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黛力新、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紧张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黛力新与二十五味珊瑚丸治疗. 结果 黛力新、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与对照组比较,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黛力新、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黛力新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口服奥卡西平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奥卡西平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及4周后VAS疼痛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黛力新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缓解时间短,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服用黛力新及西比灵的为治疗组,服用安慰剂及西比灵的为对照组1,服用西比灵的为对照组2,服用黛力新的为对照组3.连续服用12周.观察4组服药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1、2、3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1、对照组2与对照组3相比,对照组1、对照组2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照组1与对照组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黛力新对预防偏头痛有一定疗效,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西比灵或黛力新.  相似文献   

4.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入选的16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服用黛力新,每日早、中午各服1片,连服4周;对照组(80例)服用多赛平半片,3次/d,连服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为(10.07±5.88)分,较治疗前的(24.86±6.94)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6±6.98)分,较治疗前的(19.36±7.54)分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PSD疗效明显,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珍头痛胶囊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06-2015-03门诊就诊的120例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和丹珍头痛胶囊治疗并观察4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使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Hamilton焦虑量表评估抑郁、焦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5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4d、28d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珍头痛胶囊可明显改善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及焦虑、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芪五味子片联合黛力新对脑卒中后失眠的影响。方法对照组60例在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分别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判定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睡眠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4周后睡眠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五味子片联合黛力新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针刀治疗紧张性头痛前后脑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采用肌松弛药、消炎镇痛药,辅以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针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利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对10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进行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检测,观察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针刀治疗前后1个月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加针刀治疗紧张性头痛可以有效改善后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变化,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次口服,3次/d,观察组加服黛力新(1片/d),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降压疗效。结果 8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4%(37/50),观察组总有效率90%(45/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头晕、焦虑等精神症状,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颅痛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6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黛力新联合颅痛定治疗)80例与对照组(单纯颅痛定治疗)80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0%,对照组为55%(t=2.34,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黛力新联合颅痛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针配合平衡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66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5例; 观察组采用头针配合平衡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脑卒中恢复期针刺方法;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肌张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肌张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能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组观察组Fugl-Meyer及Barther Index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针配合平衡针刺法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后增高的肌张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合并抑郁和(或)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6—2015-06收治的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观察组108例基于对照组加用右佐匹克隆,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PSQI、HAMA、HA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t=6.381),2组组内治疗前后PSQI、HAMA、HA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和(或)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黛力新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3-01—2016-12收治确诊为首次脑卒中患者,随机单盲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及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音乐疗法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a,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评分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于末次随访评定抑郁及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AMD、HAMA、MESS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抑郁总有效率97.67%,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2.98%,高于对照组的81.40%、57.4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用明显,可有效治疗抑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降低黛力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999~2001年神经内科150例脑卒中患者中符合PSD54例随机分为两组: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组和黛力新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HAMD、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改善(P<0.01),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P<0.05),并且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组比单用黛力新治疗更有效(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PSD,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tention-typeheadache,CTT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依据是否倒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乙哌立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PSQI)评估治疗6周后两组的头痛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倒班人员的入组前PSQI的总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及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非倒班人员;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倒班患者疗效优于非倒班患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治疗前后评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伊曲康唑能够促进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伴焦虑患者临床症状与焦虑症状的缓解,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tention-typeheadache,CTT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依据是否倒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乙哌立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PSQI)评估治疗6周后两组的头痛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倒班人员的入组前PSQI的总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及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非倒班人员;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倒班患者疗效优于非倒班患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女性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神经性厌食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逍遥丸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体质量、HAMD评分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同期对照组体质量明显增高、HAMD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效果理想,可明显提高体质量、改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2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行脑卒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黛力新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黛力新治疗。连续治疗28d后,对比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临床治疗依从性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明显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比单纯应用黛力新治疗,效果更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颅痛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6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黛力新联合颅痛定治疗)80例与对照组(单纯颅痛定治疗)80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0%,对照组为55%(t=2.34,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黛力新联合颅痛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患者的观察及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紧张型头痛占神经科门诊患者及头痛患者的比率,观察黛力新对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统计1年度紧张型头痛患者占门诊头痛患者的比率,对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确诊的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组和多塞平组,治疗后根据HAMD、HAMA、头痛强度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分变化,判断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1年度头痛患者占神经科门诊患者的10.4%,紧张型头痛患者占头痛患者的18.5%,伴随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占紧张型头痛的64.5%。黛力新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HAMD、HAMA和头痛强度评分减少(P值分别<0.01、0.01、0.05);治疗4周时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多塞平治疗2周和4周时HAMD、HAMA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黛力新组评分降低更明显。多塞平组2周内出现明显口干、嗜睡、乏力等不适。结论 紧张型头痛患者在神经科门诊患者中有较高的比率且伴抑郁和/或焦虑的比率较大,其中在外来工以具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较多,提示该地防治重点应在青年外来工。黛为新治疗后具有疗效快、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而多塞平疗效慢、副作用明显、患者依从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