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邓小懂  冯光永  陈纯翠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61-1362
目的了解清远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的流行趋势。方法对2006—2010年清远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清远市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7 309例,新涂阳肺结核病平均登记率为36.03/10万。标化涂阳肺结核病登记率最高的是清新县,为38.37/10万。男性登记数和登记率明显高于女性。15~64岁组的新涂阳患者数占总患者数的78.76%。登记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的趋势。职业为农民的人群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病例最多,为5 189例,占总病例数的70.99%。结论十二五期间清远市仍应按DOTS策略做好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在农村,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和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
2003-2006年小金县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小金县2003-2006年肺结核病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小金县2003-2006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6年累计发现肺结核病例287例,年平均发现率为91.65/10万,以2004年发病率最高为144.30/10万。20~39岁发病126例,占总发病数的43.90%;男女性别比为2.59∶1;职业以农民最多,共262例,占总发病数的91.29%,病例主要分布在美兴镇、汗牛区,分别占总发病数的36.24%、28.92%。结论小金县肺结核发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主要分布在人员流动性大的城镇及边远农村。加强乡、村结核病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率和转诊率,是做好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肺结核的流行特点和规律,为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锡山区2007-2012年肺结核病的登记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锡山区2007-2012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1 630例,年均发病率37.88/10万,其中新发涂阳720例,其他涂阳91例。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55∶1。15~44岁年龄组发病占比为61.23%。民工的报告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35.52%,其次为农民,占发病数的28.77%。地区分布以云林镇报告发病率最高(39.79/10万),且呈上升趋势。结论 2007-2012年肺结核病疫情先呈下降趋势,2010年后又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在内的结核病管理、开展肺结核健康知识宣传等措施来控制疫情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金县2003—2006年肺结核病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小金县2003—2006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6年累计发现肺结核病例287例,年平均发现率为91.65/10万,以2004年发病率最高为144.30/10万。20~39岁发病126例,占总发病数的43,90%;男女性别比为2.59:1;职业以农民最多,共262例,占总发病数的91.29%,病例主要分布在美兴镇、汗牛区,分别占总发病数的36.24%、28.92%。结论小金县肺结核发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主要分布在人员流动性大的城镇及边远农村。加强乡、村结核病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率和转诊率,是做好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池州市实现结核病三大控制目标后疫情动态和控制质量,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池州市2006~2007年结核病登记报表和专项调查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7年池州市结核病新登记涂阳病人1620例,涂阳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63.68%,涂阳新登记率为51.44/10万。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为76.50%,治愈率为88.91%。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共报告肺结核病3878例,发病率为123.13/10万,发病数位居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之首。新发涂阳患者年龄仍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10年规划前5年结核病防治政策措施得力有效,今后防治政策、考核评价体系和指标有待改进和完善。农村男性,青壮年患者仍然是实施现代肺结核控制策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淮北市肺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淮北市1998~2004年结核病疫情报表中肺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回顾性分析7年间结核病人的发现情况及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构成和转归。结果1998~2004年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人5916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1655例。年平均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为42.86/10万,新发涂阳发病率为11.99/10万。新发涂阳病人男女之比为2.28∶1,66.82%的病人在15~54岁组内。治愈率平均为89.73%。结论淮北市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率低,病人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必须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继续利用结核病控制项目,采用现代肺结核病控制技术,控制肺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永定区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对登记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年间永定区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152.93/10万,涂阳登记率为69.14/10万,涂阳发现率为45.21%;以青壮年发病数为最高,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多于女,以农民为主,城区及城郊发病率高于农村;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高于复治. 结论 重视城市流动人群的肺结核防治,继续坚持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加强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宁乡县2003-2007年肺结核流行特点,掌握其治疗情况,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乡县2003-2007年所有疫情报告和登记治疗的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分析,对涂阳病例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3-2007年累计接诊可疑病人13447例,确诊肺结核病人340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1.8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平均痰检菌阳性率28.58%;3-6月是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45.32%;年龄分布主要在壮年组(35~64岁),占发病总数的56.91%,男女发病比例为2.85:1;职业以农民发病最多,占总发病的82.91%;发病率以玉潭镇为最高,为98.53/10万,涂阳病例治愈率为:初治涂阳病例年平均治愈率90.83%、复治涂阳病例年平均治愈率83.80%,初治涂阳病例与复治涂阳病例年平均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宁乡县肺结核发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加强结防机构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病人发现率和诊治水平、是控制肺结核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平谷区2005—2009年肺结核病登记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红  于永龙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04-2806
目的了解2005—2009年北京市平谷区肺结核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探讨农村肺结核预防与控制策略,保障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平谷区2005—2009年肺结核登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该区当地人口登记活动性肺结核559例,年均新登记率、涂阳新登记率、新涂阳登记率分别为28.19/10万、13.27/10万、11.85/10万,较2000—2004年分别提高了70.5%、+94.7%、103.3%。该区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山区金海湖镇,共登记118例,占全区活动性肺结核的21.1%,年均新登记率为77.79/10万,是全区的2.5倍;季节性发病以每年第2季度发病例数最多,是同年第四季度的1.1~2.6倍;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59岁,男性405例,女性154例,男女性别比为2.6∶1,涂阳肺结核以45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居多。结论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对高发地区、重点人群进行定期监测。发现和控制肺结核病传染源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桂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508-1510
