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  王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17-2918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Clq抗体、ANA抗体、抗dsDNA、核小体、抗一Sm抗体,并依据有无狼疮肾炎分为狼疮肾炎组(A组)38例和无狼疮肾炎的SLE对照组(B组)22例。结果A组抗C1q、dsDNA、核小体、抗-Sm和AN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均P〈0.01),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分别与SLEDAI评分、抗A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补体C3、C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抗C1q抗体、dsDNA、核小体和ANA是反映SLE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在LN诊断和判定活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及肾损害。方法测定93例初诊SLE患者血清抗Clq、Anu-A、抗核抗体(ANA)、抗dsDNA、ANCA、抗Sm。结果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肾炎表现的狼疮对照组。无论患者有无肾损害,狼疮疾病活动患者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的狼疮对照组。而AnuA和抗dsDNA抗体只在伴有狼疮肾损害的疾病活动组即活动L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LN对照组。进一步分析,在活动性LN组血清抗C1q抗体和AnuA双阳性的概率为63.6%,而无一例抗C1q抗体和AnuA同时阴性。相反,在非活动LN的SLE对照组患者无抗C1q抗体和AnuA双阳性。LN组抗C1q、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SLE疾病活动组抗Clq抗体、AnuA、抗dsDN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活动LN抗Clq抗体、AnuA、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LN。活动LN组抗C1q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及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SLE组。结论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都是狼疮疾病活动的指标,均与LN有关,可以相互补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LN及疾病活动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霉酚酸酯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对难治性Ⅳ型狼疮性肾炎[LN(Ⅳ)]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3例难治性LN(Ⅳ)患者,用MMF治疗,观察治疗6个个月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dsDNA)、补全、冷球蛋白水平及外周血CD4^ 和CD8^ T细胞的变化。结果 (1)1个月后A-dsDNA抗体即全部转阴,低C4血症改善。(2)3个月时,ANA阳性、低C3血症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 MMF能迅速有效抑制狼疮患者自身抗体产生,降低冷球蛋白水平。调整T淋巴亚群,这可能是MMF治疗难治性LN(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MMF联合激素治疗1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其中狼疮性肾炎(LN)引起者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例。结果 5/12例尿蛋白转阴,3/12例尿蛋白减少50%以上,3/12例无效。12例患者中,3例MMF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无减少而停药,其余均6个月以上,5例MMF疗程1年以上,其中2例因尿蛋白转阴停药半年,1例无复发,1例停药半年后出现少量蛋白尿;所有患者对MMF治疗耐受性均可,有2例患者治疗1个月内出现尿路感染1次,1例患者表现血CD3、CD4、CD8低下;7例LN经治疗后1例血清ANA滴度下降,4例血清ANA转阴,5例血抗ds-DNA转阴,5例血补体C3恢复正常。结论 MMF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效,尤其是LN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耐受性好,无骨髓抑制及肝肾损害。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13岁.因"血尿8个月,左臀部皮肤凹陷6个月"入院,患者8个月前出现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等刺激症状,B超发现右肾有一0.2 cm小结石,查血除C3水平稍低(0.65g/L)外,其余无异常,经卧床休息、消炎治疗后血尿消失,2个月后血尿再次发作并出现蛋白尿和发热,体温39℃,伴面部不典型红斑,查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1:1000( ),均质型,抗双链DNA(dsDNA)( ),抗Sm抗体( ),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狼疮肾炎(1upus nephritis,LN),按Austin方案给予环磷酰胺间隔静脉冲击治疗,初期还行甲泼尼龙冲击,后改为泼尼松口服治疗,血尿及尿蛋白逐渐消失.同期发现左侧臀部皮肤有一手掌大小褐青色斑,并出现局部皮肤凹陷,时值冬天,局部无不适,未予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爱若华)治疗Ⅳ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均经肾活检证实为狼疮性肾炎的患者,病理:Ⅳ型LN19例、Ⅳ Ⅴ型LN6例.所有患者均经正规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应用糖皮质激素加来氟米特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每月查血补体、ANA、抗dSDNA、胸部X光片,查血、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脂等,同时监测患者服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 25例患者中1例失访,1例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余23例完成规定的临床观察,用药6个月18例患者治疗有效,疗效不佳的5名患者分别为Ⅳ型LN 1例、Ⅳ Ⅴ型LN 4例,均为尿蛋白下降不明显,而治疗前所存在的肾功能损伤均得到恢复,全身狼疮活动均得到控制.结论 来氟米特对反复常规治疗无效的Ⅳ型LN效果明显,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少、联合的糖皮质激素用量较小、减量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刘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20-2621
