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季惠 《河北医药》2001,23(1):55-56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对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位于十二肠3例,空肠6例,回肠7例。以腺瘤居多(68.75%)。常见嵝腹痛或腹胀、消瘦、贫血、腹块、便血。术前明确诊断者仅3例,占18.75%。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延误诊治。对慢性不全性肠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或腹胀、消瘦、贫血及上消化道出血,应考虑到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X线钡影、纤维内镜、B超及CT检查,低强小肠钡剂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一定的诊断价值。手术是小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恶性肿瘤22例,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以腺癌居多,其次为平滑肌肉瘤及恶性淋巴瘤,良性肿瘤以腺瘤及平滑肌瘤为主,本组病例通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小肠肿瘤发病较少,术前不易确诊,以剖腹探查急诊手术发现较多,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肠套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等症状。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小肠肿瘤比较少见,临床不易确诊,多数因并发症就诊,X线检查是主要手段,B超、CT、磁共振(MRI),内镜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石岩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208-209
目的对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瞄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对患者进行诊断和采取相关的措施治疗。结果其中良性为8例,恶性为36例;良性则主要以平滑肌瘤为主,为4例,占50.0%;在恶性肿瘤中,则以腺癌为主,有20例,占55.6%。肿瘤分布:十二指肠6例、空肠14例、回肠24例。患者临床常见的表现:腹痛和黄疸以及消化道出血、腹块、肠梗阻。结论在临床上,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表现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非常难以确诊,然而临床上对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小肠肿瘤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至2008年10月经手术证实的62例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是小肠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腹部CT结合小肠钡剂造影可提高其诊断率;病理类型以恶性肿瘤(79.0%)为主;良性肿瘤行局部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结论小肠肿瘤术前确诊困难,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合是提高其诊断率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是小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以来我院外科诊治的26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3例(11.5%),空肠9例(34.6%),回肠14例(53.9%);病类型腺癌3例,印戎细胞癌2例,平滑肌肉瘤18例,恶性淋巴瘤3例。常见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不明原因肠梗阻和消化道出血。术前误诊或不能明确诊断18例(69.2%)。26例均手术治疗,术后死亡3例。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少见,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误诊率高,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应综合各项检查,必要时尽早行剖腹探查术。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6.
黄克伟 《黑龙江医药》2010,23(2):294-29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肿瘤发病部位以回肠多见,其次为空肠、十二指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良性肿瘤行局部肠或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24例恶性肿瘤均得到1~5年的随访,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62.5%和29.2%。结论: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综合采用各项检查是提高术前诊断率的关键。手术治疗是主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出血原因中肿瘤占首位(21/50),良恶性肿瘤差异不明显,其他原因依次为炎性肠病(9/50)、小肪憩室(9/50)、小肠息肉(6/50)及血管病变(5/50).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以肠段切除为主要手术方法.结论 小肠出血原因肿瘤占首位,共次分别为炎性肠病、小肠憩室及血管病变.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肠系膜血管连影及核素扫描为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剖腹探查对常规检查难以确诊且又高度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也是一种主要诊断手段.小肠出血治疗以药物、内镜治疗为首选,如效果不佳则行手术治疗,主要为包括病变在内的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肠(空肠和回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近10年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有小肠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包括憩室5例,平滑肌瘤3例,血管平滑肌瘤2例、平滑肌母细胞瘤、神经鞘瘤、血管畸形及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各1例;平滑肌肉瘤3例,腺癌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恶性间质瘤各1例。结论 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出血患者首选检查应注意是否有活动出血及肿块。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DSA)可以准确定位,小肠钡餐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及腹部CT对肠腔有病变累及和小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小肠部分切除是基本的选择,对于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短路或造瘘等是可选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恶性17例(占73.9%),术前确诊2例(占8.7%)。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梗阻、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黄疸等。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早期体征和有效的诊断方法,以恶性肿瘤为主,误诊率高,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和其疗效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恶性45例,以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主。良性13例,以平滑肌瘤、血管瘤、腺瘤为主。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出血、贫血、腹块、黄疸、消瘦、肠梗阻等。术前确诊率为15.52%(9/58),易误诊为其他消化统疾病及盆腔疾病。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以恶性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相对不足,诊断较困难,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小肠肿瘤的认识。DSA,胃肠X线、内镜及B超、CT等检查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侯晓婷  毛高平 《安徽医药》2018,22(10):1888-1891
