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我院五年医疗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质量是一个多因素、多指标的复杂系统,单纯地依靠病床使用率、治疗有效率、病死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等统计指标反映医疗质量效果,往往涉及到评价指标的权重,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观性,已不能综合反映医疗工作整体水平,经常会出现不同指标说明的状态不一致,难免产生片面性。因此,本文通过对我院近五年来统计的几个核心指标来计算综合指数,以便科学、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我院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医院的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于我院统计科编写的2000~2004年卫生统计报表,数据准确、可靠。2.方法:(1)建立医…  相似文献   

2.
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我院医疗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纯地从依靠病床使用率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用治疗有效率、病死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反映医疗效果,已不能综合反映医疗工作整体水平.因此,本文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来统计的几个核心指标来计算综合指数,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我院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对今后的医院建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综合指数法在医疗工作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合指数法是以各指标实际值或标准值为基础 ,通过计算两者比率将各指标比值的综合值作为评价的尺度 ,进行衡量评价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对我院统计的几个核心指标计算综合指数 ,借以探讨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医疗工作的实用价值。 1 资料来源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统计室编制的 1997年 1月~ 6月医院工作年报表 ,数据真实可靠。2 结果与分析2.1 选择与医疗有关的主要指标 ,建立医疗工作指标体系 ,本文依据现行医院工作年报表 ,从中选取下列指标 ,建立医疗工作指标体系 :(1)医生人均诊疗人次 ;(2 )实际病床使用率 ;(3)平均病床工作日 ;(4 )出…  相似文献   

4.
医院内各病区医疗质量横向分析比较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住院部医疗工作统计的记录资料客观地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如何横向评价和切实反映医院内各病区医疗工作质量对病区管理非常重要,但由于各病区病种、病情分型等的不同而不容易实施。我院在对有关治疗、诊断、病床工作效率8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医疗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的形势推动下,医院统计管理工作逐步向适应需要、科学系统化方面发展,从依据病床使用率和实际占用床日来评价医疗工作效率,用治疗有效率、病死率等指标反映医疗效果,巳不能综合反映医院医疗管理工作的水平。所以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定量的反映多个医疗指数的综合变动程度,对医院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分析,从而反映出医疗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状况,使医疗管理工作不断科学、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对医院工作的医疗质量和效益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治愈率、病死率、病床周转率、病床使用率等单项指标只能从某一方面反映医院医疗质量,易产生偏差和不足。运用秩和比法可以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能较全面、正确地反映出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医院的科学管理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眼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率是医院两项最主要的效率指标,本文就用W.E(病床工作效率指数)对医院二年来的病床工作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归-分析法分析我院2001年床位工作效率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医院床位的利用情况 ,是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主要指标。它主要包括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如果仅从单一的这两项指标去分析床位的工作效率 ,就很难看出床位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归一分析法”就是将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综合起来 ,建立床位工作效率指数模型。因此床位工作效率指数是一个能较好地反映病床工作情况的综合性指标 ,它在医院病床工作评价中有着方便、快捷的作用 ,是医院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本文采用“归一分析法”对我院 2 0 0 1年的床位工作效率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 针对传统的病床工作效率评价方法的缺陷,提出矫正的病床工作效率指标,为医院病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资料来源于唐山市某综合医院2008年的医疗统计报表和绩效考核方案。用标准住院天数对病床综合效率指标进行矫正,并测算各科室的开放床位的可信区间。结果 各科室的病床工作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口腔科、ICU和儿科的效率最高。20个科室中病床设置合理的有6个科室,14个科室需要调整,其中需增加床位的有6个科室,需减少床位的有8个科室。结论 矫正的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应探索应用单病种或病例分型的标准平均住院天数矫正病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结合多种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区域医疗工作质量,探索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TOPSIS法和RSR法的组合应用价值,为制定医疗工作质量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病床使用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等反映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12个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采用TOPSIS法和RSR法对某省1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医疗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医疗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医疗工作效率、诊疗技术水平、病床使用效率、医疗费用情况、诊疗设备的可信程度和使用情况5个主成分.各地区的医疗工作质量可归为三档,3个地市最好,2个地市最差.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结合TOPSIS法和RSR法能够克服单个评价方法的缺点,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影响医院病床使用率的相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床使用率是医院在医疗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中考核各科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就临澧县中医院1980~1986年医疗统计指标加以分析,探讨影响医院病床使用率的相关原因,运用病床使用率指标评价各科完成任务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使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为深化医院改革,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我院1990~1997年医疗质量工作效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引用我院1990~1997年质量工作效率指标原始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年度的病床利用、疾病疗效和疗程等医疗工作效率指标进行综合评判。(1)设因素论域和评价论域因?..  相似文献   

