头)…  相似文献   

13.
患者胡群志,男25岁,汽车司机。住院号1552,因车祸致使玻璃异物嵌顿在眶内。伤后七小时来本院。检查:患者神志清,心肺无异常,血压:120/60mmHg,头颅无畸形。左眼内眦8mm处上下眼睑断裂,伤口从眶下缘致额部有一长10cm的开放性伤口,眶内可见厚5mm,长约3.8cm的玻璃异物断面不齐,呈上下位置嵌顿于眶内,外露部同眶骨缘齐,不能活动。眼球被挤向外侧,角膜内  相似文献   

14.
自B 超和CT 用于眶内占位性病变检查以来,其诊断水平大为提高。80年代,磁共振成象(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用于临床,为眶内占位性病变检查增添了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现将我院1986~1987年,眶内占位性病变做MRI 检查的12例报导如下。MRI 简介: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原子核运行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具有自旋的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眶内植物性异物14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10-01/2019-04收治的眼眶植物性异物外伤的14例14眼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结果:选取的14例14眼患者均在术中取出植物性异物。14眼患者眼眶CT三维重建检查,9眼显示异物为低密度伴周围软组织炎性反应。CT影像因异物性质不同表现各异,软质异物无特征性CT影像。外伤后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瘢痕形成。结论:眶内植物性异物性质特殊,术前充分准备,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对术中完整取出异物、降低手术难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眼眶内由钝性树枝异物致伤,并长期存留而视器功能正常者,临床上较为少见。王恩德等曾报告1例眶内球后树枝异物;蒋书元等报告3例小儿眶内植物性异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器功能的损伤。我科遇到1例眶内树枝异物存留时间长而视器功能正常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眶内非金属异物病例误诊分析(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眶内非金属异物易产生误诊,我院从1983年1月至1991年6月共遇眶内非金属异物误诊1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朱晓  张雪林 《眼科新进展》1989,9(1):13-15,F003
自B超和CT用于眶内占位性病变检查以来,其诊断水平大为提高,八十年代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开始用于临床,为眶内占位性病变的检查增添了新的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现将我院近2年眶内占位性病变做MRI检查的14例报导如下: 一、MRI简介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原子核运行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具有自旋的特性,但是,成对的质子或成对的中子它们的自旋  相似文献   

19.
面部朝下的扑跌伤如发生在野外,因地面植物性异物较多,如伤及眼部,除不同类型的眼外伤还极有可能同时发生眶内植物性异物存留,并容易引起漏诊。曾有报道眶内巨大木质异物40 mm×15 mm×10 mm漏诊一例。我院2005年11月曾收治1例漏诊的眶内木质异物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  相似文献   

20.
手术入路在外科手术操作中很重要。任何手术,都存在从哪里进入的问题,这关系到手术野的暴露,病灶的切除,手术顺利成功与否等问题。眼部常见的手术,已有经典的手术入路,比如眶内肿瘤手术常用于暴露眼眶的经眶上壁入路和经眶外侧壁入路。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例,如眼眶内异物,临床上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需要根据病情,找寻最适合的手术入路,设计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