目的 评价气囊辅助内镜(BAE)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 对168例临床疑似小肠肿瘤患者行BAE检查。其中100例和30例患者分别同时行腹部CT和胶囊内镜(CE)检查,最后进行汇总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168例患者最后经病理证实小肠肿瘤104例,其中BAE检出小肠肿瘤101例,BAE对小肠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2%、100.00%。100例腹部CT病变检出率为52%(52/100),确诊小肠肿瘤44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97%、78.95%。30例CE病变检出率为80%(24/30),确诊小肠肿瘤16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21%、27.27%。 结论 气囊辅助内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很好的安全性,可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8例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贫血、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腹泻、发热、黄疸;发生部位以十二直肠最常见[12例(42.86%)],空肠次之[9例(32.14%)],回肠最少[7例(25.00%)]:恶性间质瘤、腺癌、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42.86%( 12/28)、35.71%( 10/28)、14.29%(4/28)、3.57%( 1/28)、3.57%( 1/28);十二指肠肿瘤的术前诊断率较高,而空回肠肿瘤术前诊断率较低.结论 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应综合多项检查,必要时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e lymphoma,PSIL)的临床表现、CT特点,提出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5例PSIL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平均51.6岁。PSIL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物、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及消瘦;血CEA、CA199均正常。术前15例均行CT检查,CT初诊检出肿瘤15例,定性诊断准确12例;15例中,11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4例检出病变,仅1例提示淋巴瘤可能。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结果为PSIL,术后1年生存率为85.7%。结论PSIL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消化道钡餐诊断率低,CT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早期诊断对改善PSIL的预后十分重要,积极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镇武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898-189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从肿瘤的发病部位、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 术前经内窥镜、X线、B超及CT等检查,术前确诊率(25.0%,15/60)明显低于术后确诊率(75.0%,45/60)(Х^2=9.145,P<0.01);好发部位:十二指肠20例(33.3%),空肠13例(21.6%),回肠27例(45.5%);60例均经手术证实诊断,良性肿瘤18例(30.0%),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的42例(70.0%)(Х^2=8.215,P<0.01);腺癌22例(36.0%),明显高于其它性质肿瘤[15例(25.0%)、5例(8.3%)、2例(3.3%)、2例(3.3%)、1例(1.6%)、3例(3.3%)、4例(6.6%)、3例(3.3%)、3例(3.3%)](Х^2=3.89、8.89、9.152、9.162、10.23、9.012、8.999、9.042、9.111,均P<0.05);良性肿瘤行局部肠壁或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本院12年中收治14例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该病有较明显临床特点,好发于小肠,尤其回肠多见,常表现为腹泻和便血,不明原由的反复高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易发生肠套叠或肠梗阻,放射学检查肠壁有动脉瘤样改变。对其治疗原则是争取原发灶根治切除。根治切除困难时亦做姑息性切除,再辅助化疗、放疗,以提高患者远期生存力。结论肠道恶性淋巴瘤有较典型临床表现,只要重视考虑全面,诊断治疗不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造影检查在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小肠肿瘤患者80例, CT造影和X线气钡灌肠检查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小肠充盈情况以及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小肠充盈扩张满意率为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价值相对于传统气钡灌肠具有显著提高,但其仍无法作为小肠肿瘤诊断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肠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8例胃肠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肠恶性间质瘤成年人多见,50岁以上占71.4%(20/28),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消化道出血、贫血以及疼痛.病变部位:胃19例,小肠8例,结肠1例.行根治性切除22例,局部切除5例,姑息性切除1例,其中3例为联合脏器切除.结论 胃肠恶性间质瘤诊断的主要手段是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必要时需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1990~1999年经治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35例,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术前诊断率低.32例病人行手术治疗,25例获得随访,其中行根治性手术17例,姑息性手术4例,短路手术4例,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后两种手术方式.结论诊断小肠恶性肿瘤应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对1999年至2012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的41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良性11例、恶性30例,发生在空肠16例,回肠2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术前确诊率低,但近来有所提高,CT、胶囊内镜、小肠镜检查、PET-CT等对小肠肿瘤诊断有意义。结论小肠肿瘤无特异性临床特征。CT、PET-CT、胶囊内镜、小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CML)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PCML的临床和内镜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体重下降、发热、腹块、血便和大便习惯改变。内镜下为结节型9例(50.0%),溃疡型5例(27.8%),浸润型4例(22.2%)。肿瘤起源于B淋巴细胞16例(88.9%),T淋巴细胞2例(11.1%)。内镜活检病理诊断PCML10例,手术后病理诊断8例。结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表现与大肠癌或克隆病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