13.
季节比率测定法在病床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医院标准化质量管理中,床位利用指数是评价医疗工作的重要效率指标,通过近年来的资料分析,发现其回升与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此我们累计了我院1989~1994年的病床使用情况。采用季节比率测定法进行了动态分析,从中找出了产生和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拟定医院管理方案提供了确切的科学资料和理论根据,并以最佳的工作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院15年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本文运用秩和比 (RSR)法〔1〕对我院 15年来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本院统计室 1987— 2 0 0 1年统计报表 ,从中选出能够反映医院工作质量的 7项统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2 方法和结果根据秩和比法的方法和步骤 ,对 7项统计指标综合评价如下 :表 1  15年住院医疗质量评价年份出院人次治愈好转率 / %病死率 / %抢救成功率 / %病床使用率 / %病床周转次数平均住院日RSR19879692 ( 1) 93 .3 ( 1) 2 .8( 2 ) 67.8( 1) 81.9( 7) 17.7( 2 ) 16.5 ( 6) 0 .190 5198810 2 3 4( 2 ) 93 .9( 2 ) 2 .6( 3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疗质量指标的潜在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医疗工作质量,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因子分析法统计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部分科室13项医疗指标,包括出院人数、门诊人数、平均病床周转率、平均病床工作日、平均病床使用率、治愈好转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三日确诊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危重病人住院率,应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从13项指标中提取出4个公因子,第一公因子为病床利用因子;第二公因子为诊断水平因子;第三公因子为流动因子;第四公因子为住院因子.4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6.654%.结论 病床利用情况、诊断水平、病人流动情况和住院情况是医疗工作质量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因子得分可以为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综合评价某医院临床科室的医疗工作情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秩和比法〔1〕来评价某医院某年度的临床科室工作情况 ,以全面、正确地反映出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和管理工作的水平。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某医院年度临床科的住院工作报表及各科室的工作月报表 ,选出一些代表性强、独立性好、灵敏性高能反映临床科室的病床工作效率、治疗质量与质量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十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指标分别为收容病人数X1、人均日病床工作量X2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X3 、病床使用率 %X4、治愈好转率 %X5、住院抢救成功率 %X6、临床初确诊符合率 %X7、院内感染率 %X8、质控扣分X9、医疗收入X10 ,…  相似文献   

17.
我院是一所拥有650张病床的中等规模的医院,近10年来,我院改革工作由浅入深,医疗统计质量也不断提高。现将我们的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阳雅雯  江涛  杨翠 《现代预防医学》2021,(22):4219-4224
目的 运用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指标作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结合病床运行效率综合评价单位病床利用效能,为医院床位合理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运行数据及DRG数据为基础,以病床周转次数及病床占用率绘制科室病床运行效率散点图;以单床年DRG权重为产出指标,结合科室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值绘制病床产出效能散点图; 结合运行效率及产出效率综合评价科室病床利用效能并将其分为A、B、C、D、E五类。分别利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及病床产出效率指标95%CI计算各科室病床数的合理区间。结果 39个临床科室中,病床利用效能综合评价为A类有5个科室、B类科室14个、C类科室3个、D类科室10个、E类科室7 个。 有6个科室实际开放床位较为合理,病床工作效率与病床产出效率判定结果均为合适,14个科室的判定结果均为偏多,5个科室的判定结果均为偏少,余14个科室的床位配置判定结果发生了变化。 结论 结合DRG指标与传统运行效率指标对医院科室床位利用效能进行综合评价兼顾了效率和质量,其结果更为全面、客观;可为医院调整内部结构,优化床位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病床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着单纯用业务收支指标来衡量各科室经济效益的倾向,从而忽视了医疗统计指标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影响.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对业务收入有直接的影响,为了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数量化,笔者选择了反映病床工作效率的主要指标:病床利用率、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和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根据其定义,分别建立各指标与业务收入之间转换关系的数学模型.试图测定它们对业务收入的影响程度,并用以评价和考核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工作情况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我院近5年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医院管理提供客观、科学的统计分析资料. 方法 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我院2004-2008年医疗质量综合指标. 结果 5年来医疗工作强度、工作效率指标逐年递增. 结论 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医院综合指标计算直观,应用方便,具有综合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