目的 观察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难治性ITP患者,给予环孢素A3~5 mg·kg-1·d-1,2次/d口服,治疗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显效6例(20.0%),良效5例(16.7%),进步7例(23.3%),无效12例(20.0%),总有效率为60.0%.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齿龈增生、多毛,以上症状均对症治疗或/和调整环孢素A剂量减轻或消失.结论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ITP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环孢素A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环孢素A联合泼尼松对18例难治性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均服用环孢素A3~5mg/(kg.d),共9个月,其后在3个月内予以逐渐减量至停用,同时予泼尼松1.0~1.5mg/(kg.d)口服,其后逐渐减量,至6个月后以小剂量(<0.25mg~0.5mg/kg,隔日)维持或停用激素。观察患儿尿蛋白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11例患儿完全缓解,5例患儿部分缓解,总有效率88.9%。结论环孢素A联合泼尼松可有效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与狼疮活动及狼疮肾炎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患者、50例其它风湿性疾病(NSLE)组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nuA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分析AnuA对SLE组的诊断价值以及与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的关系.结果 AnuA在SLE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9.3% 和98%,敏感性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而特异性与它们没有区别;AnuA在狼疮肾炎(LN)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5.4%,在非LN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0.7%,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疾病活动组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P<0.05),AnuA阳性组患者口腔溃疡及肾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nuA阴性组(P<0.05).结论 AnuA是SLE的又一标志性抗体,AnuA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SLE的诊断率.AnuA的检测有助于SLE患者疾病活动及LN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糖皮质激素目前仍是治疗LN的基础药,在激素应用上应强调:“首始量足,减量要慢,维持要长”;环磷酰胺(CTX)是治疗重症SLE的有效药物之一,尤其是在狼疮肾炎和血管炎的患者中,CTX与激素联合治疗能有效的诱导疾病缓解;硫唑嘌呤主要用于帮助激素减量或用于狼疮肾炎CTX的替代治疗;增殖性狼疮肾炎患者口服霉酚酸酯与CTX冲击治疗的疗效相似,起效快,且不良反应显著降低,能够有效控制IV型LN活动;环孢素对难治性狼疮肾炎(特别是V型LN)有效;近年国内外一些治疗狼疮肾炎的经验显示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有效。  相似文献   

11.
来氟米特对狼疮小鼠治疗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清  肖刚 《天津医药》2006,34(11):801-803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对MRL/lpr自发狼疮小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用LEF35mg·kg-1·d-1治疗12周龄雌性MRL/lpr自发狼疮小鼠,并与未干预组对照。12周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结合率、血清和尿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变化;并观察小鼠尿蛋白、血肌酐及肾组织CD14 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LEF组与对照组比较,抗dsDNA抗体结合率、血清和尿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及肾组织CD14 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产生异常参与了LN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血清和尿中TNF-α、IL-6水平有助于监测肾损害的程度,来氟米特治疗MRL/lpr自发狼疮小鼠,可能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TNF-α、IL-6水平,减轻了MRL/lpr小鼠肾损害,对LN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与环孢素A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磷酰胺组、环孢素A组各23例,分别予以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以及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总环节率,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丙氨酸转氨酶)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时,环孢素A组总缓解率高于环磷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含量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胆固醇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环磷酰胺与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于肾病综合征的缓解以及短期预后差异不大,但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见效更快。  相似文献   

13.
