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商品名阿托莫兰)对实验性NAFLD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模型,同时设正常饮食对照组(Basic diet,B组),模型对照组(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组),病理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阿托莫兰治疗组(GSH组).肝组织匀浆测SOD,GSH,MDA;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改变;ELISA测定血清TNF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TNFα,UCP2蛋白表达情况;逆转录PCR检测肝组织UCP2mRNA.结果:(1)与B组相比,NAFL组大鼠的肝组织MDA、SOD、GSH均无明显变化;肝组织广泛脂肪变性,脂质沉积;UCP2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血清和肝组织TNFα无显著变化.(2)与NAFL组相比,NASH组大鼠的肝组织SOD、GSH显著下降,MDA显著升高;肝组织广泛弥漫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血清和肝组织TNFα增多,UCP2阳性细胞数和UCP2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上升.(3)与NASH组相比,GSH组大鼠肝组织GSH、SOD显著增高;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灶性及点状坏死,但是未见纤维组织增生;血清和肝组织TNFα显著下降,UCP2水平略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D时肝脏UCP2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而更晚期血清及肝脏TNFα水平显著升高,UCP2过度表达,则可能诱导或加剧脂肪性肝病向脂肪性肝炎,甚至向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GSH通过减少ROS及其产物的形成,间接影响对TNFα、UCP2的表达诱导,发挥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及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60例NAFLD患者(NAFLD组),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NAFL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30例(NASH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IL-8、TNF—α的水平;常规方法检测ALT、AST、TG、TC的水平。结果NAFLD组、NASH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IL-8、TNF—α、ALT、AST、TG、TC水平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NAFL组与对照组及NASH组与NAFL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L-18、IL-8、TNF—α水平随肝细胞受损程度加重而增加,并与ALT、TG水平呈正相关。IL-18是T细胞介导肝损伤的必须媒介,TNF-α是介导肝损伤的主要因子。血清IL-18、IL-8、TNF-α浓度的高低可用于判断NAFLD患者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疾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虫草菌丝(CS,商品名金水宝)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商品名阿托莫兰)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模型,分别给予CS和GSH进行干预.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检测血清和肝组织TG、FFA变化和肝组织SOD、ATP含量.结果 ①随着NAFLD造模的进行,大鼠肝组织广泛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血清和肝组织TG、FFA升高.肝SOD含量和ATP含量下降.②CS组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仅有轻微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坏死灶及纤维组织增生,血清和肝组织TG、FFA显著降低(P<0.05);肝SOD含量和ATP含量也明显增加(P<0.01).③GSH组肝组织广泛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灶性及点状坏死,但是未见纤维组织增生;肝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但血清和肝组织TG、FFA和肝ATP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S和GSH均对NAFLD有治疗效果,能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而在纠正脂代谢紊乱,阻止脂质在肝沉积,纠正肝细胞能量失衡方面,CS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个常用来描述两种相关病理状态的术语:相对照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有潜在恶变可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这两种肝病(NAFL和NASH)均发生于有外周胰岛素抵抗的条件下。最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已被提出作为胰岛素抵抗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统计NAFLD患中OSA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SOSA)的患病率。该研究目的:①统计NAFLD患中OSA的患病率;②确定SOSA在NAFL和NASH患中的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190例经生化学检查确定为NAFLD的患(116例NAFL和74例NASH)完成了关于SOSA的修订的柏林睡眠呼吸暂停问卷,其中50例(18例NAFL和32例NASH)接受了肝穿刺活检。在NAFL和NASH患中也同时调查NAFL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组织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疏肝健脾方药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复制雄性SD大鼠NAFLD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疏肝纽、健脾组、疏肝健脾综合组(综合组)、三七脂肝丸组(三七组)、模型组,各组给予相应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UCP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UCP2蛋白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UC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组、健脾组和综合组UC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肝组织UC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UCP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可使NAFLD大鼠肝组织中UCP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峰  杨扬 《海军医学杂志》2008,29(3):281-285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是一种以无过量饮酒史以及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根据其病理改变不同,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老龄化人口的增加,NAFL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NAFL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可溶性CD163(sCD163)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儿童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传统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儿童76例,收集患儿各项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76例患儿分为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组(3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45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患儿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sCD163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儿sCD163血清水平与传统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绘制血清sCD163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儿肝纤维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及血清sCD163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3组儿童血清sCD16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ASH组患儿血清sCD16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NAF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后结果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儿血清sCD163与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指标均呈现正相关性(P<0.001);通过绘制ROC曲线,在血清sCD163取8218μg/L时,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l:0.883~0.931),血清sCD163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66%、869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儿童血清sCD163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健康者高,血清sCD163与传统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存在正相关性,sCD163可作为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儿童肝纤维化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每周饮酒精量小于40g)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它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NAFL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病率日趋于超越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与人们生活条件改善,生活方式转变及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韩小敏 《吉林医学》2009,30(16):1822-182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肝脏疾病。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等类型。半数以上的NASH伴发有高脂血症,故降脂药物一直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许多降血脂药物可促进血脂更集中于肝脏进行代谢,反而可能促进脂质在肝内的蓄积,进一步损害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