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髂筋膜腔隙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髌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行髌骨手术的病人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用0.375%罗哌卡因30ml行髂筋膜腔隙阻滞及舒芬太尼PCA为术后镇痛者为F组,S组则单用舒芬太尼行术后PCA镇痛,行VAS评分、记录PCA量以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F组在术后第1d和2d PCA总量显著低于S组,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髂筋膜腔隙阻滞能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能作为临床多模式术后镇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丛复合舒芬太尼、芬太尼阻滞施行甲状腺瘤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甲状腺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芬太尼组(F)与对照组(D1、D2),每组20例。分别以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0.596%罗哌卡因阻滞或静脉强化,观察术后2、4、8、24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头痛等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S组与F组低于对照组,S组低于F组,有统计学差异;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阻滞在术后的镇痛效果好,以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更优、时效更长;术后恶心、呕吐在静脉强化组发生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舒芬太尼组的头痛发生率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丛复合舒芬太尼阻滞在甲状腺瘤手术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类手术采用常规的利多卡因颈丛神经阻滞时,因麻醉本身的阻滞不全、手术体位及牵拉常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反应,所以在临床麻醉中常需应用静脉镇痛药。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的衍生物,它的镇痛效价高于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呼吸抑制少[1]。舒芬太尼与利多卡因复合应用于椎管内已有报道[2,3],但用于颈丛阻滞却少见报道。本研究将小剂量舒芬太尼加入利多卡因中进行颈丛阻滞,观察其麻醉效果和心血管反应,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方法。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行甲状腺腺瘤手术50例,其中男12例,女38例,年龄30~60…  相似文献   

4.
髂筋膜腔隙阻滞已成功应用于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超声引导技术的引入可在图像七直接显示髂筋膜腔隙,实时显示局麻药的扩散,提高阻滞成功率,减少帆管、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同时也可在髂筋膜腔隙留置导管行连续术中和术后镇痛,为临床神经阻滞和术后镇痛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依据术后镇痛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给予A组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给予B组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术后4、8、12、24 h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手术即刻、术后12 h应激相关激素[游离胆固醇(FC)、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 B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0.05)。静息、活动状态下,术后4、8、12、24 h B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术后12 h,B组FC、NE、E水平均低于A组(P<0.05)。结论将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可缓解疼痛,减轻应激反应,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应.方法:将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入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各20例,给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结果:两组镇痛效果确切,舒芬太尼组各时点镇痛评分低于芬太尼组,在4、8、12、24小时时点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镇痛泵使用次数及镇痛药使用量均少于芬太尼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马辉  赵艳梅 《吉林医学》2008,29(19):1646-164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5例。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镇痛药物分别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记录术后0、4、8、12、24、48h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可获得有效的镇痛效果,舒芬太尼组VAS评分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目前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8.
<正>枸橼酸舒芬太尼是继芬太尼之后又一强效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活性是芬太尼的5~10倍,镇痛作用强而稳定,持续时间长,药物用量小,长期应用体内无蓄积,用于患者的术后镇痛有良好的作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已有不少报道,可以给予硬膜外或静脉途径给药[1-3],笔者所在医院近2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C组)、罗哌卡因单次预先胸椎旁神经阻滞+静吸复合全麻组(T1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单次预先胸椎旁神经阻滞+静吸复合全麻组(T2组).3组术后均不采用术后镇痛装置,若术后NRS评分>4分,则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补救镇痛,并记录3组术前(神经阻滞用药)、术中静脉用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总量(静脉+神经阻滞)、静脉用瑞芬太尼的总量,术后4、6、24、48 h NRS评分,术后24 h内是否补救镇痛、手术后入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相比,T1、T2组的术中静脉用舒芬太尼量、舒芬太尼总量(静脉+神经阻滞)、静脉用瑞芬太尼的总量明显减少(aP<0.05),术后4、6、24 h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后入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T1与T2组相比,后者术中静脉用阿片类药物总量较少(P<0.05),而舒芬太尼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6 h的NRS评分更低(P<0.05),而手术后入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单次预先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术中静脉用阿片类药物的总量,发挥最佳的镇痛效应,提供满意的早期术后镇痛;与单纯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但与单纯罗哌卡因用于TPVB相比,未见更多的优势,也许与该研究病例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蒋殿宇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0):1182+121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科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下肢骨科手术患者40例,均采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随机分为P组和S组。S组20例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P组20例术后镇痛采用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S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P组。结论:帕瑞昔布钠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舒芬太尼为新一代麻醉性镇痛药,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是芬太尼的5-10倍,清除速率较其他镇痛药快、强等优点.Menigaux等[1]报道单纯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需要的剂量甚至比静脉镇痛还要多,他们认为主要是舒芬太尼的高脂溶性导致硬膜外脂肪吸收的结果.