金琼瑶 《海峡药学》2012,24(2):31-32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 Leflunomide,LEF)对MRL/lpr狼疮鼠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MRL/lpr狼疮鼠随机分为3组:LEF组(10mg·kg-1·d)、生理盐水(NS)组(0.25mL)和环磷酰胺(CTX)组(50mg· kg-1·qw).每组各6只,CTX组隔日腹腔注射,其余两组每天灌胃,给药2个月后处死,ELISA法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测血清ANA、抗ds-DNA抗体水平,考马斯亮蓝法测24h尿蛋白定量和流式细胞术测脾脏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①MRL/lpr小鼠LEF治疗组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和24h尿蛋白量较NS组明显降低(P<0.01和P<0.05);②LEF治疗组小鼠NK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NS对照组(P<0.05),而CD19、CD3、CD3CD4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NS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LEF能抑制MRL/lpr狼疮鼠T、B淋巴细胞活化同时上调NK细胞功能,减少体内自身抗体和蛋白尿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狼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曹豪杰  应丽红 《中国药师》2013,16(5):734-736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泼尼龙(MP)治疗重症活动性狼疮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LEF联合MP治疗32例重症活动性LN患者,肾活检病理类型为Ⅳ或Ⅴ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8.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24h尿蛋白、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抗核杭体、抗ds-DNA,补体C3水平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时总有效率74.9%,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上升到90.6%.治疗前后比较:患者24 h尿蛋白、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抗核杭体、抗ds-DNA、补体C3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各项指标改善愈明显.治疗过程中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一过性白细胞下降,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LEF联合MP治疗重症活动性L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商品名:骁悉)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效果.方法:采用序贯法对7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服用骁悉1.5 g·d-1加泼尼松10 mg·d-1,一组服用安慰剂(淀粉赋形剂)加泼尼松10 mg·d-1作为对照,试验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抗双链(dsDNA)抗体与抗核抗体(ANA).结果:治疗3周后,用骁悉组34名患者疼痛及肿胀消失,6例关节症状缓解明显,未出现症状加重者,总体疗效好于对照组.并且能够显著降低RF、ESR及抗dsDNA抗体阳性率(P<0.05),对ANA阳性率的降低也有一定作用.用骁悉治疗过程无明显胃肠等不良反应.结论:骁悉治疗病情较为复杂的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明确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这为RA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孢素A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入院后口服环孢素A,剂量为2~4mg(/kg·d),同时联合激素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浆胆固醇、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结果 26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4例,占53.85%;部分缓解10例,占38.46%;未缓解2例,占7.69%。结论环孢素A联合激素能有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首选口服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疗法(Ⅳ-CTX),多数患者疗效满意,但少数患者经上述正规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仍不能控制,归属难治性LN。我们对此采用环孢素A(CsA)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环孢素A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的144例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Ⅰ组(肾上腺皮质激素抵抗型NS(SRNS)组)和Ⅱ组(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型NS(SDNS)组),Ⅰ组分为Ⅰa组(环孢素A+强的松)和Ⅰb组(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Ⅱ组分为Ⅱa组(环孢素A+强的松)和Ⅱb组(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研究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6月、12月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6、12的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环孢素A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具有相似的效果,均可以用于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环孢素A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观察环孢素A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疗效。方法2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分为治疗组12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为对照组加用环孢素A,3~5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1例,总缓解率91.7%,对照组总缓解率80%,两组比较P<0.05。结论环孢素A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但应定期测肝肾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观察西罗莫司与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Ⅳ、Ⅴ型肾功能正常的增殖性LN患者随机分为西罗莫司组17例和传统疗法组16例。西罗莫司组予西罗莫司+泼尼松治疗,传统治疗组予CTX+泼尼松治疗。比较2组治疗3个月、6个月的临床疔效及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补体C3、补体C4、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和血尿症、水肿、ANA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发生情况。结果西罗莫司组治疗3个月末及治疗6个月末总有效率均高于传统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疗法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西罗莫司组在尿蛋白下降、血ALB升高、SLEDAI减少及水肿消退诸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后西罗莫司组以上各项指标与传统疗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罗莫司联合激素较传统疗法能更快速有效地诱导增殖性LN缓解,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