目的分析钟山县2004—2009年实施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DOST)及防治目标的实现情况,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分析钟山县2004—2009年肺结核病例发现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2004—2009年接诊8 709名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从2004年2.64‰提高到2009年的3.65‰,登记肺结核病人2 913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88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793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90.67%;2004—2009年钟山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为53.45%和42.54%,总体到位率为71.05%。结论钟山县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确保了肺结核病人发现和治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析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推动作用,使以后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方法]对连云港市海州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2002-2004年)和实施期间(2005-2007年)结核病防治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项目实施前合计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21例,其中涂阳病人13例;项目实施期间合计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72例,其中涂阳病人206例。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与涂阳病人所占比例,项目实施期间分别为50.87/10万和75.74%,实施前分别为3.27/10万和10.74%(P〈0.01);项目实施后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率达到90.29%,治愈率达93.01%。[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与督导管理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西安市新城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对新城区2004—2007年结核病门诊季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传染源发现和治愈率逐年提高,新发涂阳病人登记率由2004年的16.9/10万上升到2007年的21.6/10万,治愈率由2004年的85.4%上升到2007年的93.5%。结论政府承诺与经费投入、推广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是实现结核病控制规划目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陕西省平利县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02--2008年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全县结核病防治措施得力,基础建设得到加强,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初诊登记率达到2.64‰,2004年以后达到3‰以上,转诊率达到95%,总体到位率达到92.60%。新发涂阳发现率平均达到42.40/10万,1304例活动性肺结核全部纳入管理治疗。涂阳病人二三个月阴转率,初治680例为94.12%,复治243例为88.07%;涂阳治愈率:初治89.7%(610/680),复治为83.13%(202/243)。项目资金执行顺利,配套筹措资金使用率高。结论平利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显著,达到并超过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鲁玉明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68-1969
目的了解《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实施后,陕西省富县结核病疫情分布及防治工作现状,进而为改进和提高规划实施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陕西省富县就诊登记的424例肺结核病特征及防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结果陕西省富县结核病疫情时问分布主要集中于7~12月,占54.95%;农村明显高于城镇;15-54岁为结核病高发人群,占66.0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77:1;病例型别以Ⅲ型为主,占82.78%。初治与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菌阴转率随着治疗的月份增加而提高;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涂阳病人治愈率均达到了规划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基本情况与治疗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耐药结核病的重要策略与指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4~9月长汀县新登记的所有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68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4~9月合计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68例,其中初治51例,复治17例。治疗6~8个月时,病人治愈率为76.47%,其中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为78.43%,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为70.59%;治疗失败9例(初治6例、复治3例),占13.24%;死亡21例,占2.94%;迁出5例,占7.35%。[结论]涂阳肺结核病人及其中治疗失败者均以青壮年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新登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先进行症状筛查,对有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免费的x线胸片、查痰、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结果2007—2008年石家庄市涂阳病人的非家庭密切接触者较家庭的密切接触者更容易发病,非家庭密切接触者的发病率为1643/10万远远高于家庭的密切接触者的发病率317/10万。结论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涂阳病人的非家庭密切接触者更应受到关注,如学校、监狱等人员密集的特殊场所,更要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泰安市1998-2007年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情况与效果,为制订下一步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1998-2007年泰安市结核病防治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7年,累计接诊107141例可疑症状者,年均可疑者受检率为1.98%0,初诊查痰率为29.91%,痰检阳性率为41.32%,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1998-2007年累计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7729例,年均登记率为32.72/10万,其中涂阳病人、新发涂阳病人年均登记率分别为24.45/10万、19.81/10万。新发涂阳病人登记率(/10万),男性为28.70,女性为10.50(P〈0.01);0~14岁、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以上分别为1.07、19.78、17.78、14.21、24.16、33.50、47.65(P〈0.01)。10年累计治疗10735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95.59%,病死率为0.82%。[结论]1998~2007年泰安市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逐年上升,但就诊率远低于国家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掌握贵溪市肺结核的发病情况,为肺结核的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贵溪市2004-2007年肺结核疫情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贵溪市累积发现肺结核病人1611例,年均发现率为75.10/10万。肺结核病人发现率,2004年为56.39/10万,2005年为81.86/10万,2006年为85.15/10万,2007年为76.91/10万;年均发现率,城区为90.45/10万,周边乡镇为91.20/10万,其他乡镇为53.50/10万。1611例病人中,农民(含民工)占91.37%。初治涂阳病人773例中,男性占72.19%,女性占27.81%;年龄16~91岁,25~54岁占巧.86%。[结论]2004~2007年贵溪市新发肺结核病人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主要分布在人员流动性大的城区及周边乡镇。  相似文献   

19.
周平  伍传仁 《职业与健康》2009,25(5):512-513
目的了解柳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为制定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柳州市结核病项目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登记率为30.91/10万,活动性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为92.57/10万,涂阳病人年平均治愈率91.67%,涂阳肺结核病人年平均病死率1.37%。结论通过结核病项目的开展,柳州市结核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石家庄市乡级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工作开展的情况分析,来评价乡级查痰点在推动结防工作、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方便患者就诊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对全市75个乡级查痰点的基本情况、2006—2008年的工作开展情况、痰菌检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乡级查痰点共有专业人员75人,全部为兼职人员。2006、2007、2008年对可疑者痰菌检查分别为4344、7925、6906人份;发现涂阳病人41、19、23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94%、0.24%、0.33%。2006年75个乡级查痰点全部正常开展工作,2007、2008年分别有4个和7个查痰点未正常开展工作。乡查痰点发放补助160218元,平均发现1例涂阳病人投入1930元。结论乡查痰点在提高病人发现上效果不太理想,投入大,产出小。目前在乡镇卫生院设置查痰点,无论是在人员、房屋设置,还是设备等软硬件配备上都不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