本研究旨在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与传统的吗啡或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相比在镇痛效果和副作用上有无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行单侧胸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PI组)与胸椎旁阻滞组(PT组),各25例.PT组采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PI组舒芬太尼静脉输注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l、3、6、12、24及48 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及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术后1~24h在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输注总量及补救镇痛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具有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及安全等优点,适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于术毕连接镇痛泵行PCIA,观察组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研究术后静息VAS评分、咳嗽VAS评分、术后总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和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的VAS-R、VAS-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总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与肋间神经阻滞可明显增强镇痛效果,降低舒芬太尼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自控镇痛泵输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6例全麻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F(芬太尼)和SF(舒芬太尼)两组,每组13例,F组用芬太尼1mg+氟哌利多5mg配制镇痛液100ml,SF组用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5mg配制镇痛100ml,两组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结果:舒芬太尼组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8,(2):183-185
目的:观察连续隐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80例,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案,术后均行连续神经阻滞自控镇痛48h,持续剂量2ml,总量100ml/h,随机分为四组:单纯0.225%罗哌卡因行股神经阻滞组(F组),0.15%罗哌卡因复合1μg/ml舒芬太尼行股神经阻滞组(FD),单纯0.225%罗哌卡因行隐神经阻滞组(S组)和0.15%罗哌卡因复合1μg/ml舒芬太尼行隐神经阻滞组(SD组)。记录四组患者术前、术后24、48、72h和7d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RVAS)和活动状态下疼痛评分(AVAS)。记录四组患者术后12、24、36、48h的股四头肌肌力情况。结果:术后四组患者各时间点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以及术后24、48h和7d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3d股神经复合舒芬太尼组(FD组)、隐神经复合舒芬太尼组(SD组)AVAS评分高于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隐神经阻滞组(S组)。SD组和S组术后24、36、48h股四头肌肌力高于FD组和F组。结论: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与连续股神经阻滞(FNB)相比,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小,但较低浓度罗哌卡因(0.15%)复合舒芬太尼不及较高浓度(0.225%)罗哌卡因镇痛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季淼  陈庆一 《吉林医学》2011,32(12):2368-2369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肛肠手术后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联合腰硬联合麻醉阻滞下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00例,术后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随机分为两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s)组(100 ml 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加1μg舒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100 ml 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加4μg芬太尼)背景剂量2 ml,自控药量0.5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舒芬太尼组在术后12 h、24 h和48 h的静息、咳嗽和活动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镇痛泵使用情况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呼吸抑制等有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肛肠科手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术前口服镇痛药物.术后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静脉镇痛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40例,以术后静脉镇痛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A组配方为舒芬太尼100μg、氯诺昔康32 mg、格拉司琼3 mg.B组为芬太尼800 μ g、氯诺昔康32 mg、格拉司琼3 mg.分别记录两组术后2、6、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A组高于B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结论 多模式下口服镇痛药物联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与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舒芬太尼比芬太尼镇痛镇静作用更强,恶心呕吐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应。方法择期剖宫产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2组,A组为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mg混合舒芬太尼10μg;B组为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mg混合芬太尼25μg,观察指标为:①感觉阻滞效果;②运动阻滞效果;③胎儿娩出Apgar评分。结果舒芬太尼组的感觉阻滞效果优于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感觉阻滞效果优于芬太尼混合布比卡因的感觉阻滞效果,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凤 《医学综述》2008,14(7):1086-1088
舒芬太尼是镇痛作用最强的阿片类药物,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术前、术中、门诊手术、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镇静、镇痛;或者用于临床静脉全麻的诱导和维持,可作为清醒气管插管前用药;用于腰麻、神经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也可用于术后患者静脉及硬膜外镇痛、分娩镇痛、晚期癌症患者镇痛。给药途径多样,可经静脉、椎管内、鼻腔、眼结膜等给药。临床合理应用安全、可靠,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妇科手术后成年患者40例实施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随机均分为2组:芬太尼组,应用芬太尼0.2μg·kg^-1·h^-1;舒芬太尼组,应用舒芬太尼0.02μg·kg^-1·h^-1。记录术后PCA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及2、4、8、12、24、48h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和镇静评分;术后48h内两组患者的PCA有效按压次数及是否使用镇痛药物;观察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排气延迟等并发症,并记录患者对PCIA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与芬太尼组相比较,舒芬太尼组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在术后48h内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舒芬太尼组的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无1例患者在PCA期间发生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较,舒芬太尼能够更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