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胃肠道消化能力的降低,导致老年人食欲减退,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三餐之外适当吃些零食,可为老年人补充营养。坚果类零食首推核桃。核桃中86%的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丰富的α-亚麻酸,在体内可代谢为EPA(二十碳五烯酸)与DHA(二十二碳六烯  相似文献   

2.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一日三餐来满足对营养素的生理需要,没有必要再去吃零食。但对以下这几种特殊的人群,却需要吃一些零食来补充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老年人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每餐吃得过饱难以消化吸收,会给胃肠道带来较多负担,常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所以专家建议每餐吃七八成饱,如果在两餐之间感到饿了,吃一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零食,既保证老年人的正常营养需要,又不会给胃肠造成过重负担。学龄儿童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但是,早餐简单营养…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的早餐和零食问题一直是影响学生饮食行为和体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早餐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早餐摄取的食物必须满足学生上午学习的能量和营养所需.然而各国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不充足的现象十分普遍[1-2],且发展趋势有增无减[3].许多研究认为早餐的质和量可能与儿童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以及身体耐力有关[4],并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在校行为[5].另外,我国儿童零食行为较为普遍[6],零食可以补充一定量营养素,还可以满足孩子食欲的享受;但零食数量超过一定程度,会影响到正餐营养素的摄入.  相似文献   

4.
正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约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已处于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免疫力呈降低趋势,是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易感和高危人群。提到免疫力,好多人想到依靠燕窝、海参等补充来提升免疫力。实际上合理平衡的饮食,良好的营养状态对提升免疫力至关重要。老年人随年龄增长,食欲及消化能力逐渐减退,常伴有咀嚼吞咽困难,饮食中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不足,尤其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状态下,免疫器官中的淋巴细胞减少,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的亲和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也有些老年人长期摄入较多食物,导致营养过剩。  相似文献   

5.
不宜过度追求“老来瘦”为了追求“老来瘦”,挑捡着吃并不符合均衡营养的总原则。老年人胃的吸收能力本来就差,再加上牙齿退化,运动量减少,食量也会降低,有效营养的摄入本身就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刻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确实会瘦下来。但是,骨骼的营养是靠消化系统来吸收的。骨的纤维主要是蛋白质组织,如果蛋白质不足,其合成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会整体下降,即使补再多的钙,也无法利用。老人如果长期处于营养摄入不足的状态,骨头就会慢慢脆弱,骨科疾病也就会不招自来。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的饮食行为不仅与其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会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零食消费在青少年中越来越普遍,正确消费零食可以起到补充正餐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调适心理情绪的良性作用,反之,则可能引起营养失衡,导致超重和肥胖。早餐对补充人体能量的营养素供应和保证上午正常学习、工作等活动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马超  高仙  王志颖  卢立新  李鑫  赵芳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48-1550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零食主要是指在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1].零食可以提供部分营养素和能量来作为饥饿时的补充,但不可忽视的是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糖、盐和脂肪,摄入过多的零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能量代谢,从而导致体重增加、营养素摄入不足等一系列健康问题[2-5].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零食摄入状况,探究影响学生零食摄入的因素,笔者利用2015年4-5月开展的“学生饮食情况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长寿》2007,(6):43-43
老年人由于肌体免疫功能下降,抵抗疾病能力降低,当身体受到外来风寒刺激或病毒、细菌侵袭时,就很容易发烧。发烧时,由于体温升高,无论服用退热药还是自然退热,都是以出汗的形式来实现的。此时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退,因此人体会发生营养消耗增加与消化功能减弱的矛盾。因此,发烧时最需要补充的是水,水分供给一定要充足。  相似文献   

9.
赵霖 《保健医苑》2008,(8):20-21
<正>老年人营养的侧重点由于衰老过程的特殊性,老年人营养摄入应侧重以下几方面:1.蛋白质:衰老过程蛋白质以分解为主,合成减慢。虽然老年人需要蛋白质较多,但因消化能力弱,肝肾功能差,  相似文献   

