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活血通脉汤治疗68例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中医学辨证认为脑动脉硬化症多呈现血瘀气虚肾亏。病者临床均有血瘀证重象,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普遍增高。促进血运,改善生血循环,消除血瘀证应是主要治法。用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本病68例,显效43例,占63.2%;有效23例占33.8%,无效2例,占3%。  相似文献   

2.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寒凝血瘀型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应用少腹逐瘀汤中减治疗子宫肌瘤寒凝血瘀型32例,治愈21例,治愈率65.5%,好转8例,占25%,未愈3例,占9.4%,总有效率90.6%。说明以中医活血祛瘀,软坚散为主,辅以温宫调经法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对中医辨证为血瘀证兼中气下陷的急性嵌顿痔30例,采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西药治疗,治愈17例(占56.7%),好转13例(占43.3%),总有效率为100%。该法能迅速缓解括约肌痉挛,使瘀消肿散,痔核萎缩。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按中医辨证分型适于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有3种类型,即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弱型、气虚血瘀型。通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其中临床治愈14例,占31.1%;好转者27例,占60%;无效4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1%。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按中医辨证分型适于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有3种类型,即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弱型、气虚血瘀型。通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其中临床治愈14例,占31.1%;好转者27例,占60%;无效4例,占8.9%。总有效率为91.1%。  相似文献   

6.
李云端  尚小平 《河北中医》1998,20(4):197-198
自制痛经胶囊治疗气血瘀带,寒湿凝滞所致的痛经112例。痊愈84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3%。  相似文献   

7.
126例中风患者辨证分型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患者126例,分为中经络(肝阳暴亢、风火上扰、风痰瘀血、闭阴经络、阳明腑实、气虚血瘀兼风邪入中、阴虚风动),中脏腑(风火上扰清窍、痰浊蒙蔽清窍、痰热内闭、元气败脱、心神散乱)型。经观察痊愈40例,占31.7%;显效54例,占42.8%;有效21例,占16.8%;无效6例,占4.7%;恶化5例,占4.0%。总有效率91.3%。  相似文献   

8.
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3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血瘀气滞、血瘀痰热四型,分别用活血化瘀法加减治疗,疗效满意。治愈8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  相似文献   

9.
自拟芎桃丹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志楠  潘俊辉 《新中医》1997,29(2):12-14
应用自拟经验方芎桃丹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96例,并与西药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级临控率为66.3%,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临控率为18.7%,总有效率为68.7%,临控率及总效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01)。认为本病琢痰浊与血瘀相经为患,肺脾肾虚为本,血瘀阻滞肺络,痰浊内蕴为标,治疗以活轿化瘀为兼化痰浊。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芳 《山西中医》1998,14(3):20-21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60例,并与单纯中药治疗58例及丽珠得乐治疗6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中显效43例(占71.6%),好转16例(占26.7%),无效1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3%;中药组中显效21例(占36.2%),好转24例(占41.4%),无效13例(占22.4%),总有效率为77.6%;得乐组中显效23例(占38.3%),好转25例(占41.7%),无效12例(占20.0%),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3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自愿绝育受术者4590例,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2306例,结扎术后口服活血化瘀中药制剂结扎宁Ⅰ、Ⅱ号,对照组2284例,术后应用抗菌素,各用药一周。术后7天、14天、180天分别随访结果:预防组血瘀证发生率为44.75%、12.36%、0.35%,对照组血瘀证发生率分别为76.88%、46.13%、3.06%。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术后应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血瘀证患者564例,观察组284  相似文献   

12.
以畲族民间验方七白参治疗小儿厌食症120例,并与化积口服液60例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92例,占76.6%;好转20例,占16.7%;无效8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21例,占35%;好转28例,占46.7%;无效11例,占18.3%;总有效率为81.7%。P值<0.05。  相似文献   

13.
治疗男性不育症15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成攀 《新中医》1997,29(1):44-45
运用辩证方法把150例不育症分为肾阳亏虚、湿瘀3个证型。分别采用益肾壮阳1、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通络的方法治疗。临床治愈98例,占65.3%,显效30例,占20%;有效14例,占9.3%;无效8例,占5.3%,总有效率94.7%。  相似文献   

14.
自1990-1996年间,我们试用豆浆锅杷炭为40例崩漏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9例获显效,其中2天血止21例占52.5%,3天血止12例占30%,4-5天血止6例占15%,平均血止天数为3。3天,无效和一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健脾补肾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肾炎68例,完全缓解者31例,占45.6%,基本缓解者19例,占28%,好转者12例,占17.6%,无效者6例,占8.8%,总有效率为91.2%,并对完全缓解患者中26例半年随访未复发率为73%。作者认为本病以脾肾虚损为本,脾肾虚弱,气虚血瘀是其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检查与崩漏辩证关系初探资料显示:崩漏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占31.3%;子宫内膜息肉,占22.4%;子宫肌瘤,占16.4%。表明各种原因造成的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是崩漏的主要病理基础。病例脾虚证37.3%,血瘀和肾虚、肝郁血热分别为28.4%和...  相似文献   

17.
消炎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艳平 《山西中医》1997,13(6):12-13
以消炎止血散冲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8例。结果:临床治愈72例(占92.31%),显效3例(占3.85%),有效1例(占1.28%),无效2例(中转手术,占2.56%),总有效率为97.44%。大便潜血转阴天数平均为4.48±2.36天。  相似文献   

18.
补肾活血方治疗子宫肌瘤6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扩大对照法,治疗组63例,以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30例,以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及B超监测肌瘤大小、数量的变化。结果:63例治疗组中,痊愈2例,占3.17%;显效ll例,占7.46%;有效48例,占76.19%;无效2例,占3.17%;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30例中,痊愈:0例,显效5例,占17%;有效13例,占43%;无效12例,占40%;总有效率为60%。两组疗效相比,P<0.001,差异显著。结论:补肾活血方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胆石通加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石症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近6年来在门诊患者使用胆石通、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石症38例,其中单纯胆囊结石占63.2%,总胆管结石占26.3%,肝内胆管结石占10.5%。经用药1~3疗程排石率达68.4%,对胆石症总有效率为97.3%。  相似文献   

20.
以自拟莪枳提胃汤治疗胃下垂138例,并以西药常规治疗120例为对照组,经临床观察,莪枳提胃汤组显效为104例,占75.4%;有效24例,占17.4%;无效10例,占7.2%。对照组显效为37例,占30.8%;有效45例,占37.5%,无效38例,占31.7%,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3%。经统计学处理,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