10.
话说零食     
零食零食,零而食之也,即一日三餐之外的饮食补充。尽管以往营养学家们一再重申零食的种种弊端,但并未“令行禁止”,绝大多数人仍在继续食用零食、享用零食,尤以妇儿为最。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现在已看清少食多餐在生理和营养上有很多好处,故对零食的认识也趋于一分为二。一方面认识到正确选择与食用零食,已成为辅助人们日常饮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弥补主食中某种营养摄取不足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身心发育较快,正面临大量需要营养的快速生长阶段,幼儿从一日三餐中摄取的食物往往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寒冬时消化功能增强,身体需要的热量多,而单纯依赖正餐获取的营养往往有失完整,适当补充些零食会有益健康。如葡萄干、巧克力、糖果等,为补充热量的良好供源,是防寒与保暖的助手,可防范眩晕、心悸等低血糖反应等;坚果中的核桃,补钙又健脑;杏仁中的微量元素镁较充裕,可显著保护心肌,提升心肌舒缩(运动)力;栗子可护肾、暖胃;山...  相似文献   

12.
下午三四时,午餐已经消化得七七八八,晚餐却似乎依然"遥遥无期"。这时,来点小零食是不少人的选择。虽然零食往往被冠上"不健康"的名声,可是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实际上,营养医生并不会建议完全拒绝零食,在两餐之间适当地加餐,可以给大脑及时补充能量,使人在接下来工作中更有干劲,关键是懂得选择何时吃、吃什么。  相似文献   

13.
邓少伟  孙明  宛超  蔡铁全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03-4104
近年来,我国居民食物质量和营养摄入较过去都有明显改善,但营养不良问题仍严重存在,主要表现在营养摄入不足和营养结构失衡,直接后果是与营养相关的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快速增长。适量补充外源性维生素、矿物质,可弥补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风险性,是改善营养不良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承祥 《长寿》2012,(1):56
老年人吃点零食,对延年益寿、祛病强身大有裨益。平时常吃些含有硒元素的花生、核桃、板栗等零食,对延缓衰老、增强健康,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量不宜过多,不能像正餐那样,它只是一种补充。2.掌握好时间吃零食,应以两餐之间感到饥饿时吃,以补充正餐的不足,并以易于消化的零食为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老年人的营养调查,了解目前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及体内抗氧化功能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抗氧化营养素摄入量普遍偏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偏低,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偏高.说明机体抗氧化功能较差。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膳食中多摄入抗氧化营养素有助于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营养学家近年来通过对一些零食的研究,发现零食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而且对养生健美还有一定的功效。爱上零食的N个理由零食对人有种种诱惑,可是你又不想发胖,于是吃零食就成了你的一种心理负担,该怎么办呢?其实合理地吃零食,不仅可以补充你正餐营养中的不足,有时也会让你  相似文献   

17.
膳食营养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基础.与年轻时相比,老年人身体功能有不少的变化,如合成代谢降低,肌肉量减少,骨骼的矿物质减少,消化液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基于这些特点,老年人的营养和饮食都有特殊性,需要把握以下8个原则: 1.食物多样化,主食应粗细搭配  相似文献   

18.
误区一:早餐越早越好 不少习惯早起的人清早五六点钟起床后就马上进食早餐,认为这样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也利于吸收,但事实上早餐吃得太早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误伤肠胃. 本刊建议:起床后宜先喝水补充睡眠时消耗的水分,活动20至30分钟后再吃早餐比较合适. 误区二:零食充当早餐 平时肚子饿了吃点饼干、巧克力等零食可以,但用零食充当每天三餐中最重要早餐那就非常不科学了.零食多数属于干食,对于早晨处于半脱水状态人体来说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饼干等零食主要原料谷物虽然能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很快会使人体再次感到饥饿,临近中午时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足、体质下降,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入侵.  相似文献   

19.
肥胖综合征:不少家长给孩子过多的零钱,让孩子自己随便选购自己喜爱的零食,促成孩子养成了偏食的习惯。还有不少家长甚至花昂贵的代价,去购买营养保健品让孩子大量食用。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孩子热量摄入过多,主食、蔬菜、水果等吃的太少,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等摄入不足,造成身体肥胖体质差,抗病能力下降。据调查,我国大中城市的肥胖儿童高达4%以上。儿童肥胖成年后不但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及糖尿病等,还会使寿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健康向导》2021,27(3)
正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以每公斤体重计算,其身体需要的营养素远高于成人,但胃容量又较小,容易引发对营养素需求量大但又摄入不足的矛盾。同时,儿童也较易发生偏食和挑食,容易出现营养不平衡的情况,因此营养补充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节方法。补充营养素不是越多越好,任何成分都有一个适当的度,过量摄入会增加身体代谢负担,可能危害健康,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因此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